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

輪船沒有辦法速成,只能夠在現在的研究路線上面,逐步的向前攀升,不過對於這樣類型的東西,定海軍有一定的經驗,無外乎是加大投入。

比如說,傳統的驗證方法,都是等到出現問題,再根據問題進行處理,而定海軍,會選擇100個,甚至1000個實驗對象,有針對性的進行測試,找出一些的數據指標,從數據之中總結規律。

爲了這個規律,在短時間之中,形成的數字,可能是尋常的測試的100倍,這樣肯定能夠快速的產生效果,但是這樣的方法,有唯一的弱點的,那就是花費巨大。

定海軍目前,經濟體量已經非常大了,因爲趙信的遠景的眼光,加上已經形成的經濟體系,定海軍的勞動力效率非常的高,在保證了足夠的工人的前提下,每年可以創造無數的財富,這些財富,浪費一點無所謂。

趙信很希望,更快的把輪船給造出來,爲此付出一點點的代價也無所謂,原因就在於,趙信有着艦船巨炮的情節。

每一個軍事愛好者,都會喜歡艦船巨炮,戰列艦,代表了的軍迷們的無限夢想,哪怕在21世紀,還對着100多年前,一戰時期的戰列艦對決念念不忘,無論是英國,還是德國,還有那個史無前例的軍備競賽,無不是軍迷們爭論的焦點。

反倒是到了二戰時期的,更加精彩,並且戰鬥力更加強悍的航母的對決,很少有人提起,雖然,軍迷們也知道的,航母取代戰列艦,那是歷史發展的大勢,在大和被幾十架飛機輕鬆擊沉就可以看出,可是對於航母,軍迷們真的愛不起來。

戰列艦,如果從的無畏艦開始的話,那就意味着的,炮管的口徑最少在11寸以上的,排水量在2萬噸以上,最高時速最起碼也要超過18節的。

這是一個鋼鐵怪物,從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在海上,除了戰列艦能對付戰列艦之外,其他的艦船,很難對付。

雖然說,在戰爭的歷史上面,有潛艇擊沉戰列艦的戰例,可是那些都是前無畏,甚至大部分還是受傷的,真正正面對決之中,堂堂正正的擊沉,還是要到航母時期,從20世紀初,一直到20世紀中葉的,戰列艦都是海軍當之無愧的主力,就算是在二戰的前中期,戰列艦也是主力艦。

定海軍目前,已經擁有了一部分的戰列艦的指標了,火炮和裝甲就是關鍵,11英寸火炮,也就是280毫米,這個火炮的口徑,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被定海軍給製作出來,威力上,不知道能否跟一戰時期的戰列艦艦炮相比,可是已經算不錯了。

之後,一步步的提升,到現在,基本上達到了400毫米,比起16英寸的406毫米,只是差了一點點,同樣的,大量使用了20世紀後半的火炮技術,比如手,管身自緊,炮箍,還有內部鍍金方式,就算是在同樣層次的鋼鐵的水準上面,定海軍已經比一戰時期的火炮,強大了很多,更別說,這個水準還更高。

穿越者,牛大力,加上卡牌系統,三者結合的威力,讓定海軍非常可怕的,在11世紀,就擁有了後世20世紀末的鋼鐵水準的,製作出火炮相對比較容易,製作出裝甲,更是容易無比。

表面摻碳,這是強化裝甲的起點,可是這樣的裝甲,怎麼跟表面塗層相比,甚至一定程度上面,一定的複合裝甲,在保持硬度的同時,還擁有的吸收能量的能力,這就從一定程度上面,加強了裝甲的強度。

裝甲和火炮,這個一攻一守,可以說是戰列艦的矛和盾,這個在戰列艦的各種子系統之中的,佔據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可是的,他們不是全部,甚至說,影響的戰艦的指標還有很多。

比如說,整個戰艦的佈局方式,戰列艦,是戰鬥用的,他需要全天候的作戰能力,那麼,高海情條件之下的穩定性,就極爲的重要,這一點,是定海軍的軟肋的,定海軍連輪船,都有些的力有不逮,更別說更加可怕,更加強悍的戰艦。

