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化”在關島還沒有結束,在夏威夷美國海軍基地又開始了。出現的情形與關島完全一樣,最初是一些小型鋼鐵製件出現斷裂、倒塌的情形,有人以爲是“老化”,但接着更多的建築、艦艇、機械、車輛陸續出現問題,哪怕是再笨的人,也知道,美國遭到攻擊了。
只是,這種攻擊來自於哪裡,敵人是誰,他們壓根就不知道。
而且夏威夷海軍基地的沙化,還造成了更多的死亡事件,一幢參謀大樓的倒塌,讓在大樓裡上班的十幾個人,壓根沒來得及逃跑,就被埋葬在裡面了。
關島的沙化,持續了三天;夏威夷的沙化,持續了四天。
在夏威夷沙化的最後一天,美國海軍總部,包括美國鋼鐵科學院等單位都來人了,他們反覆觀察那些被沙化、折斷的金屬,完全找不着理由。
有科學家懷疑說,可能遭到了什麼無形之物或專門破壞物資結構的某種技術的侵害,但這種無頭無腦的話,壓根沒人相信。
但美國海軍總部的人卻總結出了一個規律:這種現象,是人爲的,而且是針對美國海軍來的。
原因麼,自然是海軍設施、財產與人員遭到了重大損失,但海軍基地之外的地區,屁事沒有。
但是,這是什麼手段?這是誰做的?
這兩個答案沒有找到,美國人根本就沒法回敬或報復。
而與此同時,全世界的媒體都在關注美國關島和夏威夷海軍基地的沙化事件。有種花家的人說,“天道循環,因果必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現在終報,種花歡笑!”
但種花家上面的人卻有些驚慌,這事兒會不會是朱碧華弄出來的,如果是他弄出來的,這豈不是與美國結下了血海深仇?他們兩大基地損失,可不只是一兩千億美元,還包括至少上百名美國海軍官兵。
尼瑪達,這已經相當於一場局部戰爭了。
種花家還沒弄清楚情況,有某個組織出來說話了:“美國關島夏威夷海軍基地沙化,是真神之力量的體現。我們真神教對此事全部負責!”
“負你爸爸的責!”美國人正好掌握着這種邪教組織的一些線索,立即出去海軍陸戰隊,將其消滅在沙漠之中。
美國人的行動,好像在說:看到底誰把誰沙化?
當然美國人這個動作此時還沒有發生,美國也知道,這絕對不是那煞筆做的,而極可能是那個擁有時空穿梭能力的人做的。
可是……如果對方真的有這種能力,美國與之懟上,是明智的麼?
美國一線科研機構,經過幾天調查取證,沒抓到一個破壞美國海軍財產的“罪犯”,但在事件性質上卻有了初步判斷,對方確實以一種特殊的手段,讓鋼鐵、水泥等工程結構快速解體或老化爲沙礫。
而且他們的戰略研究部門,基本上也可以確定,此次出手報復美國的,有51%的可能是那個掌握時空穿梭技術的朱碧華集團。
“對了,CIA不是出動人手,去抓捕朱碧華了麼?最後情況怎麼樣?”有人問道。
“對不起,諸位,我們剛剛得到情報:七天前M77912號等三個執行人員,就已經開始行動,但後來便失去了M77921號等人的消息。外圍接應人員在三個小時前,於朱碧華別墅附近停車場發現了M77912等人使用的車輛。根據推測,三名行動人員已遭不測,行動已經失敗。”
CIA一負責人立即彙報道。
這事兒,是CIA的恥辱,如果不是有人問起,他們一般都不會對外直接說起自身的失手或損失什麼。
“總統閣下,鑑於當前之複雜局勢,我以爲應該成立緊急行動小組,對朱碧華集團進行摧毀性打擊!”一名鷹派軍官說道。
“成功的把握有多大?”總統雖然性格方面有些衝動,但真到決策時,卻十分穩重。
“總統閣下,我們的任務,並不是抓到那些破壞美國海軍設備的傢伙,而是直接針對克拉克島和香港島銀河貿易集團總部所在。這些目標是固定的,並沒有成功或不成功的問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勒科說道。
“香港島,這是種花家的土地,不好吧?萬一引發兩國全面衝突……”特總統有些擔心。
“總統閣下,諸位,種花家此次的態度,與過去略有不同。過去很多事情,是種花家自己的行動,但此次時空穿梭之事,有情報表明,種花家也只是參與者,或在時空穿梭中僅僅是一個次等決策者、獲利者,所以他們極可能會對我們的行動睜隻眼閉隻眼,實在不行,事後也可以解釋。”
美國戰略研究室主任猶特思勒拍了拍桌子說道。
“呵呵,諸位,不要太把種花家當回事。他們難道還敢先擦槍走火?”又一個好戰分子說道。
“可是……”特總統難以下定決心。
