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

孫吉的回答,解釋清楚了,爲什麼長弓隊這麼容易的成型,因爲不訓練單人的技巧,只是按照一定戰術,進行不同的應對,只要按照固定的角度和方向發射就可以了。

這樣的話,任何一個弓手都可以做到,甚至說,沒有接觸到弓箭的普通人,只要稍稍用點心,在一定時間之中,長期的重複之後,就可以做到了。

這也是之前訓練那麼快的原因,這種迥異於普通的弓箭的訓練方法,讓親兵隊長有些疑惑,這不是本末倒置麼,看起來那麼精彩的表演,就是一場秀啊。

類似的表演,親兵隊長也見過,那是在一些吃空餉的隊伍,或者是地方部隊,他們的實際戰鬥力差的要命,可是真的表演起來,絕對是有板有眼,甚至比起普通的精銳部隊,還要強大。

這就是專業表演,可是這個長弓隊也是如此麼,那麼跟叛軍的戰鬥怎麼解釋?那可是真的真刀真槍的殺的。

這也是親兵隊長唯一疑惑的一點,他沒辦法反駁,只能夠認真的聽。

果然,很快的,他就提你剛出來門道了,在長弓隊隊伍之中,有一個領弓手的存在。

領弓手,是長弓手的獨創,目前,只有孫吉,薛玉等幾個神射手,一般而言,都是他們帶上200-300,一起齊射。

齊射,領弓手,這兩個不算新鮮,卻從來都沒有結合在一起的新名詞,讓親兵隊長的疑惑豁然開朗了。

整個大宋,有什麼人,在射術上面,比孫吉強呢,以前西北還有一個丹木,可是最近聽說他死了,丹木死了,連近一點的都沒有,這個孫吉的領弓手,絕對可以稱之爲的強悍。

當然了,這一次表演,孫吉沒有下場,領弓手是薛玉,可是薛玉同樣不差,作爲整個御前班直之中,僅次於孫吉的神箭手,他表現的可圈可點。

這是一個大的漏洞,新建的長弓隊伍,可沒有領弓手的存在。

當親兵隊長提出了這個疑問之後,卻發現孫吉笑了,長弓上手非常簡單,又是拋射,甚至不必考慮什麼百步穿楊,只要大致到方位就可以了,在200步之外,拋射只要不誤差超過10米,就可以使用。

200步誤差10米,這不是精準的射擊,更不是百步穿楊,這是一個有過半年,天賦好一點的,三個月的訓練,就能夠比他強。

直射能夠射中箭靶,再稍稍掌握一點長弓拋射的特性,就能夠做到這一點。

沒錯,就是這樣,歐洲成熟的長弓隊,是沒有領弓手的存在的,領弓手,不過是趙信爲了彌補訓練不足而設定。

哪怕有了弓手加一,可是弓箭手是最考驗經驗和天賦的,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弓箭手,從團練之中挑選的,更多的是從力量方面側重,其他方面,他不知道用什麼方法選拔。

同時,一個多月的時間,也不足以讓他們成爲一個精銳的合格的弓手,能夠按照規定的套路,開弓射箭,已經不錯了。

可是孫吉和薛玉在,這樣的,在百萬大軍軍中,都能夠排入前20,孫吉更是第一存在的超級弓手,不利用不是浪費了,一個領弓手的設定,讓長弓隊的威力幾乎提升了一倍,這也是在戰場上面,壓制住敵人的根本原因。

剛剛還興高采烈,以爲發現漏洞親兵隊長徹底閉嘴了,這個漏洞是存在,而且很大,可是領弓手的出現,讓這個漏洞完全沒有了。

領弓手的標準很低,低到任何一個合格的弓箭手,只要稍稍對長弓和拋射進行了解,就可以充當領弓手。

這裡不得不說,長弓跟短弓的機制的不同,短弓更多的是精確度,直射和短弓的強度,可以讓他們比較高的命中對手,取得戰場上面的優勢。

長弓偏軟,哪怕有長弓本體的加成,在直射之中,也不如反曲弓,可是拋射不一樣了,不但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命中率也可以用覆蓋攻擊來取代。

長弓使用的是拋射,重點在於,用覆蓋攻擊,達到殺傷的作用,他不用追求某一箭命中敵人,一個不行,兩個,兩個不行三個,當一個範圍,全部都是箭雨,你怎麼擋。

這樣單純一個的命中率會低,整體命中率並不低,覆蓋攻擊,對於區域的分割,還有傷害是足夠的,當射速發揮出來的時候,3倍於普通弓手的射速,也彌補了命中率低這一點,就這個方面,攻擊力絕對出衆。

