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惡化

楊阿若可是朝廷高級官員,不敢久留京中,與蓋勳商議好後馬上起程返回北地。楊阿若父母弟妹早在去年中已然接到北地,因此婚堂就放在泥水河畔的驍騎校尉府。

蓋俊放下心頭一樁大事,開始和楊阿若忙碌迎親事宜,六月一至,便隨之起行。蓋俊堂堂美陽侯,北地太守,是不能輕易擅離職守的,不過蓋俊就這一個妹妹,破一次例又有何妨?即使有人不開眼找他彆扭,他也不懼。

迎親車隊由數十乘大車組成,精銳騎士三百,奴婢數十,金銀寶貨不計其數,比之昔年蓋俊迎娶蔡琬也不遜色半分。

楊阿若一個軍旅之人,又是根基淺顯,絕難拿出這麼多嫁妝,這些嫁妝倒有七八成是蓋俊掏的腰包,嫁妹妹嫁到他這個份上,不說絕無僅有,卻也着實不多。楊阿若自尊心很強,有些不情願,但蓋俊認爲阿妹的婚禮一定要隆重隆重再隆重,不能讓她受委屈,楊阿若只好彆扭的認了。

車隊南下左馮翊,經渭水直入弘農,至河南尹,全程費時二十日,終到京都雒陽。

當日正值休沐,郊區蓋府名賢官宦畢集,蓋俊大禮參拜父親蓋勳、老師馬日磾、丈人蔡邕、盧植四人,而後站起和京中同僚招呼。

人太多了,滿眼全是人頭,什麼美陽侯、尊侯、君侯、蓋北地、蓋射虎、蓋君的全上來了,叫得蓋俊頭暈眼花,應接不暇,一時顧不上袁紹、何顒、曹操、許攸等人。他們和蓋俊的關係非同一般,也沒覺得冷落。

蓋俊不想搶了主角楊阿若的風頭,適時抽身而走,沒想到轉眼的工夫袁紹幾人就不見了,問奴僕可曾看到袁紹等人,這座府邸連同奴僕盡爲袁紹所送,奴僕自是認得前主,答曰在深院,蓋俊點點頭,穿廊過院找到幾人。

看到蓋俊踏步而來,威嚴環繞,許攸撫掌笑道:“看看、看看,這就是官威呀。”

蓋俊毫不相讓地道:“近兩載不見,子遠還是如以前那般舌燥,一點沒變。”

曹操點頭正色道:“子英此言深得我心。”復而拍案大笑。

袁紹失笑道:“你們倆啊,不見面互相想念對方,一見面就拌嘴。”

何顒也笑着搖搖頭。

袁紹繼續道:“幾年來我爲小鶴兒介紹的少年俊傑不下十餘人,小鶴兒一個也沒相中,我心裡還道她眼界高,原來是心有所屬。子英何不早言?”

蓋俊隨口回了一句,諸人不以爲意,別轉他話。楊阿若雖是少年英雄,並封亭侯,拜兩千石,終究上不得檯面,至少上不得幾人檯面。

伍瓊說道:“前幾日耿氏族人蔘了子英一本,說你身爲郡將,擅離職守。陛下得知子英獨妹大婚,笑而不語。”

蓋俊面色陰沉,他早知耿氏肯定會藉機噁心他一把,心裡還是感到膩歪。

袁紹看了蓋俊一眼,招他入座,勸道:“子英,扶風耿氏乃是開國元勳之後,樹大根深,黨羽遍佈朝野,鬥下去對你絕無半點好處。”

蓋俊氣急反笑道:“哪是我和他們鬥,是他們死咬着我不放。”

“我聽說馬校尉已經疏通耿氏,耿氏也有意和解,爲何沒成?”曹操問道。馬校尉即馬日磾,如今任北軍射聲校尉一職。

蓋俊撇嘴道:“他們管我要孝廉,哼,憑什麼?”

幾人相視而嘆,區區一個孝廉名額就能化解恩怨,蓋俊竟然不取。這蓋氏父子倆脾氣一模一樣,臭得緊,起先蓋勳揪住閹黨一頓胖揍頗得公卿歡心,不想後來連豪族大姓也沒逃過其‘毒手’,頗有些六親不認的意思。

袁紹道:“說道孝廉,子英所舉同門武威賈文和果有奇才,可惜他執意不肯留京。”

蓋俊問道:“他外放到哪了?”