“總統閣下,對香港島的行動,可以實施外包。讓那些活躍在非洲的僱傭兵去動手。”最後還是CIA局長知道總統在憂慮啥,給他想了一個主意。
“好,我贊同CIA的主張,香港行動,進行外包。國防部拿出預算之後,香港行動加價20%,這次一定要一次性將銀河貿易集團主要人員一網打盡。”特總統站起來說道。
“那我們的海軍艦艇呢?”海軍司令問道。
“繼續向東亞開進,直到種花家自己尋找外交解決途徑!”特總統很擅長借勢而行。核子戰爭誰也不會主動挑起,但局部戰爭,或短暫衝突,這正是美國人的長項。
……
司徒光作爲與銀河貿易集團的官方聯繫人,幾天前幾乎是“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他也是有苦說不出。
但最近幾天,他是“翻身農奴把歌唱”,誰見到他都會問一句,“司徒主任好啊!”那巴結的眼神,炙手可熱。
這一切,蓋因美國人在與銀河集團的嘴仗中,以後兩方的暗戰中,美國人不但沒討得了好去,反而還損失慘重。
根據種花家相關機構估計,美國關島海軍基地,自二戰以來的建設成就全部被毀於一旦,其工程造價至少300億美元,包括艦艇、人員的損失,根本就不可計算。
至於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其損失就更加慘重了,至少700億美元的設施遭到摧毀,讓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作戰能力,一次性地降低到了二戰時代。
而最值得期待的是,銀河貿易集團擁有如此悄悄搞掉美國兩大海軍基地的實力,那麼,他們會不會擁有搞掉美國一個或幾個航母戰鬥羣的實力呢?
“司徒,你要想辦法,儘快見到朱碧華,就說國家雖然不便於明面上保護他,但暗地裡還是支持他的。”上面迅速傳來了最新指示。
此時,朱碧華並未在地球,也未在異時空,而是隱藏在月球背面。
他在這裡召開銀河企業集團的秘密會議。
銀河企業集團,過去說是企業,核心業務不過是時空貿易,哪怕在朱碧華的老家嘉苑有企業,那也不過是技術水準在上世紀好多年代之前的生產狀態,壓根不代表有高科技。
但是現在情況有了變化,時空飛船不但具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還擁有1000名研究型智能機器人,這些研究型智能機器人,其研究水平,至少比地球領先數十年上百年,其文明層次與地球完全不同。
幾天以來,在與地球聯網之後,這1000名智能研究人員,對地球相關技術資料,包括各個電腦中的保密資料,進行了全面的收集與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銀河集團集團的發展建議。
朱碧華的秘密會議,就是對智能研究人員提出的這個建議進行研究,以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落戶措施。
飛船上的生產能力,是一種實驗性的維護性的生產,譬如從挖礦開始的生產,極可能是爲時空飛船準備輪換零部件,或少量生產太空戰機。
這種生產能力,真正想要發揮其最大能量,還是得落實到某個星球之上。
現在擺在朱碧華等人面前的,是先將這種生產能力落戶地球,還是直接在銀河系某顆星球上組織生產?
參加會議的,都是朱碧華集團的中堅力量:巴洛日扎、胡大海、付懷德、唐玉安、楊雙才、鄭清華、魏明、肖遠洋、歐陽克勤,包括朱碧華自己,共計11人。
比過去更進一步,進入核心圈子的人,經濟界、科學界的人已經佔到了4人。
當然這個圈子並不是朱碧華唯一的圈子,找這些人,除了楊雙才相當於內部秘書長,屬於更私人關係外,其他人都是“最適合”的。
最適合,有兩個條件:第一是對朱碧華集團的整體忠誠,這個此前由時空商人載具進行了評估,第二是其整體能力是否適合朱碧華集團並推動集團之發展。
討論的問題有些多,第一個就是生產基地問題,是先建在地球還是一步到位直接建到銀河系某顆星球之上。
是的,銀河系某顆星球之上,並不是太陽系某顆星球之上。
需要注意的是,時空飛船是一種很高級的東西,它並不是太空飛船。後者是相對落後的東西。
啥意思呢,意思是時空飛船的製造能力,是可以製造出太空飛船,進行星系內蟲洞躍遷的。
所以生產基地建在哪裡,從技術上看並不存在問題。
當所有情況都擺明之後,歐陽克勤說話了:“如果技術問題並不存在,那我們需要思考的就剩下一個哲學問題:我們到底要幹什麼?”