親兵隊長是苦笑,如此淺顯的道理,說清楚了,他就明白了,虧他還以爲是找到了漏洞的,卻不知道,這個漏洞正是長弓隊最大的優勢。

經過演練和解釋,韓琦終於明白了,爲什麼長弓隊這麼的犀利,叛軍這麼強大的軍隊,也沒辦法佔到便宜,一方面,是棱堡的強大,40米高的城牆還有一些佈置,直接讓棱堡成爲了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這是重點。

另外一方面,還有就是長弓手500長弓手,在城牆之上,在40米高的地方,絕對可以壓制1500弓手,這跟經驗沒有關係,這純粹就是地利的有事,一方射程增加,一方射程減少,在必須放近的前提下,弓手本身就佔據着有事,守城之後,弓箭手,是佔據有事的,對於守城的一方,可是高達的棱堡,又放大了這個優勢。

原來,可能只是5%不到的射程有事,現在提升到15%甚至是20%的時候,攻城方的人力優勢,在這裡,很難的起到作用。

再加上堡壘本身,給予長弓手相當的防護,哪怕是長弓手實力不強,訓練不夠,能夠在安全的地方開弓,哪怕是訓練不足的,只要箭按照規定射出去,就能夠產生殺傷力。

更別說長弓還有射程遠,威力大,射速快等諸多的優勢,500長弓手,可以發揮出三五倍,甚至是十倍的實力,在這一點上面來說,孫吉沒有瞎說的。

韓琦已經成爲樞密院副使,他不再是西北的一軍統帥,當時的他,考慮問題,如何增加自身的實力,讓戰鬥更加傾向於他,贏下戰爭。

可是現在,調回到中樞,擔任樞密院副使,他的身份悄無聲息的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是站在整個北宋軍隊的基礎上面,這個長弓的普及性好的話,利用到禁軍之中也未嘗不可,這本就是他的責任。

作爲樞密院副使,韓琦接受的新式武器不知道凡幾,有些甚至威力巨大,可是這麼多年了,禁軍裝備還是原來的幾個,最多在仁宗期間,增加了神臂弩,原因很簡單,一款武器加入禁軍,是需要通盤考慮的。

就目前的表現來說,長弓的性能極佳,訓練的難易程度很低,適合大規模的推廣的,威力適中,比起短弓來說,各有長短,甚至在一定方面,遠遠超過短弓,這些都沒有問題,關鍵問題就是造價。

實際上,北宋很早就複製了神臂弩,只不過神臂弩進入到北宋禁軍之中,最少走了8年。

神臂弩的強大,人所盡知的,可是最初的造價,確實讓人感慨,一具神臂弩高達400貫的造價,這不是弩啊,這是錢啊。

當然了,跟最初北宋苛求神臂弩的性能,在軍器局測試的時候,神臂弩可以在500步外,貫穿5層步人甲,威力驚人的讓人害怕。

可是綜合價格和威力,最終的神臂弩,也就是在100步外貫穿一層步人甲,300步外,最多能夠貫穿皮甲和普通的木盾。

威力減少了,卻加入到禁軍行列,這並不是的個例,雖然對於軍人來說,掌握更加強悍的武器,才能夠殺傷敵人,保護自己,可是作爲軍隊的高層機構,必須要考慮到成本問題。

沒錯,成本問題,北宋有80萬禁軍,加上廂軍,地方部隊在內,一共有超過150萬人,哪怕每一個人的裝備,增加一文錢,就是1500貫,更不用說,軍隊的裝備,貫都是最小的字眼了。

一個人增加1貫,整個軍費支出150萬貫,一個人增加10貫,就是1500萬貫,士大夫恥於談錢,可是對於國家政治,對於軍隊建設,錢真的是永遠避免不了問題。

神臂弩威力降低,帶來的是價格的大幅度降低,40貫價格,只有之前十分之一,可是他卻依然是步兵最強的單兵弩,進入到了禁軍的序列,並且大規模的普及開來。

韓琦敏銳的把握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並且向孫吉發問,孫吉聽到了韓琦的詢問,也是苦笑連連,這個造價,真的是長弓最強的地方。

他伸手比了兩個指頭,韓琦滿意的點頭,說道:“兩貫麼,還不錯,價格挺低的!”

親兵隊長也點點頭,看起來就有些簡單的長弓,它的價格應該不會很高,2貫正好合乎它的身份,之前阻礙他進入到大宋禁軍的最大問題就解決了,估計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大規模的普及了,這是個不錯的武器。

孫吉搖搖頭,說道:“韓相,我說的不是兩貫,是兩百文!”

“什麼,兩百文?”來到苗家莊之後,就沒有表露出表情韓琦,再也掩飾不住表情,甚至失聲的叫出來,一款足以跟1石,甚至是1.5石短弓相比的長弓,價格居然只有200文,這不是騙人的吧?

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
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