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

屬於蕭惠的帥旗動了,這在之前,是野利榮興最期盼的,因爲軍旗的動作,會直接決定主帥的動作,任何一方先動,都會給對方機會,做出有針對的佈置。

這個也要看時機,因爲戰局的變化不同,野利榮興已經是處在非常危險的狀態,他也發現不對,正要後退,可是沒辦法,他被蕭惠盯住了,蕭惠軍主力,直面他,絲毫不顧損失的向他衝過來。

這一次變化,是整個戰爭之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變化,勝利的天平,已經明顯的向着遼軍傾斜。

蕭惠騎在馬上,在親衛隊的護衛下,緩緩向前,作爲主將,年過六十的他,早已經不用衝鋒在前了,從軍隊之中走出,並且觸類旁通之下,他算是比較另類的統帥。

蕭惠的目光,一直都在周文秀的千人隊身上,周文秀的勇武,超過了他的想象,從某種意義上面,周文秀算是這一次出征的最大的驚喜,不過,他更期待他的表現。

勇武已經看到了,如果單純只是勇冠三軍,在整個大遼,也有十幾位青年才俊,能夠跟周文秀比肩,可是輪到機變和戰陣上面的控制,就不多了。

沒辦法,遼國以武力立國,強橫的武力,纔是一切的根基的,從家傳,或者是鄉野之中,搜索的勇士,以遼國龐大的地界,要弄到這些並不難。

可是智將就很少,北宋文明盛世,這些遼國知道,可是這個羨慕不的,遼國的根本是武力,哪怕放棄了之後,準備學習,也不會徹底的改變,雖然誕生了蕭惠這樣的智將,可是付出的時間太多,代價也太多,幾乎只能夠依靠時間,而不能夠批量的產出。

“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吧!”蕭惠長嘆一聲,專心致志的盯着戰場。

他所希望的,是周文秀能夠根據局勢隨機應變,可是卻不能徹底的把心思放在這個上面,如果因爲這個,而讓整個戰役失敗,那就得不償失了。

在戰場上面,帥旗的變化,是很大的一件事情,爲什麼要在戰場上面樹立帥旗,不是被當成靶子麼?

可是實際上,帥旗的一些動作,會告訴這些軍官,到底發生了什麼,有經驗,對於軍略和軍陣瞭解的將軍,都會隨機應變,進行不同的調整。

另外一側的主官,還在跟西夏騎兵拼殺,雖然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卻沒有達到周文秀那樣壓倒性的優勢,他的頭腦簡單,也沒有意識到,帥旗移動的目的,只是感覺到,似乎陣營很好,主力出動,可以幫助他更快的確立壓倒性的優勢。

周文秀很清楚,因爲他接連的攻破了兩個3000人的步卒,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損失,讓步卒的心態不穩,也造成了步卒跟周圍之間距離,拉開到了2裡。

兩裡,對於騎兵而言,只是快馬衝鋒的時間,很快就能夠跨過他們之間的距離,可是對於步卒而言,最快也要一盞茶時間,最慢,要一炷香的時間。

當主力開始攻擊,雖然不知道勝負如何,可是一共1萬名的騎兵,被他們兩隻千人隊,分別牽制了1000人,剩下的,大概是7000對8000,只有1000的差別,再加上遼軍戰鬥力的優勢和蕭惠的指揮,周文秀果斷的做出了選擇。

長刀揮舞,巧妙的轉了一個圈,指向另外一方,剩餘步卒的位置,大聲的吼道:“沖沖衝!”

重騎兵迅速的加速,新式的重騎兵,使用了更出色的鎧甲,在提供了更強的防護能力的同時,也減輕了重量,人馬重量最少減輕了的30公斤以。

別小看這個30公斤,30公斤的重量,可以讓馬以更快的速度衝鋒,最終得到更大的殺傷力。

周文秀率領的騎兵,開始向着1.4萬的步卒衝上去,1000對1.4萬,14倍的差距,可是雙方的戰鬥力對比,卻是完全兩樣。

首當其衝的,就是那最前方,本身準備跟騎兵對抗的3000步卒,他們因爲周文秀部的戰鬥力,而猶豫,這個猶豫,就害了他們。

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只有不足400米的距離,在快馬的高速之下,只用了一點點的時間,衝向了步卒,然後毫無意外的,這個步卒,又崩潰了。

遠方,一直都關注着這一切蕭惠,滿意的點點頭,果然,周文秀沒有讓他失望,他的表現,他的戰鬥力,他的隨機應變能力,都超過了目前遼國的青年才俊,也不枉他這麼看重,把他從普通的八品文官,提拔到的了千夫長的程度,看樣子,大局已定了。

