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

正統四年上元節剛過,賈環就拜別家人,直奔樑城縣。臨行前,賈環去老太太、老爺太太跟前辭行。

老太太居然見了他一面,賞了一件衣襖,勉勵了幾句。政老爺一本正經地絮絮叨叨說了兩三刻鐘,都是些公忠體國、勤勉用事的話,賈環開始還聽了幾句,聽到後來全成了漿糊。王夫人在旁邊看着,一言不發,神情有些平淡。

又去大觀園門前,叫人通報,說是要給賈寶玉辭行,襲人打發人出來說道:“寶二爺一大早去清音閣去了,南安郡王那邊成立了崑曲清音社,請了寶二爺做戲本編撰,昨個就派人來請了。寶二爺知道環三爺要去奔前途,特意交待送程儀五十兩,請環三爺好生做事,不用牽掛家裡。”

賈環知道是這個結果,說了句感謝的話便離開了。這會他纔有時間去跟親孃趙姨娘告辭。

趙姨娘跟周姨娘在一起,坐在小院裡等着。見到賈環進來,趙姨娘一把抱着賈環就嚎啕大哭,眼淚沾溼了賈環的前襟。

“趙姨娘,你何必這般,環哥兒這次去奔前程的。他有漢王爺照應着,早晚有出息的,你這般嚎哭,倒是讓外人笑話,環哥兒難堪了。”周姨娘在旁邊勸道。

“我是他親孃老子,他不僅從我的肚子鑽出來的,還拉扯到了這麼大,其中艱辛誰能知道。現在卻是要離開我身邊了,我就是哭了,我管別人笑不笑了。我在這府裡,早就成了別人笑柄,還怕其什麼笑話?”

周姨娘知道她心裡委屈,又想起自己的身世,眼睛有些紅了,連忙拍着趙姨娘的後背說道:“環哥兒奔前程去的,你不能拖他後腿,叫他擔心。”

看到趙姨娘止住了眼淚,周姨娘轉向默然無語的賈環說道:“環哥兒,這是你姐姐探春給你討得人情,難得的機會。你這回可要好好做事,掙份前程回來。你親孃熬了半輩子,就指望你了。”

趙姨娘反倒又傷心起來,“我原本還以爲白生了一個女兒。她從小就被老太太抱了過去,掛在太太名下養。我知道,她心裡有恨,爲什麼不是嫡出,偏偏是個庶出的姑娘。卻沒有想到,她心裡還是有她這個親弟弟。”

“血脈之情,天註定的,怎麼會說不要就不要呢?探春那丫頭,自小志高心大,所以對自己身世有幾分抱怨。可是她心裡清楚的很。現在好了,她遂了心願,在漢王府管着內務,誰都要高看幾分。”

聽完周姨娘的勸告,趙姨娘慢慢平息了哭泣氣息,正色對賈環道:“環兒,我知道你在府裡憋得慌,一直受氣。這會子有機會出去了,你可要好生用心。不要因爲你姐姐在漢王府裡就得意忘形了。你要記住了,你做好了,你姐姐就更有面子了,以後也能多幫你說上幾句話。要是做差了,姐姐面子沒了,以後也沒臉給你說話了。千萬記住了。”

周姨娘一拍手道:“我還以爲妹妹一直糊塗,原來心裡明白着。”

趙姨娘鼻子一哼道:“我跟姐姐你不一樣,我不撒潑賣狠,早就被人欺負死了,連口熱吃食都討不來給環哥兒。越是上位者,越是寡情薄意,你對他要是沒個用處,你的日子就到頭了。環兒,你可要記住了。”

賈環點點頭道:“嗯,我記住了。”

坐在趕往樑城縣的馬車上,賈環還在回想着過去,想着家人的叮囑,但想的最多的還是姐姐前些日子去賈府探親,跟自己單獨談的一些話。

以前他在府裡,從小就忿忿不平。同樣是老爺的兒子,爲什麼賈寶玉就是衆人拱捧的星月,自己卻是踐踩的爛泥。老太太看不起,太太看不起,有些地位的人都看不起,就連長着勢利眼的下人們也是一有機會就踩自己。

所以自己心裡總是憋着一口氣,一有機會就想給那個帶玉的傢伙一個難堪好看。可是每回都是自取其辱。母親爲了保護自己,從一隻孔雀變成了一隻鬥雞,跟人撕咬着。那時候的賈環恨自己,恨哥哥,恨親身父母親,恨親姐姐,恨所有的人,有時候他想,總有一天,他要放一把火,把這賈府燒成乾乾淨淨的白地,那才痛快。

後來璉二哥出去辦事,有時候會故意帶上自己。雖然只是在京城和直隸附近打轉,但總算是離開了老鼠籠子一般的賈府,也開了眼界。見了外面更多的疾苦,賈環發現自己沒有怨天尤人的本錢,心態慢慢變得平和了些,沒有那麼偏激了。

後來姐姐探春藉着探親的機會,找自己談了幾次,也明白了一些道理,知道自己的出路不在於弄死賈寶玉,而在於另創一條路出來。姐姐也答應自己,找機會給自己說個情,在漢王面前討份人事。

賈環一聽有了信心,他在賈府裡深院裡也聽說過劉玄的名頭,出來辦了幾回事,也知道他的厲害。要是能請他指點安排一下,前途確實有保障。璉二哥就是投了他的脾性,被一手提攜出來,現在日子過得比老爺還要滋潤。兩口子再也不用看別人臉色,也不用給別人奔走掙錢,落下的都是自己的。這就足夠了。

只是這次過去樑城,是修鐵路,聽上去就是個苦哈哈的活,所以老太太和太太聽了後滿口就答應,一點都不擔心搶了寶玉的機會。

吃苦他倒不怕,而且姐姐探春也暗中叮囑過,苦是有些苦頭吃,但不會太辛苦。而且這事做好了,是有大前途的。別人看不明白,在漢王身邊的姐姐肯定能看明白,所以賈環心裡多了幾分安穩。而且漢王還特別找了自己,談了一次,話裡話外的意思讓自己明白到,修鐵路雖然是件苦事,但絕對是件有大前途的事。

賈環一路上這麼尋思着,細細琢磨着漢王和姐姐交待的那些話,不知不覺中過了香河、寶坻,不幾日渡過了瀚河,來到樑城縣一個叫豐臺橋的地方。

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
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