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

事實上,也正如陸承啓所料。梁山水賊被剿滅的報道一出來,整個大順就傳的沸沸揚揚了。有些人還記得二十年前,朝廷水師被梁山水寇擊敗,全軍覆沒的消息,此刻想起來,真如換了個朝代一樣。自從小皇帝登基以來,大力整頓軍備,朝廷軍隊的戰鬥力上升了一個檔次。哪怕是再窮山惡水的地方,那些刁民也不敢放肆了。

不僅治安好了許多,就連外敵,也從不落下風。猶記得一年前,契丹人還年年南犯。可在小皇帝整頓軍備這一年來,契丹人連連吃虧,契丹皇帝都差點被叛軍弄死。原先大肆鼓吹漢人不如異族的言論,早就銷聲匿跡。而漢人的民族自豪感,又一次提升到了最高點。大概漢人,自漢代以來,就從未如此揚眉吐氣過了。

正是這種情緒下,百姓們都沒關注另一件大事,大順各個州府,又有不少官員被撤職下獄。具體原因,據說是與前些時日的血染金鑾殿一案有關。官場上大爲震動,可民間卻一點反應都沒有。陸承啓這一招聲東擊西,順利地轉移了百姓的目光,讓大順的震盪最低限度的減少了。至於獄卒被收買的小事,自然也就更沒有人提起了。而王家家主王元士,也被秘密遣回了太原府,原因是他積極參與破案,且不是首惡,功過相抵。只是王家家產被抄沒,這是要不回的了。王家現在已經支離破碎,要想振興,至少要幾代人的奮鬥才行。

不僅在報紙上宣揚大捷,陸承啓還一不做二不休,竟把賞賜的聖旨也在《大順民報》上登了出來。這樣一來,登時炸開了鍋。誰見過如此豐厚的賞賜?財帛動人心,人活着都不嫌錢多的,當兵都有這麼好的收入,哪怕風險很大,也足夠讓人心動了。俗話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可現在看來,當兵的似乎也沒那麼差。哪怕戰死了,撫卹金都足夠一家人吃喝用度幾十年了。

其實陸承啓的用意,也在這裡。這個年頭不比後世,後世國家民族觀念很強,一旦有戰事發生,很多有志青年就會主動參軍,爲國家獻身。可現在這個年頭,沒錢的軍隊就等於沒士氣,怎麼會用命去幫你打戰?所以跟這些文化不高的兵丁講什麼榮譽,什麼民族大義,都是虛的。你要講賞賜,講晉升,這樣才能調動軍隊的士氣,才能成爲一支令行禁止的軍隊。

所以陸承啓的目的也達到了,這些時日以來,報名參加的“有志青年”猛然增加,擴招名額很快就滿了。而離長安遠的,就沒有趕上,懊悔得直跺腳。

兵多了,也不是好事。一些痞子惡棍什麼的,也濫竽充數,混了進來。結果這類人,往往是被訓得最慘的。不過這種兵,也是每一個軍官最喜歡的。他們從不循規蹈矩,往往就能出其不意。要是教得好了,就是一根良藥,教不好,就是害羣之馬。是以新兵營,每日都有被剔除出去的兵痞,又會每日招進來新兵。

而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更是所有將領的心頭之好。這種人,爲了錢他能賣命,而且認死理,忠誠度上面有保障。其實軍隊的忠心,比什麼都重要。而皇家軍校出身的教習,都要求他們認準那面龍旗,而不是他們的主將,這無疑是洗腦式的灌輸,確實也很有效。

更爲神秘的是,在皇家軍校裡面研究的特種作戰方式,已經悄悄地在禁軍中選拔了。這種選拔,是以參加過實戰,有出色表現,且有一定身手,會使用洪祥式步槍爲選拔條件的,可謂苛刻至極。十餘萬禁軍中,竟只有不到二十人入選。這些人,都算是特種作戰的種子,每一個都殊爲難得。

當然,這種新穎的作戰方法要很保密,在朝廷中,知道的人也僅限於陸承啓和樞密院。至於皇家軍校裡面,也只有狄青等幾人知道而已。至於那些教習,都算是在世人眼裡“消失”了,而在他們重新進入世俗眼光的時候,已然成爲了大英雄。這些特種兵的教習裡面,就有蘇軾的保鏢,秦明。因爲案件的破獲,兇手伏法,蘇軾的欽差身份也就消失了,前幾日便回到了長安,繼續做他的刑部主事。

在梁山上的禁軍,則在聖旨刊登在《大順民報》後兩日,總算到了東平府。陸承啓故意算準了時間,把聖旨刊登在《大順民報》上的。可惜這傳旨內侍實在羸弱,竟騎不得馬,坐不了船,只能坐着馬車,還吐個半死纔來到梁山。日趕夜趕,纔算是不誤了大事。

禁軍廂正指揮使盧塵洹,聽得傳令兵來報,有聖旨到了,他立即穿戴完畢,備好香案,準備率軍迎接聖旨。

“聖旨到,禁軍廂正指揮使,盧塵洹接旨!”

內侍有氣無力地說道,他吐了好幾天,這會還是強打精神說出來的。

“臣接旨!”

“制曰,禁軍廂正指揮使盧塵洹,武藝卓絕,兵法韜略嫺熟,率禁軍五萬,剿滅梁山水寇,朕心甚慰。禁軍將士,一同用命,功勞甚大,特此嘉獎。着令廂正指揮使盧塵洹,升任宣威將軍,虎翼軍都虞候陳方運,升任定遠將軍。其餘各個有功將士,皆官升一級,每人軍餉皆有五貫賞賜!凡順從招安之人,酌情封賜官身。洪祥四年七月二。”

盧塵洹原本還以爲小皇帝會給他加官進爵,卻沒想到只是換來一個階官。要是擱以前,封他做宣威將軍,他肯定會樂得直蹦。可今時不同往日,他可是有大功之人,怎麼就封了這樣一個階官?其實他更想要的是殿前都虞候的職官,那樣就能統率更多的禁軍了。

沒辦法,聖旨都下了,盧胖子不接也得接了,只好跪下來磕了三個頭,拜了一次,委屈地說道:“末將恭請天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傳旨的內侍似乎已經用完了力氣,良久才喘着氣,似乎在忍耐些什麼:“聖恭安……”

盧塵洹按照禮制,又磕了三個頭,拜了一拜說道:“末將恭謝天恩!”

那內侍有氣無力地說道:“天恩浩蕩!”

盧塵洹再磕了三個頭,一絲不苟地再拜道:“末將永服辭訓,萬歲、萬歲、萬萬歲!”

“宜誠乃戒。”

內侍說完後,突然一轉身,捂住心口,似乎在極力忍耐些什麼。盧塵洹等他這句話說完,便慢慢起身了。這時候宣旨完畢,就等着內侍把聖旨遞給他了。可不曾想到,他剛一開口,那內侍便哇哇大吐了起來。幸好盧胖子身手敏捷,見到異常便躲了開去。其實內侍都吐了好幾日了,這會還有什麼好吐,不過是乾嘔罷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九百四十八章:宮帳軍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
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九百四十八章:宮帳軍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