第134章 加官進爵

京都,洛陽,西園。

大漢皇帝劉宏身處美輪美奐的御花園,被秀麗可人的宮女服侍,雙眼微眯,看似享受,若仔細觀察,就能看出他臉色陰沉如墨,讓背後的中常侍趙忠、夏惲、郭勝等人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張讓已經站在那裡很久了,趙忠不得不硬着頭皮道:“陛下,張常侍來了……”

“不見!讓他滾!”劉宏一口拒絕,臉上浮出一絲哀傷與憤怒。前些日豫州刺史王允從黃巾蛾賊處得到數封書信,信是張讓的賓客寫給蛾賊的,雖然裡面沒有參與黃巾叛亂的內容,不過天下之主,從來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是旁人,劉宏早就舉起屠刀,然而張讓有所不同。先帝劉志沒有子嗣,因大將軍竇武企圖找一個容易控制的小皇帝,劉宏才幸運的登上帝位。劉宏少失父親,入宮時年僅十二歲,可以說是被張讓、趙忠一手帶大的,劉宏常言:“張常侍乃我父、趙常侍乃我母”感情之深,可見一斑。劉宏視張讓爲父親,最後張讓居然背叛於他……

張讓開口道:“陛下……”

“滾!”

“陛下,豫州捷報。”

“豫州?”劉宏猶豫一下,哼道:“你過來吧。”

張讓小步快行,來到劉宏身側,稟道:“皇甫中郎和朱中郎聯名上奏,豫州賊首波才、彭脫皆被斬殺,蛾賊死者數十萬,如今豫州境內再無反賊……”

“好啊!好啊!……”劉宏邊說邊翻開奏章。前些日漢軍先破波才,解除洛陽危機,再破彭脫,扭轉豫州局勢,劉宏總算能夠睡個安穩覺了,這纔沒過幾日,豫州就雨過天晴了。

奏章是皇甫嵩、朱儁聯名所寫,兩人都不約而同讓功於手下,皇甫嵩以功歸司馬麴義、傅燮,騎都尉曹操等人,朱儁也推薦部下司馬孫堅、張超等人。當然了,豫州之戰怎麼也繞不開蓋俊,他的功勞太大了,一破波才十萬軍,二破彭脫,斬俘上萬,三戰斬殺波才、彭脫二賊首,功積首位。

“蓋子英……蓋射虎……好威風!真我大漢良將也!”劉宏開懷大笑,自黃巾起義以來,他尚是首次笑出聲,揮着手中奏章對諸常侍道:“記得蓋子英出京時,吾言“盡心效力,殺賊立功,朕絕不吝萬戶侯。”言猶在耳啊……”

諸常侍紛紛附和,特別是張讓,用詞肉麻,把蓋子英誇成了一朵花。

劉宏笑道:“賞!重賞!吾要兌現承諾,拜蓋子英爲破賊中郎將,封萬戶侯!”

趙忠急忙出言道:“陛下,不可……”

“嗯?”劉宏斜看向趙忠,顏色不悅。

“豫州蛾賊雖曾威脅京師,卻只是黃巾之分支,現今賊首張角兄弟尚未伏誅,就拜破賊中郎將,封萬戶侯,蓋子英假如破張角時再有功勳,拿何爲賞?爵位且不說,唯有增邑,中郎將是比兩千石的官,升職只有兩種選擇,一爲兩千石郡將、國相,蓋子英今年才二十出頭,如何能掌得一郡大權?二爲將軍,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趙忠侃侃而談道。其實這些都是虛詞,蓋子英能不能拜中郎將、封萬戶侯?當然能,前提是得來答謝我。

劉宏點點頭,認爲他說的有理,問道:“那依你之見呢?”

“拜爲破賊校尉,封亭侯。”

校尉是比兩千石官,和中郎將相同,但校尉的差別極大,比如護羌校尉,級別與使匈奴中郎將、度遼將軍等同。比如北軍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部校尉,因爲能夠參與朝政,主要被文官佔據,再比如司隸校尉,權利大到沒邊了。破賊校尉自不能與之相比,僅是一介雜號校尉。

破賊校尉沒問題,可是亭侯是列侯中最差一等,其上還有鄉侯、縣侯,劉宏躊躇道:“封亭侯是不是有些太過小氣了?”

趙忠正色道:“陛下此言差矣。當年以李廣戰功無數,尚不能封侯,蓋子英算是幸運的了。”

“行,就照你說的辦吧。”

張讓久在禁中,察言觀色、洞悉人心之能練就得爐火純青,趁機輕聲道:“陛下……”

“既然呈完奏章,你還在這幹什麼?”劉宏輕聲哼道,語氣已不似先前那般憤怒。

張讓撲通一聲跪倒地上,痛哭流涕道:“陛下,我冤枉啊!”

