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評定體系,應包括與戰爭相關的所有人,譬如戰術制定、戰場監督、後勤保障等,不能只評給作戰衝鋒之人。當然其中的度,也需要把握好,不能寒了衝鋒士兵的心。
如果說前面幾條,都是安天軍想介入大西軍事務,張獻忠迫於形勢不得不答應。但確立戰功評定體系,卻讓張獻忠感受到了朱碧華的真誠。
他覺得,朱碧華這是真的在爲大西軍着想,給大西軍上下數十萬將士一個說法。過去的農民軍,除了成王敗寇,並沒有第三條路可走。普通士兵大多會死於戰亂,甚至最後連葬身之地在哪兒都不能確定。
可謂人生悽慘之極!
有了戰功評定這一條,張獻忠相信,他手下的將士們,將會相對樂意進行整編。不過,他對自己的義子李定國,還是略略有些羨慕:“定國的事,你們準備怎麼安排?”
“李定國,幾乎是歷史上排名第一的抗清英雄,我們對他的安排,大體上會好一些。我也可以告訴你,我們想讓他出徵西南方向,爲大明打開出海口!”
對於李定國的安排,並不是秘密。再說張獻忠也有資格知道。
“他會不會被封王?”張獻忠又問。
“呵呵,崇禎皇帝最近已經思考成熟了,此後除了皇帝兄弟外,再不會封王;而且,此後對於勳貴,將有親王、郡王、公、侯、伯、子、男總共七級爵位,親王一代後,除非有大功於社稷,否則很自然降爲郡王,郡王一代後,降爲公爵,以後依次降,直到成爲平民。此後想要有爵位,必須靠自己奮鬥,而不能靠祖宗了。”
“呃,這個是怎麼回事,給我詳細說說?”張獻忠很感興趣地問道。
“大明過去的勳貴體系,其實是有問題的,那就是隻進不退,只上不下,家族只要有血脈傳承,就可一直傳下去,於大明發展並不利,於民衆而言並不公平。新的勳貴制度,會有很多變化:
其一是每年一評定,由專門機構對大明所有人進行敘功,對卓越貢獻者按勳貴要求給予授勳授爵評定,最後由皇帝頒發法令予以承認。
但同樣,每年評定新的勳貴時,也會對過往勳貴一年之表現進行審定,有重大失誤、賣國、違法犯罪等,直接取締其勳貴爵位;
其二,勳貴每過一代,降一級,直到降爲平民;但勳貴後立新功,亦可敘功上升爵位,最高不能過親王等;
其三,勳貴下傳一代,不只是可傳子,無子還可還傳女;每代只傳一人。
其四,勳貴將取消封地,而由朝廷給予奉祿。其奉祿的形式爲銀兩,初步定爲每年親王1萬兩銀,郡王5000兩銀,公爵3000兩銀,侯爵1000兩銀,伯爵600兩銀,子爵300兩銀,男爵100兩銀。”
“如果我現在,立即將大西軍交給朝廷整編,能否獲得郡王爵位?”張獻忠問道。
朱碧華一聽,就知道這傢伙有些滑頭,當即說道:“你立即將大西軍交給朝廷,放手不管,你什麼也得不到。而且,朝廷一定要逼你繼續打下去!”
