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的認可,我們會更加努力的。”張數順開心道。
能得到李暮誇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少在他的印象裡。
基本沒見過別人有這個待遇。
李暮見到張數順因爲自己一句話就高興不已。
也不禁微微啞然。
他竟不知道自己的話有這麼好的效果。
“後面帶脈衝武器團隊的時候倒是可以多用用。”李暮心中想道。
以前都是帶着專家教授搞研究。
他們本身的水平都不差,稍稍點撥就能明白。
但這些年輕人,可說不好。
以後的成就再高,那也是以後的事。
而且他的干預,未必都是好事。
爲了讓這些祖國未來的棟樑們好好成長,變得比原來更加厲害。
他需要好好花費一些心思才行。
……
說完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問題。
李暮想了想,繼續道:
“張教授,不知道您對自動裝彈機有沒有了解?”
“當然,這是老大哥在坦克上普遍使用的東西,可惜我們的技術不足,一直沒有突破。”張數順下意識地答道。
說完後,他忽然擡起頭,眼神瞬間變得興奮起來。
以前是沒有,但現在可不一定。
李暮連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炮射D彈都能搞出來。
區區自動裝彈機,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暮微微頷首,道:
“在玄武-1主戰重坦上,我打算採用這項技術。”
“自動裝彈機能夠大大提升坦克的作戰效率和生產率,是坦克未來不可或缺的東西。”
“當然,如果您現在覺得目前的研究時間不太夠的話,我可以找別人……”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
張數順就急忙道:
“夠夠夠,我有的是時間和力氣,大不了少睡一些時間!”
只要能有研究項目。
別說是現在時間還有餘裕。
便是沒有,他都要生生擠出來去幹。
“那我還是去找別人吧,要是把您熬倒了可不值當。”李暮半開玩笑半認真道。
聞言,張數順臉色一苦。
可他也知道,要是不答應,絕對會錯過這個機會。
於是他趕緊道:
“行,我聽您的。”
見狀,李暮滿意地點點頭。
雖說自己就是那個帶頭喜歡熬夜的急先鋒。
但那是他身體好。
王正安、林宿安和張數順等人可不一樣。
……
在車研所待了一個上午。
李暮基本處理完了這邊的問題。
順帶給玄武-1的自動裝彈機研究開了個頭。
99式坦克的使用的,是轉盤式自動裝彈機。
這種自動裝彈機與96式坦克的自動裝彈機相同,都是從老大哥的設計中複製而來。
最大的特點是待發彈艙位於炮塔吊籃下方,彈艙可相對吊籃旋轉。
優點是待發彈艙容量大,可以滿足連續作戰的要求。
但缺點是會限制彈藥尺寸,通常採用分裝彈。
以夏國目前的技術水平,倒是不難搞出來。
畢竟他們的工業實力還是提升了許多的,足以解決原先在材料和技術方面的問題。
……
吃過午飯後。
李暮接着前往材料研究所。
車子剛剛在門口停下。
便看到了站在門口的所長周任。
見狀,他不由打趣道:
“周所長,您這消息也太靈通了,居然提前知道我過來?”
聽到他的話。
Wшw▪ TTKΛN▪ CΟ
以及一旁耳朵忽然立起來的關建民和趙參軍。
周任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連忙道:
“李顧問,這個玩笑可開不得。”
“我哪裡能提前知道您回來,就是您什麼時候走的我都不清楚。”
“我在這裡是爲了等國家建築材料綜合研究所的蔡旭明教授,就是上次和您說的那個。”
以上面對李暮的重視程度。
萬一當了真,他恐怕免不了要被拉去詢問。
雖說他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這種麻煩,能沒有當然還是沒有的好。
“玩笑而已,沒有誰會當真的。”李暮笑道。
說完,他看了看關建民和趙參軍,示意兩人不用緊張。
就在他說話的功夫。
道路的盡頭,三輛自行車風風火火地蹬了過來。
爲首的是一位中年教授。
在他的身旁則是兩張年輕的面孔。
三人在門口停下車後。
中年教授走上前,爽朗的笑道:
“周所長,您怎麼還親自下來接我了。”
“還有這位是……李顧問!”
“我有這麼重要嗎,我怎麼不知道?”
