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張遼守關

“我留下……”靜謐已久的房中突然響起一把音吐洪亮的聲音。

呂軍衆將紛紛朝着聲音的源頭看去,有的幸災樂禍,有的哀矜無喜,面色各異,張遼對此毫不在意,炯炯雙目一瞬不瞬的注視着呂布,等待着對方的回覆。

“……”呂布並未倉促回答,劍眉緊鎖,心中反覆的權衡着。

張遼自顧自說道:“將軍南下,必攜勁旅,不然無以建功,如此一來,嶢關惟有以贏兵守之。非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韓遂若來,必是洶洶……”

“此言有理!”插話的是方纔與張遼齷齪的成廉,只聽他不陰不陽地道:“韓遂盛兵十幾萬,誰敢以卵擊石?誇下海口之人,便不由不讓我懷疑,怕是我們前腳剛走,就有人棄關往北,投奔蓋俊去了……”

“賤卒,三番四次挑釁於我,欺我不敢殺你嗎?!”張遼勃然大怒,一躍而起,抽刃出鞘,便要突前將成廉擊殺當場。

“怕你不成?來啊!殺啊!老子退後一步,就跟你姓張……”成廉不甘示弱,拔刀激烈迴應。他以前是個馬匪頭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過着有一天算一天的日子,某一次搶劫商旅,栽在漢軍手裡,漢軍主將正是呂布,他以爲自己這條爛命,今日便要交代在這裡了。不想呂布見他驍勇,不願戮之,問他願不願意投身軍旅,報效國家,建功立業。成廉常年混跡於漢胡兩地,在他眼中,根本就沒有國家觀念,他只知道,從呂布挪開橫在他脖頸上的戟鋒那一刻起,自己的命,就屬於呂布了。成廉只忠於呂布一人,誰讓後者心裡不痛快,他就殺誰!

“不可……”諸將大驚失色,紛紛起來,攔在兩人中間相勸。

好好的會議變成了鬧市,呂布不由發火,大喝道:“放肆!都給我住手!”說着,手掌狠狠一拍几案,數寸厚的木案此時彷彿紙糊的一般,轟然碎裂,散落一地。房中一衆將領,包括張遼、成廉在內,齊齊停下動作,扭頭看向盛怒的呂布。

呂布陰着臉沉默好一會兒,纔對成廉道:“軍中所忌者,以下犯上,今大軍初成,人心動盪,不殺你,無以治軍……”

成廉掙開左右兩人,跪到地上,一言不發,頗是硬氣。

衆將心知呂布只是說說罷了,成廉乃是他的心腹,沒有人比他更加忠誠了,呂布豈會自斷臂膀?乃爭相爲成廉求情。呂布借坡下驢,板着臉道:“如非看在你往日多有戰功,又有諸將爲你求情,否則,必斬汝首。但,僅此一次,下不爲例。”

“多謝將軍不殺之恩。”成廉叩首謝恩。

呂布看了張遼一眼,見他面無表情,心知他尚未消氣,也是,換了自己,恐怕未必會比張遼強上多少,便打算將成廉拖出去,鞭三十,以緩和雙方間的關係。然而不等他開口,張遼反倒先行出言:“前時突圍,吾部兩百餘人,今尚餘百人,皆驍勇善戰,以一當十,將軍予我千人,謀定可爲將軍爭取至少半個月的時間。”

他這是鐵了心要脫離我……

呂布知道張遼心裡對他頗多不滿,其實他又何嘗不是?

兩人的出身決定了各自的立場,呂布生於平民之家,少失父母,無牽無掛,他人在哪裡,哪裡就是他的家,天下何處都可去得。而張遼則是雁門豪族張氏子弟,根在幷州,以前身在西都,統領禁軍,是爲朝廷效力,或許沒什麼,如今逃奔出京,與隨呂布浪跡天涯相比,他當然更傾向於投奔河朔霸主蓋俊,這是二人最根本的矛盾。

同樣是出身的原因,張遼對他有敬無畏,兩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合作者,而非君臣。其他還有很多,比如性格,比如對待事物的看法等等等等……

不過,呂布對張遼有種種不滿,卻不代表想要放棄他。張遼出身士族,少讀兵書數萬言,年十八,爲郡賊曹掾,短短一年間率郡兵平馬賊、寇盜、鬍匪十數股,成爲北疆赫赫有名的少年勇士。年十九爲州吏,東擊黑山,西御屠各,屢斬匪首、胡酋,同時也顯露出卓越的軍事才華。丁原繼任幷州刺史,甚見親信,令其典領重兵。

