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

400毫米的火炮,這已經是戰列艦的主炮的層次了,在一戰時期,超無畏的戰艦,他們的火炮口徑大部分都是15到16寸左右,也就是到了二戰時期,在武藏和大和這樣級別的戰艦,他們口徑超過了400毫米,達到了460毫米,其他二戰主要國家的戰艦,少有超過400毫米。

當然了,日本的技術水準很低,他們的460毫米口徑的火炮,未必會比美軍的主力戰列艦,356毫米的強到哪裡去,火炮的口徑,雖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音速,管身倍,還有其他的音速,也相當的重要。

定海軍目前,已經解決了材料和火藥兩個問題,同時還使用了三種,只有後世在20世紀中後期纔出現的對火炮加強的方法,在火炮能夠容納的強度上面,已經達到了最大了,那麼威力自然高。

火炮,說白了,是讓火藥在其中爆炸的,然後產生了膨脹氣體,推動着的炮彈,往前快速移動,並且產生傷害的一種武器。

原則上,只要炮管能夠承受多大攻擊,火炮本身的威力,就會有多大。

爆炸產生的威力,是無限的,填充更多的火藥,就可以產生多大的威力,有時候,炮管的壽命,大概就是幾百炮而已,按照一發炮彈,在炮管之中爆炸的時間,幾十,甚至幾百分之一秒,幾百炮的壽命,就是持續的力量作用幾秒鐘,甚至更低的。

無論是管身自緊,還是鐵箍,還是塗層,這些都可以加強火炮的強度,三個一起上的前提下,單純炮管的強度,定海軍的炮管,已經達到了20世紀後半期,甚至是末的水準了,這個水準之下,超過2戰水平,那是非常正常的。

哪怕定海軍,在火炮的一些研究上面,並不深入,可是火炮,特別是大型火炮,最關鍵的基礎是材料,只要材料解決了,火炮就等於解決了一半,對火炮瞭解的不深刻的話,或許無法縮小,可是放大,是沒有問題。

就這樣,在一定的巧合還有趙信的持續不斷的投入之下,火炮也是越做越大了,目前最大的一門,已經制作出了,口徑在400毫米以上,這個火炮,算起來是40釐米,經過了後世的技術理念,使用的是更先進的火藥,還有更加強大的彈頭,這些火炮的,威力無窮,哪怕是棱堡這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在這樣的火炮面前,也是不堪一擊的。

趙信是一個軍事愛好者,他甚至親自研究過長弓,還去打獵,作爲重炮最巔峰的時代的代表作,無畏艦和超無畏艦的時代,他很希望的重現這些的艦船,火炮已經有了突破,比起無畏艦初期的時候,已經增大了很多了,可是無畏艦的另外一個基礎,大型的輪船,卻是一個制約的,定海軍沒辦法制造出來。

定海軍,因爲趙信的躍進,直接跨越了木質鐵肋的存在,直接走輪船,可惜,問題衆多,定海軍雖然有水池實驗,還有更加科學的方法,可是崛起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別人用百年,數百年,才能夠累積出來的收穫,在定海軍這邊,可能只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跨過了,這是因爲趙信躍進的結果,可是並不代表沒有瓶頸,現在,這個瓶頸就顯示出來了。

在風帆時代,船已經是人類製作交通工具的最大的一個,到西班牙大帆船還有飛剪船這樣的遠洋船舶的時候,更是大了許多,從幾十噸,一下子躍升到了千噸,可是從普通的風帆戰艦,再進入到輪船這個程度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幾千噸都是正常的,更大的也是。

如此不停攀升的重量,特別適用的不是木頭這樣,比水輕的材料,而是鋼鐵這樣比誰更重的材料,這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

趙信從後世走來,又是經過了高考,並且受到了諮詢洗禮這麼多年的,他當然知道輪船的基本原理。

密度這個東西,是看整體的,而不是單獨某一種材料,鋼鐵製作的輪船,之所以能夠浮起水面,就是因爲他的整體密度還是比水輕,說白了,就是把鋼鐵分割成不同的艙室,這樣下來,空氣的密度比水輕的多,空氣跟鋼鐵,一經中和之下,就形成了比水重的東西,也可以製造船舶這一點。

