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

“賈大人,這是這月的度支賬簿,還請你審閱批覆。”

“賈大人,這是《周史》編撰人員這月俸祿的目表,還請你審閱批覆。”

幾位庶務令史和書辦,在書桌前站立着,恭敬地呈上文卷,拱手陪着笑說道。

“嗯,先放在這,等本官過目,下午散衙前半個時辰過來取吧。”賈政掃了一眼,微微點頭道。

“遵老大人吩咐。”

等到令史和書辦離去,賈政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細細地抿起來。這神仙日子過得,不是一般滋潤,比在杭州當學政還要舒坦。劉四郎這個親戚,自己還是交到了,也不枉老太太往他屋子裡塞了那麼些姐兒。

賈政現在官職全稱是從四品奉朝大夫、國史館侍制、《周史》編撰監修官、勾當國史館庶務公事。名位排在總裁官、副總裁官、修注總檢校之後,但實權卻隱在總裁官之下,副總裁官之上。

總裁官、副總裁官、編撰總檢校都是由有大學問的名士出任,甚至總裁官會由內閣閣老兼任。總裁官、副總裁官負責舉薦編撰、校檢人員,以及安排他們的分工,做得多半是務虛的事情。修史的日常支出,如買筆墨紙張等雜物的採辦審批,還有人員的俸祿薪酬定級、發放等務實的事情,自然是由監修官來負責了。

所以監修官不僅日常裡管着“財政實權”,副總裁官以下都不敢得罪你。修史成功還能掛一個編撰校注的名頭,留名青史,最風雅實惠的清貴官職,能與之媲美的只有既管國子監庶務,又得貢生們叫一聲老師的國子監丞。

正在那裡品茶,有人來稟告:“老爺,楊編撰求見。”

賈政連忙放下茶杯,整理衣冠,到門口相迎。

來者正是正九品修職郎、《周史》編撰官、署理副檢校的楊翯。

“楊三郎,什麼風把你吹到我這渾濁之地來的?”賈政拱手笑呵呵地說道。

他是最敬重有學問的人,尤其是楊翯這種熟治正經,制義策論了得的人。

楊翯剛被舉薦爲國史館校正文字,《周史》編撰官,很多人還不服氣,故意來刁難,結果沒幾下給收拾得明明白白的。大家這才明白,這一位確實是師出名門,博覽羣書,肚子裡全是真材實料。編撰時,各書籍的典故信手拈來,你不信?楊翯會告訴你此典故出自哪本書哪一頁,你自去翻閱,絕對是絲毫不差,讓你心服口服。

後來大家又知道,楊翯不是考不上進士,而是身體太差,已經在鄉試考場昏過去三次了,真是時也命也。因此國史館同僚們對楊翯多了幾分競爭和同情,都叫他楊三郎。賈政經過幾番接觸之後,也十分敬重這位有真學實才的同僚。尤其聽說劉四郎的弟子秦鍾能中舉人,完全是楊三郎教導出來的,便動了心思。

“是有要事叨擾老大人。”楊翯淡淡一笑地說道。

“楊三郎,請坐。”賈政連忙把楊翯讓到座位上,然後嫺熟地泡茶、斟茶,行雲流水一般,最後擺上一盞茶在楊翯面前。

“這是今年的茶,餘杭徑山茶葉,我一個門生送來的。”賈政有些自得說道,而今他也是點過一任學政,被上百位舉人和十幾位進士稱作座師,在國史館裡任職也是絲毫不發憷。

“哦,可是徑山萬壽禪寺出的的茶葉?”楊翯接過茶杯,細細一看,再品了品,讚歎道:“此茶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馥,湯色嫩綠瑩亮,滋味嫩鮮。果真是天目禪茶。不過這樣的好茶,也得有老大人這般茶藝才能泡製出滋味來。”

賈政笑得臉上都開了花,謙虛道:“三郎客氣了,在下不學無術,清閒慣了,就會得這麼些。”

“三郎既喜歡,我叫人包半斤給你送去。”頓了一會,賈政大方地說道。楊翯喝到了,也就意味着他父親楊宰輔喝到了自己的心意。

“那就多謝老大人了。”楊翯也不客氣,拱手謝道。

寒噓了幾句,楊翯直奔主題:“老大人,學生聽聞有些編撰和修注正在私下串聯,欲行不軌之事,不知老大人有沒有聽說?”

