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魏明在洛杉磯開始了黃金兌換業務。
啥意思,就是用法幣換貨物或換美金,用美金在美國購買黃金。同時,魏明還啓動了一個方案,那就是將現代銀兩運送到抗戰時空來,此時的金銀比價,大約是1:15;而在現代社會,早就是1:50以上了。
這種跨時空的金銀兌換貿易,利潤極爲可觀。
以現代時空買10000克銀子爲例,其批發價大約4.5萬元。10000克銀子,在抗戰時空可以換到666克黃金,這666克黃金按250元/克銷售,就可換回166500元現金,扣除本錢外,其利潤至少是2.7倍。
進行跨時空的金銀貿易,這個兩邊走市場價的做法,“二貨”也不能隨便干涉。
八路軍的經濟形勢,一直處於兩難境地。
對於朱碧華帶來的各類先進裝備,甚至包括所有的貨物,他們都想要,但他們又拿不出錢來。
也因爲如此,他們對於把貨物賣到八路軍控制區以外的地方,並不特別積極,甚至還有的地區,貨物經過該地時,直接由長官下令,將貨物扣下,至於值多少錢,等哪天打下鬼子給養時,再補上來。
對於朱碧華的貨物,他們不敢明搶,但以這種手段變相擁有貨物,卻偶爾也會發生。
遇到這種事情,朱碧華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心裡的同情心開始氾濫。誰讓“二貨”定價如此絕情啊,害得別人想買都買不起啊。
不過形勢也在逐漸好轉。
一是土特產與中藥材的收購路徑,終於在進入二月的時候,朱碧華獲得了第一批貨物。至於樣品,到早就拿到了現代社會進行了化驗,質量沒問題,百分百的好貨。
二是包括小麥在內的北方各類糧食品種在現代社會打開了銷路,確實這些品種都是天然、生態、綠色、無污染的有機食物,在經過相關部門嚴格檢驗之後,可以進入類似於河馬鮮生這樣的超市銷售。
在抗戰時空,雖然人們吃不起飯,但正常年境的糧食並不太貴,一個大洋可以買幾十斤米,與後世的糧食價格差不多。
原本這樣的生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爲運來運去,朱碧華都不賺錢。但朱碧華考慮到實在沒辦法時,也只得打糧食主意,而且這個主意就是“以物易物”,也即以後世的糧食和抗戰時空的糧食進行交易。
這個交易,竟然被“二貨”默認。
如何交易呢?就是朱碧華來自後世的糧食等大路貨,按“二貨”的估計再降10%進行銷售。
譬如大米、麪粉,“二貨”估價是5元一斤,那麼朱碧華可以按4.5元一斤銷售給抗戰時空;
同時,抗戰時空的各類糧食,假如“二貨”也是估價的5元,那麼朱碧華就按上浮10%,5.5元一斤進行收購。
這一下,差價就出來了,現代社會的糧食,需要加量20%,纔可以換到抗戰時空等量的“糧食”,這樣等於憑空給抗戰時空增加了20%的糧食供應量,而朱碧華也不會因爲這筆生意而虧本。從而也順利地逃過了“二貨”的監控。
其實這不是逃過“二貨”的監控,而是規則本身允許。
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交易,會極大地激發根據地軍民的種糧熱情,同時激發八路軍系統的商業基因。
想想會不會太美妙啊,現代時空的商業意識,竟然可以在抗戰時空就得到萌芽。
不過朱碧華沒那麼大的野心,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借用時空商人載具爲種花家輸送更多的生機。
……
110名醫護人員,以及兩所醫院的所有設備,朱碧華是分多批次進行時空穿梭的。這些人來到抗戰時空後,各類表現都有。
有的直接說,“朱老闆,這裡太危險,我要回去!”
有的則驚喜莫名:“時空穿梭啊,哎呀,我喜歡,我喜歡!”
