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賈琮正盤算着將京中之事交予他五叔、自己開溜回南邊去,忽有消息傳來,晉王斃了。馮紫英特上翰林院喊賈琮往燕王府去。到了那兒一瞧,人不多、都是心腹。司徒磐遂命馮紫英親說明此事。

合着晉王是得狂犬病死的。前些日子,他忽然興起出去打獵。才射了一頭鹿,興致正好;不知何處竄來一條土狗,“汪”的一聲跳起來準準的咬中了他的手腕子。狗立時被打死了。晉王的傷看着很輕,卻是染上了瘋病。

陳瑞錦早提醒過賈琮,建安公主要替她自己出氣、整死晉王。賈琮也猜過許多法子,不曾想她使的竟是生物武器。不禁打了個冷顫:皇帝家的女兒還真有兩把刷子。偏生讓司徒磐看見了,問道:“賈琮想什麼呢?”

賈琮道:“這事兒看着像是晉國人乾的。”司徒磐挑眉。賈琮道,“晉王是個小人,心思不在治國上,他死了說不定世子還能高出他幾分去,殺了他對別國沒好處。再說,他也不直接得罪人,想來也沒什麼仇人。翻回頭來,他死了不止晉王之位空出來了,也有許多別的位置空出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司徒磐看了看馮紫英,馮紫英道:“那土狗是個獵戶養的。獵戶聽說他的狗咬了晉王,當場跳崖自盡了。若非偶然,想必是個死士;且晉王身邊必有他的內應。”

賈琮在旁插嘴道:“那獵戶屍首找到了沒?”

馮紫英想了想:“彷彿沒找到。”

賈琮道:“牛繼成的前妻是個弱女子,從山上摔下去、可巧掉在樹上,沒死。獵戶會不會很熟悉山裡?正好往樹上跳也是有的。如今正在春夏之際,樹木繁盛,更容易不死。如果有同夥在下頭接應就活定了。”

下頭有個幕僚道:“此事不必咱們燕國查去。”

賈琮道:“倒是不關咱們的事。我只覺得這個主意很新奇,從沒人想到過。訓練出一隻專門咬晉王手腕子的狗也不容易。”

司徒磐瞧了他一眼:“這招有人使過。”

“啊?”

馮紫英道:“太上皇在位時,長子便是被一條老太監養的狗咬了,病死的。”

賈琮眨了眨眼睛,低聲問道:“先頭那位魯王不是太上皇長子啊?”

馮紫英道:“不是。前頭還有一位比他大了四歲的,乃一位太嬪所出。”

賈琮翻了個白眼兒小聲嘀咕:“八成是慧太妃乾的。”先魯王與陳王只差了三歲,這長子比魯王還大四歲,他能入朝理事時陳王還是個小屁孩、基本沒有當太子的機會。魯王乃皇后之子,犯不着非得弄死他那個妃嬪之子。乃嘆道,“女人真的很厲害。”過了片刻又道,“那這事兒咱們就真的不用查了。”

馮紫英問道:“爲什麼?”

“我起初疑心這麼別出心裁的刺殺方式是什麼職業殺手,想着要不要提防下。畢竟職業殺手都是認錢不認人的。”賈琮道,“既然宮中女人使過,聽說過此事的人都可能依葫蘆畫瓢,就沒必要費事了。”

司徒磐身旁一位老爺子擡起頭來:“爲何賈先生會疑心是職業殺手?職業殺手豈非當是刀客劍客、暗器高手?”

賈琮奇道:“您老對殺手這個職業有什麼誤解麼?能悄無聲息的殺死目標、並平安脫身領走銀子的才叫職業殺手。那些刀客劍客都是死士,養起來又難又貴不說,保不齊就被人家的護衛反殺或活捉了。最厲害的殺手從來親自不動手殺人,只設法騙得人自殺。”

馮紫英皺眉道:“如此論調又是從哪本評話上看來的?”