張遼之後隨丁原南下,得大將軍何進商議,只是他奉命回鄉募兵,歸來時,何進敗,丁原亡,面對京師錯綜複雜的局面,只好依附呂布。然而,金子就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董卓很快對青睞有加,以二十二歲之齡官拜騎都尉。今年,董卓敗亡,張遼旋即又被王允拔爲羽林中郎將,這時,他才年僅二十四歲。

呂布很清楚自己出身不高,根基淺薄,憑藉着勇武,身邊倒是聚集了一批猛士悍夫,但若論及人才,也就張遼一人而已,如何捨得把他留下?

可是另一方面,張遼又是最佳的守關人選,且心意已決……

“就這樣吧……”良久,呂布回道,聲音顯得無比疲憊。

翌日,呂布精簡人馬,留給張遼一千七百人,其中數百原嶢關士卒盡被留下,這些人雖然都是邊地悍勇之士,若能馭之,足以使大軍增加數成戰鬥力,可惜,呂布沒有時間收編他們爲己用,他這便要南下,屆時深入敵境,實不宜攜帶身邊,徒增變數。

呂布大軍一共才只有五千三百多人,一下子撥出一千七百人,本部只剩下三千六百餘人,人數暴跌三成還多,實力看似削弱不少,不過要說到真正的戰鬥力,反而隱隱有所上升,畢竟,贏兵、弱卒都剔除了。而且,士卒精簡過後,機動力大爲提升,大軍也不再亂象叢生,指揮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了,令他有如臂使指的感覺。

張遼站在關上,看着呂軍漸行漸遠,神情略顯惆悵。這支呂軍是支新軍,但卻是以幷州人爲主幹搭建起來的。別看他平日暴躁,動輒傷人,到底是朝夕相處數載,沙場並肩作戰的同袍,怎麼會沒感情……

張遼咬咬牙,強迫自己收回目光,轉過身,目視北方……

他要無牽無掛的投奔蓋俊,那麼,就兌現諾言,在這裡守上半個月吧……

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29章 過目不忘第94章 亡命第302章 戲志才第379章 意外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四百一十章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405章 先登第53章 巔峰之戰第13張 盧水胡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372章 南下第213章 謀逆第167章 還債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450章 入羌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419章 伏擊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256章 薤露行第51章 意外第287章 北邙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22章 野心?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84章 聲望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104章 回戈第274章 崩潰第256章 薤露行第339章 歸心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章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210章 肉搏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135章 蔡家莊第302章 戲志才第419章 伏擊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1張 回到漢末第177章 援董卓第1張 回到漢末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79章 鬼神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323章 匈奴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158章 邊章第346章 觀病第367章 猜忌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160章 局勢第28章 同鄉酒會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66章 美人舞第4張 經學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18章 獻策第227章 張燕第421章 震恐第329章 河東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425章 突殺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384章 單挑第17章 蝗災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449章 漢奸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3張 盧水胡第4張 經學第131章 斬波才第323章 匈奴第401章 敲打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440章 知己第32章 天縱奇才第201章 惡化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81章 迎荀彧第447章 回援第73章 袁逢病重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3章 弘農第425章 突殺
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29章 過目不忘第94章 亡命第302章 戲志才第379章 意外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四百一十章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405章 先登第53章 巔峰之戰第13張 盧水胡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372章 南下第213章 謀逆第167章 還債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450章 入羌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419章 伏擊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256章 薤露行第51章 意外第287章 北邙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22章 野心?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84章 聲望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104章 回戈第274章 崩潰第256章 薤露行第339章 歸心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章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210章 肉搏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135章 蔡家莊第302章 戲志才第419章 伏擊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1張 回到漢末第177章 援董卓第1張 回到漢末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79章 鬼神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323章 匈奴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158章 邊章第346章 觀病第367章 猜忌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160章 局勢第28章 同鄉酒會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66章 美人舞第4張 經學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18章 獻策第227章 張燕第421章 震恐第329章 河東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425章 突殺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384章 單挑第17章 蝗災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449章 漢奸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3張 盧水胡第4張 經學第131章 斬波才第323章 匈奴第401章 敲打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440章 知己第32章 天縱奇才第201章 惡化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81章 迎荀彧第447章 回援第73章 袁逢病重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3章 弘農第425章 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