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

呂寧和蔡琰,你看我,我望你的,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呂寧道:“琰妹,你去看看那小妮子,防止她又做什麼傻事。”蔡琰聽呂寧話後,也進屋看小妮子去了,這小妮子的話可是讓呂寧大的吃了一驚,看樣子這小妮子一直是在裝聾作啞,她什麼都清楚,還很會使心計哦,看樣子呂寧真的要惹大麻煩囉。

隨後呂寧着手幷州政務學校和幷州軍事學校的招生事項,二所學校必須在九月份開學。幷州軍事學校佔地面積很大,大約有十多萬畝,裡面有訓練場、遛馬場、射箭場、比武場、教學樓、學員宿舍以及各類研究室。訓練場上有各式各樣的訓練器材,特別是一些後世的訓練器材也被呂寧大量使用,這對於提高呂寧軍的訓練成績非常有幫助。

呂寧他們準備一期招收六百名,十個班,每個班是一個排,專業有騎兵科、步兵科、作戰科、情報科、器械科、後勤科。騎兵科和步兵科各招收三個班,其餘科各招收一個班,每年分春秋二季招生,學制三年,按學分制考覈,每門課程學員有二次補考的機會,否則就不能畢業,只能是結業。

學員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誓效忠,第一堂課是軍人的天職,那就是服從,服從,無條件的服從,明知上官的命令是錯誤的,但也必須服從執行,你只有向上表述自己的意見,但命令必須無條件執行,這就是軍人的職責。

軍校的校長當然是呂寧自己擔任了,總不能讓他人來擔任吧,想想後世的老蔣,其嫡系部隊的指揮官都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那可不得了,其忠心程度那可無話可說,畢竟有師生情分,況且還宣誓效忠過。

每屆畢業生前十名都會被授予上尉軍銜,其他的學員只能授予中尉、少尉軍銜。軍校的建立標誌着呂寧軍將向正規化、系統化過渡,從傳統的個人能力作戰向團隊作戰的轉變。

呂寧軍還特別注重遠程攻擊武器的研究和使用,特別是弩箭、複合弓的使用,這對於一個後世人來說,都知道遠程武器的重要性,這對於減少士兵的傷亡那是最有效果的,以及讓士兵們拼白刃戰,不如將敵人在遠處就給予消滅,所以呂寧要求呂寧軍接戰前先來一翻弩弓箭射殺,儘可能多的利用遠程武器消滅敵人。

政務學校的興建主分是培養內政人才,他們現在缺乏大量有內政人才,靠招聘的路子效果不是很大,況且招聘來的其思想理念有的和他們的政策相差太大,以及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到不如呂寧他們自己培養呢。

特別是那些所謂的名士,其思想觀念要想改變他,真是比登天還難,他們受傳統思想的教育,要想一下子改變那是不可能的。而呂寧他們自己培養的內政官員,他們的思想和呂寧基本一致,他們對呂寧的各種政策規定比較熟悉,他們畢業後到地方上工作,處理內政事務時和呂寧的政策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使用起來更方便、更實用。

政務學校呂寧他們首批招生四百人,分五個班,原本想多設計幾個專業,但考慮到目前呂寧轄區內嚴重缺乏內政人員,所以全部招收的都是內政方面的專業,只有等有財力後才能開辦其他經史子集、商業、雜學、藝術等專業啦。

呂寧軍的軍事學校開學了,在開學典禮上呂寧對學員們道:同學們,你們從今天起就是一名士兵啦,你們都是抱着心中的理想來到學校,你們都是爲了我大漢民族的復興而來學校,你們也爲了我大漢邊境的百姓能有個安居樂業的生產生活環境而來,是爲消滅外夷而來,爲剷除危害百姓的奸臣、亂黨而來。學校的宗旨和你們的理想一樣,我們就是要把你們培養成真正的士兵,真正的軍人,培養出更多的將軍,培養出舉世聞名的名將,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希望通過你在學校的努力學習,堅苦訓練,把各種軍事知識儘快掌握,那你們今後纔有希望當上將軍,希望你們要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不怕死不怕累的精神,在訓練中流點汗,流點血算不了什麼,總比上戰場時丟掉性命好吧,也只有靠平時訓練中多流血,多流汗,才能在戰鬥中保住自己的性命。你們不僅要把各種軍事素質訓練好,還要刻苦學習各種兵法知識,掌握作戰要領,學會帶兵打戰,但你們千萬不要學成趙括哦。人人都學習兵法謀略,但真正成爲兵法大家、名將者卻少之又少,這是爲何?