“衛斯理系列評話,具體哪本我忘了。”

馮紫英彈了一下他的腦門子:“胡鬧。”賈琮不服氣,癟了癟嘴。

那老爺子思忖道:“此言有理。以各色法子殺了人又能脫身得錢的纔是殺手,養得起死士之人終究少。”賈琮眨了眨眼,好奇的看了他一眼,旋即眼觀鼻、鼻觀心。

司徒磐咳嗽一聲:“罷了。你們看此事與燕國有何干息?”

下頭一位幕僚道:“晉國外強中乾,與我國幹息不大,只看新王繼位如何了。”

另一位道:“晉王這幾年重用錦鄉伯府的大爺韓奇,而韓奇之父卻仍在京中,顯見他們府裡對燕國頗有好感。”

司徒磐看了看馮紫英:“早年你與韓奇交往甚篤,你看此人如何?”

馮紫英微微含笑:“俊傑也。”賈琮捂嘴不及,“撲哧”笑了出來;司徒磐聽了也微笑。衆人見他笑了,都跟着笑。馮紫英飲了口茶,又道,“他也極得晉國世子信任。”

司徒磐點點頭:“錦鄉伯府若有什麼紅白喜事,你多去走動走動無妨。”馮紫英抱拳應了。衆人遂議論開晉國燕國各色往來,賈琮是個純理論派、在旁老實聽着。

後衆人議完事,前頭跟賈琮說話的那老爺子還問他《衛斯理系列評話》在哪兒買的。賈琮道:“是我們家書局子出的,您老若是喜歡,回頭我送您一套。”

老爺子道:“也好。你只給馮紫英便是。”賈琮“嗯”了一聲,拱拱手跟旁人一道走了。他自己都沒想到,因着他那一通“職業殺手”的閒話,竟惹得司徒磐不那麼記掛逃跑的柳家了。

柳明漪知道身世後不足半個月,石秋生來梨香院告訴賈琮:“老潘精神不大好,有些恍惚。”

賈琮抽了抽嘴角:“這麼快,八成是柳四與戚氏勾搭上、讓他看出痕跡來了。你好生看着他點子,最好能把他的心思轉移去別處。”

石秋生苦笑道:“還有個什麼別處?老潘是個苦命的。”

“世上唯一沒解的就是單相思。”賈琮乃出門把王福請來,道,“音樂是萬能的。您老能不能彈個什麼曲子緩和一下他的情緒?”

王福搖頭道:“治標不治本。”

“能治標也行啊。”賈琮道,“讓他哭出來、死了心也成。”

王福想了想:“勾他哭一場並不難。也罷,我且試試。”

石秋生忙說:“煩勞您老了。”遂領着他往共濟會而去。

王福這一去直至三更天才回來。賈琮等人問事情如何,他嘆道:“哭是哭出來了,只扯着我說,把整顆心都給了她,終是無用。”

賈琮聳肩道:“不愛就是不愛,把命給她也無用。還不若指望明漪呢。”

王福愁道:“那戚氏與柳四勾搭上,明漪不得還回去麼?”

賈琮道:“明漪既是他二人親生的,早晚得還回去。孩子心裡明白誰丟了她誰救了她就行。難道咱們還能改變她的出生不成?潘喜貴斷了念想也好,不如把心思放到事業上,早些組織起工會來。”

王福問道:“我聽石先生他們也提起工會,工會是做什麼的?”賈琮遂一五一十告訴了他。王福聽罷思忖良久,道,“官府當真不會管?”

賈琮道:“又沒犯法,官府爲什麼要管?”