他話說到一半。
聲音突然擡高了幾個八度,驚訝不已地看着李暮。
在材料研究領域,他確實有那麼點成就。
可和那些著名的專家教授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能被周任喊過來,他已經十分意外了。
如今竟然連大名鼎鼎的李暮也來迎接,屬實出乎預料。
“我知道了,您是來接李顧問的吧!”中年教授恍然道。
只有這個解釋能說得通。
聞言,周任哭笑不得道:
“只是巧合而已,蔡旭明教授,您不用想那麼多。”
“咳,是這樣啊……”蔡旭明點點頭,倒是沒覺得尷尬。
畢竟是那種結果,都比李暮下來迎接他要合理得多。
就在他這麼想的時候。
李暮忽然伸出手,道:
“蔡教授您好,沒想到一回來就遇上了您。”
“不過我記得我走的時候就和周所長說打算邀請您了。”
“怎麼現在您纔過來,是出了什麼意外嗎?”
他一邊說着,一邊看了看周任。
後者還沒說話。
蔡旭明便道:
“這事兒怪我,忙着研究,還和他們說了不要打擾我。”
“要是知道是石英玻璃纖維這麼重要的東西。”
“別說是在研究了,就是天上下刀子,我都得過來。”
他說着,還懊惱地錘了兩下自己的胸口。
那可是石英玻璃纖維啊!
自從搞出石英玻璃之後,他在這上面的研究就陷入了停滯。
再沒有思路的話,他甚至都準備放棄了。
李暮連忙攔住對方,笑道:
“不至於不至於,也沒晚多久。”
“我只是覺得奇怪,所以才問一問。”
“畢竟沒有您,研究也不方便展開。”
這話屬實驚到了蔡旭明。
他連忙道:
“您太客氣了,說實話,我連石英玻璃纖維是什麼,都還沒有完全搞清楚。”
“其實都是由石英制成,,但它們在應用領域、特性、製造工藝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李暮道。
就在他準備詳細闡述的時候。
蔡旭明忽然伸手打斷了他,道:
“李顧問,咱們進去再說。”
這麼重要的事情,肯定不能在門口討論。
而且就算沒人偷聽。
他也得找紙筆記錄才行。
“也對,進去說。”李暮自無不可,點頭道。
……
旋即,衆人便走進材料研究所,來到所長辦公室。
稍等了片刻。
待周任叫來所裡的幾位專家教授後。
李暮纔開始闡述關於石英玻璃纖維的原理和製造工藝。
石英玻璃纖維是玻璃纖維的一種特殊類型,具有更高的純度和更好的耐高溫性能。
以氧化硅純度爲例,需要達到99%以上。
這種高純度使得石英玻璃纖維在高溫環境下表現出色。
例如在宇航飛船和洲際D彈的燒蝕材料中得到應用。
玻璃纖維的製備過程包括將原材料熔化、拉絲等步驟。
而石英玻璃纖維的製備過程則更爲複雜,通常需要更高的溫度和更精細的工藝。
它的製備過程包括選礦、磨碎、提純天然水晶以形成石英粉。
將石英粉加工成熔融石英棒,再將石英棒熔融製成石英纖維絲和石英棉。
最後,經過精細的紡織工藝。
石英纖維絲將會被織成各種規格的石英紗、石英布石英套管等十多種石英玻璃纖維製品。
不過這些說起來簡單。
想要完成,卻是有着不小的難度。
李暮道:
“首先,我們要解決設備的問題。”
“拉絲爐,用於加熱和熔化石英玻璃棒,使其成爲石英玻璃液。”
“集束器,用於將熔融後的石英玻璃液集束成纖維絲束……”
他先簡單地說了說所需要的設備,以及設計思路。
而蔡旭明從李暮開始說話,手裡的筆就沒停過。
眼睛更是越聽越亮。
在他來之前,僅僅以爲是來聽一個研究思路。
可李暮給的,卻是一個研究方案。
甚至還囊括了應用方面的問題。
雖說可行性還有待驗證,但試問夏國有誰能夠拿得出來。
不,或許全世界,也只有一個李暮做到。
想到這裡,他回過頭看向身旁的兩個年輕人,道:
“禎安,承棣,好好聽,好好學。”
“這將是你們這輩子難得的一次機會。”
“如果能得到李顧的問看中,肯定比跟着我要強得多。”
他說完後。
不待兩個年輕人說話。
李暮便連忙道:
“我們搞科研都是爲了國家發展,成就不分高低大小。”
“至於我比您強,這您就是過獎了。”
“我只是理論做的不錯而已,真動起手來其實心裡完全沒底,還要您幫忙才行。”
聽到李暮的話。
蔡旭明、顧鎮安和蔡承棣三人不由面面相覷。
前面的話,他們相信。
但這最後的一句。
是萬萬不可能相信的。
“李顧問,您謙虛了,我只不過是以前在石英玻璃上面有所建樹而已。”蔡旭明道。
被負有盛名的李暮稱讚,固然值得高興。
可他對自己的水平,還是有數的。
以現在的情況看,沒個5年往上的功夫,都別想再有任何大的突破。
而想要做到製取石英玻璃纖維。
恐怕得耗費半輩子的心血。
李暮笑了笑,道:
“我需要的正是您的經驗,去與我的理論相結合。”
“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儘快地研製出石英玻璃纖維。”
“有了它,我們不僅解決坦克裝甲的問題,還能在航天航空、電子通訊和半導體等領域更進一步。”
他說完後。
蔡旭明神采奕奕地點了點頭,道:
“李顧問,從今天開始,我們三個就都聽您的吩咐了!”
