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麟兒名霸

蓋俊三月七日告別袁紹、許攸等人,日夜兼程四百餘里回到野王,小睡半日,即刻率衆兩萬北返,以典軍中郎將黃忠爲主,厲鋒校尉張楊爲副,將兵萬人留河內。

蓋俊臨走前囑咐黃忠,有事多和虎威將軍蓋胤勾通,莫要被人當槍使,另外張楊同董卓有私怨,千萬別受他的挑撥。

黃忠應聲稱諾,神色凝重。說實話驃騎將軍留他鎮守河內非常出乎他的意料,河內地理位置特殊,直面袁紹、董卓兩大勢力,光有武略可不夠,還需要一定的眼光、手腕乃至理政能力,他以爲蓋俊多半會從蓋胤、關羽二人中挑選一人,沒想到驃騎將軍最終選擇了他。

黃忠感到肩上擔子很重的同時亦感振奮,士爲知己者死,如此而已。

對於這位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五虎上將,蓋俊還是比較放心的,最後補充一句觀察中原大小事,隨時稟報便起程北上。

爬恆山南麓的時候,他接到了黃忠發來的首條消息,曹操五萬大軍被徐榮打得全軍覆沒,不由失笑,曹操歷史上以善用兵聞名,遂十分天下有其七,不過卻不是百戰百勝,雖然來此十數年,記憶已經變得模糊,但仍能記得諸如宛城、赤壁等著名敗仗。

經過十數日跋涉,蓋俊到達上黨郡治所長子,在和上黨太守王胄寒暄的過程中,他的家僕帶着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到來,數日前,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母子平安。

近來幷州北方的事攪得蓋俊心緒不寧,聞此消息,心情頓時變得好起來。他爲三子取名霸,霸有多種解釋,蓋俊取的是過人、傑出之霸,望子成龍之心表露無疑。至於他有沒有借兒子之名錶露心跡,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大軍沿長子縣而上,不數日,北方戰報傳來,馬騰以少勝多兩戰全殲匈、胡四萬餘騎,斬匈奴呼廚泉單于、屠各首領路那多、董七兒等,並乘勢殺入朔方,不出意外,千里朔方即將重回大漢國的懷抱。

蓋俊喜出望外,度遼將軍耿祉的死沒有影響到他,心裡反倒更加高興幾分,當日大宴將士,爲了使大家盡興,將方百數百里諸縣官激皆喚來軍營作陪。

喜上加喜,蓋俊笑得一雙朗目幾乎眯成一條縫,面對諸將敬酒來者不拒,邊飲邊呼三子爲自己帶來好運,諸將賠笑,心裡卻道勝利在前,降子在後,何來好運一說?當然,沒人會傻到質疑蓋俊,那不是茅房裡打燈籠——找死嗎。

蓋俊一連喝下一石有餘,可惜昔日酒徒風采不再,直醉得東倒西歪,嘔吐連連,連怎麼回到帥帳的都不知道,一覺睡到日曬三竿,醒來時頭痛欲裂,呻吟不休。

“寶刀老矣,爲之奈何?”蓋俊不由自嘲地道。

北方危機已解,蓋俊思子心切,令騎都尉龐德、先登校尉胡車兒統帥大軍,自己則帶着數十名親衛快速趕回晉陽。

這日卞薇正慵懶的橫臥榻上翻閱《易經》,心道難怪夫君不喜《易經》,此書的道理太深了,縱然她有十年有餘的閱讀底子,也是看得雲裡霧裡,不明所以。

“嗚哇……”

嬰兒特有的哭喊聲從身側傳來,卞薇趕忙放下書,抱起兒子哄勸,同時拉開衣襟,露出雪白肥大的嫩乳,送入他的嘴中。此兒即是她剛剛生下的次子,不久前夫君來信,爲他取名爲霸,卞薇不是很喜歡這個名字,覺得它太生硬了。

“吱呀”

