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

北宋造船業,在唐代的基礎上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擁有了4000料以上的大船,這樣的船,換算成,噸的話,差不多就是1300噸,這不是一個很小的數字,這是很龐大的數字。

歐洲在航海時代之前的,幾乎都沒有多大的發展,雖然地中海流行的各種船舶,都是一些小船,也就是到了西班牙時代,西班牙大帆船,英國蓋倫船,這才掀起了帆船的革命。

甚至要到16世紀,纔出現了輕型蓋倫船,真正超過北宋噸位的輪船,要到17世紀才逐步的出現。

點亮沙船卡牌的時候,就考慮過航海世紀,現在,要退一步,並且還擁有一個基礎的話,在苗家莊這樣的內陸,已經不行了,內陸無法支撐起他的盤子。

現在,趙信已經把航海,作爲了一個關鍵點,一個獲得金錢和實力的關鍵點,這是最容易獲得金錢,並且最容易積累力量的一個方式。

一旦實力夠了,就跟趙匡胤一樣,你不黃袍加身,恐怕底下人都不會願意了。

航海可以帶來大量的財富,擴張和戰爭,也會讓他的手下的實力越來越強,當實力出現了碾壓的前提下,還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在衆多的奪嫡者,都沉浸在一畝三分地之中的時候,卻不知道,他已經在外面,在中國之外,打下了一個大的地盤,夾着這樣的力量,再一次的迴歸到時候,會是什麼結果。

趙信就更加不能待在保州了,必須尋找一個海港之地,到底是什麼地方,他還在猶豫,距離不能太近,因爲太近的話,很容易受到影響,也不能太遠,他必須要遊離在覈心之外,卻不能太遠。

以這個目標的話,那麼發展基礎較好,甚至擁有的一定程度的江南就不選在內,雖然通過京杭大運河,可以快速的從江南到汴梁,可是實在是太遠了。

從開封到南京,直線距離就超過了600公里,到杭州的話,更是接近900公里,這個時代,可是沒有後世,那麼發達高速公路,如果是水運的話,蜿蜒曲折,可能就超過了2000裡。

這個距離,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是一個可怕的距離,最少要2個月,還是一切順利的前提下,這是趙信所不能接受,真的有什麼事情,黃花菜都涼了。

江南哪裡,也有些太引人注目了,沒錯,哪裡是現在的富庶之地,蘇湖熟天下足的還沒有成爲至理名言,江南是中國手工業的核心,瓷器的一大部分,絲綢很大部分,茶葉和其他的一些手工藝品,幾乎都集中在江南,哪裡也出現了一些大型的作坊,最多的甚至可以達到的1000人的規模。

腰纏萬貫下揚州,奢華的享受,是江南的代名詞,他跑去那裡,肯定會受到掣肘。

同時趙信在發展的時候,也必須要考慮未來,遼國和西夏,暫時不放在眼裡,女真和蒙古,就必須要重視了,那麼也不能夠離北方太遠。

否則的話,哪怕是海上航運,耗費較少的,也足以影響一切,如果單純只是到遼東半島還好說一點,萬一要繞過朝鮮半島,直接從日本海那邊,穿行過去,前往黑龍江和外興安嶺那邊,那就需要很長的距離了,這對於北宋的造船業和航海業,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江南不行,那就只能夠在長江以北選擇,又要近一點,那就只有在山東和安徽選擇,趙信比較屬意的,就是跟東京汴梁在同樣的一個維度上面的港口。

後世,山東和安徽,各有很多的港口的,而且是相當不錯,只不過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沒有發展。

目前中國最知名的港口,一個是杭州,一個是泉州,前者擁有杭州灣這樣天然的避風港,可以停靠更大的海船,至於泉州,則是從唐代以來,就逐步發展的港口,造船業非常發達,同時商貿往來密佈。

北方也只有山東附近,有些小型的漁港,偶爾有一些日本或者是朝鮮使團前來。

中國的海上貿易,在這個時代,多是在東南亞,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特別是阿拉伯地區,區域的優勢,加上他較爲貧瘠的環境,讓他除了海上航運業,其他發展不了。