各種各樣的反應,可謂不一而足。
“想要回去的,沒問題。等一個小時後,就可以回去了。不過,你要想好了,回去後,絕對不能泄露銀河貿易可以進行時空穿梭的秘密,否則,後果不是你們能夠承擔的!”朱碧華是合法守法的公民,自然不會做綁架人質的事情。
“嘶喊,小悅悅,你不覺得在這兒工作很神奇麼,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而這一次我們連時空穿梭都遇到了,死而無憾啊!”也有人在勸告那些想要退出的人。
後來,還是有三位護士回去了。
其中兩位護士,是擔心時空穿梭萬一哪天失靈了回不去了,豈不是冤枉?另外一人則純粹是嬌嬌女,從小蜜罐中長大,沒吃過任何苦,當個護士也只是混個工資。
如果不是她說她是兒科護士,朱碧華都不會招收她。
三個護士回去後,命運各異。
其中兩個護士守口如瓶,沒有向外界說任何有關時空穿梭的事,兩人沒啥事兒。但那個嬌嬌女,某天實在忍不住了,在網上向網友透露“我發現銀河貿易竟然會……”
字幕到此爲止,這個嬌嬌女腦海中的生物芯片突然發動,這傢伙立即癱倒在地,後來送進醫院檢查,再也沒治好過,成了永久植物人。
嬌嬌女父親是一政府官員,在當地很有勢力。於是,警方介入調查,把那個網上潛水的傢伙也找了出來,兩人聊的內容都翻出來,結果沒查出啥問題。
這時嬌嬌女家人告訴警察,女兒另有兩位朋友好像也和這個銀河貿易有關係,說不定對方知道一點啥呢。
警察找到她們,兩人一臉茫然。
然後警察找來那個嬌嬌女在手機上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問是怎麼回事!兩個女護士啥經驗也沒有,頓時就一臉驚慌。
這種臉色變化,怎麼能逃脫警察的眼光,一定有事!一定有秘密!警察原本叫來進行一般問話,沒想到真的有原因。
警察於是開始逼問。
警察用盡了各種辦法後,其中一個女護士實在堅持不住了,只得說“銀河貿易他們掌握有……”
說到這裡,這個女護士突然雙目驚恐,然後只見眼睛、嘴巴、耳朵、鼻孔等處噴出了鮮血,現狀極爲悽慘!
警察如臨大敵!
不但封鎖現場,還立即送屍體到大醫院進行屍檢,甚至連女護士家屬都沒有通知,不過警察也留有視頻,留待後查。
醫院檢查,啥也沒發現,得出一個結論:突發性腦溢血!
女護士家屬不幹了:“我女兒有腦溢血嗎?他平時的血壓處於正常還偏低,請問一下,她是如何得腦溢血的?請問,腦溢血會向外面噴血嗎?”
這事兒,一時成了警方的難堪。
另一個女護士,知道這一幕後,被嚇得五神不定,“差一點點啊,差一點點啊!”他這樣嘮叨,是因爲她差一點點就說了。
此時,朱碧華正在協助醫院事項,朱碧華突然聽到“二貨”警告:
“特別警告,特別警告:21世紀時空有兩人企圖泄密,生物芯片已經爆炸,其中一人當場死亡,另一人成了植物人!”
“尼瑪,怎麼會這樣?”朱碧華聽得也是一呆,這個害人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就在朱碧華緊張得不得了時,“二貨”又發出了信息:
“恭喜時空商人,因突發事故意外激發本‘載具’升級到三級,具體福利如下:第一,時空穿梭最大載貨量由100噸增加到1000噸;第二,時空穿梭一天之內累計穿越不超過8次,時空商人可選擇周累計、月累計的方式進行時空穿梭;第三,同時空貨物亦可相互運輸,其運輸條件遵從第二條設定;第四,原每個時空位面時空穿梭點設置由5個上升爲6個;第五,運載人員由一次100人增加到200人;第六,原植入時空穿梭乘客的爆炸芯片改爲‘遺忘芯片’,普通時空乘客如違反相關保密協定,將不會出現植物人或七竅流血而亡之症狀,而會變爲丟失一段記憶。”
朱碧華有點懵,不是被驚呆了的那種懵,而是事實層面的懵。難道,這也是“二貨”的升級機制,這種機制,也太那啥日了狗了吧,它竟然要弄到真死了人才升級!