“幷州,太原。”

幾人談至午後,起身參加楊蓋二人的親迎之禮,禮畢後大肆置辦酒宴,蓋俊本想躲卻沒躲開,喝下一石有餘,許久沒有敞開肚皮喝酒了,竟有頭暈目眩之感。

日落賓客漸漸減少,到天黑時,僅有數人留了下來。

不出意外,蓋勳、馬日磾、盧植、蔡邕四堂會審,輪番上陣,歷數其近年來的冒失舉動,四人皆是蓋俊長輩,讓他有口不能辯,乖乖垂頭聆聽教誨。

等四人說完了,蓋俊開口道:“阿父,河南尹一年足有五個孝廉名額,我管你要一個也不肯給,是何道理?”

“孝廉,國朝之正器,豈能隨意送人。”蓋勳硬邦邦道,一點也沒給獨子好臉色看。

“親家做得對。”蔡邕道。然後又是一通說教。

“可是……”

蓋俊纔要辯駁,幾位長輩言語大棒劈頭蓋臉砸下來,他不由暗罵自己嘴賤。斷斷續續挨訓一個時辰還不見停止,蓋俊受不了了,藉故去看阿母,擡腿跑掉。

馬昭不滿意楊阿若,語氣裡帶着埋怨,怪他亂搭紅線,並說不會去北地參加女兒的婚禮。蓋俊大驚失色,父親身爲河南尹去不了,母親再不至,那怎麼行?耐心疏導,好話說了滿滿一籮筐。馬昭說的是氣話,小鶴兒夫君再不合她的心意,愛小鶴兒之心又豈會少半分?聽到兒子這麼說,便借坡下驢。

蓋俊鬆了一口氣,和母親說起貼己話,把馬昭哄得眉開眼角。

從母親居室出來,蓋俊來到阿妹香閨,蓋繚正和楊阿若對座笑談,見他到來,她一聲歡呼,撲將上來,整個身體吊在他身上。

“你看你哪像個即將結婚的婦人,也不怕伯陽笑話?下來。”蓋俊腦門青筋根根浮現,白天看她在人前一本正經的模樣,心嘆阿妹結婚了,終於長大了,原來都是騙人的,自己高估她了。

“好阿兄、好阿兄……我就知道你最疼我了。”蓋繚一臉憨態撒嬌道。“近來我時常擔心伯陽家資不豐,嫁妝不盛,我可以不在乎,但別人肯定會說伯陽閒話……”

妻子呼喚丈夫表字是件很失禮的事,蓋俊臉上有些掛不住了,訓道:“親迎禮畢,你便已是楊家婦人,以後不能像在家裡一樣胡來。你應該稱呼伯陽爲君、爲郎。”

“無妨,她願意怎麼叫就怎麼叫吧。”楊阿若看向蓋繚的目光滿是寵溺。

蓋繚送給楊阿若一個大大的笑臉,洋洋得意道:“犬捕鼠乎?”

蓋俊一口氣險些沒上來,這句話自然是狗拿耗子的漢代版,語出他之口。嘆了一口氣,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淳淳教誨道:“伯陽啊,愛妻無不可,卻不能慣着。”

蓋繚哼道:“你有資格說伯陽嗎?也不知是誰整日膩在兩位嬌妻身邊,說着羞人話。”

“什麼叫羞人話?”蓋俊額上青筋猛鼓,幾欲破裂。

蓋繚大眼睛一瞪,針鋒相對道:“要我學學嗎?”

“……”蓋俊認爲和一個‘孩子’賭氣不值得。

次日百官臨朝,車隊離開時稍顯冷清,當然了,那是與來時的熱鬧相比。車隊緩緩開拔,途經三地,回到北地郡,而後馬不停蹄一路向北,止於驍騎校尉府。

招待賓客,籌備婚禮的時日裡,蓋俊帶着母親馬昭及一家人遊走轄區,馬昭幾日來笑容刻刻掛在臉上,看得出她很爲兒子的成績高興。

婚禮當日,鼓樂喧天,笙歌鼎沸,三輔、北地、安定前來慶賀者超過千人,讓蓋俊哭笑不得的是,對峙於右扶風一帶的董卓、韓遂皆有使者送上賀禮。前者還好說,畢竟是大漢國同僚,後者一介反賊,也堂而皇之的來參加婚禮。

