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

團練,說白了,是地主豪強組織的,結社自保,雖然每個地方,都會設立團練使,但是大部分的團練使都是虛職,北宋內部比較的太平,很少有亂匪之類的,也沒有必要結成這個。

可是團練這玩意,是政府大政,沒有多少人辦,並不代表不能辦,並且,伴隨着西北壓力巨大,以弓箭社團練爲核心的民間武裝,大行其道,也是上層所倡導。

團練沒問題,出在苗家莊的身上,就有些問題了,目前坐鎮大名府,負責情報工作的王家七郎王鹹林皺起了眉頭,怎麼又出了幺蛾子,從運河截殺開始,只要是關於趙信的事情,都會出現衆多的變數。

運河之上,集中了500水匪,還有丹木這樣的一個西軍將領的正規軍,居然沒打贏,幾乎全軍覆沒,連頂級高手丹木都命喪當場,這對於王家來說,是根本就沒有想到的。

這也太離譜了,雖然說,他們沒有調查到的孫吉在船上,可是手持落月弓的丹木,應該比孫吉要強,怎麼可能會死在那裡,會不會是哪裡出了問題。

正是抱着這個華裔,在調查戰場和詢問倖存者的時候,他們才粗略的還原了戰場情況。

真正的情況是,丹木確實大意了,不然也不會死在那裡,一個都的正規軍,在運河之上,被幹掉了一半,這已經是敗局的開始,這不影響大局,丹木和手下,還佔據了上風,之後出現的鐵箱車和虎車是怎麼回事,開什麼玩笑,這樣的東西,憑空就出現在了運河的周圍。

鐵箱車和虎車,在禁軍裝備之中,只是屬於後勤的裝備,可是這些裝備無一例外都是非常沉重,怎麼可能長了翅膀一樣的,飛到那邊去。

鐵箱車和虎車,只不過讓孫吉他們在劣勢之下,擋住了丹木的攻擊,可是真正讓丹木死的,卻是另外一種東西。

當時丹木的傷勢,那可以所是如同見鬼了一樣,渾身上下都腐爛了,如果不是熟悉丹木的認出了他手腕和腳上的傷疤,幾乎分辨不出丹木到底是不是死了。

難道是用毒,可是如此猛烈的毒,要到什麼程度纔可以,而且不是喝下的,而是被攻擊到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個出其不意,讓趙信逃脫,接下來,纔有了第二步截殺的失利,孫吉和落月弓結合在一起,簡直是變態,他們早知道孫吉在,絕對不會排除第二波,第二波幾乎都是送死的。

現在,他們都準備動用第二個手段了,韋貴是最好的選擇,韋貴在雲翼軍之中,地位比較高,受到底層的士兵的愛戴,而且韋貴的家族,也不上不下,屬於容易控制的,在這個節骨眼上,團練是個什麼鬼。

800人不影響大局,可是之前的運河截殺,都出現了這麼多的變數,這會不會也是一個變數。

很多東西,放在趙信的身上,已經有些不能以常理來言之了,很多不起眼的變數,就會產生截斷的問題。

王鹹林拿不定主意,把在大名府的王家,二代,還有一代的負責人都給着急到一起,共同評估這件事情的影響。

有人爲沒有什麼用的,用腳後跟都知道,一般的團練沒用,也就是受到一點訓練,有些武力的農夫而已,孫吉培訓出來的團練,也不可能達到禁軍的程度,

第一點,兵源就差別巨大,禁軍是什麼,是北宋的正規軍的,是在衆多候選者之中,精選出來的精銳,只是七尺五寸的身高,還有開弓一石,就足以刷下一大批人。

團練的選材,充其量是十里八村的,這些人肯定達不到禁軍的標準,因爲或許百姓之中,有超過七尺五寸米的身高,可是,單純苗家莊,甚至是保州這個地方,要想挑選出800人,很難很難。

就算,苗家莊有這麼好的兵源,單純兵源並不能夠成爲強兵,禁軍也是訓練多年,那雲翼軍爲例,雲翼軍之中,從軍5年以上的,佔了9成五,10年以上的有四成,其中還有差不多3成,是參加過激烈的戰爭,有過戰鬥經驗的,可以說,是毫不客氣的老兵。

這樣的士兵,怎麼可能被訓練一兩個月的新兵超過,這種可能性很小。

王家商討的結果,保持重視,在各個單方面進行阻撓,防止禁軍的裝備和制式的軍弩,強弓之類的,進入到團練之中,哪怕是最基本的配備,也不行。

這一點,應該比較容易,王德用在軍方勢力巨大,無法阻止團練成立,這是團練使和州府的事情,可是在調配一些軍事裝備的時候,他就有辦法了,哪怕不能擺明了禁止,側面影響一下,拖個一年半載的,誰又能夠說什麼。