懵之後,就是驚喜!
其他先不說,且說第一條第六條,對朱碧華就相當有利,如果說朱碧華對“時空商人”還存在好感的話,那麼現在就有了。
此前那叫啥,那就是個時空偷渡客啊!
哪怕想做點事,都縮手縮腳。
載貨量,由100噸到1000噸,朱碧華再也不受那“載量不足,貨物超重”的限制。他相信,陸地上基本上很難找到單件產品超1000噸的記錄。
而這個1000噸,貌似可能,已經可以給種花家弄很多現代的導彈護衛艦過來了。
當然這個怕是想遠了。
第六條由“爆炸”改爲丟失,讓朱碧華的負罪感立即減到了最低。如果有些人意志力太薄弱……呃,這個,下次招人時要對其進行意志力考覈才行。
而且這一條的改變,對於時空大軍的擴張,具有絕對的好處。
譬如在招聘軍人時,直接說要去傭兵戰場,是要死人的。與其本人和家人簽好合同,商量好待遇、補且以及撫卹金等,反正這東西,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譬如撫卹金,弄過200萬美元,對於中西部地區的普通子弟來講,其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重要的是,有些人除了摸槍外,其他事兒他也幹不了啊!
然後是第五條,一次性可以調動200人,看起來只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一倍,但這個數量的增加,表明“載具”在審慎地增加着跨時空人力運輸。
第二條也很好啊,此前,朱碧華可以說是“疲於奔命”,很多時候都覺得是個“勞累”的命,尼瑪一個小時一趟,有如上廁所那麼準確一樣,別人會說你便秘的。譬如你正在與重要人物協商,本來事情談得好好的,中途你突然說,不好意思,我要休息一個小時,然後再來一個小時……
對這一條規定,朱碧華果斷地選擇了“周累計”,意思是前6天都因爲有事沒有進行跨時空運輸,那麼第7天進行補充吧。
此外,這個載具說的運量,是指應該“最大”,而不是指必須最大,如果運過來的貨物賣不完沒人要,豈不是浪費了?
第四條增加一個“時空穿梭點”,現代時空現不說,目前有嘉苑縣城、魔都、克拉克三個,即使不增加前期也夠用了。
但在抗戰時空,現在五個點依次是:五臺山大社基地、天目山基地、延河甘泉基地、重慶基地、洛杉磯基地。
增加一個,增加到哪兒好呢?
……
在現代時空,關於銀河貿易的事,終於有兩條線索在推進了。一個是警察系統,當醫院檢驗說是“突發腦溢血”後,在現場審問的警察並不相信,因爲他們太清楚,哪怕是腦溢血,也有三兩分鐘的反應時間吧,譬如病人突然痛苦狀什麼的,可這種情況是啥都沒發生,就突然七竅流血了,這個,有如腦海裡突然捱了一下啥重創似的,絕對不是腦溢血。
警察這條線索,只得上交給更高級的部門,由他們裁決。
但這件事情,對於更高級的部門來講,卻是一個雞肋。雖然那個官員在當地有勢力,但在更高級的部門看來,那人也是不乾淨的,算不得種花家的忠誠,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動用特殊力量去爲他們服務?
至於兩名護士的情況,更高級的部門直接將之歸結爲意外情況,先將檔案鎖進櫃子再說。至於說派人去查,等以後遇到相似的案子再說吧。
另外一條線上的海關,他們的信號器定時發出信號,終於在海上出現了一條航線。當然這條航線是公開的,大家都在跑的。就是從魔都港出發,經東南、呆灣海峽、南海、馬六甲海峽,到了印度洋,最後到了克拉克島。
從出口目的地看,克拉克不是,但克拉克是個轉運港,這是出口船隻航線申請上就有的。至於爲什麼這些貨物只到克拉克就要轉運,海關就不知道了。
神奇的是,這隻信號器只在克拉克島呆了一天,然後就原地消失不見了。
“難道,克拉克就是這次貨運的終點港?又或者自己的信號器被他們發現了?”海關的人覺得這事兒很奇怪,決定再送一隻信號器到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