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在當地的聲望較高,因爲村裡的人常常要向尹家求助,對他們自然比較敬畏。
戴小華在尹家呆了那麼久,自然看出村民們對尹家的那種敬畏感。
她覺得,如果自己被尹嘯川打,很可能沒有人幫她說話,而且爲了討好尹家,村民們還會指責她不守婦道,該捱打什麼的。
對尹家這樣的人,村幹部也是不方便得罪的,就算她找村幹部哭訴一通,人家也只會不疼不癢地勸她別吵了,回尹家好好過日子。
再說,農村還有一句古話:“兩口子吵架是常事,外人勸架是多事!”一般情況下,夫妻吵架是不會有人出頭多事的,所以她認定了不會有人幫她。
爲了下午能早點趕回來,不留在尹家過夜,戴小華這天起得很早,吃完早飯天才微微亮,她想早點出門,不料母親叫住她說:“小華,趁這會兒涼快,幫我做一會兒活再去。”
戴小華不敢不聽,如果她執意現在走,下午回來母親恐怕不讓她進門了。
她只得幫母親做了一上午的活,做午飯的時候,纔在母親的嘮叨聲中匆匆出門。
戴小華一路放小跑,趕到尹家的時候,剛好尹家父母在吃午飯。
她沒有看見孩子,心裡便有些着急,但又想孩子可能在牀上睡覺,於是和父母打招呼:“媽!爸爸!您們吃飯啊?”
兩人看見她,一起叫她吃飯,尹母又趕着回廚房炒菜,戴小華先不吃飯,急着想去看孩子,嘴裡說:“寶珠是不是在睡覺?”
“哎!”尹母急忙想攔住她,但她已經跨進了她以前住的臥室。
但牀上並沒有人,牀上的東西煥然一新,胡亂扔着幾件衣服,其中有一件她很眼熟,那是劉麗嬌的衣服!
戴小華的心一沉,她沒想到尹嘯川居然把劉麗嬌帶回家來了!
沒有找着孩子,戴小華出來着急地問:“媽!寶珠呢?”
尹母說:“你別急,先吃飯,吃完飯我跟你說,走這麼遠,你肯定累壞了!先歇一歇!”
戴小華心急如焚,但尹母不說,她也沒有辦法,只有先吃飯。
急急忙忙吃完飯,尹母才告訴她,尹嘯川把孩子帶到街上去玩了。
戴小華的心裡咯噔了一下,她害怕尹嘯川會折磨孩子,寶珠那麼小,如果他整她,她只會哭。
戴小華立刻和尹家父母告辭往街上趕。
尹母從頭到尾沒有提說尹嘯川要離婚的事情,應該說,尹母本性也是善良的,作爲農村婦女,她同情離婚的女人,也同情戴小華,但是她卻奈何不了她的兒子,所以她對戴小華一直不錯。
但是再好的媳婦都是人家的女兒,只有兒子纔是自己的,所以她最後還是要站在兒子這一邊!
而騙回寶珠,這的確是她的主意,作爲中國的傳統女性,她當然會想盡辦法讓尹家的子孫回到尹家,也會千方百計不讓戴小華帶走!
戴小華離開尹家不一會兒,尹母就跑到代銷店去給尹曉英打電話。
代銷店裡安了一部座機,相當於是公用電話,村民們要跟外面的親戚朋友聯繫,就可以跑到這裡來打,往出打,三分鐘一塊錢,接
電話一次一塊錢。
尹曉英的副食店也安了這樣一部電話,所以尹母要聯繫她就很容易了,得知戴小華來找孩子了,尹曉英趕緊去告訴尹嘯川。
尹嘯川原來也想在L鎮上買房子,但是沒有合適的,便租了一套房子,和劉麗嬌暫住。
他和戴小華還沒有離婚,自然不可能正大光明地把劉麗嬌帶回家住,只偶而在晚上的時候回鄉下一趟,這當然是爲了掩人耳目。
這會兒尹嘯川接到尹母的電話,得知戴小華來了,想着她肯定首先會到尹曉英家裡,所以尹嘯川讓劉麗嬌把孩子帶着躲在他們自己租的房子裡,他則到尹曉英家去等戴小華。
戴小華到了尹曉英家裡,尹曉英很熱情地請她進屋,她一進去就看見了尹嘯川,心裡再度涌起恐懼感。
但對孩子的牽掛戰勝了這種恐懼,她直接問:“寶珠呢?”
尹嘯川說:“女兒很好。”
“她在哪裡?”
“在我那裡。”
戴小華停頓了一下,尹嘯川這樣的回答讓她不知道怎麼繼續問下去。
“你要見她?”尹嘯川問。
“嗯。”
“那你跟我來吧!”尹嘯川說着往出走。
戴小華沒有動:“到哪裡去?”