從那邊過來的海商,要麼在泉州,要麼就到杭州,再往長江以北,就有些不太合適,不但耗時更久,而且沒有多少的利潤。

可是要如何的選擇呢,這是關係到未來3年,甚至是5年,發展的核心區域,一旦出現什麼變故,少則出現問題,多則浪費時間,雖然他的年紀還很小,可是時間也不是這麼浪費。

趙信對於這個時代,海邊的情況不算了解,這只是初步的想法,後世那些知名的海港,這個時代還沒有形成,那些通過泥沙衝擊形成的海港,天知道還在不在,未來合適的,未必現在合適,需要繼續的調查。

這麼多的地方,肯定不可能全部都不合適,重點的地方有幾個的,煙臺,青島,日照,連雲港,這些都是後世比較知名,環境較好的。

不過如果有選擇的話,趙信更加屬意最後的那一個,連雲港。

這不是一箇中國傳統意義上面的港口,他跟其他的港口比起來,都有很大的劣勢,這也是在一兩千年的歷史之中,他沒有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北方的青島,旅順,大連,南方的上海,泉州,杭州,這些都是比他適合的多的港口。

他的開港主要是因爲隴海鐵路的出現,當中部出現了這麼一個大動脈的,甚至未來,將會聯絡整個歐亞大陸橋的大動脈,一個港口跟鐵路相連,就成爲了合適的選擇,向北向南,都有巨大距離,所以,比利時人在1933年,纔開始投資,因爲戰爭的關係,10年的時間,到1943年纔開港。

連雲港位置上,幾乎跟東京汴梁在一個水平線上,是所有港口之中,距離東京汴梁最近的,直線距離不過是千里多一點,算的上距離很合適。

只要解決一定的水路和陸路的問題,到東京應該會很近,實際上,最讓趙信滿意的是,那裡沒有發展的,最少說,在沿海地區,是一片荒蕪之地,這是一個天然的圖畫,可以潑墨揮毫的圖畫。

選擇那裡,不怎麼引人注目,一個港口,在這個時代,沒有人看到他的利益之處,趙信也可以獲得平穩的長時間的發展時間,這是最關鍵的地方。

如果真的讓趙信選擇的話,趙信寧願選擇一張白紙,而不是一個畫滿了美輪美奐圖案的山水畫。真的要給趙信一個發達的城市,趙信還真的就拿不下來。

城市的發展形成的固有的體制,加上各方面人員和勢力,只是要屏蔽他們,就需要時間,更別說還有一些固有的觀念。

一個瓶頸的已經穩定的城市,要想在其中改革,只是民衆們的壓力,就會非常的大,原因非常的簡單,原來是獲取利益的,平穩發展的,改革除非是一下子都會得到笑意的,比如說,苗家莊這樣,一下子讓所有人都賺到錢了,這沒問題,肯定會推動的,重口難調的、

反倒是一張白紙,帶來的也是最底層的,這樣容易一點,只要讓他們平穩的生活,稍稍的好一點點,就足以獲得他們的支持,這一點,趙信看的非常的明白

趙信暗暗的下定了決心,反而放心下來,接下來,就是找機會,通知仁宗這個結果,他知道,要說服仁宗,這非常不容易,他不但要考慮措辭,也需要一條安穩的道路。

一定情況下,甚至必須要讓孫吉或者是薛玉親自出馬。

假死脫身是一回事,可是如果不做好提前的準備,各方面配合好,說不定只有壞處,好處就一點沒有。

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獲得足夠多的好處,爲他將來的開港奠定基礎,地大物博北宋,如果能夠在這方面,給予一點點的傾斜,哪怕只是人力和資金上面的,他在短時間之內,都會滾雪球一樣的發展的很好的。

真的要到退出來之後,他就安全了,不可能有人還在意他這麼一個名義上的苗家四少爺,這種情況下,纔是最安全的,他可以慢慢的找,總能夠找到合適的地方的。

關鍵,還在於時機的問題,不過趙信相信,孫吉的那一封奏摺,送上去之後,時機就會很快的到來的,因爲很簡單,仁宗的心態,在受到了保州兵變的恐嚇之後,肯定會讓韓琦和歐陽修來保護他,那麼他的目標也就達成了。

說服韓琦,通過韓琦的渠道,聯絡仁宗,也通過仁宗和韓琦,把這件事情擴散出去。

假死如果真的只是爲了脫身,不必這麼麻煩,他的目標更大,希望通過這一番騰挪變幻,最終獲得最大的好處,就必須要靈活應用,不過這一切不會太遠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
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