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誘敵深入

黑子聽後則笑呵呵的道:“文遠將軍,那叫你一上來就是十箭連中紅心啊,加上騎技又好,這在我們軍中是找不到的啊,我當然要去向主公報喜嘍。”

張遼微笑着道:“跟了主公,我本人並不後侮,我覺得我是跟對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退一萬步講,就算我到了幷州去投軍,那也就是個新兵,誰會像主公一樣重用我啊,也不可能發揮我的能力,更不可能帶兵打仗,要想獨立帶兵打仗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日,說不定一輩子都不可能。”

呂寧看了大家一眼,這才道:“好了,你們大家都準備好,過幾天我帶着你們去打一塊屬於我們自己的地盤,再想辦法讓朝庭認可我們的政治地位,到那時我們就有了根基啦。”

大夥齊聲道:“是主公。”

呂寧想了想又道:“對了,今後我們會有自己的地盤,至於俘虜的鮮卑族人也好,匈奴人也好,只要是身強力壯的就不要再斬殺啦,留下來讓他們當我們的奴隸,讓他們一輩子幫我們修城池,挖礦,這種不要工錢的苦力不要白不要,反正是越多越好。”

大夥聽後又都哈哈大笑起來,氣氛非常輕鬆。

張闖那小子確道:“就是,讓他們當免費的苦力,要是他們不聽話,我們再斬殺也不晚,這也是對他們的懲罰和報復。”

五天後,也就是187年7月底,張遼帶着二千飛熊鐵騎出發了。張遼大軍大張旗鼓的繞開馬邑縣城,直插桑乾。

呂寧則到了夜間後才率領二千飛熊鐵騎秘密出發,在天亮前選擇一片森林躲藏起來,而呂寧軍的大本營中則只留下二千多名士兵駐守。

張遼大軍到達桑乾城效時,城中只有很少的三百多名騎兵駐守,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呂寧軍會大膽的繞開馬邑城而直接來進攻他們。

桑乾城中的外夷沒有想到呂寧軍不怕斷後路,城裡的鮮卑族騎兵數量不多,也聽說過大熊軍的威名,不敢出城來決戰。他們已經向四周的鮮卑族軍求救了,他們要等待援軍的到來。

至於呂寧率領的二千飛熊軍,也早就秘密潛入到距桑乾城不到二十里的大山中,就等獵物上鉤啦,只要有獵物上鉤,那呂寧這就會兇狠的撲將上去,直到把獵物給殲滅爲止。

張遼對桑乾城象徵性的攻打了一翻,讓敵人知道呂寧軍沒有攻城器械,並明目張膽的在城效做出正在製造攻城器械的樣子。

而其他小城內的鮮卑族騎兵並沒有來支援桑乾,就是馬邑城也沒有來,雖然馬邑城中也有六七百名士兵,但他們還是擔心呂寧軍藉機攻打馬邑,只有陰館城內的鮮卑族騎兵出動。他們知道張遼的大軍只有二千人,現在正在製造攻城器械,他們對自己的騎兵實力很有自信。