“你想見孩子就跟我來!”尹嘯川說完就走了。
戴小華儘管心裡害怕,但想見女兒的心很迫切,還是隻有跟他走。
來到街上,尹嘯川一直往前走,戴小華不知道他要帶她到哪裡去,她的心裡涌起強烈的恐懼感,覺得他是要把她帶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狠狠打她。
這時候已經是下午了,街上行人很少,農村都是這樣,趕集的日子只有半天場,下午除了遊手好閒的和在街上居住的,就沒什麼人了。
“喂!”戴小華站住了:“寶珠在哪裡?我要帶她回去。”
尹嘯川回過頭來,說:“是啊,我們去帶上女兒一起回家。”
戴小華說:“不!我要回我媽那裡!”
尹嘯川看了她一會兒,說:“那你回吧。”他轉身往尹曉英的店裡走。
戴小華急了:“我要帶寶珠走!”
“不可能!”他冷冷地說:“你要想見女兒,就跟我回家,如果你想回孃家,就自己走!”
“不!我要帶女兒回我媽家!”
尹嘯川說:“這麼說,我們很有必要好好談談!”他一邊說一邊往戴小華面前走。
戴小華頓時恐懼起來,急忙向後退,嘴裡說:“你……別過來,我……我不跟你談!”
“不談怎麼行?”尹嘯川說:“你是我老婆,不跟我談,那你想跟誰談?我在外面這麼久,你是不是有了別的男人?”
在農村,一個男人在外邊有女人似乎沒有什麼,但是男人卻不能容忍女人在外邊有男人。
戴小華又氣又怕,看見他不斷逼近,害怕被他抓住,她轉身跑了。
尹嘯川之所以不提出離婚,是想逼戴小華先提出來。
那時候,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夫妻之間,不管有沒有過錯,只要誰先提出離婚,誰就會成爲虧理的人
,社會輿論就會一邊倒的偏向另一方。
一個男人,他再十惡不赦,只要女的先提出離婚,就會認爲這個女人不好,會被人唾罵,離婚的時候還會被扣掉許多本來應該女方得的東西。
這也是因爲一句古話引起的“寧拆十座廟,不拆一門婚”,就是說願意拆掉十座廟宇,都不願意拆散一對夫妻。
尹嘯川想和戴小華離婚並不是爲錢的問題,主要就是爲了爭這個孩子,如果他提出離婚,戴小華一番哭鬧,民政局同情弱者,就會把孩子斷給戴小華。
不要提說上法院,那時候的鄉下沒有人會爲離婚的事情上法院,窮人捨不得那筆錢,上法院離婚沒幾個離得起,富人則是丟不起臉。
只要逼戴小華走投無路,自己提出離婚,那他們就贏了道理,孩子自然就得歸他們了。
所以尹家的人表面上都對戴小華非常好,這也給村民們一種錯覺,覺得尹家對媳婦這麼好,這個媳婦還要鬧離婚,自然對她的印象就不好了。
戴小華跑了大半天,連孩子的面都沒有見着,很傷心,回來母親又一直抱怨,說家裡還有什麼活沒有幹。
這段時間,戴小華在家幫着做了不少的活,突然離開一天,戴蘭蘭就覺得有很多活沒有做似的,所以抱怨個不休。
後來戴小華又到尹家和街上去了幾次,尹家人一個腔調,只要她和尹嘯川一起回尹家住一段時間,就可以見着孩子了。
她沒有看見孩子,也沒有看見劉麗嬌,她懷疑孩子已經被劉麗嬌帶走了。
一起想劉麗嬌去年對她的惡劣,她就對孩子擔心不已,可是看不見孩子,她連一點辦法都沒有。
沒有看見劉麗嬌,她也不能指責尹嘯川,沒有證據的事情,說了也是白說,尹家不會承認的。
戴小華沒有想過尹家是在變相逼她離婚,她以爲尹嘯川就是要逼她回尹家住,但是隻要她回到尹家,他一定還會打她。
以前她那麼聽話,尹嘯川尚且把她打得死去活來,現在她這麼不聽話,尹嘯川不知道對她又會有多麼恨了!
進入了盛夏。
寶珠離開身邊已經兩個月了,戴小華想孩子想得發瘋,她的心整天都像被誰在撕扯一般,難受得一陣一陣地痙攣!
一邊想着孩子,擔心着孩子,一邊聽着母親在耳邊不斷地嘮叨,戴小華快瘋掉了!
只有父親背過了會安慰她,陪着她嘆氣,但老實巴交的父親也想不出什麼法子來。
這天,戴小華吃過午飯後,頂着炎炎烈日來到玉米地裡扯草。
這麼炎熱的天氣,她本來不想出來,但是在家裡聽着母親的嘮叨比曬太陽更加難受,所以她便頂着酷熱出來了。
這塊地離家很遠,挨着鄰村去了,剛走到地邊,戴小華看見不遠處的路上走來了一個人。
那是一個女人,頭上戴着電視裡的女人才戴的那種遮陽帽,帽檐很長,戴這樣的帽子出面,太陽不會直接曬在她臉上。
她的眼睛上還戴了一副墨鏡,身上穿的衣服也很新潮,戴小華覺得這是一個很漂亮的女人,而且好像是城裡人,農村沒有打扮得這麼漂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