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京城百姓正熱熱鬧鬧的等着瞧從二品大員當街腰斬,半道上,忽然有人喊號子要打劫。衆人齊刷刷四面張望,望了半日沒看見賊寇跳出來。押送囚犯的兵士也停下來看了半日,並沒發覺有何異樣。首領的吆喝一聲:“沒事沒事,走了走了——”

話音剛落,耳聽馬蹄聲響,並有鞭炮銅鑼、甚至還有嗩吶聲,不像打劫倒像娶親。順着朱雀大街西邊跑來了一哨人馬,身上穿着齊齊整整的墨綠色軍服,頭戴圓盔,手持烏黑鋥亮的火.槍,那款式押送的兵士從沒見過。後頭一溜排着四輛馬車,車上載着四門大火炮。官兵首領喊道:“慌什麼!都鎮定下L……”一個“來”字還沒說出來,東邊亦有馬蹄聲傳來,鞭炮銅鑼嗩吶皆一樣,也跑來一哨人馬,後頭亦跟着四門火炮。兩頭都堵上了,看熱鬧的百姓如潮水般往路邊退去,唯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囚車被兩頭堵在朱雀大街上。

官兵首領是個四十多歲的裨將,臉膛黝黑,從背後摘下火.槍大聲喊:“來者何人!”

只見西邊出來一匹高頭黑馬,馬上坐着一個年輕人,含笑朝官兵們抱了抱拳:“各位官兵兄弟們辛苦了,我們是來打劫囚車的。你看,論人數也是我們的多,論火器也是我們的好。官兵兄弟們也都是有父母兒女的,何苦來白白丟掉性命?不如這樣可好?你們只當是寡不敵衆、被迫投降,總比丟了性命強。”

那裨將冷笑道:“身爲朝廷命官,世受皇恩。寧可戰死,絕不從賊。”

年輕人道:“將軍此言差矣。何謂官何謂賊?何爲皇恩?左不過勝者爲王敗者爲寇罷了。京中連個皇帝都沒有,皇恩何用。”

裨將道:“少說廢話。”

年輕人嘆道:“這就沒辦法了。”乃調轉馬頭往後退回自己陣中。

有個兵士手中拿了個嗩吶吹了幾聲,兩頭的匪兵皆調了轉馬頭,從大路兩旁往後走。官兵迷糊了,不知他們要做什麼。裨將個子頗高,坐在馬背上伸頭一望,只見敵軍變陣了。兩邊的四門火炮,兩門留在原地,兩門運往另一頭。不多時,便留下四門火炮對着中間的囚車了。裨將有些焦急。難道他們不是來劫馮紫英的?

又有嗩吶聲長長一響,路邊商鋪屋頂忽然冒出許多兵士來。官兵紛紛仰頭張望,只見這些人也都身穿綠色軍服、頭戴圓盔,一行行趴在瓦片上。而這些軍服頭盔顏色竟與商鋪屋頂的綠瓦一般無二,遠看壓根兒看不出來。屋頂之人手中火.槍俱槍桿都長,瞧着冷冰冰的。官兵已成被十面埋伏之狀。屋頂上有個人站出來大聲道:“我從一數到十。還惦念父母妻兒、不願意白白送死的,立時散開。”

那裨將舉起手中火.槍朝此人瞄準,尚未來得及開槍,便聽“砰”的一聲,肩膀被穿了個血窟窿。那人數了起來。“一,二,三,四……”數到四時,有個從刑部大牢跟來的獄卒率先撒腿跑了。一名兵士見了,舉槍欲射。又是未曾開槍,自己先捱了一下。這回血窟窿開在腦門子上。此人倒地而亡。屋頂那人依然在數數。另有幾個獄卒見了,趕忙跟着跑。獄卒眨眼跑乾淨,兩個兵士立時跟着跑。又有個小頭目舉槍欲殺逃兵,又被屋頂之人射中腦門而死。這下猶如開了水閘似的,兵士們“嘩啦啦”四散逃走。

領頭的裨將長嘆一聲,向親兵道:“人家槍法遠勝我們。”

屋頂那人數完了,朝下頭喊道:“放下火.槍舉起雙手的不殺,握槍者死。”

裨將看了看四周,只剩下二十來個親兵了。這些人也都有家有業,白白死了實在不值得。乃領頭舉起雙手。衆親兵見了,紛紛放下了火.槍舉手投降。

趴在屋頂上的兵士皆不動,從他們身後又冒出一批人來,紛紛跳到地面上。幾個人拔出腰間佩刀斬斷囚車上的鎖,將馮紫英及其二子放了出來。有兵士正欲砍開長枷,屋頂那人這會子也跳了下來,走過來笑道:“我來。”他遂從懷中取出了個荷包,又從荷包裡頭掏出根銀針。拿銀針挑了幾下,那鎖便開了。

馮紫英脖子上一鬆,笑揉了揉:“鬆快多了。”乃望着此人,“你竟親自來了?”

