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公孫瓚

蓋俊看得有趣,遂問身邊圍觀者:“敢問足下他這是怎麼了?”

“我也不甚清楚,只是聽說有人在此祭天,我閒來無事,就來看看熱鬧。”

“……”

蓋俊不由無語,轉問另一人。這人倒是清楚前因後果,青年是幽州人,本是遼西郡的小吏,太守觸犯律法,押送進京治罪,他聽說後立刻棄官,一路相隨,如奴僕一般伺候左右。如今太守罪名已定,將發配交州日南,他打算同去,因此臨行前在此祭拜祖先。

袁紹也聽了明白,和蓋俊相視一眼,均感大奇。

漢代郡一級只有太守、和丞(長史)兩人爲朝廷親自任命,其餘人等都屬於吏,吏全部是太守親自任命,也就造成了他們視太守如父君。說是這麼說,平日裡或許如此,而一旦涉及到自身,還哪能真待之如父君。這太守被髮配不毛之地,可以肯定已經沒有前途可言,青年仍然不離不棄,確實是有點意思,雖然不乏作秀的嫌疑。

袁紹問道:“他姓甚名誰知否?”

這人彷彿什麼都知道,回道:“複姓公孫,單名一個瓚字,好像是盧尚書的弟子。”

又一個梟雄登場了!

蓋俊雙目爆射出精光,直刺公孫瓚。

察覺蓋俊神情有異,袁紹不解道:“怎麼了?”

蓋俊看向袁紹,面色古怪,“怎麼了?若非他阻擋了你八九年,整個天下都是你的了。可惜你不知道這一點,不然你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殺死他吧?不對,以你現今的地位,殺死他是輕而易舉的小事。”口中說道:“我曾詢問過盧尚書他弟子中可有出類拔萃者,盧尚書說了一個名字,就是公孫瓚其人。”

袁紹恍然,他倒忘了其父蓋勳和盧植都是馬融弟子。“這麼說來你二人還有些淵源。是否上去攀談幾句?”

蓋俊自然明白袁紹話中意思,既然有淵源,公孫瓚又有出名之心,何不成全了他。他二人一個是大漢國青年中第一人,一個是少年中第一人,假使公孫瓚能夠和他們認識,不難想象名氣立馬激增,爲天下所識。

蓋俊猶豫了,做這種事可不見得能討到好,尤其對袁紹而言。不過袁紹似乎生了愛才之心,也不願掃他的興,遂點了點頭。

二人脫羣而出引起了公孫瓚的注意,目光炯炯,直視過來。

蓋俊袁紹心裡同讚一聲,公孫瓚年約二十三四歲,生得高大威猛,難得的是面如冠玉,很是符合漢代人的欣賞標準。就憑這副好皮囊,他未來必會出名,別不信,當今就喜歡以貌取人。

“兩位是……”公孫瓚朗聲問道。

“他好大的嗓門,不下子源。”蓋俊感到耳朵一麻,說道:“我姓蓋名俊,字子英,敦煌人。家父與尊師盧尚書同是馬南陽弟子,你我有同門之誼。”

“射虎滅蝗蓋子英!”公孫瓚嗓門奇大,他這一喊,圍觀之人沒有聽不到的,紛紛交頭接耳,直言能見到名聲赫赫的蓋子英,不虛此行。

蓋俊苦笑道:“這位是我大兄,姓袁諱字本初。”

袁紹微微頜首。

“天下楷模袁本初!”公孫瓚又是一聲暴喝,面露驚喜。

袁本初三字一出,場中爲之一靜。蓋俊出名是出名,卻沒有什麼影響力,袁紹則不同,他代表着天下第一門閥袁氏,換句話說只要他一句話,就可以讓你飛黃騰達。這股力量太可怕了,也讓人心嚮往之。

公孫瓚拱手道:“見過二君,某姓公孫,名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

蓋俊解釋道:“我們本是來北邙山策馬郊遊,意外聽到公孫兄感人之舉,特來一見。”

公孫瓚揮揮手道:“什麼感人之舉,此是人臣分內之事,不足誇耀。”

袁紹笑笑,問道:“伯珪有子嗣否?”

公孫瓚搖搖頭。

袁紹說道:“日南距離京都何止萬里之遙?乃是蠻荒之地,你若有個三長兩短,對列祖列宗如何交代?”

公孫瓚眉頭一皺,咬牙道:“我是庶子,家族傳承自有嫡子,我對誰交代?”

