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

楊慎一下朝回府,神情陰鬱,晚餐只是草草吃了一碗飯,便直接回到了書房,然後閉門不出。

楊翯剛回到府上,就聽下人說起,知道父親今天在朝中遇到了大事了,便來到書房門外。

“父親!”

楊翯的輕喚了三四聲,屋裡有了迴應。

“三郎回來了,快進來吧。”

“父親,”楊翯作揖行禮,恭聲問道:“父親今日可是在朝中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了?”

楊慎一坐在那裡,沉吟許久才嘆息道:“今兒收到捷報,北洋水師在金門海域大敗番禺從逆水師,逆師主力全軍覆沒,兩廣和南海海域已然綏靖。”

“這不是好事嗎?”楊翯驚喜地問道。

“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大好事,對於我們而言,不見得啊。”楊慎一右手緊握着椅子把手,冷聲說道。

“父親,這是爲何?”楊翯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問道。

“北洋水師是劉四郎上書提倡組建的,負責此事的是何芝貴,他跟關東軍鎮是世交,裡面不知道安插了多少人。孝廟先皇原本想着等何芝貴組建完成後,再調他人過去,慢慢汰換。後來是朝-鮮援徵,北洋水師不僅實戰了一番,跟劉四郎綁得更緊了。”

“當時大家都在想,等事畢後再慢慢糾正就好,卻不曾想,孝廟先皇病重駕崩,然後又是一系列的變故,連恭廟先皇都崩殂於陣前。而今劉大郞帶着北洋水師主力一戰定南海,至此,我朝海域盡在他們掌握之中。劉四郎如虎添翼。”

楊翯遲疑地問道:“父親,四郎那邊?”

“漸行漸遠啊。四郎的理念與爲父我截然不同。但國朝未來的路只有一條,不是我等走,就是四郎那邊走。終究要一番龍虎鬥。只是我們現在手裡的籌碼,越來越少了。”

“父親乃天下名士,文壇領袖,天下士林儒生大多站在我們這邊,這民情洶涌,能彙集成大勢之潮。”

“三郎,文林儒生之間的那些腌臢事,外人不知,你我怎麼不知?四郎如何不曉?你真當天下文人讀書爲的是聖賢之道?是爲了當官!爲了名,爲了權,爲了利!像你文則師伯那般有風骨和堅守的有幾個?而且四郎在文壇中的名聲不弱於爲父我,在百姓們的聲望還要高於爲父。你看吧三郎,到時候那些文人歸附過去都是理直氣壯的。”

“還有,《京華字報》你看過了嗎?”

“每期都在看。此報每期出來,都是京城紙貴,念報的茶館家家客滿。”說到這裡,楊翯臉色一變,“父親,你是說這民情輿論已經被這字報給引導了。”

“是啊,大家習慣聽這字報裡的話,都認爲說得有道理,加以時日,大家都深信不疑了。而這樣的報紙京城裡還有《商報》《文報》,金陵還有《金陵字報》,東南還有《吳華字報》,攬括士林市井,大江南北。突然有一天這報紙說你我父子有叛逆之舉,你說天下之人是信還是不信?”

楊翯額頭上汗都流淌下來了,他連忙說道:“父親,我曾經關注過這報紙,只是沒有父親想得這麼深。既然如此,爲何我等不辦?”

“辦?我們早就想辦了。可惜,人家劉四郎早就料定了。三郎,我且問你,這報紙興行靠的什麼?”

楊翯只是略微一想便答道,“一是彙集了諸多文人、說書,各取所長,編撰了這大家津津樂道的文章。尤其是某些文章摻雜在章回故事裡,筆法隱晦,卻直指人心,不知不覺中就能引領民情,着實厲害。二是這報紙一天可刊印數萬份,然後三天內遍發直隸、嶺東、河東、河南等附近三五個省。”

“沒錯,三郎還是花了番心思在這報紙上。文人、說書的都好找,關鍵是這刊印和發行。”

“父親,不就是花銀子嗎?我們花得起啊。”

“不是銀子的事啊。京城裡印房印場有不少,可一天之內能印數萬份,十天就能刊一期的印房只有一家。京東朝陽門外的渤海刊印廠,你給多少銀子人家都不給你印,藉口是人家印不過來。”

“怎麼可能?這天下哪有銀子都不賺的商家?”楊翯突然醒悟道,“這渤海刊印廠的東家是劉四郎?”

楊慎一淡淡笑了兩聲,沒有答話,其意不言而喻。

“父親,既然不給我們印,我們就咬咬牙,花重金建一座同樣的刊印廠。”

“我們問過這一行的行家,他們說渤海刊印廠厲害之處在於它們的印刷機。不同於普通印房木雕版、白銅活字的印刷機子,渤海刊印廠用的是圓筒的印刷機子,用水力或畜力驅動,一個時辰可以印三千份。而渤海刊印廠有四臺這樣的機子。”

“什麼?”楊翯被嚇到了,他默算了一下,一臺五個時辰可以印一萬五千份,四臺就可以印六萬份,足夠直隸附近幾個省所用了。

“我知道,三郎肯定說,我們掏銀子去買好了。可惜不行啊,這機子只有定遼機器廠纔有賣的。”

“定遼機器廠?”

“劉家名下的工場,以前是名不見經傳,今年才正式取名叫定遼機器廠。”楊慎一意味深長地答道,“不僅如此,刊印用的油墨紙張也跟普通印房的大不同,只有蓋州化工廠和海城造紙廠有賣的。這兩處也是劉家名下工場,以前聞所未聞,今年一併冒出來。”

“這,這...”楊翯幾乎說不出話來,關東劉家到底在水底下藏了多少東西?聽到這裡也明白了,這等利器劉家肯定不會往外賣。你想辦報紙就只能憑藉舊式印房去刊印。可你就是忙瞎了眼,一天也只能印那麼多,印出來的字還不夠清晰美觀。怎麼跟人家拼?人家刊印發行這些報紙還可以掙錢,你卻是印一份賠一份,就是有金山銀山也不夠填這無底洞的。

“三郎啊,還有一件事你沒有想到。”

“父親,哪件事?”

“他們的報紙爲何能在三天之內遍行直隸、河東、嶺東和河南?”

“這麼厲害?還請父親解惑。”

“關東商團商號本來就在直隸等省設有分號,前些日子更是藉着運輸軍糧輜重,跟着討逆軍的推進遍佈幾省各州縣。做生意講的就是轉運快捷通暢。藉着這個蜘蛛網,那些報紙自然能三天遍發幾省了。”

楊翯知道,三天遍發數省僅僅指的是送到各省首府以及幾個大州城,下沉到小州城和縣裡還需要幾天或十來天時間,但這已經足夠了。

“要不我們可以借用驛站傳郵?給錢就好。”楊翯知道自己這邊根本沒有這樣的轉運通路,便把主意打在了朝廷的驛站傳郵。這套體系自神武帝改進後,數百年下來遍佈全國,傳轉極其快捷。

“想什麼美事呢!”楊慎一冷笑道。

楊翯輕輕地拍了拍椅子把手,自己糊塗啊,劉四郎現在就是兵部尚書,正管着這驛站傳郵,他有一千個理由拒絕。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引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引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