王福想想也是,遂說:“自打三爺把我這身老骨頭弄出宮來,我也沒事可做,整日只管吃飯修盆景兒。我看潘喜貴他們那兒挺缺人手,不如過去幫幫他們。”

賈琮擊掌:“太好了!秋生他們都年輕,不知世事。有了您老當定海神針,就穩妥多了。”

王福嘆道:“多給潘喜貴點子事兒做,也省的他煩心。”賈琮連連點頭。

次日,他親送王福去了共濟會。石秋生金鴛鴦兩口子知道王福的來歷,都說:“有了您老,我們共濟會便如得了一寶!”王福忙說了些客套話。

賈琮笑道:“我有許多小曲兒,前些日子纔剛整理出來的。福伯莫要嫌棄,是些朗朗上口的小調,好記好學。共濟會的人大都沒念過什麼書,越是簡單越能記住。”遂從懷中取了一大疊曲譜出來。賈琮不會寫這個時代的樂譜,這些都是他唱了、陳瑞錦幫他寫下來的。都是後世耳熟能詳的革命歌曲,賈琮改了改歌詞。“你們琢磨着要改的便改,只有一條,得容易學。”

王福拿起來瞧了瞧,點頭道:“曲子不錯。詞兒……委實粗淺。”賈琮嘿嘿一笑,心想:都是經典名曲,差的也流傳不下來啊!

王福這老頭挺有魅力的。自打他進了共濟會,潘喜貴便如得了主心骨似的日日跟着他忙,漸漸的便回家越來越晚,有時候乾脆住在共濟會不回去了。共濟會漸漸有新人加入,他也時常教導別人、有了敬佩者,心情好多了。

柳二回京,說是已安置妥當了先楚王與肖氏,又幫着中華書局與他們兩口子簽了合約,還帶來了些詩文稿子;只可惜沒拜成堂的那位姑娘不肯幹這種丟臉的事兒。賈琮瞧了瞧,那兩位都是高才,用不着潤色,遂命人直拿去刊印。

這還不算完。廬國曾家的二姑娘也擬了個化名“信真道人”,將自己多年的詩詞文章整理出來刊印。此女文才不在嶺南妙玉之下,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女子所寫。賈琮玩了個小心眼子,故意讓賣書的夥計說了些模棱兩可的話,誤導買書的以爲這個“信真道人”就是先楚王那位正妃的化名。加上前頭楚王與肖氏,楚國三角的詩文冊子並列放着、連封皮兒都是一個系列的。楚王那封皮上印的是水墨的竹子、肖氏是蘭花、信真道人是牡丹花,字體啊、底色啊、花木上頭飄過的雲彩全一模一樣。再使人去市井酒樓傳些閒話,將八卦之火引得旺旺的。可了不得。這三冊玩意一出來頓時賣瘋了,印刷廠子連夜加班加印。

連司徒磐都說:“賈琮當真會賺錢。”

馮紫英笑道:“也唯有他了。旁人哪裡敢去尋先楚王求稿子?”

司徒磐搖頭:“盡是歪才。”

就在中華書局最惹眼最忙碌的時候,出事了。有個叫王福的老工人,因本是纔剛來的、又上了年歲手腳不利落,做不完活計日夜趕工,那一日忽然倒下就再沒起來。他家裡人畏懼榮國府勢力,不敢告官,悄悄摸着眼淚將人安葬。不想這老王頭七那日,有個姓石的印刷工人頭目挑事兒、與印刷廠掌櫃的鬧着要書局賠錢,讓掌櫃的轟了出去。此人次日還想去上工,印刷廠管事獰笑着告訴他:“掌櫃的說了,打昨日起你便不用來了。”這姓石的早料到差事保不住,只說要結賬算工錢。那管事的道:“還想要工錢?沒打死你算我們掌櫃的行善積德!”遂將他趕走了。

又過了幾日,到了那死的老王二七的日子,這姓石的領着中華書局上百名印刷工人撂挑子不做事,去給老王祭奠上香。中華書局印刷廠當日空空蕩蕩、沒幾個人上工,該做的事兒一樣做不出來。管事和掌櫃的急的罵天罵地。

不曾想,那幫工人次日依然沒來上工。管事的急了,打聽着問是怎麼回事。有個膽子小、沒撂挑子的工人便告訴他:“那個石秋生說了,除非書局裡頭給老王頭賠錢,不然他就攛掇大夥兒都不來上工!”

管事火了:“反了反了!不來便罷!老子重新招人!”

