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

長安城內的監察司生了“地震”,遠征的禁軍卻一無所知,甚至連朝堂上下,也只是風聞而已。

監察司的消息,文官們並不關注。他們關心的只是北伐的禁軍,是戰勝還是戰敗。

一個多月過去了,一點消息都沒有,真是奇了怪了。

其實都知道,他們是心急了些。

畢竟禁軍有一大半是步卒,行進緩慢。哪怕大同府離長安城只有千二百里地,但算起來每日只走百多里路,最快也要足足半月才趕得到。要是路上再有什麼耽擱,那就更久了。到了大同府後,再整軍一番,出得長城,也要幾日。這麼算下來,一個多月算快的了。

即便是6承啓,也不知道現在禁軍到哪裡了。

長城外,古道邊。

“這條是什麼路?”

一個禁軍士卒直直的長路,不禁腿腳有些軟。

“好像是叫皇上路吧,聽說是秦朝時候修築的。”一個稍稍有點學識的禁軍士卒不確定地說道。

“嘿,都不知道了吧?我可是京兆府人士,這條路再熟悉不過了。不錯,這條路是秦始皇修築的,叫‘直道’。南起京都咸陽甘泉宮,北至九原郡,穿越十四個縣,一千八百多裡地。俗稱‘皇上路’‘聖人條’!這幾年陛下也下旨翻修,纔有現在的規模,不然早就被野草埋沒了。”

身後傳來一個聲音:“你這娃子,倒是懂得挺多的。不錯,這就是秦直道。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開始修築長城,治直道馳道。長城是純防禦性工事,直道平日百姓能走,戰時則闢爲軍用。秦朝時,匈奴屢犯中原,秦始皇纔想出這個法子的。直道扼守着多個要塞,匈奴就算越過了長城,也打不到中原來。秦滅亡之後,漢朝也一直用着直道。西漢初年,匈奴曾兩度試圖進犯關中,其中一次入蕭關,直抵雍縣和甘泉。既然匈奴有意窺伺甘泉,爲什麼不從九原直接南下,卻要遠遠繞道六盤山下?

原來,在子午嶺的東西,分別是洛河河谷和馬蓮河河谷。草原人南下侵犯中原地區,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當時洛河河谷和馬蓮河河谷都沒有受到騷擾,這又是什麼原因?究其緣由,正是子午嶺上增添了一條直道,使得匈奴不能不有所顧慮。他們雖然暫時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長期盤踞。當時匈奴左賢王曾一度佔據陰山和河套地區,但不久又復撤走,就是這個道理了。前朝突厥也曾一度南犯,前朝能轉守爲攻,再奪河南地,設置東中西三個受降城,佈下了陰山防線,也是直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禁軍士卒一瞧,原來是王韶,連忙行禮道:“將軍!”

“好了,等會就到河套了,河套再往東走,便是雲內州城。雲內州城再往東,就是大同府。我們說是去大同府,其實不過是聲東擊西罷了。真正的目的,是去雲內州,匯合折克行朱大光兩位將軍。合兵一處後,徑直往東北而上,直搗黃龍!”王韶笑眯眯地說道,“你們是第一次上戰場吧,緊不緊張?”

“稟報將軍,不緊張!”一個禁軍士卒握緊了手中的洪祥式步槍,咧嘴一笑道,“有了這火槍,還怕契丹人嗎?”

“哈哈,是這個理!”

大夥都笑起來了。

再過得三日,雲內州城已經在望。

與折克行朱大光合兵之後,大軍稍作調整,便在次調轉方向,往臨潢府而去。

“姊夫,這是……要和契丹人決戰的勢頭?”

楊懷玉也是知好歹的,中氣氛都明顯變了,他也醒悟了過來,悄悄地問王韶道。

“沒錯,面那些頻繁出動的探馬了嗎?他們估計是現了敵人大部隊的行蹤了……”王韶很肯定地判斷道。

楊懷玉也想起了皇家軍校學到了知識,吞了吞口水,興奮地說道:“那就是說,再有一會,就能碰上敵人的主力了?”

王韶遲疑了一下:“還是要步步爲營好,我估計今晚會安營紮寨,等敵人上前。”

楊懷玉一愣:“爲什麼,直接殺過去不就是了?”

王韶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忘了?以逸待勞,穩勝之!我們大順此次出兵,以穩爲主,不能貪功冒進,只能步步爲營!萬一再中了埋伏,葬送的可是四十萬大軍!”

楊懷玉不屑地說道:“那多沒勁啊!”

“嘿,仗有得你打,我估計,這兩日契丹人會來偷營!”王韶篤定地說道,“到時候我們守住糧草就得了,記住,一定要將糧草分開安置!”

“不如緊緊留下馬匹的草料,將乾糧放到夥?”楊懷玉突奇想道。

王韶一愣:“這個主意不錯!就算契丹人要偷襲,也討不了好去!”

他們合計了之後,立即向種診彙報了。這個想法太新奇,種診不敢冒險,卻也沒有不同意。留下一半糧草分開安置後,把一半乾糧放到每個士卒手上,足足有半月用度之多。

當晚五更時分,果然有兩萬餘契丹人來偷營。

額,說偷營有點不適合,他們都是光明正大的來,猛地拍馬衝鋒的。

幸虧禁軍布有暗哨,當洪祥式步槍響徹黑夜草原的時候,禁軍都被驚醒了。禁軍平素都是枕戈寢甲的,就算有突情況,反應也很迅。這夥契丹人在拒馬鐵絲等障礙的阻攔下,竟根本討不了好去。甚至還有人馬陷入了陷馬坑,被陷阱刺死。

戰到天明,契丹人丟下了千餘具屍,拍馬從容地離去了。

此役,雖然禁軍沒有多大的損失,但見識到了契丹人的堅韌與武勇,所有士卒都不再像先前那般輕鬆隨意,而是真正地將神經緊繃了起來。

他們知道,這一仗,不過是前哨戰而已。

真正的大戰,纔剛剛開始。

這是一場決定兩個民族走向的戰爭,漢人有了準備,可契丹人呢?他們不過是以爲大順做做樣子而已,殊不知,人家已經下定決心要決一死戰了。

有心算無心,誰能笑到最後?

那只有天知道……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九百零七章:婕妤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百四十二章:有苦不能言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
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九百零七章:婕妤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百四十二章:有苦不能言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