“原來他也是家族庶子。”袁紹被他的話觸動了心絃,臉上淡然之色盡失。越大的家族對出身越敏感,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身份之苦了。他守孝六載,爲何?真的是爲親情嗎?這話說出來恐怕連他自己也不信,還不是爲了養名,以彌補出身低微的缺陷。那可是人生最美好的六年時光啊,與公孫瓚不顧生命危險去日南何其相像。

他似乎從公孫瓚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樣出身低微、同樣年輕熱血、同樣才貌出衆、同樣有着向上爬的野心,同樣想向世人證明庶子絕不會比嫡子差,甚至更好,即使他所擁有的資源有限,同樣……

良久,袁紹緩緩說道:“伯珪,你很好!放心的去吧,不出五百里,必得旋返。”

蓋俊和袁紹相處日久,很明白他的心情。同時暗暗慶幸自己很走運,若他爲庶子,能夠爬到袁紹、公孫瓚後世的地位嗎?他不敢肯定。

公孫瓚強忍喜意,不敢置信的問道:“袁君此是何意?”

袁紹笑而不答,蓋俊代言:“如你所想。有大兄相助,公孫兄無憂了。”

公孫瓚深深一揖:“多謝袁君!”

袁紹說道:“倘使不棄,你可叫我大兄。”

“此我願也!大兄在上,請受瓚一拜!”這一次公孫瓚一揖倒地。

袁紹扶起公孫瓚,“伯珪不必如此,快快起來。”

蓋俊一旁問道:“伯珪,你此番來京,盧尚書沒有幫襯你一把嗎?”

公孫瓚苦笑道:“怎麼沒有,要不是老師提前放出風聲,哪來這許多圍觀之人。”

蓋俊聽得直搖頭,這算幫得什麼忙,盧尚書到底是放不開顏面。

袁紹慨然一嘆道:“伯珪,似你這等人才定然不會泯沒衆人間,成名是早晚的事,然而世道艱難,想要一帆風順太難了。愚兄別的本事沒有,唯有讓你少走些冤枉路。等你回來,用不多久,必有個孝廉名額落在你頭上。”袁紹止住公孫瓚下拜之勢,續道:“愚兄薄有名聲,身世爲世人察知,想來你也知道愚兄爲何會這麼做。對,我的出身和你一樣,我走過的路,不想你再走一遍。若你能理解我心,就無須再拜了。”

袁紹這番真誠話語,別說公孫瓚,連蓋俊都感到動容。

這就是後世雄踞北方的霸主風采。

什麼外寬內忌……

什麼色厲膽薄……

什麼好謀無決……

歷史上對他的評語在他看來全是渣,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96章 剿寇第184章 驚變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54章 人情債第66章 美人舞第361章 策反第94章 亡命第278章 交換第54章 人情債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5章 傷愈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241章 聯軍慘敗二百一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279章 老矣第223章 弒主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7章 蝗災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12章 遠行第336章 大勝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346章 觀病第364章 初定第196章 勝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395章 宋立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93章 天大驚喜第380章 大敗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367章 猜忌第277章 朋友……第29章 過目不忘第10章 惡月惡日第279章 老矣第94章 亡命第96章 剿寇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347章 間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357章 離別第179章 鬼神第247章 再伐黑山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424章 登岸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117章 成軍第91章 到任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81章 返程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420章 鬼軍第330章 信第397章 宴第417章 罰第80章 再贈刀第187章 陣亡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18章 獻策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37章 驚聞醫聖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84章 單挑第50章 刺殺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209章 軟柿子
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96章 剿寇第184章 驚變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54章 人情債第66章 美人舞第361章 策反第94章 亡命第278章 交換第54章 人情債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5章 傷愈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241章 聯軍慘敗二百一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279章 老矣第223章 弒主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7章 蝗災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12章 遠行第336章 大勝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346章 觀病第364章 初定第196章 勝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395章 宋立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93章 天大驚喜第380章 大敗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367章 猜忌第277章 朋友……第29章 過目不忘第10章 惡月惡日第279章 老矣第94章 亡命第96章 剿寇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347章 間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357章 離別第179章 鬼神第247章 再伐黑山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424章 登岸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117章 成軍第91章 到任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81章 返程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420章 鬼軍第330章 信第397章 宴第417章 罰第80章 再贈刀第187章 陣亡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18章 獻策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37章 驚聞醫聖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84章 單挑第50章 刺殺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209章 軟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