賈政是國史館令史書辦這等小吏們的頂頭上司,他要是睜隻眼閉隻眼,這等小吏還能發些財;他要嚴明清廉起來,這些小吏連口湯水都喝不上。所以這些小吏們寧可得罪總裁官,也不敢得罪他老人家。而這些小吏遍佈各房,消息最靈通不過,總會有人到賈老爺跟前邀好賣弄一番。

所以賈政對楊翯所問的事情是知道些的。無非就是歐陽毅因爲反對大行新法,被貶到洛陽守太清宮去了。他的徒子徒孫們不甘心,串聯起來準備去東華門叩闕上書。

“這些混賬子,好好的正事不做,非得去惹是非。”賈政忿忿道,那些人鬧了事,他這個國史館“庶務總管”肯定是要吃掛落的。只是他的性子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落到自己頭上,極少去主動攬事。

“大人,這事要是鬧將出來,對幾位老大人的前途和名聲怕是有影響。”楊翯自然不希望這些人鬧事,反對新法,就是反對他老子。

“此事我也知道,不瞞三郎,我也找人遞過話,叫他們安分些。也找了些人私下談過,可惜,都不買我這份面子。”

國史館的小吏們怕賈大人,那些位居編撰官、檢校官的儒生名士們對這位混入清流隊伍的皇親國戚,可沒有多少敬重。

楊翯聽劉玄說起過這一位的性子和過往,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勇於任事了。

“老大人,《周史》應該這兩年正式定稿了,現在要將進入最後的校對階段。前周時逢幾次戰亂,京師館檔裡的文卷流失了不少,反倒中都、西都、南都以及廣州、星瞻州德光城存留了不少珍貴文檔。需要派人手過去抄錄,以便拿回來對照校堪。此事甚急,需要老大人早日安排。”

賈政一聽就明白楊翯的意思。你們這些人不是沒事幹,只想着生是非嘛?我就安排你們去各地抄錄文檔,聽話的就去南都、中都,頂多去趟西都長安,要是不聽話,直接安排你去番禺,再冥頑不靈,直接讓你去德光城,能不能完成任務活着回來,就看你的身體和命了。

這可是關及《周史》最後校對的大事,誰敢耽誤?

“好,請周閣老發個條文下來,我即當遵辦。”賈政點點頭說道。

楊翯料到賈政會這麼說。於私於公他都不願意國史館的這幫人去東華門鬧事,但是要他主動出擊是不可能的,只要兼署着《周史》總裁官的周天霞下個條文下來,他絕對給你辦得妥妥的。

過了幾日,原本鬧得沸沸揚揚的國史館串聯一事消停,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去星瞻州,連兩廣那個地方都不願意去,自然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但總有那麼些人是不死心的。第六日,有國史館編撰官張文輝、國子監助教郭學禮等十一人到東華門前叩闕上書,怒斥新法十三條大弊,哭訴如是不納諫言,國將不國云云。

聖上直接叫殿前司將這十一人扭送五城兵馬司。你們既不是進士,又不是庶吉士,哪有那麼多客氣可講。

第二天,國史館侍講賈政上了份奏章,說國史館安排編撰官張文輝等人去番禺抄錄歷史文檔,卻不料幾人不務正業,驚擾了聖上,他身爲國史館侍講,特來請罪。

隆慶帝藉着這份奏章發飆,下詔訓斥張文輝等人,將他們斥退出國史館、國子監等衙門。

賈政卻是跟義理派結下了冤仇,不過也無所謂,那邊看不上這位裙帶關係爬上去的毗陵侯,自有人來結好。賈大老爺繼續做他的清貴官,不亦樂乎。

白票結束了,人氣迅速下降!果然是不要錢的最受歡迎。。。不過覺得還行的書友們,請你們多投票,你們白票的時候,我沒有反抗,還按時更新了。。。。

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
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