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

庫倫西南三百里,伊尼爾山腳,有一大片營地,連綿數十里,密密麻麻的營帳有上千座。這日清晨,天剛剛麻麻亮,太陽還沒有從東邊的山頭鑽出來,營地裡就炊煙四起。人聲,馬叫聲,還有其它各種聲音,就像天邊的雲朵一樣,時不時地飄了過來。

等到太陽從東邊山頭蹦了出來時,營地的各大門打開,數千軍士身着披甲,舉着各色兵器,依次地出來,在營地門前,伊尼爾山腳下整隊列陣。

在伊尼爾山腳一處山丘高處,早早地就搭了一個木臺子,王子騰、劉玄等人天不亮就到了這裡,等待點檢的開始。

在等各軍整隊列陣的時候,劉玄跟王子騰介紹道:“王大人,此地東北三百里是北海行省首府,漠北重鎮,庫倫城。再北五百里就是北海了,那一片廣袤萬里,都是極苦寒之地,一年只有三四個月屬於暖和的時日,其餘都是大雪覆蓋,難以行走,一般人很難在那裡生活。”

“但我聽說那一片還有牧民和化外之民?”

“是的王大人。從葉爾石河(額爾齊斯河)以東,一直到我們關東以北黑水入海口和東里島(庫頁島),烏樑鎮、北三鎮和我們關東山北軍以北的地方,綿延四五萬裡,人跡罕見,從東到西分別住着嘎吉斯人、都波人、拔野人、僕骨人、烏羅人、靺鞨和鄂倫春人。都波、拔野都是室韋人西遷後留下的遺民,爲數最多。突厥、回紇人被室韋人驅出金山、安西、蔥嶺等原居住地,其中一部北遷,盤踞在葉爾石河以東,劍河(鄂畢河)和謙河(葉尼賽河)流域居住,便成了那嘎吉斯人。”

“僕骨人、烏羅人原爲契丹、奚人,前周北伐滅遼,這些人一路北逃,盤踞在北海以東、大黑山(大興安嶺)地區。室韋人興起後,便附爲臣屬,被賜予了呼倫草原。後前周北伐復土,室韋人西遷,部分人就留了下來,向前周稱臣,變成了這僕骨人、烏羅人。”

“靺鞨和鄂倫春人盤踞在黑水、白山和黑嶺山(小興安嶺)一帶,原名女直、女真人,據說前周太宗皇帝甚惡這兩個名字,便將其改爲祖名靺鞨人,另外幾支賜名鄂倫春人。”

“都波人、拔野人有四十萬之衆,嘎吉斯人大約有十餘萬,都以遊牧爲生。僕骨人、烏羅人有二十餘萬,部分以遊牧爲生,部分以漁獵爲生。靺鞨和鄂倫春人有四十餘萬,大部分以漁獵爲生。朝廷設立北三鎮看守着都波和拔野人,呼倫鎮看守着僕骨和烏羅人,山北和東寧鎮看守着靺鞨和鄂倫春人。”

“咦,那個什麼卡,卡吉斯人怎麼沒人看守着?”薛蟠忍不住開口問道。

“不是卡吉斯人,是嘎吉斯人。他們在烏樑鎮轄區之內,不過烏樑鎮主要的任務是防備葉爾石河以西的溫欽查汗國。嘎吉斯人人數不多,且不少青壯都在烏樑鎮效用,充爲義勇。”

李公亮出聲回答了薛蟠的問題。

“哦!”薛蟠應了一聲。雖然他心裡還是搞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看到舅舅王子騰、璉二哥都是瞭然的樣子,也不好再問。真要是出口問了,只怕會顯得他愚鈍無知。

一騎從軍陣中過來,大聲稟告道:“報!諸軍列隊整齊,等待點檢!”

“好。”王子騰整理好了衣裝,欽賜的飛魚服,兩樑折翼帽,配上欽賜的繡春腰刀,端是威武。劉玄也是着飛魚服,只是顏色花樣與王子騰的有異,頭戴着一樑折翼帽,除了欽賜的繡春腰刀,還配着自帶的井中月。

李公亮轉身對薛蟠、賈璉說道:“蟠哥兒、璉二爺,我們該下去了。”

“幹嘛下去,這臺子上看多好。”薛蟠不明就裡說道。

“王大人是正使,持明是副使,都是領皇命的欽差,代天點檢,自然有資格站在臺上接受諸軍檢閱。你我只是隨員,可沒有資格站在上面。”

聽完李公亮的話,賈璉二話不說,拉着嘴裡還叨叨的薛蟠,跟在李公亮的身後下了高臺。在他們身後,王子騰高聲呼道:“請王旗命牌!”

王旗是代表聖上,命牌是代表身負皇命的兩位欽差。因爲只是點檢,不是出鎮或出征,沒有持節,只有這王旗命牌。

等到王旗在高臺前的木杆上升了起來,兩面命牌分立兩邊,幾支人從軍陣跑了出來,陸續跑到高臺前。

“報!錫林軍提監吳進忠奉命領錫林軍軍士五百,列陣受閱!並衆將士恭請聖安!”

“聖躬安!”王子騰朗聲答道。

“報!德寧軍兵馬副使郭臨安奉命領德寧軍軍士五百,列陣受閱!並衆將士恭請聖安!”

“報!呼倫鎮提調牛白路奉命領呼倫軍軍士五百,列陣受閱!並衆將士恭請聖安!”

錫林、開平、歸化、德寧四軍和呼倫、翰北、翰西三鎮的領兵將官們一一稟告,恭請聖安,王子騰也以天子欽差的身份一一回答。

“這就是九邊點檢?”薛蟠在臺下低聲問道。他可是知道九邊有好幾十家軍鎮,怎麼只來了四軍三鎮?

說到這裡,李公亮似笑非笑地說道:“王大人這次算好的,只是來陰山北海點檢,要是輪到去蔥嶺金山點檢,那纔是真苦。那裡的點檢場地在碎葉鎮轄區的熱海畔。開春從京師出發,還得在隴右或安西某地歇一冬,等第二年開春再去。一來一回,至少得三年時間。”

三年?薛蟠不由打了個冷戰,我的個親孃額,下回有點檢,打死都不沾身。

這邊臺下說着悄悄話,那邊臺前諸軍領軍將官稟告完畢,劉玄一一驗過他們的旗號,然後回到王子騰跟前,拱手:“諸軍齊備,請欽差代天點檢觀閱軍容!”

衆人也齊聲高呼道:“請欽差代天點檢觀閱軍容!”

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
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