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

6承啓也知道大抵是這個結果,中原花花世界,哪裡有人肯去交趾這個多瘴厲之地去受罪?

“許卿,你覺得讓一些充軍流放之輩去安南,如何?”

6承啓有此一問不過是想着日後廣南東路都是經濟最爲繁榮之地,就連瓊州也是一個寶島,更不用說琉球了。』.』m要是把人流放到那裡,萬一幾代之後,要造反他還得跨海去征討。不如放置在交趾,還能二。大順的律法雖不是很嚴,但每年怕也有數千充軍流放之輩,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了。

“讓這些罪犯到安南,許諾若是耕種八年,可返中土。”6承啓以爲得計道,“八年過後,他們早在安南成家立業,又哪裡捨得?”

許景淳自然沒有異議,充軍流放的人,去哪裡不是放?再說了,充軍還不一定是充軍,或者只是個腳伕而已。與其去受苦,還不如有塊地給耕種。孰輕孰重,誰都會選擇。

“陛下,近時邊境不寧,時有馬匪出沒,擾亂榷場,是不是讓邊軍……”

6承啓神情凝重起來:“竟有此事?”

“遼人馬匪猖狂,漸違誓約,御備之計,先在擇人。而自洪祥二年罷兵以來,當時經用舊人,唯戶部侍郎致仕孫沔尚在,孫沔守雲內,養練士卒,招撫蕃夷,恩信最着。今雖七十,聞其心力不衰,飛鷹走馬,尚如平日。雖中間曾以罪廢,然棄暇收使,正是用人之術。欲乞陛下察訪,特加獎用,庶可備一方之寄。”

6承啓聞言,有點不喜。都七十歲了,說句不好聽的,七十古來稀,萬一那一日死在了任上,豈不是軍心大亂?

許景淳見6承啓臉色都變了,連忙解釋道:“孫沔於臣有知遇之恩,是以臣斗膽舉薦,絕無二心……”

6承啓的臉色這纔好,說道:“年已七十,焉能再用其老?豈不讓馬匪笑話我大順無人!不妥不妥,且讓孫老做個田舍翁罷,征伐一事,還是交由青壯爲好。今大同府團練使折克行尚在長安,朕欲以他攻克安南之功,賜他爲兵部員外郎,兼權雲內州都總管,率雲內州精兵,並在雲內州招募邊軍,購置馬匹,以克馬賊。”

其實6承啓就是不想用文官爲將,術業有專攻,以文御武,險,其實最爲冒險。再加上大順乃是兵符制度,分兩處保管,沒有兵符調不動一兵一卒,已經很安全了,何必再多此一舉,用文官來帶兵打仗?這不是對士卒的生命不負責任嗎!

哪怕這個孫沔再厲害,也打過幾場勝仗,但那也是文人。不能讓文人插手軍事,這是6承啓的底線,管他是誰,也不能觸碰!

幸虧許景淳是他的心腹,要是某個大臣諫言,恐怕6承啓就要貶謫了。

簡在帝心,如果不體察聖意,妄自出言,這是取禍之道啊!

許景淳討了一個沒趣後,再唯唯諾諾幾句,退出了垂拱殿。

6承啓心道:“這個年頭,讀過幾本兵書就敢說自己知兵的人我見得多了,如果兵是這麼好帶的,世上爲何就那麼幾個名將?”

封賞的聖旨下去後,折克行便知道這一次自己是真的時來運轉了。在大同府被打壓了這麼多年,一朝揚眉吐氣啊!

奈何好事多磨,折克行正待率領親兵奔赴雲內州的時候,知諫院司馬光又上奏說道:“國家患在兵不精,不患不多。夫兵少而精,則衣糧易供,公私充足,一人可以當十,遇敵必能取勝;多而不精,則衣糧難贍,公私困匱,十人不足當一,遇敵必致敗亡。此利害之明如白黑,不爲難知也。邊鄙之臣,無它材略,但求添兵。在朝之臣,又恐所給之兵不副所求,它日邊事或敗,歸咎於己。是以不顧國家之匱乏,只知召募,取其虛數,不論疲軟無所施用。此羣臣容身保位,苟且目前之術,非爲朝廷深謀遠慮,經久之畫也。臣願陛下降指揮,應在京及諸路,並宜罷招禁軍,但選擇將帥,訓練舊有之兵,以備禦四夷,不患不足。其災傷之處,州縣不得妄招饑民以充廂軍。但據所有鬥斛,救濟農民,俟向後稍豐,使各復舊業,則天下幸甚!”

6承啓後,哭笑不得。

司馬光還以爲是以前那樣,把饑民充當禁軍。要知道大順立朝之後,黃河水患就沒有停過。單單是元綬年間,大大小小的決口已經多達五六十次,河南府也是被毀了再建,建了又毀。每次黃河決口,肯定有大量饑民涌來京兆府。朝廷無奈,只能招募其中青壯,充當禁軍廂軍。

可現在廂軍已經名存實亡,禁軍早已剔除老弱病殘。司馬光雖在地方時久,卻不聞朝廷兵事早變,不復以往了。

這封奏摺,6承啓只批閱了一句話:“查實再奏。”便退了回去,至於司馬光知道實情後是怎麼羞煞,6承啓也不想知道。他一天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哪裡顧得上這個所謂的“千古名臣”?

殊不知這類的“千古名臣”,大多都是牛氣哄哄,別人都是錯的,就他是對的。幸虧包拯包黑子已經薨了,不然他能指着6承啓的鼻子罵,唾沫都能吐到臉上。6承啓還不能還口,溫言笑臉地說罵得好。

想到這,6承啓不禁有些同情起他那便宜老爸來,在包黑子的“勸諫”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態,活到六十幾歲也是不容易啊。

像現在朝中名臣諸多,有韓琦拜司空兼侍中,蔡襄館閣校勘,知制誥的曾公亮,禮部侍郎呂公弼……歷史名臣數不勝數,可那又如何?他們一個個都有着眼界的掣肘,世界觀還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不能從根本上。雖說不乏有亮眼之舉,但也是不能爲續。

這些名臣,還特別喜歡抱團攻擊另一個團體,是爲黨爭,最讓6承啓頭疼。幸虧現在政治清明一些,內閣徐崇光在朝中是少數派,還能平衡一二。待得日後徐崇光退下後,6承啓任用誰爲輔呢?任命文彥博司馬光一派,則韓琦呂公弼不滿;若是任命韓琦這個名相,則好似對文彥博也是虧待。唉,幸福的煩惱,兩難啊!

“罷了,船到橋頭自然直,走一步吧……”

6承啓放下奏摺,揉了揉太陽穴,處理政事什麼的,太耗精力了。(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七十章:流矢
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七十章:流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