劉宏又哼一聲,“冤枉?你是說王豫州故意陷害你了?”

“陛下,王允與我有私怨。”

“哦?有何私怨,一一道來。”

張讓道:“我有一個門生名王球,曾任太原郡太守,郡裡有名路佛者,少有名聲,而王球聞其名召爲郡吏,王允嫉妒路佛驟得高位,四下散播謠言,被王球抓捕。王姓乃是太原豪族,頗有財富,買通幷州刺史免去其罪。陛下,王允這是報復我啊!”

“果有其事?”劉宏一臉狐疑,要說張讓背叛他,他是怎麼也不信的。張讓一個閹人,自己視其如父,掌握朝中權柄數十年,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將軍何進乃至三公九卿誰見了他不是客客氣氣的?黃巾賊能給他這些嗎。

“豈敢隱瞞陛下。”張讓指天發誓道:“如有謊言,天打雷轟!”

“你起來吧。”

“謝陛下。”

劉宏取來手巾遞給他,笑道:“你看你,一把年紀了還哭,若讓朝臣知道,還不笑話死你。”

“陛下,我心裡委屈啊!”

------

漢軍在新平城外駐紮的第五日,朝庭的封賞下來了,皇甫嵩及朱儁是漢軍主將,被分拜爲平賊中郎將、鎮賊中郎將,封鄉侯。曹操有獻策、殺敵之功,遷爲濟南相。傅燮、麴義、孫堅三人都屬於雜號司馬,特轉爲比千石別部司馬,後者破彭脫大營,更是被封爲關內侯。

蓋俊爲破賊校尉,封都亭侯,邑千五百戶。蓋俊對自己的封賞沒有太在意,讓他意外的是,所部尚有兩人獲得侯爵,雖然僅僅是無食邑的關內侯,其一是蓋胤,他爲親衛曲軍侯,屢屢率衆陷陣,戰功頗多,其二是陣斬波才的楊阿若。他哪裡知道皇帝劉宏頗覺對他封賞過輕,沒有兌現當初的諾言,特意做出補償。

漢軍又休整數日,開拔南下。豫州最大兩股黃巾首領授首,可境內還有不少小股黃巾及趁亂而起的賊寇,他們的任務是協助豫州刺史部剿滅這些賊人,使豫州儘快安定下來。

數十萬黃巾將士都抵擋不住漢軍雷霆一擊,小賊寇哪敢和漢軍作戰,往往是一衝而潰,尚未接戰就崩潰的也爲數不少,戰事非常輕鬆。

七月,詔皇甫嵩討伐兗州黃巾,朱儁討伐荊州黃巾。

第343章 慘敗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325章 刺殺第308章 雒陽令第189章 血色第274章 崩潰第94章 亡命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424章 登岸第223章 弒主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124章 擊潰第380章 大敗第160章 局勢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452章 爭功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29章 河東第65章 公孫瓚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74章 曹操第155章 朝會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239章 再相見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402章 南下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289章 往事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3章 蓋家堡第197章 全殲鮮卑第329章 河東第267章 奪城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24章 擊潰第3章 蓋家堡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302章 戲志才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327章 獄第289章 往事第310章 震動第80章 再贈刀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413章 反擊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323章 匈奴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6章 袁紹三友第167章 還債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7章 蝗災第2章 父親第274章 崩潰第389章 長安城破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124章 擊潰第209章 軟柿子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6章 蓋胤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12章 蓋勳第71章 美如壁畫第440章 知己第33章 蔡琬病重第四百零六章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66章 美人舞第422章 文王操第2章 父親第365章 攬權第357章 離別第39章 襄陽蔡家第54章 人情債第110章 信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21章 騎射第225章 赴任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03章 幷州敗壞
第343章 慘敗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325章 刺殺第308章 雒陽令第189章 血色第274章 崩潰第94章 亡命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424章 登岸第223章 弒主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124章 擊潰第380章 大敗第160章 局勢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452章 爭功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29章 河東第65章 公孫瓚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74章 曹操第155章 朝會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239章 再相見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402章 南下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289章 往事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3章 蓋家堡第197章 全殲鮮卑第329章 河東第267章 奪城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24章 擊潰第3章 蓋家堡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302章 戲志才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327章 獄第289章 往事第310章 震動第80章 再贈刀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413章 反擊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323章 匈奴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6章 袁紹三友第167章 還債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7章 蝗災第2章 父親第274章 崩潰第389章 長安城破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124章 擊潰第209章 軟柿子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6章 蓋胤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12章 蓋勳第71章 美如壁畫第440章 知己第33章 蔡琬病重第四百零六章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66章 美人舞第422章 文王操第2章 父親第365章 攬權第357章 離別第39章 襄陽蔡家第54章 人情債第110章 信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21章 騎射第225章 赴任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03章 幷州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