我們到底要幹什麼?
這個問題有如一道閃電,讓衆人驚醒。
曾經,朱碧華對這個問題是明確的,那就是要爲種花家做點事,但後來又有些曲折,那就是爲種花家做點事,並不表示就能事事遂人心願,哪怕你一心爲國,也會磕磕碰碰。
那麼,現在的朱碧華,到底要幹什麼?現場的諸位,到底要幹什麼?
突然之間,大家陷入了一種迷惑。
但這種迷惑並沒有多久,歐陽克勤作爲在場人員中最老的同志,提出了一個思維:“最近我看了一些科幻類作品,雖然那些作品都涉及到宇宙、種族層面,但那也是一步步走出去的。
作爲掌握時空穿梭和未來黑科技的我們,如果把目標定義爲只爲自己,只爲自己幹,無疑太沒出息了。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現在的我們,也算是達了,有條件考慮天下之事了。而在種花家傳統看來,天下就是爲國爲民,而在當下語境中,國與民多在一個層面,國家強盛與民衆幸福,基本可以一統。
所以,不管此前發生過什麼,但此時我們還是得立足種花家這個基礎,立足於14億民衆這個基礎。我們的任何作爲,都將是或只能是在這個基礎上的邁步。”
“啪啪啪……”衆人立即把掌聲送給歐陽老先生。
“歐陽老,你說的這個基礎與方向,我們從未動搖過。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其實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實施步驟。
一些相對簡單的技術,譬如材料技術、芯片技術等,肯定是要與國家合作的,但如何合作,找哪些企業合作,卻是需要鄭重對待的。
在這一點上,我們幾個當兵的,都不太喜歡那些躺在國家身上睡大覺,只知要投資要好處,而沒啥成績與產出的企業,我想我們要支持的,應該是華爲那樣的企業。”
朱碧華急忙解釋道。他是害怕幾位搞經濟學的人誤會了自己等人。
“朱總,我以爲,應該招標。招標這個方式,其實是很好的,只不過被種花家的一些人把經給念歪了。”魏明補充了一句。
而魏明這一句,顯然不太贊同朱碧華直接把技術拿給華爲的方式。
“爲什麼?”朱碧華反問道。他這個反問,其實是想要知道魏明的思路。
“現代社會最講公平,我想我們不應該在企業之間製造這種不公平吧。再說,以華爲這類企業當前的狀態,難道還競爭不過一些國企?”魏明說道。
“魏總,我不太贊同你的說法。這個問題,不是公平問題。而是太空事業事涉重大,必須要尋找一些與我們配合密切的企業,形成一股力量。不然這事兒在推進過程中,還會受到掣肘。有時,形式的公平看似公平,但對事業並無益處,對民族也無益處,反而是最大的公平。”肖遠洋提出了反對意見。
肖遠洋這話是有道理的。譬如明知某項技術交給某個企業,整體效果更好,可行政干預更要交給另外一個企業,結果那個企業到是賺錢了,但事業卻未必能做好。
“但是,如果我們只選擇華爲這樣的民企,種花家會不會對我們有看法?”魏明有些擔心。
“呵呵,魏總,你想多了。我們能夠拿出來的技術,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而且都是現代科技中的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民企,不太可能全部吃得下我們的技術。在我看來,民企能吃下一小半就很了不起了。”朱碧華立即安慰道。
“不過,小朱啊,不管找誰合作,都得與之簽訂詳細的協議,不然又會出現此前出現的問題。”
“這次,我量他們也不敢了!不但所有參與的人要籤保密協議,對於泄密的人,必須百分百給予重處!”朱碧華一臉嚴肅地說道。
衆人知道,我們的朱總已經動了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