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趙肅真等人離開。
李暮坐上車子。
車內的溫度有些低,他拿來一條毯子,蓋在腿上。
關建民想要打開空調,卻被他叫住。
太暖和的話,容易犯困,思維也會變得遲鈍不少。
一邊閉目養神。
他一邊繼續在大腦中整理工程機械和衛星的研究資料。
敵特什麼的,他並不是特別關心。
抓住了固然高興。
可抓完這一批,還會有下一批。
只要國家一天沒有強大起來。
這種情況就很難得到改變。
“不過現在要是搞一套監聽設備,比如微型攝像頭什麼的,應該能發揮不少作用吧。”李暮忽然想道。
但緊接着,他又放棄了這個念頭。
敵後工作固然重要。
但比起工程機械、衛星這些能幫助國家發展的東西,還是要差上許多。
打個比方。
假如夏國現在有42馬赫的洲際D彈,那麼就算M帝和老大哥提前他們會打哪裡,也防不住。
反之亦然。
在夏國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的時候,哪怕明知道M帝和老大哥會針對他們做些什麼,也沒有力量阻攔。
李暮心中感慨,道:
“拳頭夠大才是真正的真理啊!”
……
回到特樓。
通過崗哨後。
李暮沒有讓關建民將自己送到樓下,而是一進大門就下了車。
凜冽風雪帶來的涼意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但卻也驅散了剛剛坐在車中,因爲溫暖升起的些許睏意。
現在才7點多。
他還能研究許久,可不能現在犯困。
一邊想着。
李暮一邊往自己住的那棟樓走。
正準備上去。
忽然有人在他的後邊叫他:
“李暮。”
“李暮。”
聽到聲音。
李暮扭過頭,看向在樓下亭子裡的錢五師,以及一個不認識的青年男子。
他連忙走上前,道:
“老師,你們怎麼在這裡坐着,感冒了怎麼辦,走走,快上去!”
“沒事沒事,我們一邊聊天,一邊喝着熱酒呢。”錢五師哈哈笑道。
聞言,李暮這才放心許多。
不過他有些好奇道:
“有什麼喜事,竟然讓您喝上酒了?”
錢五師雖不和他一樣滴酒不沾。
但也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會喝酒的人。
“讓孫加棟同志和你說吧。”錢五師將和他喝酒的青年推到李暮面前。
後者臉上帶着些許緊張,道:
“李顧問您好,我是國五院一分院的孫加棟,久仰大名!”
“孫加棟,那個將‘P-2’D彈射上天的天才?”李暮看着眼前的青年,臉上露出笑容。
這可是個大能人。
一大堆的榮譽和成就不必贅述。
2彈1星勳章、共|和勳章,就足以證明其對國家的巨大貢獻和個人的非凡成就。
孫加棟聽到李暮竟然認識自己,十分高興,道:
“沒想到您竟然知道我!”
“不過我可不算天才!”
“在您面前,恐怕沒有人能夠自稱天才!”
他一邊說,一邊露出崇敬的目光。
這些可不是客套話。
而是發自肺腑。
畢竟他剛剛從錢五師那裡,得知了李暮搞超算、搞高空臺、搞自動制導D彈的事蹟。
雖說除了超算之外。
其他的暫時還沒成功。
但恐怕夏國沒有一個科學家,會質疑李暮能不能將這些搞出來。
“各有所長罷了。”李暮道。
他看錢五師的表情,就猜到孫加棟可能知道一些自己的事,所以也沒辦法太謙虛。
畢竟謙虛過頭,難免顯得虛僞。
孫加棟苦笑道:
“那您所長的未免也太多了些,讓人既敬佩又羨慕。”
“要是我像您一樣,不,哪怕只有一半兒。”
“恐怕這會兒東-2D彈早就出來了,不用等那麼久!”
他的話音剛落。
李暮便驚喜地問道:
“東-2D彈成功了?”
“成功了,而且用的是您設計的自動制導系統,表現十分優秀,精度在1公里左右,超越M帝和老大哥!”孫加棟道。
聞言,李暮臉上喜色更甚。
東-2D彈的成功,對於夏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喜事。
雖說射程只有1250公里,只能覆蓋東呀範圍,但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突破了。
不過他正高興開心地笑着。
孫加棟忽然自責道:
“李顧問,我這裡要跟您道個歉。”
“其實在參考您設計的自動制導D彈的基礎上,是能做出更好的D彈的。”
“只是東-2的研究已經進行到尾聲,所以我們才選擇了吸收您的設計思路和技術思路。”
他的聲音滿是失落。
雖說東-2D彈在優化之後,各方面的性能都有所提升。
但他始終覺得。
如果按照李暮原來的方案,肯定能夠設計得更好!