中華書局的薪水比別家是高些,可裡頭的人本事也高些,一時半刻哪裡能弄來這麼多熟手?再說這會子“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楚王和他的女人們”寫的三本詩文冊子正瘋了一般賣着呢,滿京城等着補貨,還有許多從外地來買的。若是耽擱了這波生意,等盜版的印出來了,東家得少賺多少?急的管事與掌櫃的團團轉沒有主意。

再過一日,那些工人依然沒來上工,事兒便瞞不住、直捅到賈芸跟前去了。

賈芸聞聽始末,二話不說、換上孝服便往那個王福的靈堂去祭拜,還給了五十兩銀子算是老頭的工傷賠償。又親去見那個叫石秋生的工人頭子。也不知道他二人在屋裡談了些什麼,石秋生出來告訴在外頭等信兒的工人們:“東家說了,同意咱們成立工會,遇事好商量!”工人們鬨然而起、大喊大笑、喜之不盡。

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中華書局印刷廠一百多名工人全部復工,楚王等人的詩文冊子又一本本流了出來。

下工後,石秋生與賈芸方正經談事兒去了。先是給加班的工人多算些加班薪水,又是一個人不能連着幹六個時辰、若要趕工須得新招人手分做日夜兩班,如此這般要求還挺多的。橫豎到最後基本都是賈芸答應了石秋生的條件,這番工人罷工算大獲全勝,腰板兒都直了。因着此事發生在五月且只有三日,史稱五月三日罷工。

陳瑞錦聽說了,搖頭道:“你們這是演戲。若有別家的工人聽說了照着做,別的東家哪裡肯痛快答應?”

賈琮道:“聽聞雲南的山溝溝裡頭有個村子,因道路不通,外頭的人進不去裡頭的人出不來。村裡的年輕人婚事皆由父母做主,孩子半分反抗不得。也有逃婚的,皆因走不出去灰溜溜回村了。直至有一日,第一對有情人逃了出去沒回來,鼓舞了全村的年輕人。那之後每年都有許多情人逃走了。近年,有人在山洞裡找到了兩具遺骨——從身邊的遺物來看,就是第一對逃婚者的。”他捧起茶盅子道,“我朝的底層階級最缺信心。只要做出個榜樣來,就能給人信心。”

第1章 引子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七十章第八百零四章第五百八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六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2章 第八百七十章第七百六十四章第五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114章 第九百一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六十章第六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五百六十四章第63章 第八百六十一章第63章 第八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二十章第四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九章第101章 第八百九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一章第26章 第八百二十四章第54章 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七百零八章第四百二十八章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七百二十五章第八十九章番外二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二十章第六百八十九章第145章 第九百四十三章第56章 第八百五十四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五百四十九章第107章 第九百零五章第四百八十章第四百二十五章第58章 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六百八十章第43章 第八百四十一章第三百零二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九十八章第24章 第八百二十二章第22章 第八百二十章第四百零一章第四百六十四章第七章第30章 第八百二十八章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二十三章第五百九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一十八章第六百章第三百四十八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91章 第八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第60章 第八百五十八章第73章 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163章 第九百六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第1章 引子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七十章第八百零四章第五百八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六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2章 第八百七十章第七百六十四章第五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114章 第九百一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六十章第六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五百六十四章第63章 第八百六十一章第63章 第八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二十章第四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九章第101章 第八百九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一章第26章 第八百二十四章第54章 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七百零八章第四百二十八章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七百二十五章第八十九章番外二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二十章第六百八十九章第145章 第九百四十三章第56章 第八百五十四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五百四十九章第107章 第九百零五章第四百八十章第四百二十五章第58章 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六百八十章第43章 第八百四十一章第三百零二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九十八章第24章 第八百二十二章第22章 第八百二十章第四百零一章第四百六十四章第七章第30章 第八百二十八章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二十三章第五百九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一十八章第六百章第三百四十八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91章 第八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第60章 第八百五十八章第73章 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第163章 第九百六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百八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