雙管齊下,在這邊影響軍械,在另外一邊加大投入,本身,準備調動一兩千人的,現在調動的超過5000人,同時,會運作軍部,調動一批禁軍的裝備,在發動的那幾天,運送到的保州,正好落到叛軍的手上。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哪怕有強有力的戰士,沒有武器裝備,也發揮不出來,戰鬥力。

本身,就是以雲翼軍爲主的,現在可能總人數超過萬人,其中禁軍的裝備可能會超過7000,還有一系列的後勤補給和攻城器,這些,全部湊齊的話,別說苗家莊又800人,哪怕是多了10倍,8000人,又怎麼抵擋的住。

這樣的舉措指定下來,然後所有人都開始按照這個舉措來指定計劃,同時王鹹林也開始了接下來的準備。

那就是第三個手段了,第一個運河截殺,第二個煽動雲翼軍造反,一個比一個過分,可是跟第三個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到朱貴這裡,已經算是破壞了很多規矩了,用造反的方法,毀滅保州的政治體制,在這樣不可能的前提下,趁亂出手,幹掉趙信。

如果連這一個方法,都不能幹掉趙信的話,他們恐怕就只有一個選擇了,那就是引入別的力量。

說白了,勾結內外,出賣國家的利益,引入遼國的力量。

保州深處遼宋前沿,在前方的前線,王家都有影響力,甚至在遼國,也有一定的眼線,只要把一些消息泄露,有足夠的利益,吸引到遼國關注,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真的苗家莊逆天的能夠連雲翼軍加強版的幾千上萬人都能夠擋住,那麼遼國的20萬鐵騎呢?

如果不是別無選擇,這種方法,他們絕對不會動用,這是一個雙刃劍,傷人傷己,一旦遼國進入,那麼不獲得足夠的好處,或者是遭到巨大的傷亡,他們纔會退兵,河北是王家的根基,河北如果收到巨大的創傷,王家的根基也會動搖。

這就是歷史,爲了一件事情,甚至不惜動用戰爭的手段,甚至是賭上國運。就是這麼的黑暗的,在表面上和平的溫情脈脈之中,蘊含了無數的殺戮和陰謀詭計,一些看起來匪夷所思,卻最終發生的戰爭,衝突,真的如同歷史上面記載的那麼的簡單麼?

從運河截殺之後,王家就知道,他們上船太早了,現在處於極爲尷尬的局面,必須站在前臺。

不殺死趙信,幕後之人,永遠無法問鼎那個高位,現在趙信已經離開了皇宮,仁宗對他的保護,還是相當的的到位的,必須要抓緊時間,否則,拖上幾年,當趙信逐步的懂事,並且成功的成長之後,仁宗一定會把他接回到皇宮的。

仁宗把趙信送出皇宮,一方面,是因爲皇宮之中,不是特別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仁宗也抱着清理皇宮的想法的,包括的一位皇妃,幾位低等嬪妃,幾十位太監宮女在內,都被一一的處理,

可以說,把皇宮之中,他們的耳目眼線給一掃而光,而且這不是短時間的,仁宗藉助着這個機會,在不斷的調查,不斷的擴大,波及面越來越遠。

他們等不了那麼久了,越是拖下去,時間就越困難,仁宗的動作越來越快,首先就是在諸多意外之中,所有牽扯到的宮女嬪妃,幾乎都受到了處理,被打入冷宮之中。

這其中肯定有冤枉的,可是有錯殺無放過的前提下,他們在宮中的眼線,也大受影響的,真的仁宗一時覺得,事情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讓趙信回宮的話,那就一切全完了,他們手頭的力量,不足以的再對付趙信,這種情況下,就真的是龍入大海了。

這一次,希望韋貴能夠爭氣點,把趙信扼殺掉,在王家人心中,哪怕焦急,卻不擔心,韋貴肯定可以被控制住,雲翼軍,加上他們提供的5000精兵,還有超過8000套的禁軍裝備,等於是8000訓練有素的禁軍,這樣的隊伍,發起一個小規模的戰爭都可以了。

西夏立國之戰,禁軍參與其中的才幾萬人,這就差不多近萬,對付的還不是一個堅固的城防,只是一個人數不多的村子,應該是可以輕鬆拿下的。

王家的車輪,開始轉了起來,一旦韋貴同意,王家就會迅速的介入,截斷保州高層跟底層之間的通道,甚至把一些關鍵性的崗位,進行調離和消滅,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中,推動兵變,夜長夢多,一個個的變故,讓他們再也沒有耐心,慢慢的等待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
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