那人道:“馮大人你何等要緊。非但我來了,該來的都來了。”

馮紫英哼道:“磨磨蹭蹭。”

那人遂向裨將道:“你們是各自回去還是被我們俘虜?放心,我們優待俘虜。”

裨將晃了晃神,問道:“你們是誰的人。”

那人道:“我們是臺灣府的。”

裨將大驚:“臺灣府不是王爺的地盤?你們賈知府反了不成?”

那人笑了,指着馮紫英道:“燕王連馮大人都要殺,我們賈知府不反能行麼?將軍,君要臣死,臣不想死,只能反了。這可是燕王逼的。”

裨將往四面看了看:“臺灣府的兵卒怕是比燕軍還強些。”

“多謝誇獎。”那人道,“怕是強了不止一些。火器也不止強了一些。”

裨將點頭,思忖片刻:“既這麼着,我們便被俘好了。”

那人點頭:“好。”乃命人將這些兵士押走。

馮紫英在旁問道:“去攻紫禁城麼?”

那人苦笑道:“我也想去攻紫禁城啊。我三叔公不肯。”

馮紫英奇道:“他爲何不肯?”

那人還沒來得及答話,西邊那個騎黑馬的年輕人已催馬跑過來,跳下馬便去摟馮紫英的肩膀:“馮大哥!”來者正是賈琮。屋頂上跳下來的那位乃是龔鯤。馮紫英才剛從囚車出來。雖明知道自己入獄乃龔三亦之計,也難免受了點子驚。這會子見了賈琮,頓覺心中一鬆。二人當街緊緊擁抱了半日。

說話間東邊跑出一匹白馬,馬上是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兒,正是這大半年在京城攪亂一池春水的龔三亦。老頭也跳下馬來。龔鯤立時說:“三叔公,馮大人說,直打進紫禁城去。”

龔三亦道:“再等一時。”

賈琮與馮紫英抱完了,回過身來:“爲何要再等?早先一是不忍心拿槍炮對着燕王,如今他已不在王府。早先也找不到合適的藉口,如今已有了。”

馮紫英接口道:“燕王既要殺我,顯見也不會放過榮國府的。我們兩家交往莫逆。”

龔三亦道:“這個藉口不足以造反,更不足以平天下悠悠之口。”

賈琮望着他道:“龔先生,除了這個,還有別的緣故麼?”

龔三亦道:“你既要平定天下,又要出兵外洋,何須跳出來做世人的眼中釘?”

賈琮微微一笑:“原來是因爲這個。好辦。我暫不稱帝就是了。”乃擡胳膊指着天空,“燕國乃中原腹地,民風最封建不過。突然讓他們轉個彎子,大部分老百姓吃不消。沒關係,我們可以等。先生放心,最多十年。燕王最小的兒子好像是三歲?”

龔三亦皺眉:“你不稱帝?”

“誰說我不稱帝了?”賈琮眨眨眼,“我說的是,暫不稱帝啊——”

馮紫英道:“你縱然行董卓之事,也必引起天下人羣情激奮。不大好辦。”

賈琮微笑道:“龔先生和馮大哥都請放心,我保證,讓他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不敢輕舉妄動。”乃舉起右手來,“各位,走吧,攻佔燕王府。”

兩軍便合成一軍,浩浩蕩蕩殺向燕王府。

事有湊巧。今日一早,又有御林軍被虎符密令調出城去了。上回那事兒根本沒人告訴各位將軍虎符密令是假的,皇帝家的事辛密又多,故此並沒有人多問。今兒得了密令,少不得又依令行事。而燕王的親衛營,自打上回從西郊翠微山回來便沒了——燕王責怪他們無能,只知道吃飯不知道做事,下令將其打散,分到御林軍中去。並在御林軍中新抽調了個親衛營,只是人數有點少——只五百人罷了。而新上任的世子卻命孫紹祖幫他規整了五千親衛營。

臺灣府的兵馬不費吹灰之力攻佔燕王府,拿住了臥病在牀的假燕王並後院幼子,轉頭去攻老三的府邸。

此處的已掛上了世子府的招牌。到了門口,遠遠的已看見有兵士在屋頂持槍守衛。賈琮輕嘆一聲:“可惜了。我本不喜歡破壞建築的。”乃下令,“開炮。”

臺灣府之軍最佔便宜的便是火器。離燕軍兵士之槍射程還差得老遠之處,火炮卻已可及。“轟隆隆”一聲巨響,世子府邸之西南角便已倒塌。

此時世子在府中急得團團轉,罵道:“人都打上門來了,還不知道是哪裡來的!”

羅曼也在他跟前,道:“敵軍沒打旗號。”

世子罵道:“孫紹祖呢?怎麼還不來?”

羅曼道:“主公勿急,已有人給孫將軍報信去了。”

有個斥候在旁道:“孫將軍趕去朱雀大街了。”

世子急的直跺腳:“旁人呢?”斥候不語。

偏這會子有人進來回道:“殿下,西南角那大花廳已塌了。”

“怎麼塌的?!”

