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其重要性,所以在推進“代理商”的過程中,朱碧華等人並沒有着急,而是請來後世的商業專家對這一制度進行“預設”。
專家們設計出來的東西,與朱碧華等人所設想的,可以說基本意思相同,但具體執行上又有了重大的變化。
首先對代理權的定義進行確定,所謂代理商的代理權,是指“有權代理(享有)大明皇家商行某種商品在某一地區銷售的權力”。
注意,這個代理權,並不是地區代理權,而是某一種(項)商品在某地的銷售權。重要的是一種商品在一個地區的代理權,而不是一個地區的所有商品的代理權。這二者的區別非常重要。
譬如前面講到的黔國公沐家沐王府,他可以拿下相當多的商品代理權,但絕不可能拿下全部商品的代理權;他可以拿下此時大明皇家商行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商品代理銷售權,但他不可能拿下大明皇家商行此後新增商品的代理銷售權。
其次是對代理商進行分級。分爲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三級代理商,大體上對應省、州、縣三級。在三級代理商之下,便是零售商了。
這個分級制度也很重要,譬如後世可口可樂的銷售代理,一個省找一家或最多兩家一級代理,最後層層代理鋪貨,讓這種商品很快就能鋪向整個市場。
再次則是代理商的加入條件。首批加入者,可以是身份、實力等東西。但第二批起,就必須交納“保證金”。
這個保證金,可以用着在大明開發與生產新的產品,總之保證金你可以理解爲是以皇帝的名義,將民間的錢集中起來去辦一些該由國家出面辦理的大事。
最後則是代理商的退出制度。代理商可以退出,可提前一個月向上級代理商申請。上級代理商可在衙門的公正下解除代理合同或與新的代理商簽訂新的合同。全國性的一級代理商採取同樣的方法處理。
有進入有退出,纔是健全的商業制度。你說你這東西很掙錢,但別人掙到錢後卻想去掙更多的錢,所以看不起你這種貨物的代理銷售也算是情有可原。
但因爲代理制愈來愈承載了大明的理想與未來,所以最初崇禎想要的“解決眼前危機”之目的,並未實現。
事實上大明皇家商行並不急在這一兩個月時間,至於皇上說沒有錢用。這個好辦,在與皇上籤訂相關協議後,其大明皇家近衛軍的供給,全部先由安天軍給墊支着。
……
大明崇禎十七年,六月初十日,大明御林軍某營地,旌旗招展,鑼鼓陣陣。大明皇家近衛軍第一師12000人正式編成並舉行成軍典禮。
這支部隊,是一支現代火器部隊。原計劃只編制10000人左右,但很快崇禎在見到“天下全圖”特別是得知現代時空的先進與繁華後,主動要求將這個大明皇家近衛軍編制爲一個集團軍,朱由檢當時說,“你這是一個師,爲何說是一個軍呢?如果真的叫軍,那就按一個集團軍的編制來搞吧。”
與現代時空相比,大明皇家近衛軍的編制相當簡化。
班級編制10人,設班長一人,授八品官銜,裝備56式半自動步槍10支。
排級編制32人,設排長一人,授六品官銜;副排長一人,授從六品官銜。
班排,皆不設其他技術單位。
連級部隊,編制119人,設機槍班1個10人,配4挺56式班用輕機槍;設迫擊炮班1個10人,配備3門60mm迫擊炮;編制排級部隊3人;設連長1人,授五品官銜;設副連長2人,授從五品官銜。
營級部隊,編制500人;設營長1人,授四品官銜;副營長3人,授從四品官銜;營部23人,設輜重排一個32人;工兵排1個32人;衛生排一個20人;82迫擊炮排32人,裝備PP87式82毫米迫擊炮6門;連級部隊3個。
根據穿梭衆們的設想,營級自動火力外加火炮,將是未來100年以內最強悍的火力編制了,所以營級編制爲火器部隊之最。
一個自動火器營500人+1個騎兵營(500人,冷兵器)+2個步兵營(700人X2,冷兵器)+輜重連119人+工兵連119人+50人團部+醫院50人,合計爲2738人,爲一個團。
團長授三品官銜,副團長從三品官銜。
4個團+火器警衛連119人+偵察營(手槍+騎兵)500人+醫院120人+師部109人,合計一個師編制11800人。
師長授二品官銜,副師長授從二品官銜。
此外排以上部隊皆設監軍。監軍爲各級軍官副職身份,監軍可以是太監出身,也可以是老兵出身。監軍只負責監理部隊法令、軍紀、士兵待遇等,不指揮和干擾作戰。但在重要時刻,監軍如發現部隊主官指揮有誤時,可及時提出,甚至可向上級監軍反映。
如事後查實部隊主官犯了相關錯誤,主官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
落成典禮非常盛大,皇上及在京各部五品以上大員、皇親國戚、王公貴族等上千人參與了觀禮。
觀禮與後世的閱兵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是展示了各營的分列式,當各輜重營的農用車出現在大明長安街時,幾乎所有的大臣們都嚇得直打哆嗦。
“尼瑪,啥怪物啊?”