蕭惠專心致志的把心思放在了野利榮興的身上,這下子野利榮興就倒大黴了,他面對着無休無止的攻擊,有些抵擋不住,3000鐵鷂子,到底是派出去,還是不排出去。

以野利榮興爲首的中軍,成爲了的攻擊的目標的,特別是經驗豐富的蕭惠,怎麼也不可能讓中軍逃跑,最少說,那個最重要的鐵鷂子,大部分都要留下來的。

野利榮興一臉苦笑,在一個時辰之前,他還意氣風發的想要展現他的力量,想要擊敗遼國的北苑樞密使,韓王蕭惠,可是一個時辰之後,他幾乎沒有任何的能力抵擋住蕭惠的兵鋒。

野利榮興也知道,這一戰敗了,而且是大規模的潰敗,在這個時候,他就算是逃回去,也沒有什麼好的,索性死戰不退。

他留下了1000鐵鷂子還有剩餘的騎兵,剩下的2000鐵鷂子,以護衛步卒的名義派出去了的,爲的就是決死一擊,爭取減少損失。

一夫拼命,萬夫莫敵,在這種情況下,留下來的1000鐵鷂子,還有騎兵,其中不少都是野利榮興的心腹,他們在知道沒有幸存的可能的前提下,開始了決死的衝擊,這有些出乎了蕭惠的預料之外,一時間,戰場局勢焦灼了。

遠處,注意到這一切,特別是向他衝過來的2000鐵鷂子,周文秀把握住了對方的目的,這是一石二鳥的方法。

如果周文秀判斷錯誤,反身攻擊鐵鷂子,在鐵鷂子纏住的前提下,步卆反攻,一定可以改變戰局,吃掉他們的1000人,他們甚至有機會,再挽回整個戰局的。

好不容易,奠定了這樣的優勢,當然不可能讓優勢就這麼的從嘴邊溜走,周文秀知道,9000騎兵,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給俘虜了,索性不理會2000鐵鷂子,繼續衝擊,在步卒之中衝殺。

殺一人爲賊,殺億萬爲豪,本身,心態不穩,氣勢已經衰落到極點的步卒,被周文秀的繼續攻殺,卸掉了最後一口氣,兵敗如山倒之下,成爲了戰場上面,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兵敗如山倒,步卒徹底的崩潰了,開始轉身逃竄。

被騎兵攻擊,最怕的就是轉身,正面對抗,或許有機會,或者躲開,或者反殺,周文秀的部隊,總數並不多,只有1000人而已,10個換一個的,也只是能夠換取1萬步卒。

可惜,沒有如果,面對着殺神一樣重騎兵,這些本身實力就差步卒,完全沒辦法抵擋的,他們潰逃,也代表這這一戰的結束。

首先反應過來的,是2000鐵鷂子,他們本就帶着偷雞的想法,現在,看到事不可爲的時候,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這個時候再猶豫,那是把的性命給交代下去,這是他們不願意面對的。

當2000鐵鷂子離開,野利榮興也失去了最後一絲翻盤的希望,真戲假做,也沒有意義了,他直接命令所有人都撤離,有多少的跑多少。

這中間,騎兵當然是有先天的優勢的,他們只要沒有被纏住,只要跑的足夠快,再有些運氣,就可以迅速的逃走,可是對於步卒們,就倒大黴了。

兩條腿,根本就跑不過四條腿的,這是基礎,而已經被衝破了3個3000人隊,僅僅剩下1.1萬人的步卒,在另外一端的1000重騎兵包抄到位之後,選擇了投降。

野利榮興在這一戰之中,連連犯錯,最大的錯誤就是,錯誤的估算了周文秀的攻擊力,以至於一錯再錯。

在最後時間,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因爲他死戰不退,沒有讓損失擴大,差不多有一半的騎兵逃走了。

在曠野之中,沒有第一時間剷鬥,死了心要逃走的騎兵,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擋,這是鐵例,無論是周文秀,還是蕭惠,都是有先見之明,他們只是佯裝的追逐了一番,當確定無法追上之後,就選擇了確定戰利品。

這一戰之中,損失最大的,是西夏的步卒,在這個前後一個時辰的戰鬥之中步卒全軍覆沒,被殺9000,俘虜1.1萬,只有極少數的逃走。

這一戰的結果,恐怕連蕭惠在最初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到,從接觸到結束,短短的1個時辰,就結束了,他們的損失微乎其微,甚至作爲主力,一己之力,擊敗了1000騎兵和9000步卒的周文秀部,只是損失了十餘人,戰功顯赫。

野利榮興的麾下,鐵鷂子損失1000,騎兵損失4000,連他本人,也在死戰不退之中,自殺身亡,被元昊寄予厚望的這一隻先頭部隊,徹底的喪失了繼續作戰的能力。

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
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