卞薇猛然一怔,不經敲門、通報便敢於進來的人,全天下只有一個,可是……

卞薇目光一瞬不瞬的盯着門口的屏風,隨即一個身材頎長,風塵僕僕的身影映入眼簾。

“夫、夫君……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卞薇蜷縮在牀榻上的身體忽地一僵,她是一個很少將內心真實情感流露表面的女人,然而此刻的她卻是滿臉訝色,可以想見蓋俊近乎任性的行爲帶給卞薇多大的驚喜。

蓋俊笑呵呵道:“不是想盡快看到兒子嗎。快、快給我抱抱霸兒……”

卞薇道:“沂水正在果腹,夫君稍等片刻。”

“好、好……”蓋俊湊到榻前,見到怪模怪樣、如同外星人一般的三子蓋霸,心情與長子蓋嶷出生時並無區別,一樣的激動、一樣的喜悅,食指彎起颳了刮小人兒吹彈可破的臉頰,柔聲道:“你給他取小名叫沂水?”

卞薇優雅的將秀髮挽到耳後,輕輕頷首。

“沂水、沂水……”蓋俊想了想道:“我記得沂水應該是你家鄉的一條河吧?”

“嗯。我從小就在沂水邊長大。”卞薇目光莫名射出一抹絢麗的色彩。

蓋俊握住她的手問道:“想家了嗎?”

“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回家鄉看一眼……”卞薇神色複雜。那裡並不都是美好的回憶,但那裡終究有一羣和她流淌着一樣血液的人。她當初嫁入蓋家,沒有知會他們,這倒是可以以非正室入門的理由解釋,可是去年弟弟卞秉迎娶西河王氏女,同樣沒有知會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她不敢向夫君提起,因爲兩者身份差距太大了,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以前不會有交集、現在不會有交集、以後也不會有交集。

“……”面對妻子異樣的目光,蓋俊一陣沉默。她看一眼家鄉的願望比她想象的要難十倍、百倍,那意味着他至少已經統一中原地區。以他的自信做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十年八年時間,或許……就像她所擔心的那樣,有生之年也無法達成此願。畢竟,曹操、劉備、袁術、呂布……中原諸侯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荊州,長沙郡。

三月的北方還有些寒意,而南方,則是真真正正的陽春之月。

不久前董卓殺太傅袁隗滿門,消息傳出,舉世譁然,荊州刺史王叡傳書荊北南陽、南郡、江夏,荊南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共計七郡,命諸郡守帶兵來會商議討董事宜。

自去年秋董卓進京掌權,肆意**漢室,長沙太守孫堅每每嘆道昔年太尉張溫若從其言,誅殺董卓,何至於此?至今年正月酸棗會盟,孫堅大喜過望,開始暗暗籌備兵馬糧秣,只是荊州始終寂靜無聲,彷彿遊離於董卓、士人之外,孫堅獨木難支,惟有按兵不動。而今得到王叡書信,大叫一聲時機至矣,立刻點齊萬餘大軍向西北行去。

原本荊州刺史部在荊北南郡治所江陵,然而近年來荊州境內宗賊暴起,抗衡州郡,不得已將刺史部遷至荊南武陵郡漢壽縣。由此可知,荊州刺史王叡雖出身於琅邪王氏,家世豪貴,但其既無武才,亦無文才,純粹就是一個廢物。

想起王叡此人,孫堅心裡便有氣,這廝仗着出身豪門,素來看不起貧寒、武人的自己,前年兩人併力征討零陵、桂陽之賊,言語間多有輕慢。孫堅想不通,自己爲國南征北戰,屢立功勳,海內聞名,今又爲兩千石太守,並封縣侯,他憑什麼看不起我?