“敵軍火炮厲害,老遠便開炮了。”

“怎麼不還擊?”

“射程太遠。”

羅曼“哎呀”一聲跌足道:“只怕這是王爺藏在暗處的兵馬。”

“廢話!”世子吼道,“除了他還有誰會救馮紫英!”

又有人進來回道:“殿下,東南角的馬房也塌了。”

“閉嘴閉嘴閉嘴!”世子胡亂一推,滿桌的茶壺茶盅跌了一地。

羅曼忙問:“後花園那兒可有敵軍?”

“沒有。”

羅曼躬身道:“主公,事不遲疑,快些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微臣橫豎是死,舉白旗出去同王爺周旋一陣子。”

世子眼神一亮:“羅愛卿……”

“事不遲疑。”羅曼一躬到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世子咬咬牙:“你是父王心腹,他未必會殺你。”羅曼點點頭。

不多時,世子扮作一個僕人,跟着十來個護衛,從府邸花園角門溜了出去。四面張望半日,不見追兵,便大着膽子往前跑。拐過那小巷口,忽覺背後陰森森的。不覺收住腳步環顧,只見對面一座房子屋頂臥着幾個綠色的人影。世子還來不及呼喊,數聲槍響,十幾個人悉數倒地。

那一頭,羅曼慢慢悠悠出了正門,緩緩舉起手中白旗。此人揹着胳膊同賈琮說了半日,回到府中告訴親衛營首領:“賈琮答應不傷小主子。橫豎主子已跑了,投降吧。”遂闔府投降。

幾個時辰之內,京城大變。榮國府賈琮率軍劫囚車,救走了險遭腰斬的內閣學士馮紫英及其二子。又兵佔燕王府、炮轟新世子府,算是十足十的反了。誰知過了兩日,燕王又抱病出來見了手下羣臣,以示沒死。只是臺灣府的兵馬早已入駐燕王府,而御林軍根本打他們不過。

燕王下旨,立年僅三歲的幼子爲世子,命世子拜賈琮爲師,賈琮爲攝政王。羣臣不服,一時滿京城都是罵賈琮的詩文,字字句句皆指他爲當世董卓。賈琮不以爲然。

邯鄲城內一小鎮中,有個客人居客棧多日。在外頭聽說了京中大變,驚愕許久。回到院中獨自冥思了足有半個時辰,喃喃道:“他真的反了。”又一嘆,“只怕不止於董卓。好在建安公主是我司徒家女兒。”

數日後,賈琮在燕王府大堂受封燕國攝政王,燕國大臣沒幾個來道喜的。賈琮自打進京就沒回過榮國府,賈政幾次三番來燕王府求見皆不得門而入,回去便氣病了。賈琮當場立纔剛滿週歲、尚在臺灣府的長女賈定邦爲世女。此事傳出,滿京譁然。

次日,攝政王賈琮在燕王府發了頭一道政令:委任燕國徵北美二路大軍軍師林黛玉爲燕國丞相。這下可了不得。誰聽說過女子爲相的?不過半日功夫,各色辭呈堆滿了燕王府的桌案。賈琮笑眯眯道:“他們不想幹了是麼?沒問題啊!有的是人想幹。”大筆一揮,統統答應。

這些事兒傳到別國,起初還沒人肯信,只說再等等。等了一陣子便聽到賈琮立世女和以女子爲相之說。各家王爺都鬆了口氣:燕國之勢必有還有大變,且再等等、再看看。唯有蜀國司徒岑長嘆一聲,跑去找他父王:“賈琮真的反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138章 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零九章第六百九十章第二十四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四百章第七百七十一章第203章 第一千零一章第三百一十五章第44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九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七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三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三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七百零二章第五百零二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五百八十五章第121章 第九百一十九章第七百章第二十四章第五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六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八百零五章第四百六十三章第二百章第四百二十一章第四百零八章四百五十八章第53章 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五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56章 第八百五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六百四十一章第七百四十四章第43章 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6章 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五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八章第十七章第70章 第八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三百章第五百四十四章第91章 第八百八十九章第1章 引子第十五章第八十一章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三十二章第107章 第九百零五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三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九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三章第71章 第八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二十九章第27章 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84章 第八百八十二章第90章 第八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八十八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54章 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138章 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零九章第六百九十章第二十四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四百章第七百七十一章第203章 第一千零一章第三百一十五章第44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九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七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三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三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七百零二章第五百零二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五百八十五章第121章 第九百一十九章第七百章第二十四章第五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六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八百零五章第四百六十三章第二百章第四百二十一章第四百零八章四百五十八章第53章 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五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56章 第八百五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六百四十一章第七百四十四章第43章 第八百四十一章第26章 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五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八章第十七章第70章 第八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三百章第五百四十四章第91章 第八百八十九章第1章 引子第十五章第八十一章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三十二章第107章 第九百零五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三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九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三章第71章 第八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二十九章第27章 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84章 第八百八十二章第90章 第八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八十八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54章 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五百六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