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

王鹹鬆的話,成功的吸引了韋貴的注意力,事情已經發生了,無論那些精銳的弓手,那些步人甲,是從哪裡弄到了,現在責怪王家,於事無補,攻城的事情,還需要他來指揮。

看着韋貴陷入了沉思,王鹹鬆稍稍鬆了一口氣,他歪頭看着苗家莊,說實話,苗家莊給他無數的驚喜,這些驚喜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驚悚了。

一個小小村莊,哪怕有苗淑妃站在背後,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力量,他們自問,一切都做的相當的完美,哪怕是受到了巨大損失之後,也做好了監控工作,可是誰也沒想到,變數是一個接着一個。

一個巨大的,他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堡壘,這玩意是憑空出現的,周圍的探子們都傻了,最少200,最多400的精銳弓箭手,這更是難以上青天的運作,如果仁宗早就可以做到這一切,他們策動的運河截殺,不就是一個笑話麼?

最關鍵的還在這裡,50具步人甲,這玩意,可是兵部直接控制,幾個人監管之下,以王德用的勢力,弄到一兩具,尚且困難,50具,除非兵部兵器司的官員,從上到下,都被收買,都向着仁宗,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北宋最關鍵的就是控制,皇帝掌握着某種平衡,這不但在朝堂之上,在參知政事之中,也在整個重要的機關,不可能讓一人獨大,哪怕是現在,仁宗對范仲淹的支持,范仲淹也有諾大的名聲,可是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依然很多,很多領域,也不是他能夠插進手的。

王鹹鬆慶幸於轉移了的韋貴的思路,韋貴想的更加的深入,說實話,難怪王家如此忌憚苗家莊的,在他們無孔不入的偵查之下,苗家莊居然能夠有這樣的佈置,弓箭手,步人甲,還有棱堡,難道,就真的如同王家說的那麼簡單麼?

苗家莊,可是苗淑妃在保州的莊園,一直以來,都受到了保州上下官員的照顧,以韋貴所處的地位,尚且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其中,可是現在的事情發展,容不得他不聯想,難不成,牽扯到了皇室秘密之中。

韋貴不由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任何跟皇室,跟皇帝相關的事情,那都是一個大秘密,連王德用都赤膊上場,恐怕他的命運也不會好,以前或許還有逃脫的一絲希望,可是現在,似乎的完全沒有了。

沮喪之意,直接從韋貴的心中升起,他甚至忘記了指揮作戰。

禁軍是精銳的,沒有來自上層的命令,他們依然會按照以前的命令,繼續的進行攻擊,哪怕面臨着上方的威脅。

無論是雲翼軍,還是家丁們,他們都不是新兵,戰場之上,猶豫不決是大忌,面對着敵人的攻擊,只有勇敢的向前,有我無敵,纔是最佳的應對方案,膽小怕死的,死的更快。

50個步兵,根本無法護衛這麼大的範圍,哪怕是拿着石頭砸,又能夠砸到幾個,比起過去戰爭的箭雨,這個密度小了很多。

同時,從天空落下的石頭,如果不是正好砸到要害,頭部,或者是一些鎧甲薄弱的地方,砸在背部和胸部,還要不了人命,最多是受傷而已,最關鍵的是,在棱堡上面,弓箭稍稍停歇的時候,這邊的短弓手,也在大盾的護衛下,開始攻擊。

不過,箭明顯稀疏了很多。

本身,1500名的短弓手,就不算密集,總計1.3萬人,差不多就是十分之一,加上屢次的傷亡,此時總數,不到1000人。

同時在大盾的護衛之下,大盾給他們安全的防護,也影響了整個陣型,起碼,要想安全的射擊,射出的角度,就不能太過平直,必須要有曲線。

短弓的特點就是,直射比較精準,不容易射偏,威力也不小,再有就是攜帶方便,在這個戰場上,所有的優勢都無法傾向於他的前提下,又要對着上面佯攻,還是採用角度射擊的方法,這極大的削弱了短弓的威力。

40米高的堡壘,就如同一個天塹一樣,隔絕了弓箭的威脅的,高度對於弓箭的削減,比他們想象的更大,哪怕弓箭手已經足夠的用力,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可是他們更加習慣於按照普通的攻城的感覺,最高的,不過是到了12米左右,加上大盾的削減,大部分都射到了10米以下。

落到了棱堡上面的,只是寥寥無幾,1000人之中,有20人射上去,就不錯了。

弓箭,從出現在軍隊之中,最大的威懾力,就在於密集上面,萬箭齊發的箭雨,對於步兵的範圍攻擊,一直是弓箭手最強悍的地方,2%的比例,已經低到了極點,每60息80箭的密度,相對於足足有3畝的棱堡上面,簡直是低到了極點。