同樣的,動力系統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戰列艦,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之中,集中足夠龐大的動力,這個動力是戰列艦的關鍵,只有這個動力,才能夠推動超過2萬噸的戰艦,以18節以上的速度航行。

這是真正人類造物的最可怕的戰艦,一直到飛機的發展,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的地位爲止。

動力是非常關鍵,無論是蒸汽輪機,還是三脹式往復蒸汽機,這些都不是目前定海軍能夠涉及到的部分,可是火炮已經弄成了。

400毫米口徑的火炮,這可是一個龐然大物,這也不是全部,因爲單純一門火炮,他的重量最大,也就是那麼點,可是實際上,定海軍在這個火炮的基礎上面,弄出來了炮臺。

沒錯,就是戰列艦,也就是全重炮的戰列艦的炮塔,不但擁有各種自動化的裝填設備,同時,也擁有很強的防護能力。

這個當然跟主裝甲無法相比,可是厚厚的裝甲,也足以在戰爭之中保護着海軍的安全。

單純400毫米的火炮的中重量,就高達的130噸,如果是雙聯裝的炮臺,他的重量超過了1000噸,

這樣的東西,放在2萬噸以上的戰艦上,纔算是正常,乳溝放在小型的,比如說5000噸,1萬噸,那根本不行。

小船拉大炮,在整個戰艦發展初期,比較的明顯,比如說,日本爲了對付北洋水師準備的戰艦,那就是用小噸位艦船,拉起大的炮,這是一種逆海軍發展的,到了後期,基本上要和諧統一,主流海軍國家,很少出現那種七炮塔神器的艦船,也只有在不那麼發達的國家纔會出現。

定海軍的建造能力,重炮早就弄出來了,炮臺,雖然有些困難,可是在趙信繪製出圖紙之後,也弄出來了,甚至一些更加新鮮的東西,也在趙信的提點下,做了提前的研究和測試。

趙信是一個軍事愛好者,也很的渴望艦船大炮的時代,戰列艦的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說,揹負式的分佈,比如說的,統一口徑,全重炮主力艦,這些都是基本的概念,他都知道的,可惜,在輪船上面,受到了限制。

這不是一蹴而就能夠成功的,對於渴望戰列艦出現的趙信,想着能夠儘可能的減少這個過程,就減少,至於在這個過程之中,耗費的那些投入,那就無所謂了,這個就當做是發展時期的必然投入吧。

因爲趙信的存在,有趙信這麼一個先知先覺者,在研究方面,耗費很少,大部分,趙信就指導了正確的方向,就比如說,輪船,在歷史上,輪船實際上是經歷了很多,甚至連輔助動力都有很多的選擇的,最終,歷史證明了,蒸汽機是最合適裝上的。

這個也是定海軍這麼容易攀升科技線的根本,爲什麼基礎科技,投資這麼大,非國家,或者是一些龐大公司纔能有能力推動,就是因爲,基礎科技需要驗證的東西太多了,在無數次的失敗之中,才能夠幸運的獲得一條前進的道路。

可惜,這一切,在趙信這裡,趙信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到未來發展的道路,獲得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

趙信也知道,這會喪失一些東西,要知道龐大的基礎研究的排錯,在一定程度上面,會產生巨大的浪費,可是這些失敗的過程,失敗的研究,或許在某一方面獲得突破之後,就會成爲原始積累,這個在後世已經無數次的驗證過了。

如果說,爲了這些失敗的經驗,按照後世那樣,全面的研究,那是趙信不希望看到的,趙信的眼光,可以支持很長時間,如果說,能夠在三四十年,基本上,追上後世的發展高度的話,趙信爲了讓科技發展平穩,還是會全面的發展的,可是再此之前,就沒有這個意義了。

成功的道路上面,速度最重要,一直到某種高度之後,纔會考慮質量。

對於艦炮來說,最好的,就是放在船上, 400毫米的主炮,這已經不是風帆戰艦能夠承受的,就算是再大,也不可能,甚至某種程度上面,風帆戰艦,能夠容納的最大口徑,就是在100毫米左右。