“哈哈,這有什麼好道歉。說實話,我還有些慶幸呢。”李暮笑道。
聞言,孫加棟愣了愣,道:
“慶幸?”
“對,我最近在空空D彈院那邊研究D彈,有了一些新的技術想法,正想着什麼時候整理一下給老師瞅瞅。”李暮道。
孫加棟瞳孔大震。
新的技術想法?
那不就代表着他們的陸基中程彈道導彈還有更新一步的機會。
說不定還能邁入陸基遠程導彈導彈的行列!
洲際他就不敢想了。
畢竟現在的東-2也才突破2000公里。
但如果是李暮出手的話。
那麼達到遠程3000公里,絕對是手到擒來。
就在孫加棟按下心中的激動,準備開口詢問的時候。
一旁的錢五師忽然哭笑不得道:
“孫加棟同志,您還記得我喊您過來的原因嗎?”
要是再不提醒。
他擔心說着說着。
孫加棟人就要跑去研究D彈去了。
雖說都是跟着李暮研究。
但至少別忘了現在的工作啊!
聽到這話。
孫加棟也一下子回過神來。
他竟然把這事兒給忘了。
不過現在陸基遠程D彈僅在眼前。
實在是叫人難以取捨!
李暮見兩人打着啞謎,問道:
“老師,孫教授,你們這是在說什麼呢?”
“你忘了,之前你跟我說過,想要研究衛星。”錢五師道。
說完,他看了看孫加棟。
發現後者還在糾結,他繼續道:
“孫教授結束研究之後,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國第一臺衛星的總設計師!”
“那太好了,孫教授,我正好有許多想法想要和您討論!”李暮眼睛一亮。
自己一個人研究,總歸是差點什麼。
如果能夠設計得這個夏國“衛星之父”幫忙。
那麼至少能夠先將他整理好的資料拿過去,幫助他們先找到正確的研究方向。
“等等,李顧問,您讓我先冷靜冷靜。”孫加棟連忙道。
他現在腦子裡像是有兩個小人在打架。
一個讓他繼續研究D彈,另一個讓他去研究衛星。
魚和熊掌,真是一個幸福的煩惱啊!
見狀,李暮笑道:
“有什麼好冷靜的,孫教授,D彈歸D彈,衛星歸衛星,咱們可以一個一個來嘛。”
他自然看出了孫加棟的想法。
不過在衛星這塊交給對方是沒跑的。
畢竟要是搶了對方“衛星之父”的名頭,難免有點說不過去。
“您的意思是,都,都搞?”孫加棟瞪着眼睛,滿是不可思議道。
都要。
他還真沒考慮可以這樣。
倒不是想不到。
而是不敢想。
畢竟陸基遠程D彈、衛星,單拿出一個,都是要花上五六年才能拿有所成果的研究項目。
李暮笑道:
“對,都要搞。爲什麼不能呢?”
孫加棟聽到李暮的豪言壯語,忍不住輕吸一口涼氣。
他渾身的熱血,彷彿都被這句話瞬間點燃。
是啊,都搞不就成了。
可夏國現有的技術和條件,真的能夠成功嗎?
還有自己。
他有這個能力,能夠同時研究兩個項目嗎?
這兩個問題,徘徊在孫加棟的心間。
不過他最終還是道:
“李顧問,只要您帶頭,我肯定跟着您去研究!”
“這個恐怕不行。”李暮無奈道。
聞言,才下定決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和李暮一起克服的孫加棟有些傻眼。
他會做出這個決定。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爲相信李暮的能力。
孫加棟連忙問道:
“您不參與嗎,這是爲什麼?”
“是因爲我是衛星的總設計師?”
“您千萬不要有顧慮,我回去就跟上面說願意辭去這個位置!”
聽到這話。
李暮哭笑不得道:
“不是這個原因,是我個人的時間有限,很難帶團隊研究而已。”
要是他去帶頭研究衛星或陸基D彈。
那麼很多時間可能都要待在九全的衛星發射基地。
如此威龍-1戰鬥機和玄武-1主戰重坦等項目的進度,都會受到影響。
“我可以替他證明,李暮現在在研究什麼東西我不清楚,但手頭的項目絕對不少於3個!”一旁的錢五師笑道。
孫加棟這才露出恍然的神色。
他緊接着爲難道:
“可是不是您帶頭的話,我自己恐怕難以把握衛星和陸基D彈的研究。”
先不說陸基D彈。
就說夏國的衛星技術研發,目前仍在起步階段。
他這個總設計師,也是在結束東-2D彈後才被正式任命。
整個研究團隊現在都還在組建當中。
否則也不至於一聽到錢五師說李暮對衛星研究感興趣,就馬上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
“您太謙虛了,能在這個年紀就被上面任命爲衛星的總設計師,能把握不住?”李暮好笑道。
就算忽略其後世的成就。
三十四五歲就能當上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總設計師的人。
天賦和能力都絕對是沒的說的。
孫加棟遲疑道: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難道你不願意?那我可就找其他人了。”李暮笑道。
聞言,孫加棟當即擺手道:
“不不,我怎麼可能不願意!”
