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

張老六繼續說道,“廣南兩省有潮州的海門軍、廣州番禺的香山軍、雷州的海寧軍、瓊州的萬安軍、交州的武安軍,是爲水師南五軍,還有南安、星瞻兩海州的巡海艦隊。且從前週年間開始,這些水師巡海艦隊來回地清剿安南、占城、暹羅、柔佛、萬齊佛等處的海賊,四五百年下來,整個南海平靜地跟個澡盆子一般。”

劉玄連連點頭,張老六說得沒錯。

國朝秉承前周龐大的財富,除了開發兩三百年的關東和清靖安寧的漠南漠北之外,就是南海龐大的水師。有了這麼一支水師,國朝不僅坐擁呂宋島上可挖上百年的大銅礦,更卡住了星瞻州、南海、廣州、泉州這條海上商路。絲綢、茶葉、瓷器從廣州、泉州乃至明州彙集,香料從南安州以及東邊星羅密佈的海島上被採集,再通過星瞻州,源源不斷地運到了天竺、大食,換回一船船的金銀寶石、糧食木材等各色貨品。

張老六繼續說道,“至於這江淮和南直隸的海面,朝廷只在海州設了海安軍,軍船不過三四十艘,兵丁不過兩三千,稍大一點的海賊窩子都打不過。地方上更沒有衆多的海商海船,只有鹽鹼地和密佈的鹽場,連海賊都懶得上岸搶掠。”

劉玄聽完後,不由大笑起來,確實如此。江淮從海州以南,一直到南直隸蘇州、松江州的江口,沿海大部分地方都是灘塗鹽鹼地,所以除了密佈有曬鹽場,村鎮都極其少見。朝廷和民間在這裡的海上力量都不強,便成了海賊的天堂,居然有了傳承上百年的“海賊老三股”。

“老伯,講得真是精彩,想不到你還有這般見識!”劉玄讚許道。

張老六老臉一紅,連忙說道:“我一個操舟的老漢,那知道這些。我大侄子是武舉人,現充登州平海軍都武侯,剛纔那些都是我聽他說的。”

“原來如此。”劉玄連連點頭,這就說得通了,我說這老漢怎麼可能如此通曉我國朝的海防兵備。“不過老伯能記下來,也是有心了。”

張老六嘿嘿一笑,“我是個好面子的人,拿了侄子的這些話,在夥計跟前吹噓一通,頗有面子,所以就記在心裡。”

“哈哈,老伯說得對,有時候這面子確實很重要。對了老伯,我看南來北往的海船,運各種貨品的不少,北運糧食卻不多,是不是?”

“確是,大人說得沒錯。”

“老伯可知爲何?”

“我聽跑松江州那邊的老夥計說起過,這些年有西洋人從東西兩邊過來了,拿着一船船的白銀在廣州、泉州扎堆地採辦,尤其是絲綢的需求暴增,那絲繭的價也是翻着個往上漲。南直隸的常、蘇、松江三州,還有浙東的越、湖、杭等州,各處都在拼命種桑養蠶,種田的卻少了,反倒還要從湖廣、廣南四省和安南、占城運米過去,所以也沒有多餘的糧食北運直隸和京師了。”

“原來如此。”劉玄點了點頭,張老六說得是實情。從廣南兩省和安南占城運糧食去南直隸和浙東,再運絲綢茶葉瓷器南下,一來一回都有賺。可繼續北運糧食到直隸和京師,就沒有什麼賺頭了,遠不如拉一船其它的貨品。

所以只有當京師糧價暴漲,民間商人見有厚利,纔可能運糧北上。可直隸旁邊就是關東,被開發了兩三百年,熟田無數,京師糧價一暴漲,離得最近,反應最快的就是這裡。等南邊的商人辛辛苦苦運糧過來,說不定早就被關東的糧商把糧價給砸平了,白辛苦一場。

劉玄跟張老六閒聊了一會,又提出要求,請船首張老六指派幾個老練有經驗的水手,教他們一夥人爬桅杆和纜繩,不求學會操帆,只求能在桅杆和纜繩上來回行走。

久在海上的張老六心裡一咯噔,這不是在學習海上接舷戰嗎?但他不敢多問,滿口子答應下來。

“平順甲六號”晝行夜棲,劉玄、徐天德、常豫春、符友德、封國勝、韓振、李公亮、孫傳嗣等人有空就在顛簸的甲板上用木刀打鬥,又跟着水手們爬桅杆攀纜繩。開始一兩日各個都吐了幾回,尤其是符友德、李公亮和孫傳嗣吐得最兇,差點把肝膽都吐出來了。

不過他們都是練過武,對自己狠得下心來,吐了再練,到了睡覺也把自己綁在搖晃最厲害的船首挑杆上。終於吐啊吐啊,吐得有一些習慣。

跟着水手們學習了兩三日,大家都有些熟絡了,休息時互相攀談幾句。

“徐大人,你們四個真的是關東奉國將軍府的家將?”況德祿把一根水蘿蔔撅斷成兩截,一截遞給對面的徐天德,自己拿着另一截,咔咔地啃了起來。嘴裡一邊嚼着,一邊問着話。

“是的。我等原本都是軍中孤兒,父母雙親或戰隕,或病歿。將軍就將我們這些孤兒童子收入府中撫養,厚待如親子。我跟豫春、友德、國勝跟四郎從小玩到大,情同手足,各自的名字還是他幫忙取得,自此也認了四郎做恩主。”

徐天德一邊嚼着半截蘿蔔,一邊答道。

“看得出來,你們都是一幫子英傑好手,要是你們在浪尖船上待慣了,一身的本事都能施展開來,二十幾個漢子都不是你們的對手。”況德祿感嘆道。

他可是看到過,常豫春跟猿猴一般攀爬桅杆纜繩,然後雙腳夾着桅杆頂部的橫木,半截身子探在空中,雙手張弓搭箭,指哪射那,箭無虛發,把他們一干水手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幾個從四五歲開始就習武練騎射,二十多年時日,一半是在馬上過的。坐騎跑起來,顛簸不輸這船上,所以只要我們能習慣了這船上的顛簸就好了。只是這習慣,有快有慢。”

徐天德笑着答道。至於常豫春,他們幾個早就習慣了,這廝只要是跟打仗捱得上邊,無論在哪裡他都能習慣。不是說他一下子就成了水戰高手,而是按照劉四郎的說法,這廝無論在何處,都能擺脫諸多約束,把自己的武藝發揮出來。這是天賦,旁人羨慕不得。

就這樣到了第六日早上,可以看到金州碼頭外港的燈塔了。果真,在燈塔外面挑着七八根杆子,上面掛着數十顆頭顱,也不知掛了多久,一個個都成了乾癟的葡萄乾,不要說面目,是什麼玩意都快要認不出來。

看着這些東西,水手們或只是看一眼就轉過去繼續忙自己的,或是狠狠地吐了一口口水。跑船的跟海賊是死對頭,可沒有那麼多惺惺相惜。

劉玄繼續站在船首,眺望遠方。沿着水道,“平順甲六號”往金州碼頭內港駛去。只見一艘哨船對着疾駛過來,站在那船首的是一彪形大漢,如同一座鐵塔,面目跟劉玄有五六分相似。看到這邊船首的劉玄,如洪鐘一般叫了起來:“四郎!”

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
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