要知道,在西班牙帆船的時代,一艘一等戰列艦,是可以容納上百門口徑不小的火炮,可惜那些火炮是舊式的火炮,這樣的火炮,他們的威力,不大,多是在500米到2000米之間的射程的,後坐力也可接受。

伴隨着定海軍,在火炮上面研究的深入,特別是炸藥方面的研究的提升,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威力何止提升十倍,加上各種管身自緊,還有炮箍的提升,毫不客氣的說,就爆炸時候的鏜壓來說,提升了不止10倍,這種情況之下,火炮本身的材料,是能夠承受爆炸的衝擊,可是後坐力不行。

後世也有無後坐力炮,但是後坐力炮,多是單兵,或者是小口徑的,大口徑火炮,可以進行某些設置,減輕後坐力,但是完全減輕是不可能的,甚至有些火炮,爲了保證威力,不會採用後坐力減輕的設計。

現在的定海軍,對於火炮的研究剛剛起步,只是在不停的增加炸藥的威力,來提升整體的威力的,這樣的情況之下,對於火炮的威力提升非常大的,可是對於木質帆船來說,卻不是那麼的友好,毫不客氣的說,強悍的後坐力,是木質帆船的噩夢的。

從180毫米左右,到150,再到105,一步步的降低,如果從英寸上面來說,幾乎已經降低到了4寸的程度,可是對於西班牙帆船來說,火炮威力的提升,也代表着戰鬥力的提升,藉助着一些平臺和裝甲,能夠承受105毫米火炮的後坐力的時候,一艘船的火炮數量,也從巔峰時期的174門,降低到了60門左右,可是整體的威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不說射程,新式105毫米火炮,它的射程,達到了驚人的10公里,雖然對於有效射程而言,只有一半多一點,可是這個距離,比之之前有巨大的提升的。

另外一個增長的是威力,使用了新式火藥的105毫米火炮,他的威力已經不比老式的210毫米火炮差了,更別說射速的,3倍,甚至更高的射速,讓定海軍的戰列艦,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提升的。

可是,習慣了艦船巨炮,特別是憧憬日德蘭海戰的趙信,更希望看到,戰列艦,在目前的狀態之下,誕生到他的手中,在定海軍的科技條件,已經有了誕生的條件了。

這纔是趙信,不顧需要,強行的開啓重型火炮的根本原因,要知道,目前裝載西班牙帆船上面的火炮,都只是105毫米的,連152毫米的,都因爲巨大的後坐力,無法裝到的西班牙帆船上面,更別說250毫米以上火炮。

可是趙信依然這麼做了,本以爲,以定海軍的發展速度,在輪船上面,一定可以如同帆船那樣,一兩年的時間,就從200石到2萬石的進步了,可惜,整體結構上面的問題,讓他沒有這個可能,這種情況之下,雖然對於輪船的投入逐步提升,短時間見到輪船是可以預期的,可是戰列艦,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400毫米的火炮,就有些太大了,最少說,沒有了艦船,其他的就算是拖着他移動,都非常的困難,可是就算是西班牙大帆船的,也承受不了超過150毫米的火炮的後坐力,更別說400毫米,沒有全鋼戰艦,根本就承受不了這樣猛獸的後坐力。

趙信對於定海軍的控制力,別說是火炮這麼一項上面的投入,就連探索美洲航道這樣一個經過了多年,耗費鉅萬項目,也可以頂住一切的壓力來實行,就是這個項目太耗費資金了,纔有人在內參上面提出反對,類似火炮這樣項目,根本就沒有人說。

趙信不怕被人說,卻也不至於讓自己,太過浪費,美洲航道是重要性只有他知道,火炮,雖然也是如此,但是在艦船上無法使用這麼大的火炮,並不代表着,這個火炮沒有別的用途了,很快,趙信就給這個火炮,在陸地上面找到了一個用途。

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
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