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

放在紙面上的會瘋,可是真正的看到的時候,也是如此,哪怕一點點的看了,10天的時間,也走不完全部,可是已經看到的,超過25個樞紐,其中15個是新挖掘的人工蓄水池,還有10個,是天然的湖泊。

這些在大草原上,看起來那麼平常的湖泊,經過了一番疏浚和挖掘之後,用溝壑和天然的河道,跟整個西北的水系,聯合成爲一體,在龐大,數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面,將會開啓整個北宋最大,也是爲可怕的一個農田攻城的。

這麼龐大水系,水流,湖泊和水渠,共同結合成了一個整體,現在還不完善,只是完成了一半左右,大概4000多裡的睡去,可是跟水源地,湖泊,加上河流結合起來,造成了3萬里以上的效果。

也就意味着,一里長的溝壑,可以達到1000畝左右的水澆地的影響,那麼3萬里,也就意味着,3200萬畝。

這個數字一出,所有人都不敢去說了,太龐大了,雖然整個北宋,擁有土地八萬萬畝以上,那是整個北宋,廣闊的國土之上,靈州加上西北,在一兩年的時間之中,能夠增長這麼多,對於北宋而言,效果是巨大的。

借用天然河道,跟真正用於灌溉的水渠,無法相比,他們的澆灌能力有限,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重複,可是一旦剩下的4000裡的水渠完成,整個工程將會超過之前的預計,在整個西北造就一番沃土。

這是最理想的數據,卻不是最終的數據,具體還要靈州這邊統計出來,但是當整個水利工程完工的時候,5000萬畝左右,是可以預期的。

這是一個可怕的讓人震驚的數字,一個60萬畝的水澆地,已經讓汴梁來的官員們,震驚無比了,5000多萬畝,代表着1.5億石的糧食產量,這對於整個西北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糧食不但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甚至可以的供給整個中國的北方,會讓本身比較薄弱的北方環境,得到有力的支持。

以農爲本,這是任何封建皇朝都無法忽視的一件事情,無農不穩,並不是說,農業就很賺錢,不,農業一直以來都不賺錢,可是沒有農業,一切都不存在了。

一個人,要維持基本的生活,單純糧食的話,一年的時間,需要的5-6石的糧食,少了這些糧食,就生存不下去。

對於升斗小民而言,他們要求的並不高,活下去,保持一個基本的溫飽,這麼卑微的要求,如果當權者都無法滿足的時候,帶來,將會是可怕的戰爭。

從1000多年前,陳勝吳廣的那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中國就形成了固有的輪迴,再怎麼強盛的王朝,也不過是幾百年的時間。

強大的漢朝,唐朝,都是如此,當農民軍起義揭竿而起的時候,他們爲了生存,爲了一口飯,變成了可怕的戰士,把看似強大的皇朝給一舉推翻。

封建王朝,都喜歡修史,爲的就是在王朝更迭之中,在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之中,總結規律,那麼糧食就是一個重點,在本就薄弱的環境之下,一旦遭遇大規模的災害,對於再強大的王朝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目前北宋的環境,開發土地,增加糧食數量,一直都是一個重點,誰也沒有想到,貧瘠無比的西北,會一下子放了這麼大的一個驚喜,當着增加的田畝數量達到千萬的時候,這已經有決定的意義了。

把西北可能產出的糧食,打一個折扣,10石一年的話,1.5億石的糧食,可以支撐1500萬人的日常消耗,這還是在巨大的浪費的前提下。

北宋在這個時代,擁有世界上最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這個時代沒有一個體系的統計,在1640年,大概是5.4億人,北宋時期,帝國較多,也比較的平穩,卻不會超過這個,大概是三四億的樣子。

可是這個人口,其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分佈在中原地區,確切的說,是以京杭大運河爲紐帶的五條河流的沿岸。

那是真正的北宋精華地區,不但四京,江南這些地方,全部在其中,也是最肥沃的,交通最爲發達的地方,在那些地方,哪怕一個小小的縣,少則五六萬,多則十來萬。

可是那是在中原最精華的區域,在西北,真的算的上是人口貧瘠了。

人口在幾千人的縣比比皆是,甚至會出現,幾百戶縣,這不是也一個縣城,這是一個完整的縣,整整百多裡,甚至縣城之中,只有不到1000人,正因爲如此,西北的人口非常之少。