爲了一次性把張遼大軍吃掉,陰館城內一次性就出動了四千多鐵騎,僅在城中留下近千名鐵騎守城。

呂寧接到偵察兵的報告後,開始還挺高興的。但呂寧軍偵察兵再繼續偵察後,發現這夥鮮卑族騎兵還比較狡猾,他們寧願多走一點路程,也沒有走能讓呂寧軍可以打伏擊的道路。

最後,呂寧和張遼研究後,決定在夜晚殲滅他們。

由於沒有很好的伏擊位置,只能讓張闖帶着五百飛熊兵偷襲鮮卑族人的大營。

雖然呂寧也知道,鮮卑族人肯定有準備。呂寧讓張闖不用距敵軍大營太近,讓他們在稍遠的地方用火箭對敵軍的大營進行射擊,目的就是把敵軍給吸引出來。

張遼則率一千五百名飛熊軍在半路上等待張闖軍的敗退,而呂寧則率領一千五百名飛熊軍在側邊稍遠的地方等待。

當敵軍追着張闖軍殺出大營後,只要聽到呂寧軍進攻的動靜,李由則率五百飛熊去把鮮卑族軍的大營給端了,那時大營裡不會有多少敵軍駐守。

實際情況確實和呂寧們預想的一樣,當張闖帶着五百名飛熊軍到敵軍大營的弓箭射程之內時,張闖馬上讓手下士兵向敵軍大營射出火箭。

敵軍見張闖軍並不想殺進大帳時,只好率大軍向張闖軍殺將過來。特別是看到張闖軍只有幾百騎,連千騎都不到時,馬上想一舉消滅張闖軍。

張闖則帶着手下邊退邊向敵軍還擊,始終和敵軍保持一定的距離。這讓鮮卑族大軍氣憤極了,立馬率大軍全速向張闖軍追殺過來。

張闖一見敵軍追殺過來,那敢停留,馬上也率着手下士兵撤退。

敵軍速度快,他也快,敵軍稍慢下來,他也就慢下來,就這樣忽快忽慢的,敵軍追了差不多有二、三十里。

此時敵軍的氣勢也沒有開始時的高漲了,正當敵軍猶豫不決是繼續追殺好呢?還是停止追殺好的時候。

張遼率一千五百名飛熊迎着敵軍殺將出來了,呂寧也率一千五百名飛熊兵向敵人的側後稍遠的地方出動了。

當張遼和張闖和敵軍纏殺在一起的時候,呂寧率領的飛熊兵也殺到了敵軍的側後方。

敵軍確實沒有想到他們的側後方還會有呂寧軍殺來,這下敵軍混亂了,敵軍士兵不知道是轉身向呂寧軍迎戰呢?還是繼續向張遼、張闖軍拼殺?

當然,他們就是想轉身來阻擊呂寧軍的拼殺也是不可能的,因爲騎兵要想調頭可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它可不像步兵那樣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敵軍士兵有的轉身,有的沒有轉,還有的只轉了一半,只是片刻之間,敵軍士兵就混亂無比,當然也就意味着失敗,意味着被屠殺的命運。

敵軍的首領被張遼迎上,他在張遼手下只走了十多個回合就被張遼一槍給貫穿了,鮮卑族士兵看到首領戰死,整個士氣隨之一落千丈,呂寧軍士兵則高喊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鮮卑族士兵看到大勢已去,有的開始逃跑,有的士兵看到無法逃脫,就乾脆投降了。

呂寧軍沒有停止對敵軍的追殺,呂寧只留下張闖率幾百名士兵收繳俘虜,呂寧和張遼則率大軍在敵軍的後面追殺。

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289章 有來無回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522章 徐庶迷惑第54章 疲兵之計第482章 拿下小沛第245章 各諸侯的反映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221章 貨幣政策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414章 誰原意白忙活第472章 最低薪水保障第135章 幫助災民第193章 陪美女上街第198章 徐晃第321章 撞城車第155章 忽悠第155章 忽悠第106章 爲美女牽馬第63章 練兵第530章 征伐機制第300章 名士、名將第181章 皇帝駕崩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53章 呂布大敗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623章 無奈之舉第50章 結義兄弟第512章 宣傳劉備第74章 學滑雪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198章 徐晃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118章 奉旨當狼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652章 交州戰事第358章 陸遜第575章 早做打算第47章 情況不樂觀第215章 子龍揚威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666章 全民選舉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552章 徹底征服第228章 諸侯散夥第10章 佔山爲王第574章 重要軍情第590章 公馬計第630章 密謀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171章 河東事務第360章 凌操父子第72章 名聲大損第202章 闖出城第83章 謠言之威第649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381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492章 喝花酒第654章 戰事敘述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154章 交易婚姻第46章 有敵情第377章 黃金珠寶第249章 捷報是真是假第334章 興辦學校第91章 嫁禍於人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10章 佔山爲王第675章 謀劃長遠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327章 收復冀州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263章 可是相差太遠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436章 畢生的願望第337章 變革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139章 情書鬧笑話第89章 掌控上黨第533章 牛刀小試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419章 反間計第93章 恐嚇朝庭第19章 謀劃雁門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612章 援軍到達第62章 不學無術第107章 遇到麻煩第653章 全面接收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628章 解釋疑問
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289章 有來無回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522章 徐庶迷惑第54章 疲兵之計第482章 拿下小沛第245章 各諸侯的反映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221章 貨幣政策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414章 誰原意白忙活第472章 最低薪水保障第135章 幫助災民第193章 陪美女上街第198章 徐晃第321章 撞城車第155章 忽悠第155章 忽悠第106章 爲美女牽馬第63章 練兵第530章 征伐機制第300章 名士、名將第181章 皇帝駕崩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53章 呂布大敗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623章 無奈之舉第50章 結義兄弟第512章 宣傳劉備第74章 學滑雪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198章 徐晃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118章 奉旨當狼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652章 交州戰事第358章 陸遜第575章 早做打算第47章 情況不樂觀第215章 子龍揚威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666章 全民選舉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552章 徹底征服第228章 諸侯散夥第10章 佔山爲王第574章 重要軍情第590章 公馬計第630章 密謀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171章 河東事務第360章 凌操父子第72章 名聲大損第202章 闖出城第83章 謠言之威第649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381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492章 喝花酒第654章 戰事敘述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154章 交易婚姻第46章 有敵情第377章 黃金珠寶第249章 捷報是真是假第334章 興辦學校第91章 嫁禍於人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10章 佔山爲王第675章 謀劃長遠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327章 收復冀州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263章 可是相差太遠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436章 畢生的願望第337章 變革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139章 情書鬧笑話第89章 掌控上黨第533章 牛刀小試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419章 反間計第93章 恐嚇朝庭第19章 謀劃雁門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612章 援軍到達第62章 不學無術第107章 遇到麻煩第653章 全面接收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628章 解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