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寧武關決戰,持續了一整天。
在大半個上午,三關明軍奮力死戰,差不多與大順軍打了一個平手。明軍守衛堅決,出手果斷,殲敵衆多;而大順軍作戰勇敢,士氣如虹,不怕死傷。
但是,大約在午時一刻,安天軍的飛天龍舟一出場之後,戰局就急轉直下。接着是安天軍付懷德建議明軍出關城擊敵,守軍統帥周遇吉從善如流加以採納果斷出兵,最後導致了明軍近年來最大的一場大勝!
此役,到晚上酉時各追擊部隊回來爲止,共殲敵(斬首)8萬餘人,加上前一天殲敵數量,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寧武關下,折兵高達十萬!
朱碧華帶着飛天龍舟,也於黃昏時分趕了回來。
而周遇吉與楊千河,貌似一直站在關牆上等着朱碧華的凱旋,見到朱碧華走下飛天龍舟,立即迎上來表示感謝與祝賀。
敵軍遠去,寧武關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寧武關作爲關城,雖然是軍事重鎮,但也有百姓居住,聽到李賊遠遁,關城內的百姓殺豬宰羊,送到周遇吉大營,對明軍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朱碧華與周遇吉等人,卻沒有參與慶祝,而是躲在周遇吉的大營內,秘密商量着什麼。
到了夜晚子時,周遇吉把幾個主事的軍官找來,說自己和楊千河大人要去辦一件事情,需要耽擱一個整天,明天晨時之前一定返回。諸位一定要謹守寧武關,不給大順軍以任何可乘之機。
同時命令楊雙才帶領安天軍爲明軍臨時執法官,對於不遵守軍令或有異動的明軍,可以開槍鎮壓。
待手下承諾之後,周遇吉、楊千河及隨行6名助手,在朱碧華、付懷德的陪同下,開始了首次時空穿梭之旅。
這是朱碧華等人,全力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後,所換得的一個機會。
讓周遇吉和楊千河去感受一下現代生活,同時在現代用資料告訴他們大明已經走到歷史的盡頭了。
朱碧華集團之所以想了如此多的辦法,主要是想與崇禎的力量匯合到一起,以形成合力,從而儘快扭轉大明形勢。
如果周遇吉這類人也不買賬,那麼朱碧華等人也有辦法,那就是“硬來”,直接闖入皇宮,將崇禎及王承恩等人帶到現代時空,讓他們自己作出選擇。
但是,如果有周遇吉和楊千河等人作爲“橋樑”或“緩衝”,那效果自然是好得多了。
……
朱碧華並沒有把周遇吉和楊千河等人帶回種花家,而是直接穿梭到了克拉克傭兵基地。此時的克拉克,已經成了地球最繁華的傭兵基地,這個地方,不但能吃下絕大多數武器,而且還時不時地找到種花家的珍貴文物。
重要的是,現在這個克拉克基地,已經成爲“特區”,當事國以每年1000萬美元的租金,租給了銀河企業集團。
也因爲如此,其他傭兵組織,除非與朱碧華集團關係很要好的,基本上都搬離了克拉克島。
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只要你有錢,是可以私人買到島嶼的。
周遇吉和楊千河等,到了現代時空後,第一件被要求的事,是進入沐浴室進行消除。他們因爲留有長髮,所以他們的身份都是“道士”。
對於現代化浴室,周遇吉等人自然是不會使用的。好在朱碧華早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他們在每一種物品或器具上,都貼有使用說明,而且這個使用說明還專門用的繁體字印就。
其實在這沐浴這個環節,周遇吉等人就已經相信了“天上人間”的說法。
沐浴室內,大件的潔白的浴缸,這個在古代或許寶貴人家也可能用,這不就是瓷器麼。但是,浴缸的那些錚亮的輔件,明顯是金屬做的,看起來像銀子,可實際上又不是銀子。
而顯示這種銀白色或金黃色的器件,還有花灑、噴頭、龍頭,以及洗臉盤等,無不是精美精緻得聞所未聞。
開始洗浴,那個沐浴液,那個洗頭液,抹在頭上身上,舒服極了,而且那香氣也極爲好聞。
周遇吉甚至想到,這東西一定要向朱司令討要幾瓶,回到寧武關後拿給夫人和小妾使用。
洗漱打理乾淨,衆人在服務人員安排下穿上給他們特製的服裝,大約是打扮得半古不古,有點特立獨行的樣子。
待衆人穿得整齊,便是吃飯。
是的,吃飯,不是吃夜宵。克拉克因爲特殊的原因,銀河企業集團設置的餐廳也是24小時營業。
每個前來就餐的人,都按規定享受足夠豐富但又不浪費的套餐。一個特製的大餐盤裡,盛着着六個菜餚,二涼三葷一素,飯以及湯另外用碗。