目前整個西北四路,加上新依附的靈州,龐大無比土地上面,也才100萬出頭的人口,也就是說,就算考慮到未來西北大量吸引人員過來,達到500萬人,還有最少1億石,可以向外供應,這是可以敞開了供應的糧食。

邊關的道路難走,如果靈州這邊,真的有這麼一個糧食的供給能力的話,最少說,在京兆府,西北,糧食是可以解決的,比從江南調動,然後再不遠萬里的,從汴梁輸送到西北,不知道要節約多少。

更別說靠近西北的地區,比如說,陝西,再比如說關中南部一點,靠近的四川那邊的山地。

從西北這邊,還是稍稍的近了一點,甚至因爲有大量的牛馬的存在,大規模的運輸量糧食,成爲了可能。

稍稍有過一些地方執政經驗的人,就會知道的,一個開發起來,可以生產出億萬糧食地方,會帶來多麼大的利益。

特別是來自樞密院的官員,他更加清楚,糧食對於邊關的重要。

在樞密院之中,有專門籌備邊關各種物資司局,這個司局是整個樞密院最大的,也是過的最辛苦的。

整個邊關,上百萬軍隊,涉及到十幾個路和邊境軍州的各種問題,都需要他們來解決,他們需要從各地調動物資,然後通過各種的方法,運到邊關去,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糧食。

西北之所以不穩定,之所以被小小的一個西夏欺負,就是因爲本身基礎的薄弱,本地的糧食,甚至連十分之一都無法攻擊,全部需要外運。

從汴梁到西北的這一條路,算是比較難走的,各種山脈關口,最關鍵的是,沒有一個個巨大的城市,補充所需要的東西,全部都需要帶上,一趟下來,單純運送,就要耗費兩三倍的消耗,這也是糧食長期居高不下的根本所在。

往往送3石糧食到邊關,最終,真正落到邊關手上的,1石就算是不錯了。

西夏算什麼,哪怕是在最嚴重的時候,北宋也沒有把他當成心腹大患,最多也就是影響一下西北而已,如果把西夏的位置,換在河北的話,以西夏那麼薄弱的力量,河北可以輕而易舉的調動數十萬精銳禁軍,在足夠糧草和車輛的支持下的,強行的攻擊西夏。

歷史上,西夏差點被北宋滅亡,就是這樣,在集中了足夠資金,可以跟西夏一戰的時候,通過吐蕃爲跳板,在一個出色的將領的指揮之下,然後通過戰爭的方法,獲得最終的勝利。

如果西夏沒有在之前,被韓琦出其不意的炸掉興慶府的城牆,最終,全部的軍民,在絕對力量軍隊面前,玉石俱焚,單純依靠現在靈州發展的基礎,最多3年的時間,靈州就能夠積累出足夠的力量,攻擊到西夏腹地。

現在,這些已經成爲過去,和平成爲了靈州發展的關鍵,而這個龐大的水利工程,成爲了目前最重要的工程。

10天的時間,已經足以讓這些官員們,瞭解到靈州這麼一個龐大工程,還有廣闊的前景,在藉助着這個方法,震驚了這些官員之後,,韓琦也真正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要求,中樞解決移民的問題,而且一下子,就是獅子大開口,一年之內,保證200萬,以後的5年,陸續達到500萬。

韓琦擲地有聲的話語,讓所有的官員,都有些眩暈,200萬,500萬,整個北宋纔多少人,幾乎是十幾分之一,虧韓琦說的這麼的理直氣壯的。

不過,韓琦在這一點上面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提到,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口,整個西北的開發,就會處於停滯的狀態,甚至會浪費掉。

5000萬畝的土地,未來可以開發的土地可能達到7000萬,再加上大量的牲口,城市,商業,這些加在一起,確實需要這麼多人,這一點上面,韓琦說的沒錯,可是有時候,不是可以養活這麼多人,就能夠弄來這麼多人。

對於這些最高不過5品的官來說,別說是幾百萬的移民,就算是幾十上百移民,也不是他們能夠決定。

大規模移民,對於封建王朝來說,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事情,對於後勤保障不完善,容易出現各種各樣問題的時代,一個不好,那就不是送幾萬人去移民,那是直接把這麼幾萬人送到鬼門關裡了。

韓琦當然知道這一點,他也沒指望,這些人能夠幫他決定,他只是讓這些人,把看到的,聽到,如實的寫出來,通過八百里加急之類的送到汴梁就可以了,他相信朝中的袞袞諸公,能夠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
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