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金英傳命

羣臣不知其意,但是還是迅速地整理了隊列,俯身接命。

金英道:“今日左順門之事,羣臣言行逾矩,逼迫朝廷,然殿下念羣臣所持體國之心,亦爲社稷而行,故在朝後,特入慈寧宮,與聖母皇太后商議後,曉諭爾等。”

剛一開口,在場的重臣便是心中一動,其他的朝臣也立起了耳朵,金英這話說得模模糊糊,但是羣臣聞絃歌而知雅意,立刻聽出了其中隱含的意思。

土木之事乃是天子一力堅持親征所致,若要處置,必要顧及到天子一旦回來之後的態度,或許,這纔是郕王殿下一直猶豫不肯決斷的原因。

畢竟天子對王振的寵愛人盡皆知,萬一郕王現在處置了王振一黨,到時候天子回來,郕王豈不是要被天子記恨?

想通了這一節,許多朝臣的心中之氣頓時散了不少。

這麼說的話,他們的進諫還是有用的,這不,郕王雖然生氣,但是還是趕忙進宮去找太后去了。

天子再寵愛王振,也要顧及太后的態度,有了太后作保,恐怕郕王纔敢真正處置王振一黨。

當然,這是大多數官階不高的官員想法,頂層的九卿大佬們個個心知肚明,郕王殿下的性子,要是會擔心這個纔怪……

金英沒關底下心思各異的羣臣,清了清嗓子繼續道。

“羣臣所諫土木之事,實乃王振一黨弄權辱國所致,命錦衣衛會同刑部,大理寺,即刻將王振一黨鎖拿下獄,王振,馬順,毛貴,王長隨,王山等人,即行抄沒家產,一應人等,由大理寺主持,會同刑部,都察院三司會審,判罰之後再行上奏。”

這話一出,底下羣臣放下小半的心,算是徹底放下了。

同時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三司會審是朝廷審理要案大案最權威的程序,但也是在文臣手中掌握的。

以如今朝局上下,對於王振一黨的洶涌輿論,他們到了三司大堂之上,又能有什麼好處,到最後還不是要按朝臣所進諫的一樣,抄家殺頭,甚至株連九族?

郕王殿下這麼鬧騰一番,又是去慈寧宮和太后商議,又是要三司會審纔敢定罪,無非不就是擔心天子歸來之後秋後算賬嗎?

好吧,這麼一想,羣臣心中的那點怒意頓時就散了個乾淨,還有心思機靈地,又開始憂慮,郕王殿下總政秉國,這樣的身份尚要如此謹慎。

萬一天子歸來,他們這幫一力進諫,甚至不惜當衆錘殺王振一黨的朝臣,又會不會被追究呢?

按今上那個重情重義不講理的性子,倒也並非不可能啊……

不過無論如何,這件事情總算是定了下來,羣臣也暫時鬆了口氣。

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金英的話頭還是沒停,而是繼續道。

“至於土木之後,倖存而歸的勳戚大臣,雖有屈從權勢,不勇不諫之罪,但念及朝廷尚在用人之際,暫且不予處置,令其閉門思過三日,留於各衙門聽用。”

這……

羣臣沒有料到,郕王會選在這個時候提起這件事情。

底下的一干勳臣自然是大喜過望,但是一干朝臣臉色卻是陰晴不定。

雖然勳戚已經交出京營,但是就算拋開打壓勳戚這一點不談,處置這些隨行逃歸的大臣,也是給土木之事定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

畢竟如此大事,若是隨行之人不處置的話,何以警戒後人?萬一以後有心懷不軌之輩,動不動就蠱惑天子出征怎麼辦?

何況,從私心來說,歸來的這些大臣,除了勳貴,也有不少是文臣,他們若是不被處置,那朝中便少了一批即將騰出來的位置,這對於現在從朝中的許多大臣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羣臣底下憂慮不已,但是懾於郕王剛剛的威勢,暫時沒有開口,而金英接下來的話,則是直接讓他們閉了嘴。

“另有此次參與錘殺馬順等人,如今被押於詔獄的七名官員,雖犯大罪,但殿下仁慈,念及其本忠心爲國,準其戴罪立功,一應人等,罰俸一年,俸祿降級一等,仍領原官差遣,派往沿邊各關隘巡查,協同守備,若此戰之後,有功於國者,可赦其罪。”

得,這下誰也別說誰了!

勳戚那邊,郕王殿下輕拿輕放,文臣這邊,也是打個巴掌給個甜棗。

對於文臣來說,這七名御史言官,是必須要保下的!

這不單單是臉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七名官員,實際上是在代今日所有動手的文官受過。

若非他們挺身而出,只怕這場風波沒這麼容易平息。

若是他們真的被以錘殺朝臣論罪,那麼傳揚出去,在場的所有大臣都是要被士林唾棄的。

郕王殿下現在,算是給他們遞了個臺階。

這些判罰看似嚴重,但是落到身上的,無非就是罰了點俸祿而已,官品降級一等,也是俸祿上的,原官原職仍在,甚至都不算是真正的貶謫。

經此一事,這七人在朝野上下必然名聲大噪,沒有人會真的因爲他們的官品降級,而看輕他們。

至於派往沿邊各關隘巡查,協同守備,看似是罰,但是實際上卻是倚重之意,要知道,當前局面,沿邊關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派遣御史科道官前去巡查是應有之意。

凡是被外派前往的,都是代表朝廷而去,非心腹之臣不得任,危險是危險了點,但是一旦立功,聲名地位必將更上一層樓,未來前途也不可限量。

這哪是罰啊,分明是明降暗升!