帶着對王叡的怨恨,孫堅進入武陵郡境,武陵太守曹寅等候已久,當即拿出案行使者,即朝廷派下來的監察使,光祿大夫溫毅檄書,歷數王叡罪過,盼孫堅收押之。

孫堅攥着所謂案行使者檄書,斜睨曹寅,似笑非笑,看得後者神色驚慌,滿頭大汗,“孫長沙……”

“朝廷有命,豈敢不從?”孫堅朗聲笑道。他早有報復王叡之心,無奈一直不得機會,光祿大夫溫毅檄書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爲自己創造了機會。

曹寅鬆一口氣,擦了擦額上汗水,馬屁連篇道:“王叡在州數載,政失仁和,天怒人怨,今孫長沙收之,諸郡守必爲影從,攝一州之衆北上,征討國賊,匡扶漢室……”

“哈哈曹武陵過矣……”

次日孫堅率兵包圍漢壽縣城,逼迫王叡自殺,兼併諸部,得三萬人,浩浩蕩蕩北上,穿南郡,過長江,路中郡縣、宗賊皆避,無人敢攝其鋒,終抵大漢國南都南陽郡。

蟄伏於南陽郡魯縣的袁術,原本關注着北方一山之隔的河南尹,孫堅在後方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他當然不會看不到。

袁術出奔京師半載,空有崇高的後將軍頭銜而無實職,兼且不得南陽太守張資支持,始終發展不起來。但隨着董卓屠殺京中袁氏滿門,袁氏兄弟一下子上升到“破家徇國”的高度,一時間豪傑並起,莫不以袁氏爲名,袁術勢力開始急速膨脹,有了進攻河南尹的能力。不過曹操、鮑信五萬大軍慘敗在前,使得他不敢輕舉妄動。

孫堅弱冠之年即領兵討伐會稽叛亂,而立之年追隨朱儁征戰黃巾,後又至西疆,輾轉荊南,可謂身經百戰,國朝良將。對於有兵無將的袁術來說,孫堅這樣一頭兇悍的猛虎是他迫切需要的人才……

“就是不知能不能爲我所用?”

袁術注視着闖入南陽郡的孫堅,滿臉玩味……

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70章 董卓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456章 平息第229章 錢糧第231章 人心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13章 謀逆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352章 虎父無犬子第390章 韓文約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217章 動盪第253章 神童第295章 龍虎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358章 戰略第279章 老矣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4張 經學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77章 驚喜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57章 她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21章 騎射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413章 反擊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225章 赴任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24章 擊潰第418章 偏軍第29章 過目不忘第330章 信第279章 老矣第117章 成軍第224章 幷州牧第7章 上巳節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16章 孝勇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85章 回家第20章 離別第274章 崩潰第179章 鬼神第372章 南下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93章 天大驚喜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60章 局勢第421章 震恐第229章 錢糧第284章 棄子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188章 狼來了!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51章 意外第222章 仇恨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89章 入宮爲郎第303章 陳、趙、杜第446章 背叛第357章 離別第365章 攬權第69章 袁隗相邀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376章 天塹第212章 定匈奴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13章 謀逆第231章 人心第78章 遊雒陽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459章 自刎第361章 策反第239章 再相見第225章 赴任第268章 得鄴第398章 問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289章 往事第318章 家事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411章 旱鴨子第388章 突破
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70章 董卓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456章 平息第229章 錢糧第231章 人心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13章 謀逆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352章 虎父無犬子第390章 韓文約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217章 動盪第253章 神童第295章 龍虎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358章 戰略第279章 老矣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4張 經學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77章 驚喜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57章 她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21章 騎射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413章 反擊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225章 赴任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24章 擊潰第418章 偏軍第29章 過目不忘第330章 信第279章 老矣第117章 成軍第224章 幷州牧第7章 上巳節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16章 孝勇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85章 回家第20章 離別第274章 崩潰第179章 鬼神第372章 南下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93章 天大驚喜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60章 局勢第421章 震恐第229章 錢糧第284章 棄子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188章 狼來了!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51章 意外第222章 仇恨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89章 入宮爲郎第303章 陳、趙、杜第446章 背叛第357章 離別第365章 攬權第69章 袁隗相邀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376章 天塹第212章 定匈奴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13章 謀逆第231章 人心第78章 遊雒陽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459章 自刎第361章 策反第239章 再相見第225章 赴任第268章 得鄴第398章 問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289章 往事第318章 家事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411章 旱鴨子第388章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