看起來是自助餐,但比自助餐高級得多。
“朱司令,你們的人都是吃這個嗎?”楊千河的眼睛很毒,進入飯廳後就四處張望,終於發現很多人與朱碧華認識,但也只是淺淺地打個招呼,就自已去端菜端飯了。
“是的,大家都吃這個。”朱碧華道。
“這些人是你的手下麼?怎麼見到你也不行禮?”楊千河又問。
“我們這裡,風俗不同。譬如行禮,一般是拱手禮、握手禮、點頭禮、口語問候禮等,但沒有下跪禮。雖然每個人的職業分工不同,在同一經濟組合中的地位與作用不同,但在人格上,大家卻是非常平等的。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禮節,都顯得很隨意。”
“那大家拜見皇上呢?或晚輩拜見長輩呢?”楊千河可謂是觀察深刻,有備而來。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大體上可以這樣理解,各地風俗並不相同,譬如在歐洲一些國家,貴族之間還保持着騎士禮節,在天上人間國,有些人家也保持着較爲傳統的禮節,但這些禮節,也在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並未一成不變的。”
朱碧華只得如此解釋道。
“抓緊時間吃飯吧,飯後還有重要的事情呢。”付懷德提醒道。
於是楊千河等也不再說話,埋頭吃飯。
飯後,衆人來到了一處會議室。
會議室的桌上,排着一溜史書。大體上就是從《史記》到《清史稿》的一溜史書。
周遇吉和楊千河看到史書,心裡猛然一驚,不會這裡擺放着“大明史”吧?果然兩人剛一懷疑,朱碧華就說道:
“請大家來看歷史,就是想告訴諸位,在正常的情況下,大明歷史還有十幾天就要結束了,李自成的大順軍將攻佔北京,崇禎帝將與王承恩一道,吊死在煤山之上;但李自成沒佔幾天北京,清軍率大軍南下,與李自成激戰並將大順軍趕出了北京。
因此,歷史上並不承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而明朝之後,就是清朝。清朝自崇禎十七年也即順治元年開始,統治了種花家268年,讓種花家陷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啊……”兩人跑到《明史》面前,翻開書頁,找到最後的記錄,果然崇禎帝時代結束了;而有關周遇吉的記錄也非常清楚:戰死於寧武關前!
有關李自成條文也清楚地寫着:大順軍佔領了北京。只是還沒來得及稱帝,就被驅逐出了北京。
等兩人看進去之後,朱碧華等人悄悄退出了會議室。
五個小時後,朱碧華等人都美美地睡了一覺,周遇吉與楊千河纔出聲找到朱司令和付參謀長:
“第一,這種文字資料,並不能證明大明會亡國?第二,我們想知道,天上人間國與大明的關係。”
這是兩人的問題。
“先說第二個問題吧,其實剛纔已經講了,明後是清,清後是民國,民國後就是天上人間國。當然,天上人間國是我們形象的說明,與大明百姓食不裹腹、衣不遮體的生活相比,我國目前的情形就有如天上人間一般美好。
譬如吃肉,哪怕是最窮的家庭,想要吃一頓肉也不是難事。我們與大明的關係,應該是祖先與後輩的關係。大明是祖先,我們是後輩。
不過我們到大明,卻並不是天上人間國的意思,而是我們一個小團體的意思。我們不想看到大明被滿清給滅了。
因爲滿清是比大明更落後的一個政治經濟組織,他們統治我種花家大好河山,只會越搞越糟,最終被西方十幾個列強欺負上門。
至於第一個問題,我們會帶你們幾個去北就城看看,目前北京城而保存着的,也只有皇城的少量建築,具體北京有啥變化,你們看了就會知道的。
對了,我們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小禮物,你們坐在飛天龍舟上時,可以拍攝一些影像,以作爲證據。”
時空商人載具,不只是可以變成飛天龍舟,而且還可以隱形。從時空商人載具可以給朱碧華集團一架“時空穿梭機”的情形看,這個時空商人載具本身,應該是科學的產物,而非玄幻產物。
至於飛行速度,那是比現代時空任何飛行器都要更快的。
大約上午9點,飛天龍舟進入種花家。
從西南的城市開始,每飛過一座城市和省份,付懷德都會講解。譬如飛到了麗江,付懷德自然講到了黔國公府。
當然麗江太小,龍舟是一掠而過。
或者麗江太小,震撼力不足。而到了昆明、重慶、武漢,再往北一線,終於讓周遇吉和楊千河有了驚嚇!那些高樓,怎麼可以建得那麼高?難道那些高樓不怕風吹就倒?