作爲在石英玻璃領域研究多年的專家。
或許能力相對差了一點。
然而他的眼光絕對是沒問題的。
石英玻璃纖維在未來的重要性,絕對毋容置疑。
“吩咐什麼的不敢當,大家討論着來我覺得更合適。”李暮微微笑了笑,道。
他可不願意讓石英玻璃纖維的研製小組,變成自己的一言堂。
否則跟在蔡旭明身邊的兩個年輕人,肯定會受到影響。
這兩個人,可都是未來的大佬,可不能馬虎對待。
……
聊了大概兩個小時的功夫。
在李暮的幫助下。
蔡旭明對於石英玻璃纖維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
並由此獲得了許多的研究靈感,恨不得拉上他聊上三天三夜都不睡覺。
當然,這明顯不現實。
畢竟只是爲了一個石英玻璃纖維,實在是不划算。
他們目前在資金、人才方面,是不缺的。
只要解決掉設備和工藝技術的問題。
想要完成研製並不困難。
而這兩項,對於李暮來說其實並不是大問題。
再加上覆合裝甲的研製沒有那麼着急。
所以相比於能否儘快地拿出石英玻璃纖維,他更在意要怎麼培養顧禎安和蔡承棣兩人。
兩人未來在石英玻璃纖維領域當中,都有着極爲出色的成就。
比如顧禎安。
研究稀土族元素在石英玻璃和光導纖維中的光譜和非線性光學特性、化學氣相摻雜沉積、溶液摻雜和氫氧焰熔制-電熔成型兩步法工藝技術。
成功研製出耐輻照石英玻璃、低膨脹石英玻璃和稀土石英光纖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材料。
這些成就在神舟、北斗等國家的重大工程中都得到了應用。
在後世,是夏國石英玻璃及特種光導纖維當之無愧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
而蔡承棣,一句“夏國石英玻璃坩堝之父”的評價,便足以證明他的地位和貢獻。
“要好好培養啊!”李暮看着亦步亦趨地跟着自己身後拿筆記錄學習的兩個年輕人,眼中不禁滿是笑意。
……
隨後,在結束了和蔡旭明的交流過後。
李暮接着又去納米陶瓷纖維、對位芳綸纖維等其他幾個材料研製組查看情況。
旋即便告辭離開。
材料研究所這邊的研究,相對還算是比較穩定的。
畢竟材料這個東西,即便有這完整詳細的方案指導。
也還是要經過大量的試驗去驗證,才能夠讓人放心地去使用。
一邊想着。
李暮一邊坐車繼續前往半導體研究所。
現在已經是下午5點。
今天肯定是沒有辦法前往航空院那邊。
所以他準備先去看看電傳飛控系統的研製情況。
順帶,還要將SAMCAD軟件的開發提上日程。
想要儘快搞出固體火箭發動機,解決潛射D彈的動力問題,它的作用不容忽視。
……
將近飯點。
吳有望一日往常般。
扯着嗓子喊那羣研究忘了時間的傢伙們吃飯。
已經是個小老頭在實驗室門口板着臉“訓”完人,一扭頭臉上卻又掛上樂呵呵的笑容。
研究所越來越好,國家也蒸蒸日上。
這種感覺,讓他十分地滿足。
唯一的苦惱。
大概是總有幾個不太聽話的,喜歡在他走後,又偷偷溜回實驗室。
站在電傳飛控的機房門口。
吳有望眉頭一擰,道:
“都別藏了,我都聽見你們的動靜了。”
迴應他的是一片寂靜。
機房內空空蕩蕩,只有03型計算機運行產生的不間斷噪音。
好似人真的已經全部離開。
“咦,難道是真的走了?”吳有望喃喃道。
他一邊說着。
一邊又往裡面看了幾眼。
見到真的沒有人出來,這才慢悠悠地繼續離開。
不過,在他走後5分鐘。
機房的角角落落裡,便開始冒出一個個“鬼鬼祟祟”的人影。
最先走出來的,是周溪令。
作爲組長。
沒有他帶頭,這種“行動”,肯定是行不通的。
“快快,把門關上。”他先讓人將機房的門關閉。
然後讓大家趕緊用了中午帶了飯,迅速地解決晚飯問題。
天氣如今漸漸冷了起來。
如果換做以前。
免不了只能吃冰冷的飯菜。
不過現在有蜂窩煤在,自然不用如此。
鋁製的飯盒早就在火邊加熱完畢,一打開就冒出騰騰的熱氣。
“咱們早點吃,吃完繼續把多變量控制的問題解決。”周溪令繼續道。
說完,他便開始飛快地扒起飯來。