婚禮完畢,秋收在即,蓋俊又忙碌起來,不過近期大漢國形勢急劇惡化。

去年鎮壓黃巾起義有功的荊州江夏兵因爲朝廷不發糧餉,起兵作亂,武陵蠻隨後造反,這兩股勢力當地州府便有能力擺平,大漢國除了西疆偶有戰事,總體來說天下還算太平。

今年,即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初春,韓遂將兵十萬入侵右扶風,與董卓對峙右扶風陳倉一線,互有勝負。二月,滎陽賊起,距京不到三百里。前者早在朝廷意料之中,後者則掀不起大風浪,但近來張純、張舉、烏桓人叛亂,和屠各人叛亂就稱得上大事件了,二者對朝廷的威脅絲毫不遜色於韓遂的涼州兵,甚至猶有過之。

張純乃是漁陽大族出身,曾爲中山太守,今年初韓遂入寇右扶風,兵強馬壯,氣勢滔天,太尉張溫心生懼意,乃招幽州烏桓突騎三千,張純自請爲將,張溫想了想拒絕了,派與蓋俊齊名的“白馬長史”公孫瓚領兵。張純心中憤恨,與同郡張舉及烏桓大人丘力居等聚衆十餘萬人反叛,張舉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殺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爲禍幽冀。

太平道叛亂,張角稱天公將軍,涼州叛亂,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也不過冠以將軍頭銜,韓遂乾脆只打出誅殺閹人的旗號。而今張舉居然稱帝了,還宣告州郡,雲張舉當代漢,告天子退位,公卿來迎。這還了得?此事比韓遂提出誅殺閹人惡劣十倍不止。

至於幷州屠各人叛亂,也有蓋俊的原因在內,屠各人眼見北地郡豐收在即,整軍飭武,生怕蓋俊殺進家來,乾脆自己先反了。

蓋俊聽說後先是面帶訝色,隨後大喜,朝廷絕不會在這個非常時期調他走了,道一聲天助我也,厲兵秣馬,可是等了半天不見屠各人入侵,稍後得知屠各人整族向東遷移,進入匈奴領地,蓋俊氣得暴跳如雷,直罵屠各人沒種。

第2章 父親第247章 再伐黑山第374章 漢軍對漢軍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218章 劉備第331章 使者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23章 弒主第108章 返家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8章 琴與人第276章 算計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447章 回援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339章 歸心第93章 天大驚喜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310章 震動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364章 初定第135章 蔡家莊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328章 救災第98章 城頭激戰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3章 蓋家堡第189章 血色第28章 同鄉酒會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423章 夜深第182章 春耕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269章 掰手腕第458章 轉變第357章 離別第448章 敵至第48章 決定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88章 突破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367章 猜忌第360章 密謀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01章 惡化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79章 意外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92章 斥候第419章 伏擊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98章 城頭激戰第282章 財富第150章 玩具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131章 斬波才第339章 歸心第103章 瘋子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21章 騎射第20章 離別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章第367章 猜忌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69章 袁隗相邀第23章 弘農第422章 文王操第253章 神童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38章 吳起之才第80章 再贈刀第8章 琴與人第268章 得鄴第407章 弩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391章 亂止第229章 錢糧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
第2章 父親第247章 再伐黑山第374章 漢軍對漢軍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218章 劉備第331章 使者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23章 弒主第108章 返家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8章 琴與人第276章 算計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447章 回援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339章 歸心第93章 天大驚喜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310章 震動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364章 初定第135章 蔡家莊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328章 救災第98章 城頭激戰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3章 蓋家堡第189章 血色第28章 同鄉酒會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423章 夜深第182章 春耕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269章 掰手腕第458章 轉變第357章 離別第448章 敵至第48章 決定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88章 突破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367章 猜忌第360章 密謀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01章 惡化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79章 意外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92章 斥候第419章 伏擊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98章 城頭激戰第282章 財富第150章 玩具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131章 斬波才第339章 歸心第103章 瘋子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21章 騎射第20章 離別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章第367章 猜忌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69章 袁隗相邀第23章 弘農第422章 文王操第253章 神童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38章 吳起之才第80章 再贈刀第8章 琴與人第268章 得鄴第407章 弩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391章 亂止第229章 錢糧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