一時之間,底下有不少大臣暗自後悔,自己剛剛怎麼就那麼慫呢?

早知道這樣,自己也站出來多好。

但是他們卻忘了,當時的場面,朱祁鈺渾身氣場全開,怒吼的聲音充斥整個午門內外,再加上週圍幾百手持繡春刀的錦衣衛,那架勢分明就是要將主犯推出午門斬首般。

出班的那幾個御史科道,哪一個不是懷着視死如歸的決心而去的,他們既然沒有這個膽魄和氣節,自然也不配得到這種信重。

不過無論如何,人保下來了就好!

羣臣心中暗自慶幸,看來郕王殿下,到底還是顧全大局,不是那麼任意妄爲,不聽諫言之輩,這等人來總攝朝局,或許對於大明社稷來說,纔是真正的好事。

不知不覺之間,在場的大多數朝臣,對於朱祁鈺這位郕王殿下的印象,已經從一個懦弱不堪的宗室親王,變成了一個又敬又怕的朝廷之主。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感到可惜,殿下雖然寬宥了這些科道言官,但是代價是放過那些隨駕的勳戚,真是便宜他們了!

文臣這邊心思千迴百轉,另一頭的勳戚卻是不管這些,幾個七品御史而已,那頂得上他們那三四個實打實的正當年勳貴。

當下,李賢,郭晟等人立刻出班,道。

“臣等領諭,叩謝殿下恩典。”

緊接着,文臣這邊的九卿重臣也是嘆了口氣,事已至此,這或許是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了,於是不再猶豫,同樣上前道。

“臣等領命。”

一切事情都塵埃落定,午門外的氣氛總算是寬鬆了幾分,不似方纔那般凝重。

這一場大朝會,可過得太漫長了,一波三折的,回想起今日的種種,在場諸臣不由得升起一陣感慨。

恐怕,這場驚心動魄的朝會,真的會被載入史冊吧,能夠參與到這麼一場大事中來,也算是不枉自己這番擔驚受怕……

另一頭,見羣臣的心緒都漸漸放鬆下來,金英也鬆了口氣。

他早早被朱祁鈺遣走調人,沒有見到朝臣錘殺馬順的場景,但是單看如今午門外遺留下的混亂局面,以及還躺在那裡被打得鼻青臉腫,氣息全無的馬順等人,他就能夠想象當時是一副什麼場景。

人哪有不惜命的!

天知道這幫朝臣會不會再發瘋一次……

眼見局面穩定,金英才又開口道。

“今日朝會,到此便結束了,諸位大人今日想必也受驚了,早些回衙歇息去吧,殿下有命,召六部尚書,內閣大臣,左都御史及豐城侯與幾位都督於集義殿議事,各位若無他事,這便隨咱家走吧。”

終於結束了……

聽聞此言,朝臣們心絃才徹底地鬆了下來,拱了拱手,三三兩兩的結伴離開了廣場。

今日受的驚嚇太多,可得好好回去歇息一番。

不多時,羣臣就走的差不多了,金英也領着剛纔點到的幾個朝廷重臣往集義殿去。

和大多數的朝臣一樣,經此一事,這些重臣也心緒也漸漸放鬆下來,畢竟事情雖然頗多波折,但是勉強總算是圓滿解決了!

但是這其中,卻要除了陳鎰和于謙。

他二人對視一眼,皆是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凜然之色。

從金英剛一開口召他們進宮,于謙便想到了什麼,臉色陡然沉了下來,因爲這場朝會進諫被圓滿解決帶來的放鬆消失地半點不見。

至於陳鎰,雖然不知道到底要商議什麼,但是想起那一日郕王陰沉地要滴出水來的臉色,直覺告訴他,接下來他們要應對的風波,只怕絲毫不會亞於剛剛的那場朝會……

第1009章 追問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三百九十九章:明天還來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六百一十八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七百二十章:要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八百五十九章:談條件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十一章:吳賢妃第1184章 無奈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1219章 繼任人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十六章:賭!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988章 賞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五十一章:投機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1162章 小小季同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1239章 犯錯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905章 殺招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六十四章:金英傳命第六百一十四章:父與子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爲主?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七百三十七章:勞動節一起看海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1005章 局勢調轉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906章 首輔大人的定力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一章:前世今生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上架感言第895章 宴席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一百五十七章:針鋒相對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別裝了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
第1009章 追問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三百九十九章:明天還來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六百一十八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七百二十章:要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八百五十九章:談條件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十一章:吳賢妃第1184章 無奈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1219章 繼任人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十六章:賭!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988章 賞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五十一章:投機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1162章 小小季同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1239章 犯錯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905章 殺招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六十四章:金英傳命第六百一十四章:父與子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爲主?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七百三十七章:勞動節一起看海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1005章 局勢調轉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906章 首輔大人的定力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一章:前世今生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上架感言第895章 宴席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一百五十七章:針鋒相對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別裝了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