“爲什麼?”張獻忠聽出味道了,這就是如果張獻忠不聽話,大西軍將會被朝廷給直接消滅。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做下的事負責。你自己擺下的攤子,就必須要收拾乾淨!”說到這句話時,朱碧華加重了語氣。
“過去,你所做的一切,對大明甚至對民衆來講,都是一種破壞行爲。朝廷選擇這樣一種方式,其實是給你和李自成等人一條將功贖罪的道路罷了,如果不想走這條路,那就什麼也沒有。不要去想爵位,就是平民都沒得做。”
朱碧華又狠狠地丟出了幾句。
其實朱碧華說這些,並沒有與崇禎達成一致。嚴格地說是並沒有與崇禎商量好細節。
當時與朱由檢談這些的時候,朱碧華只是指着地圖說,這些地方,此前是種花家的,但因爲我們不斷內亂,無力西顧北顧,讓羅剎人佔據了大片地方。
在西南,此時也是一些葺爾小國,而且還是大明的屬國。所謂屬國,不過是大明有力統治而無心統治之地罷了。
可問題是,大明過去爲何無心去統治這些地方了呢?這就與各代皇帝的眼界有關了,說白了,他們的眼界都非常狹隘,只盯着內部的利益,只顧打壓民衆,壓根沒冒險意識,沒開拓意識。
從這個角度,將崇禎說通,讓崇禎認爲確實應該派人去開疆拓土之後,朱碧華才說,這些地方,我準備讓大西軍去幹。
崇禎帝自無不可。這是天大的好事啊,大明最大的內憂,竟然被自己的“賢弟”兵不血刃地給化解了,而且還讓大明威儀四方,讓大明得以開疆拓土。
所以崇禎很大度地讓朱碧華去與兩家談,談成功後由他加印即成。
……
崇禎十七年,中秋之後,黃昏。
李自成和他的將士們,過了一個歡樂、詳和、親切的中秋節,終於要含淚分手了。
李自成最精銳的軍士,已經於兩刻鐘之前被運走了一百人。這一百人,裝備有崇禎十七年步槍,每人配備二百發子彈,屬於去美洲打前站的。
而李自成、高秀英及家人,及貼身衛士,則作爲第二批。
李自成本人,也得到了朱碧華給予的現代特種兵待遇,手槍、五六式突擊步槍、手雷等,裝備一新。
當然,整個大順軍擁有這樣裝備的人,不會超過20人。
根據與崇禎皇帝達成的協議,李自成此去,將以“大明帝國大順王”的身份征戰美洲。
李自成雙眼紅着,與手下最得力的幾十個人一一擁抱告別,在與李巖擁抱時,李自成動情地說,“過去,我一葉障目,對不起你;此後,大洋永隔,但願恩怨兩忘!”
李自成其實也沒有對不起李巖的地方,如果說有,那就是此後他要殺李巖。他這是在爲此後的事道歉,因爲這事兒大家現在知道了,按原來的歷史發展,李巖將成爲刀下亡魂。
呃,這事兒,總是讓人覺得很詭異。
與李過告別時,李自成開始有了笑容,李過是他的驕傲,“在朱將軍手下好好幹,不要辱沒了我李家名聲!”
“義務,我會去米脂建一個花園,等你晚年時,回來定居!”李過說道。
與高一功擁抱時,李自成還沒說話,高一功就說,“大順王,你要警惕富不過三代的怪圈。如果你沒意見,我建議你把孩子送到北京上學,直接交給朱將軍管轄!”
“好兄弟,好兄弟,我沒意見!”李自成感動啊,高一功這是在幫他李家謀萬世基業了。
飛天龍舟出現在了空中,徐徐降落。
李自成家兒擦乾眼淚,準備登舟。但在上舟之前,李自成提出把三個孩子留下來在北京上學。
朱碧華沒想到李自成竟然有這樣的考慮,當即對李自成刮目相看。三個兒子,可是李自成的全部男性後代了,在某種意義上,李自成這是託孤,也是對朱碧華極大的信任,甚至是一種投靠。
要知道,古代把兒子交給別人,有一個說法叫“質子”呢,質子,就是人質的意思。
朱碧華點了點頭,沒說話。但內心裡卻有了一些新的計較,或許,可以加快海上建設速度,爭取兩年內開通太平洋航線。
大順軍去美洲,這隻能說是神蹟!
飛天龍舟第一輪,之所以耽擱半小時,是因爲在美洲時,特別讓軍士們在空中飛翔了一圈,甚至讓軍士們看到了一場戰爭。
一場印地安人拿着長茅襲擊白人的戰爭。襲擊戰前後只發生了十幾分鍾,裝備更加先進的白人,在朝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被印地安人殺死在了營地之中。
早期的白人在美洲,流過了太多的血。唯有隨着白人勢力的增長,甚至裝備的改善,才逐漸扭轉了白人的劣勢。
看戰爭是意外,但有這個意外則更好。大順軍到了美洲,並不是一勞永逸,更不是享福。他們面對的敵人,不只是白人,還有印地安土著。
第一輪主要是選一個地方,所以需時特別長久。
從第二輪開始,每輪包括上下,就是十分鐘。進入空中飛行之後,是全封閉且在大氣層之外飛行,飛天龍舟上的人,是處於睡眠之中。
每10分鐘就可轉移100人,一小時就是600人,轉移到後面,除非萬不得已,朱碧華完全交給了時空商人載具自動操作。
至於他自己,則要休息。哪怕他現在身體非常強健,但同樣也需要休息。
一小時600人,一天24小時就是14000人,計劃轉移5萬人到美洲,這需要完整的三天時間。
而在太原城外的轉送站,不論白天黑夜,飛天龍舟每隔10分鐘起降一次。而上飛天龍舟最初的悲傷也被新奇給取代了。
闖王以及大順軍將士,到底去了什麼地方?那裡有些什麼風物,那裡的天氣冷不冷?