wωw▲тt kán▲¢ Ο
“哎呀,怪物來了,可皇上爲何一點也不害怕,還面帶微笑呢?”
如果不是執行警衛的皇宮警衛隊虎視耽耽地看着這些大臣,說不定有的人都嚇得跑下了觀禮臺。
分列式後是崇禎爲所有武官授銜。當然,因爲低級軍官人數太多,只是派上了代表接受皇上的祝賀。
周遇吉以大明皇家近衛軍軍長之身,被授予一品武官銜,加封寧武伯、太子少保。
翁之琪以大明皇家近衛軍副軍長之身,被授予從一品武官,加太子少保。
翁之琪,浙江錢塘縣人,原爲杭州府生員,後投筆從戎,中崇禎丙子科武狀元,曾爲舟山守備,累功升爲總兵。並在弘光朝擊敗左良玉軍,升左都督,掛重擊將軍印,加太子少保,後清軍南下,弘光帝出奔,翁之琪見大勢已去,投水自盡。
可以說,翁之琪是一個有節操也有能力的人。
這樣的人,作爲時空穿梭者們,豈能不用?
楊大河以大明皇家近衛軍總監軍之身,被授予從一品武官銜。
朱碧華以大明皇家近衛軍總教官之身,被授予從一品武官銜。
何騰蛟以大明皇家近衛軍第一師師長之身,被授予二品武官銜。
何騰蛟生於1592年,其主要成就爲1645年的南明湖廣總督。此人在崇禎手上曾任知縣,在崇禎最後的日子裡任淮徐兵備僉事,其任職期間“削平了當地的賊寇,使自己的轄區內一無戰事,格外平靜。”
可以說,何騰蛟也是一個十分有能力的人。
何騰蛟在穿梭衆的計劃中,肯定是第一批需要重用的人。其實何騰蛟本人已經進入了首屆“明史學習班”,受到了崇禎皇帝的接見。
就是因爲大明皇家近衛軍成軍迫在眉捷,所以他只是從現代時空拿了很多資料,就被派到了近衛軍中主持新軍訓練等事項。
典禮最後一項,是作戰演習,核心是向大臣們展示一下大明皇家近衛軍的火炮之犀利。
當一溜全部50門火炮向着四里外的預定目標進行炮擊時,其驚天的爆炸聲以及濃煙、火勢,讓心裡有鬼的一些臣工,當場嚇尿了。
事實上,自從柳田壩皇莊被襲事件之後,大明就陷入了詭異的寂靜狀態,李自成、張獻忠兩支逆賊,各自住在原地不動。
因爲朝廷無法向下面發兵餉,包括左良玉這類軍閥也不想動。
關外的滿清軍隊也因爲摸不清楚虛實,或還在探望大明的動向,也不敢輕舉妄動。
其實這一切,大家都清楚,那就是看大明的皇帝,最終能玩出一個啥花樣來!
如果大明皇帝真的有那個能力威鎮四海,大家或許會退讓半步。如果大明皇帝只是個外強中乾的架子貨、唬人貨,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大家絕對會立即撲上來,將崇禎帝給撕咬得一口不剩。
但是,顯然,他們等來的結果,與他們所願,大相徑庭。
崇禎皇帝不只是玩出了花樣,而且還玩出了很殘酷的花樣。可以說,在那種幾乎無限威力的大炮聲中,所有的反抗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最讓這些表面上是文人大臣,但幾乎所有家族都是當地豪強,深築溝壑堡壘的傢伙感到心驚的是,他們那啥深溝堡壘,那動不動上千數千的手握着大刀可以隨時以命換命的家丁,在崇禎皇帝面前,有些不夠看啊!