甚至一定程度上,大部分箭,勉強的射到棱堡的上面,也是力量消耗殆盡,有能力射中步兵的少之又少,可面對着步人甲強悍的防禦,怎麼可能穿透,甚至有一些大膽的士兵,還伸手過去抓箭,不得不說,這個幸運的傢伙,還真的抓住了。

這不是孫吉安排的,如果是孫吉出手,他的速度更快,眼光更加精準,會選擇一些飛的最快的,有一定威脅的,雜耍般的接住幾個箭。

可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是這些跟隨着他們一起,從農民逐步的訓練,成爲了一個合格團練的士兵,給了他們巨大的促進。

站在城頭上面的苗家莊團練,他們是從衆多團練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也算是訓練度比較好,身體素質也比較好的那種,可是這些2個月前,還是普通農民的苗家莊的壯丁們,這是第一次參加如此規模的爭鬥。

說不害怕那是騙人的,之前還心存忐忑,長弓手也倒罷了,那裡是絕對安全的,又看不到攻城的軍陣,可是他們不一樣,他們從最開始,就全面的看到。

整齊的軍容,厚重的步人甲,再加上遠比他們多的多的數量,任何一個方面,比他們的總人數都多三四倍,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不當場轉身就跑,就是嚴格訓練的結果了。

可是從攻擊都沒有幾個箭矢落下來,就落下來,也可以輕鬆的被他們抓到,可想而知這中間的差別。

再怎麼說,他們也是站在城頭之上,暫時對他們產生威脅的,也就是弓箭了,連弓箭都這麼弱,可想而知下面部隊會怎麼樣,要真正跟他們的站在同樣的水平線上,那需要的越過40米高的城牆,在攻防戰之中,他們也嘗試過,要邁過這個,非常困難。

大軍壓境,上千的弓手,不過是對着城牆,大部分都被城牆所遮擋了,這給了他們信心,他們第一次感覺到,腳下的城牆這麼的堅固,會給他們足夠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怎麼會潰散。

紛紛大喊了起來,就連心中的害怕,也減弱到了幾乎沒有的程度了。

這樣的結果,恐怕是連趙信都沒有想到,更別說孫吉了,冷兵器時代,士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哪怕訓練有素,哪怕裝備精良,只要沒有了士氣,一切都是虛無的的,雙方的差別,還沒有到壓倒性的前提下,士氣足以決定一切。

到了熱武器時代就不一樣,士氣依然重要,可是士氣代表不了武器的差別,一方只有步槍另外一方有機槍的前提下,三四個人藉助着地利,阻擋住1000人的,在熱武器年代比比皆是,在冷兵器時代,卻不敢想象,那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類似於天方夜譚一般的感覺。

在士氣的鼓舞下,嚴格訓練形成記憶,逐步的浮現,甚至沒有等孫吉命令下達,他們已經開始按照訓練動作開始攻擊了。

之前拿着磚頭砸,只是下意識的,也比較散亂,現在50人結合成陣營,開始分別的對下面攻擊,樂子大了。

一個個搭杆被拿出來,開始對着雲梯進行推搡,雙方都知道,雲梯纔是關鍵,在沒有云梯的幫助下,根本無法越過40米高的城牆。

可是,在弓箭手無法對上面防護部隊產生威脅的時候,他們得以輕而易舉對雲梯下手,甚至一兩個人搖晃雲梯,無法把雲梯從城牆上推離。

雲梯是40米高的,自重就超過了百公斤,再加上最少已經上去了七八個人,差不多一噸的重量,也就是孫吉這樣的超級猛人,或者是10人以上,纔可以推離,讓這些普通士兵做到這一切,真的是難爲他們了。

可是無法推離不代表無法影響,下面並不平穩,在上面的不停的晃動,讓所有攀登的士兵,都有些困難,稍稍抓不穩,直接就掉下來了。

雙方在城頭之上,展開了腳力,可是佔據上風的反倒是叛軍,城頭上,只有50名士兵,這些士兵,一個人算一個,都無法全盤控制所有的雲梯,四面八方,一共是70架雲梯搭上了城頭。

哪怕每一個不算太長,只是勉強搭在城頭之上,卻足以佔據50個人,40米高的高度的,有了雲梯的幫助,在沒有影響的前提下,可能100息,或者更少一點的時間,全副武裝的重步兵就要登上城頭了,就連王鹹鬆和韋貴,也不再說話,他們屏住呼吸,看着城頭上面變化。

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十二章 蠻橫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五十九章 內訌
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十二章 蠻橫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五十九章 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