難道其他人學習不努力,不是,人人都很努力,每個人都想讓自己成功,但成功都少,這不是什麼原因,都是自己的原因。任何兵法謀略都必須根據實戰要求來制定,任何人學習兵法都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來學習,否則不要兵法未學到家,到把自己的特點給全丟了,那不是本末倒置嗎?希望你們學習兵法謀略要活學活用,要理解兵書上的內涵,而不是死記硬背兵書。

大家都知道我軍是長勝之師,那爲什麼呢?你們千萬不要說什麼我指揮有方,用計鬼神莫測,這些都是表面現象,你們知不知道,我軍每一次戰役凝結着多少人的辛勤工作。未戰之前會有大量的偵察兵偵察敵情,偵察地理位置狀況,偵察地貌情況,很多時候我還要親自去現場勘探,然後才能對着地圖思考作戰方案,別人在睡覺,而我確是白天黑夜在思考、計算、測算。所以說你們今後要想取得成功,那就是每次制定作戰方案時多從對方的角度思考,這叫換位思考,想想對方會咋辦?特別是你覺得最安全的地方往往就是你的死穴。什麼叫奇兵?奇兵就是從你想不到的地方出現,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纔是奇兵,大家都能想到的地方能叫奇兵嗎?算了不多說啦,我只想告訴你們,我們學校是培養將軍的地方,是培養名將的搖籃,都希望你們今後都成爲一代名將。

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598章 破陣第416章 餓死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323章 誘敵殲之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182章 對策第7章 奮勇迎戰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80章 張既認主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400章 曹操收復兗州第675章 謀劃長遠第439章 攻下長安第526章 法律的尊嚴第558章 威脅利誘第277章 無計可施第235章 盧植第114章 返回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203章 被追殺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285章 消滅公孫贊第199章 王允第660章 國家體制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341章 不勞而獲第173章 謠言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517章 徐庶被軟禁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277章 無計可施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2章 原始部落第6章 娶親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92章 算計皇帝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72章 名聲大損第553章 走訪移民第128章 進攻上谷第296章 大手筆第533章 牛刀小試第150章 制定度量衡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170章 打土豪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259章 總結會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259章 總結會第224章 貨幣的威力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163章 打土豪第184章 攻進洛陽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16章 張遼投誠第444章 指東打西第260章 千萬不能出啥事第607章 偷襲失敗第199章 王允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656章 天下之主第642章 大破象陣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93章 恐嚇朝庭第485章 再次遠航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415章 血洗北漢山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19章 謀劃雁門第8章 大義凜然第55章 大勝第98章 絕世名醫華佗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13章 對外首戰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214章 華雄顯威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328章 說一不二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45章 撿到寶了第436章 畢生的願望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401章 斬草除根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210章 爲生存空間第38章 冀州名士第677章 劉備求見
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598章 破陣第416章 餓死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323章 誘敵殲之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182章 對策第7章 奮勇迎戰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80章 張既認主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400章 曹操收復兗州第675章 謀劃長遠第439章 攻下長安第526章 法律的尊嚴第558章 威脅利誘第277章 無計可施第235章 盧植第114章 返回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203章 被追殺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285章 消滅公孫贊第199章 王允第660章 國家體制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341章 不勞而獲第173章 謠言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517章 徐庶被軟禁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277章 無計可施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2章 原始部落第6章 娶親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92章 算計皇帝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72章 名聲大損第553章 走訪移民第128章 進攻上谷第296章 大手筆第533章 牛刀小試第150章 制定度量衡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170章 打土豪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259章 總結會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259章 總結會第224章 貨幣的威力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163章 打土豪第184章 攻進洛陽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16章 張遼投誠第444章 指東打西第260章 千萬不能出啥事第607章 偷襲失敗第199章 王允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656章 天下之主第642章 大破象陣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93章 恐嚇朝庭第485章 再次遠航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415章 血洗北漢山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19章 謀劃雁門第8章 大義凜然第55章 大勝第98章 絕世名醫華佗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13章 對外首戰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214章 華雄顯威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328章 說一不二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45章 撿到寶了第436章 畢生的願望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401章 斬草除根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210章 爲生存空間第38章 冀州名士第677章 劉備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