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

早飯吃完,已經快要中午了,趙信在苗遠的陪同之下,簡單的參觀了一下村子,苗遠也是剛剛回來,他清晨就去了天雄軍,這纔剛剛回來,聽說趙信想要參觀,立刻就過來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村莊,也是一個北宋最普通的村莊,有些雜亂的民舎佈置,帶着疲憊表情的農民,還有漿漿洗洗,縫縫補補的婦女,很平和也很生活。

如果縮小到四五十戶,或者是七八十戶,就是整個北宋最簡單的單位,在大部分的封建社會,朝廷的政令,最多隻能夠達到縣一級,有的甚至連縣都達不到,更別說村鎮了。

村鎮還是老舊的宗族制度,以三老和里長村長,作爲處理民間矛盾的基礎,有時候,爲了爭奪水源,兩大村莊產生激烈械鬥,也是正常,民不告官不究,哪怕是人命官司,也很少鬧到縣衙裡面去。

跟其他村莊略微有些不同的是,苗家莊作爲皇帝賜地爲核心,從最初100多戶,逐步的在幾十年之中發展起來,絕大多數,都是苗家的僕役,或者是賣身爲奴,苗家對這樣的村子的掌控力度相當的強,不存在什麼三老,里長,村長之類,就是一個屬於苗家的村莊。

除了跟其他村莊相似的功能之外,苗家莊多了幾項功能,市集,磨坊,木匠坊和農具坊。

這些都是縣,或者核心的鄉鎮才擁有的項目,主要是滿足十里八項的需求,苗家莊的位置合適,距離保州不遠也不近,再加上苗家地位尊崇,卻沒有欺壓鄉里,在十里八鄉非常有威信。

趙信簡單把一切都看在眼裡,苗家莊比他想的要好的多,人員足夠,這是一切的基礎,趙信口裡的人員,並不單單指能夠當兵的壯年男性,還統指一切壯年的勞動力,穿越者的身份,讓他沒有什麼歧視,男女都可以成爲勞動力。

特別是在人口總量較少的情況下,兵員同勞動力是天然的矛盾,他可以開發一些適合女人幹工作,讓整個莊子達到軍隊同民衆的平衡,讓徵兵能力進一步的上升的。

本身苗家莊的人口之外,他更加看重的還是苗家莊的影響,在周圍30裡的範圍之內,大大小小17個村子,一共擁有1.2萬左右的人口,這些人之中,絕大部分會5日到苗家莊來趕集,甚至對於苗家莊相當的信服,不能說馬首是瞻吧,最起碼也保持了相當的尊重。

這點纔是最重要的,目前只有2400人,未來遠景,甚至可以影響到1.2萬人,哪怕只是其中的幾分之一,也會讓未來的擴充變得容易很多。

北宋的農村,還相當的窮困,只要用錢來誘惑,是無往不利,軍中效應,已經是蔚然成風,只不過,在遼國前線,沒有西軍那麼的明顯,西軍不但撥款比北方要多,政策也相對靈活,北方這邊防守嚴密,政策上差了點,只有一些大家族,爲了自身,僱傭效應,而且數量不多。

錢,是基本的貨幣單位,不提它對於穩定一個國家的金融的作用,就說他本身的作用,有錢能使鬼推磨,錢能通神,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或許一個月一兩貫,吸引不到人,可是3貫呢,5貫呢,當一頭牛的價格,只是10貫的時候,當一頭豬,也才一貫多一點的時候,5貫是何等的可怕。

當這個軍隊數量達到1000人,加上配備的裝備,薪水,甚至是訓練的費用,恐怕要比禁軍的耗費還要多一倍以上,連北宋都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投入,趙信卻自信能夠辦到,別的不說,穿越者的三大殺器,甚至海貿和物流,這些那個不賺錢,有錢就有兵,這是任何時候都正確的道理。

參觀完了苗家莊,趙信也就心裡有數了,招募效應,賺錢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再說,看了苗家莊的現狀,特別是知道了,村子裡,最少有50個左右的獵戶的時候,他已經對接下來的班底,有了主見了。

在1級常駐卡牌點亮的時候,他的班底已經縮小到了很小的範圍了,現在,只是看現狀合不合適,實際上,他之前的腹案,已經是最簡便,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腹案,現在,苗家莊又擁有了這個腹案的一切重要因素,當然,要繼續下去了。

轉了快一個半時辰,中間簡單的吃點點心,趙信就要求苗遠帶着他去木匠坊,沒錯,就是木匠坊。

鄉村之中,木質的物品使用很多,有時候壞了,或者是需要添置的時候,跑到保州路途遙遠,苗遠看着有機會,就提議建造一個木匠坊,憑藉着京城派過來的一個木匠,本地招募的一個,再加上七八個學徒,5年的時間之中,已經培養出了十來個木匠。

京城派來的,早已經回去,本地招募的算是加入到了木匠坊之中,成爲了副坊主,人也加入苗家莊,在這裡娶妻生子,其他的十來個木匠,也都順利出師,現在木匠坊已經成爲苗家莊最重要的一個坊,分成了車坊,器械坊,家居坊,工具坊四個分坊,每日產出巨大。

苗遠不知道趙信要做什麼,得到了老頭子的命令,苗遠並不敢忤逆趙信,雖然他的臉色有些難看,木匠坊是苗家的核心之一,不但每月創造最少12貫的效益,還是其他幾個工坊的重要支撐,沒有了木匠坊,其他的幾個工坊就有些玩不轉。

苗起說的很清楚,要把趙信當老爺看,不過是一個賺錢的工坊而已,如果是老爺,收走苗家莊都是一句話的事情。

甚至從某種角度上面說,趙信未必是要工坊的,按照之前苗起的說法,這是一個貴不可言的貴人,甚至可能跟皇室有關係,怎麼可能看上這個簡單的工坊,可能是對房間裡面的陳設不滿的,左右也不是農忙的時節,這些木匠師傅也不忙,幫幫忙有什麼。

苗家莊的12位木匠師傅叫到了一起,他們之中歲數最大的,差不多有35歲左右,這個在後世非常年輕,可以稱之爲青年的年紀,在北宋,卻顯得有些的蒼老,皺紋已經早早的爬上了額頭,不過,渾身的肌肉和雙手上面厚厚的繭子,證明了他的職業,一個精於木工木匠,雙手上面,還有一層摞着一層的刀疤。

無論年紀大小,最小的可能剛過17,可是依然是同樣的手,顯然,最低也已經有了最少5年的經驗,全部都是出師的大工,這讓本身只想找到兩三個師傅和幾個幫手的趙信,感覺到很興奮。

木匠坊裡面,有很多的木頭,基本上,都已經做成了板子,這是初步的加工,進行了簡單的處理,只有完成了這些處理之後的,才能夠製作成各種傢俱和工具,各種半成品都有。

趙信對於木材的種類,不算很瞭解,看着一堆堆,分門別類的堆放在一起,看起來都差不多,他不懂,有人懂,他只要說出要求就好了,想來這麼大木工坊,這種材質應該是有,就是不知道數量多少。

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
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