空間,艙室,還有一些獨特的設置,比如說流體,還有設計方面的,定海軍,在趙信的推動之下,製作出了西班牙大帆船,還有飛剪船,對於流體體系並不陌生,飛剪船就是流體浮力的大成者,獨特的設計,空心船首,會讓船在迎着風力前行的時候,微微上翹,這樣整個船跟水面接觸的較小,同時,飛剪船的整體形狀,就是一個刀鋒一樣的,產生的阻力更小,這纔是飛剪船速度飛快的原因。

趙信沒有對輪船有許多的研究,也沒有力學和艦船學方面的知識,可是他看過的多,別的不說,螺旋槳的位置,他是會設計的,這個已經是後世輪船走過多少代才形成的,同時,整個輪船的形體,煙囪,還有一些整體的佈置之類的,他也知道。

當然的,他知道發展的規律,從中國式帆船之後,到西班牙帆船,再到飛剪船,然後,不必考慮其他構成的交通工具,直接就進入到輪船,用鋼鐵製造這個領域了,這個領域的在後世是常識。

可是就算是如此,輪船的發展速度,還是很慢,之前所有的突飛猛進,在這裡形成了巨大的屏障,哪怕費盡努力,都沒辦法完成輪船的定型和量產,連民用的小火輪,都沒有弄出來,更別說還是軍艦上面,真的是非常困難。

對於此,趙信也非常無奈,在火炮上面,有了巨大的推進,400毫米的火炮,別說跟一戰相比,一戰幾乎是無敵的,就算是放在二戰之中,也算是佼佼者,威力上高於356毫米,或許能夠壓它一頭的,也只有大和那樣的怪物了。

武器上面,特別是大口徑重型火炮,已經是二戰時期的水準了,鋼鐵質量,甚至已經達到了新世紀,在趙信看來的,一切都不成問題了,在大型的蒸汽機剛剛醃製完成之後,就開啓了的輪船的研究。

本來想着,怎麼,也應該有一點的發展,不說,萬噸的戰列艦,幾千噸的戰艦,應該是手到擒來的。

趙信忽視了船隻的技術含量,毫不客氣的說,就算是曾經的北宋,製造任何一艘在內河上面航行的船隻,也需要很多的技術的,那些世代相傳的,從一個最初級的幫工,一直到主持一艘船的大匠,這些需要好多年的路才能夠走過。

到了西班牙帆船和飛剪船,他們的技術含量就更高了,毫不客氣的說,其中每一個木板,每一面帆的設定,都需要無數次的計算,這也倒罷了,到了輪船這個層次,提升就更加的高了,幾乎整體每一個結構,都需要計算,要給浮力不過關,那麼剛剛送到水面,就會沉沒的。

定海軍在普通的河船,在西班牙帆船和飛剪船這些領域之中,積累了衆多的經驗的,後世的學院派和師徒傳授的這兩個方面結合,促進了定海軍在遠洋海船方面的發達的,可是在輪船方面,卻不行,之前跨越式的發展,跳過了一些艦船的結構,最終產生的惡果,哪怕是水池實驗,還有計算上面,都一切正確,但是,就是沒辦法制作出一個合格的船。

要麼,製作出來的船,下水還好好地,一個浪花打過來,就沉沒了,要麼就非常可靠的,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最初的時候的,研究人員只是以爲,這是實驗之中的必然的問題,只要沿着正確的方向去解決就可以了,可是越是解決,越是有問題,甚至後來,製作出來一個,連水都沒能下,因爲只要進入水中,立刻就沉,船塢都出不去。

趙信一直都對輪船很關注,在找到了美洲的航道,並且在美洲已經踏足了一個立足點的前提下,未來美洲是肯定要開發的,南北美洲,這兩個龐大的大陸,充滿了動植物的寶物的地方,絕對是值得關注的。