所以觀禮結束之時,衆多大臣們都坐在原地,久久不願意離去。
他們沒有找到對付崇禎皇帝的辦法。
不過,終究還是有人很聰明,悄悄地製造出了一則流言:“想要這個啥裝備,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去找朱碧華啊。既然朱碧華能夠與皇帝合作,爲何不能與我等大臣合作?如果朱碧華願意,我們也可推舉他擔任大明的皇帝啊?”
當然這話是在這次觀禮之後流傳的,目的麼,這個就不好說了。總之其啥目的都有,但終極目的肯定不是爲了朱碧華好,更不是爲了崇禎好。
好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土雞瓦狗。有如這些心懷不軌的人所看到的那樣,崇禎帝對於朱碧華等人的理解,遠比東林黨人強。
而且,哪怕朱碧華等人真想做皇帝,也不會找東林黨人去合作。因爲東林黨所想要皇帝,朱碧華早就說得很清楚了:那不過是一具提線木偶而已。
問題的關鍵在於,崇禎帝已經沒有時間去聽這些傳言了。
……
在觀禮儀式結束當天,崇禎皇帝就命令大明皇家近衛軍立即發兵山西,全力捉拿晉商範永鬥、王登庫、王大宇、樑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等八人及其家人。
以上八人,就是“八大皇商”。
這八大家晉商,數十年來與滿清進行商業往來,通過各種手段把大明戰略物資輸向關外,極大地武裝了滿清集團。
這八人的行爲,以現代標準看,就是標準的“漢奸”。他們不但讓滿清出讓戰略物資,還向滿清出賣情報。
要緝拿和剿滅“八大皇商”,普通的手段是不行的。
這也是此前,哪怕朱由檢再急迫,朱碧華也不同意行動的原因。因爲除了大明皇家近衛軍和自己的安天軍之外,他不知道敢用哪支軍隊去執行這一任務。
此時的晉商,對大明官場的滲透,已經令人防不勝防了。其實就是在大明皇家近衛軍內部,朱碧華也不敢保證這些人是否與朱由檢真正一條心。
一旦消息走漏,就將給穿梭者們的事業,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原因麼,也很簡單。當時周遇吉的部隊就駐在山西,作爲山西總兵下的官兵,誰敢保證他們與八大皇商沒啥關係?
或許他們在面對李自成時,在周遇吉的軍令之下,他們不敢戰也敢戰了,後來改編爲大明皇家近衛軍,他們也都非常樂意。但要說他們就此會與大明皇帝一條線,卻未必。
而且大明皇家近衛軍裡存在着晉商系統的人,幾乎是肯定和必然之事。只不過晉商的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
好在朱碧華並不只有一手,而是有兩手。一手在明,一手在暗。在明的是大明皇家近衛軍,在暗的是安天軍。
安天軍,確實只訓練了3000人的部隊,但這支部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去過所謂的天上人間國,屬於開了眼界之人。
重要的是,這3000人只要上了時空商人載具,他們就不可能背叛安天軍,因爲他們只要產生這樣的想法,朱碧華就會通過時空商人載具而知曉。
這3000名安天軍,纔是朱碧華剿滅晉商的中堅力量。
周遇吉和大明皇家近衛軍高層,一接到皇帝朱由檢的命令後,以最快的速度召開營級軍官以上會議,作戰前動員。
但周遇吉也耍了一個小心眼,他並沒有向與會戰傳達作戰的具體任務目標,而是隻指明瞭此次軍事行動的地點在山西。
而在這個會議結束之後,在無人偵察機的監督之下,有三名營級軍官藉故出了軍營,而楊千河帶領的軍法隊和偵緝隊,差不多同時就盯上了這三人。
對於這種吃裡扒外的傢伙,大明皇家近衛軍並不準備現在就進行抓捕。因爲現在抓捕了,表明信息敗露,誰知道近衛軍裡還有沒有其他晉商奸細?
不過此時朱碧華已經開始向着張家口等地輸送安天軍了。
此時的安天軍,除了200人監視張獻忠,另200人監視李自成外,還有2600人可以動用。
除了留下600人保衛京畿之外,有2000人可以直接空降到張家口以及大同、平遙等地。
此次行動,朱碧華也異常謹慎。
謹慎的不是怕走失了人。真的走失了主要的人犯,朱碧華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哪怕藏得再嚴實的人,朱碧華都能將之找回來。
朱碧華只是怕走失了財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