等到了北京上空,兩人反而是平靜下來了。看到一些紅牆璧瓦有着大明的影子,兩人再也不懷疑,大明確實到了那個年代就結束了。而朱碧華等人口中的“現代時空”,真還無愧於天上人間國!
“兩位別急,除了北京外,我們再去看看留都南京。”朱碧華道。
兩人只是點點頭,表示贊同,但並未說話。因爲兩人的感覺差不多,都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了。
在這一路上,他們看到了什麼?
他們看到了空中的巨大的客機,波音747客機;
他們看到了高鐵,付懷德說那個叫高速列車的長長的傢伙,每一天12個時辰,可以跑7200裡以上,如果從北京到南京,只要半天時間。他個叫高速列車的車內,至少坐着上千個南來北往的人。而普通人要坐上那麼快的列車,從南京到北京,只需要支付大約五天左右的薪水罷了。
他們看到了城市的車水馬龍,長安街以及所有城市的大街,以及高速公路上,奔馳着一輛輛名叫汽車的機器。他們的平均速度,每時辰有400裡,所謂八百里加急,如果用這種汽車送信,只需要兩個時辰就可完成任務。
而這些東西,都是用一種共同的材料製作的,這種材料就是鋼鐵。鋼鐵這種產物,大明也有,只是大明的鋼鐵除了打製幾套鎧甲、刀具之外,並無其他用處。
在南京,周遇吉和楊千河兩人,從空中參觀了著名的秦淮河、夫子廟,以及幾處後來仿製的古城門。
兩人一直沉默着,他們的助手雖然也一同在參觀,但同樣被震撼到了。再說主官沒說話,哪有他們說的資格?
最後,朱碧華帶着周遇吉一行來到了香港銀河企業集團總部。
“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儘管問。我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朱碧華讓服務人員送上茶飲後,直接開門見山。
“爲什麼大明會亡國?”周遇吉率先發問。這是他一直沒想透的問題。
“大明亡國,原因太多。我們有很多專家對此都有論著,相關資料已經準備好。我們回大明時可以帶上。在此我就不細說了。但是有一點,從歷史上看,一個朝代的消亡,雖然原因很多,但也有共同的規律。
譬如大明,並不是亡於大順,也不是亡於滿清,而是亡於內政。而所謂內政,在現代國家治理來看,不外就是正確處理各利益階層的關係罷了。只要讓每個階層都有活路,那這個社會就是健康的。
而大明的利益階層,不外三個層面:一是皇帝及皇室勳貴階層,二是官僚地主階層也即士紳階層,三是自耕農階層。除了這三個層面,還有一個比自耕農更低的層面,就是手工業者、匠人、軍戶。
而大明的內政,則是以士農工商爲等級,首重士紳官僚,啥免稅免賦等好處都佔完了,而普通自耕農因爲無法免去各種稅賦勞役,不得不將土地寄存到士紳名下偷逃稅賦。於是,大明的國稅收入一年比一年少,而士紳因爲不納稅賦而日益肥厚。
朝廷沒有錢,所以要裁撤驛站驛卒,原本在擔任驛卒的李自成,終因失業沒了飯碗不得不加入造反隊伍。
而那些日益肥厚的士紳,北京城內換皇帝與他們的關係並不大,因爲新皇帝來了,同樣要藉助他們的力量治理這個國家。”
這段話,是由朱碧華說的。
“可是,其他朝代不都是如此重視讀書人麼?”楊千河雖然是太監,但他對讀書人受重視之根本,還是不反對的。
“這個,並不是重視或不重視讀書人的問題。在現代社會,我們經常說的,就是權力多大,責任多大;能力多大,責任多大。
一個社會要講究良性治理,必須做到責權利相統一。譬如皇帝,哪怕你是一國之主,同樣要對你的大臣、百姓負責,而不能隨意亂來。
所以時代發展到今天,世界上已經不存在真正意義的‘一言九鼎’的皇帝了。在歐洲一些國家,在東瀛國,雖然還保留着皇帝之帝位,但其權力已經受到極大制約,並不是想幹啥就幹啥。”
“可是,如果皇帝受太多的制約,如何保證其傳承呢?”周遇吉問道。
“立憲!國家立憲!以國之根本大法保證皇室的威儀、安全與傳承!”朱碧華說這句話時,捏緊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