北美也倒罷了,那不過是地盤大一點的,資源多一點而已的,可是南美,那真的是寶地,世界上第一大河亞馬遜,巴西的熱帶雨林,蘊含了多少植物的寶庫,把眼睛看向南方,在阿根廷,還有一個潘帕斯高原。

那可是一片寶地,在那麼一片高原之上,是沒有牛的,在16世紀,西班牙人第一次把牛帶到了潘帕斯草原上,然後毫無天敵的他們,在這麼一片肥美的草原上,瘋狂的生長的,到了18世紀,西班牙人粗布的估算了一下,在這個高原上,一共有8800萬頭的野牛。

200年的時間,增長了幾千萬倍,恐怕生殖力比他們更強的,那就只有澳大利亞的兔子了吧。

難怪後來,網絡上面,以後一個段子,說什麼的阿根廷人,遇到了經濟危機的時候,氣憤無比,回家來一頓烤肉大餐壓壓驚,在阿根廷,曾經牛肉,是最便宜的那種。

飛剪船,相當的好,是整個風帆艦隊的巔峰,可是它還是有很多的問題,那麼輪船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本以爲,研究人員們,會給他一個完美的答卷,不說幾千噸的,上萬噸的那種的輪船的,一兩千噸的小火輪總是應該可以吧,可是現實如同當頭一棒,別說是一兩千噸的,50噸,100噸的都沒有做成。

到底是因爲什麼,難不成是比重不行麼,可是按照他給的公式,密度和浮力上面的公式,或許,那個直接沉下去的,是浮力不行,可是另外的那些,就不是了,有一個就只是一個空心的鋼板,剩下的全部是空的,比重這方面,比起木製的,要輕很多。

可是浮在水面上了,性能卻更加不穩定,一旦大風大浪來臨,就很容易傾覆。

趙信認真分析原因,突然想到了後世的發展,似乎從木質的帆船到輪船,還要經歷一個鐵肋的過程,雖然說,定海軍已經用實力,越過了這個過程,會不會是這裡出現了問題。

趙信在控制定海軍,在推動定海軍在技術和機械方面的發展的時候,大部分的情況是一帆風順的,可是在一些特別的領域,還是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說,本來應該經過的部分,跨越過去了,看起來這個部分,似乎跟後面,沒有直接的聯繫的,可是實際上,它卻是這個研究過程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反,漏掉了這一個的,對於整個研究,都會有影響的。

處理了這些東西,特別是實實在在的例子,在趙信覺得,或許這個木船鐵肋,對於整個輪船的產生,沒有多少影響,可是還是指點技術人員,對這個方面進行了一番嘗試。

果然,趙信的想法是正確的,木船鐵肋,他是輪船必須要走過的一步的,只有給木船加鐵肋,就可以掌控浮力的大小,本身帆船,有一定的重心,可以在海面上輕鬆的航行,並且受到了高海情,還可以成功穩住,不至於傾覆。

加上鐵肋,這鐵肋的重量,鐵肋的大小,對於整體的重心非常之關鍵,這個不同於之前直接的輪船,這個可以前前後後的嘗試,弄清楚了這個密度的問題,未來,在製作輪船有巨大的幫助。

講清楚了,就是這麼的簡單,當然了,如果趙信對於密度,對於流體力學方面,有出色的認識,甚至研究非常的深入的情況下,不必經過這個過程,直接把重心,把整個船的形態都給弄出來就好了,可惜趙信沒有,那麼按照歷史上面發展,纔是正確的選擇。

在把鐵肋木船給製作出來之後,對着他一通的研究,就對輪船有底了,一些比例大體上先按照鐵肋的來做,哪怕不理解,直接拿來主義,拿來用就好了,很快的,就收穫了第一艘比較成功的輪船,不過,這個輪船,很小,只有100噸的排水量,最多就是19世紀的時候,過江的小火輪這個檔次的,可是小的製作出來了,大的還遠麼?

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
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