那裡的天氣不冷!
朱碧華給大順軍選擇的地方,是後世美國東部馬里蘭州的特拉華半島,這個半島,從朱碧華跳下飛天龍舟的一瞬,就被其給改名爲“建華半島”。
至於改名合法否,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因爲朱碧華跳到地下時,只說了一句,“兄弟們,這個地方是個半島,名叫建華半島!”
好吧,首批大順軍將士非常喜歡這個建華半島。因爲島上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除了灌木、森林與河流外,幾無人煙。當然遠處可能隱藏着敵人,可那有啥關係呢,大順軍可以消滅一切敵人。
建華辦島的緯度,其實與李自成的老家米脂相差不多。米脂縣城的緯度是37.7度左右,而在建華半島也在37度至40度之間。
選擇這個地方,朱碧華是有考慮的。
李自成等人,見慣了土地、黃土高原,但對於大海,卻比較稀奇。從理念上,他希望大順軍及其後人們,要擁有“海洋”理念。
同時,在半島之上,前期對於李自成等人頗爲有利,因爲他們只需要面對來自海上的敵人,而海上的敵人就是船隻,船隻靠海也只有一些固定的地方。至於印地安人,基本上不會從海上來。
這就有利於李自成前期的穩定。
至於如何消滅海上的敵人,也不用特別擔心。除了現代槍支外,大順軍同樣裝備有60毫米迫擊炮,只不過數量略少,只有60人的炮隊,60迫也只有12門。
可這是超越了幾百年的武器,想來那些英國冒險家會大大地吃驚一番。
對於建華半島的建設,朱碧華就沒怎麼管了,大順王的手下,可以選擇後世紐約之地結成,也可以選擇華盛頓地方結城。
當然這個結城,是指結大城、都城之類的城。
李自成是第二批到建華半島的,他到了建華半島,展開地圖一看,立即開始對半島上的印地安人進行掃蕩作戰,當全部5萬人馬到了建華半島後,他的人馬已經控制了瓦洛普斯以南地區。
站在半島最南方,後世基普託佩克城所在,李自成大手一揮,此處建一城,名望京!
印地安人被消滅了?當然不是。印地安人眼看不可敵,頓時就遁入了叢林。對印地安人的作戰,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此,朱碧華也曾多次提醒過。
望京築城之地,李自成留了一半的迫擊炮和一半的自動步槍守護財貨。這個地方,李自成並不準備築大城,而是準備築一個10萬人所在的小城。
同時要學習現代時空,他要在這裡起一所學校,名叫望京學校。最初是小學,此後可能有中學和大學。
除了築城之外,李自成的精銳必須作戰。因爲朱碧華只承諾給他們半年給養,半年之後,如果還想要給養,就必須拿物資或黃金來換。
所以在相對安穩後,李自成開始進行劫掠作戰了。
對此,他在來之前,也有所思考,所以專門請朱碧華在現代時空給他打造了6艘蒸汽輪船,這個船,比大明本土的那個1000噸海船,那就小多了。所有機器設備裝備好後,自重不過100噸,而載貨量不超過300噸。
這些船,就是他縱橫美洲的本錢。
後世華盛頓外所在的海灣,名叫切薩皮克灣,此時自然叫建華灣。這個小灣裡,時常有英國人的船來船往,同時岸上,也有很多的殖民點。
美國將首都選在此處,不是沒有道理。
行文到此,看官們可能有疑問,不是說好了的去巴拿馬運河處麼,怎麼說着說着,又變了呢?
這是闖王內部商量的結果。
他們認爲,闖王再怎麼說也是一個王,去巴拿馬運河是不錯,但若大的美洲呢,如果把李闖王安排在運河處,那美洲又安排誰去?誰又能安心而去?
所以,他們商量的結果就是:李自成手下頭號大將劉宗敏願意帶本部人馬去巴拿馬運河開拓。
除此之外,李自成手下,除高一功、李巖、李過、李來亨等朱碧華明確表態將進入大明國防軍體系的將領外,其他將領都紛紛願意帶着手下人馬去海外開疆拓土。
當然也不泛其中一人有山高皇帝遠,建獨立王國之打算。但這對於朱碧華來講,卻樂見其成。
只要這些人建立的是種花家文化的國家,此後的世界,華人其地位當在白人之上便可。大明一國,是否能統領之些,還得看朱由檢後人的應變能力及開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