衆人也有樣學樣,呼嚕呼嚕地開始乾飯。
就在他們快要吃完的時候。
緊閉的機房門外,忽然響起“咚咚~”的敲門聲。
聽到動靜。
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門便被從外面推開。
一個提着公文包的人影,快步走了進來。
“這不是有人嗎?把門關着做什麼?”李暮看着屋裡的衆人,疑惑道。
聞言,周溪令一個哆嗦,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就在這時。
李暮的身後響起一道重哼,道:
“做什麼,當然是躲我了。”
“躲您?”李暮扭過頭。
他看了看忽然出現的吳有望,又看了看大驚失色的屋內衆人,心中猜出大概。
周溪令見到吳有望出現時,便心道不好。
他連忙解釋道:
“李顧問,所長,我們都吃了飯的,您看,飯盒裡的熱氣兒都還沒散呢。”
屋內的其他人也紛紛開口辯解。
飯他們是照常吃的。
這點誰都挑不出毛病。
“這是吃不吃飯的問題嗎?是你們需要休息。”吳有望板着臉教訓道。
他可沒有那麼好糊弄。
吃飯不僅僅是爲了填飽肚子,更是給衆人高強度使用的大腦一些休息時間。
否則天天16個小時往上的工作,沒人能夠受得住。
周溪令尷尬道:“這,這不也是爲了研究嘛。”
“哦,是有什麼問題必須馬上解決?我可不記得李暮走的時候這麼說過。”吳有望道。
說完後。
他便看向身旁的李暮。
周溪令見狀,不由投去求救的目光。
不過他顯然是要失望了。
李暮笑着道:
“你可別指望我給你打掩護或者說情。”
“努力工作是好事情,但也不能操之過急。”
“這次的處罰,你們是跑不了了。而且必須得重罰,就全部放一天的假吧。”
說完自己的想法。
李暮看了看吳有望。
後者當然不會有任何意見,直接點頭同意下來。
隨後,趕人鎖門一條龍。
爲了防止有人“惡向膽邊生”地來撬門。
吳有望甚至還調了兩個警衛過來站崗。
……
就在吳有望轟人的功夫。
王授覺和蘇東莊兩人,從走廊的盡頭走了過來。
看到這邊鬧哄哄的場面。
他們不免有些驚訝。
詢問完事情的始末過後。
看着如喪考妣的周溪令,俱是不由笑了起來。
“溪令,你糊塗啊,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干成的,哪能這麼搞。”蘇東莊道。
他的語氣,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畢竟當初對於電傳飛控的項目,他也是十分動心的。
只是奈何李暮最終並沒有選擇他。
他也只能無奈地放棄。
周溪令懺愧道:
“這次確實是我做得不對,想着在李顧問回來之前做出點東西,太心急了。”
老實說。
整個電傳飛控項目組,目前在半導體研究所的地位,絕對是前三的存在。
就連李暮,研究重心,也更多地放在這邊。
一次一次地給思路,給想法,甚至是給方案。
享受了那麼多。
卻過了這麼久,也遲遲沒有進展。
他們實在是着急啊!
“心急也沒有用,我早就說過現在的技術還有很多不足,急是急不得的。就拿毫秒級的反應速度來說,硬件能達得到?”李暮哭笑不得道。
周溪令低着頭,沒有說話。
能不能達到是回事。
但是努不努力,又是另一回事了。
再說萬一呢。
不求成功,但凡有一點的進步,也是好的。
“好了,今明兩天好好休息,我後天一早過來給你們開會,有什麼問題到時候再解決。”李暮繼續道。
聽到這話。
周溪令不由得心中一動。
後天?
就是明天他都等不下去。
不止是他。
整個電傳飛控系統開發組的人都是這個想法。
只是他們求情的話還沒有說出口。
一旁的吳有望不鹹不淡地輕哼了一聲,投來危險的目光。
見狀,衆人當即不敢再開口。
即便是周溪令同樣如此。
今天接着工作,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他也只好點頭,帶着開發組的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