“願意就好,走,上面去,我和你好好說說衛星的事情。”李暮直接道。
說完,他也不含糊,當即將人拉着走上了樓。
一旁的錢五師見狀,也笑呵呵地跟在兩人和麪,打算看看李暮打得到底是什麼主意。
他也有點好奇。
要說李暮能一個人擔任2項,甚至是3項、4項研究項目。
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懷疑。
可讓孫加棟幹。
未免有點難爲人了。
雖說造出東-2D彈確實是個了不得的成就。
但衛星的研製難度,較其猶有過之。
至少對於D彈他們還有一些基礎。
可衛星方面,確實落後太多。
換做任何一個人,怕是都唯恐時間沒有全部用在上面,遑論是再負責一個同等難度的研究項目。
……
回到家中。
李暮將錢五師和孫加棟兩人帶到書房。
先給兩人泡了杯茶。
他也沒有着急,而是先詢問孫加棟技術方面的問題。
按道理來說。
這些屬於最高級別的研究機密。
不過在來之前。
他就已經得到了上面的授意。
內容也很簡單——知無不言。
他首先從運載火箭技術開始。
這方面主要有兩個難點。
其一,推進系統。
孫加棟介紹道:
“我們現在的火箭發動機在燃燒穩定性、燃料效率、材料耐高溫性能等技術方面,還尚未成熟。”
“我們現在也缺乏大推力液體燃料發動機的研發經驗。”
“還有多久火箭的分離和控制技術,現在也沒有太多的研究資料可以參考。”
說到最後。
他不免長嘆一口氣。
雖說當時在領導面前接下任務的時候拍着胸脯信心滿滿。
但真正開始研究。
才發現其中的千難萬難。
沒有個三五年的功夫,他們恐怕連將衛星送上天的能力都沒有。
“燃燒穩定性的問題可以通過優化噴注器、引入阻力裝置和改進燃料配方的方法解決。”李暮聽完後道。
一邊說,他一邊從抽屜離抽出一沓稿紙。
上面是多孔噴注器、阻尼裝置的設計草圖。
至於燃料配方,這個沒法直接給。
但李暮還是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解決思路。
那就是利用添加劑或調整燃料/氧化劑的方法,去抑制不穩定燃燒的現象。
“這,這……李顧問,您這也太厲害了吧!”孫加棟瞪大着眼睛,滿是不可置信。
他看着攤開在桌面的稿紙。
整個人都因爲激動而微微地顫抖着。
不止是燃料穩定性的問題!
還有燃料效率和耐高溫材料,也均有清晰的解決思路。
比如利用分級燃燒循環,從而充分利用燃料能量。
比如在燃燒室和噴管壁內設計燃料流動通道,利用低溫燃料吸收熱量,降低逼問。
又比如在燃燒室內壁噴塗氧化鋯等耐高溫陶瓷塗層,用以延緩材料燒蝕。
每一條思路想法。
都有着延伸的研究方向指導。
毫不客氣的說。
“有了你這份方案,就是不去指導,給他們些時間,也能夠把問題給解決啊!”一旁的錢五師忍不住感慨道。
孫加棟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要是有這份方案。
本來預計三四年纔可能有成果的火箭發動機研究。
時間至少要縮短一半!
李暮笑道:
“那要是這樣的話,這方面的研究我就不管了,交給他們來做。”
聽到這話。
不待錢五師開口。
一旁的孫加棟便險些跳起來,道:
“這怎麼能成!”
“錢教授的話是這麼說沒錯!”
“但有您指導的話,火箭發動機技術地突破,肯定會更加順利!”
在看到了眼前解決運載火箭推進系統和結構設計的方案後。
他更不可能放棄李暮了。
雖說總設計師沒辦法。
但至少當個顧問,時不時地指導一下他們無法解決的難題也好啊。
“你先別急。”錢五師一時有些哭笑不得,道:
“我是覺得有這份方案在,運載火箭方面的問題應該不大而已,讓他將時間放在其他更需要的地方。”
聞言,孫加棟愣了愣。
其他更需要的地方?
錢五師繼續道:
“你不會以爲他說要搞衛星,就只搞了運載火箭技術吧!”
他的話音剛落。
正在從抽屜裡拿第二份材料的李暮,手在空中頓了頓。
孫加棟:“?”
李暮無奈地笑了笑,道:
“確實不止運載火箭技術方面,還有衛星設計與製造、測控與通信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技術……”
說着。
他將抽屜裡厚得快要和一本書差不多厚的稿紙,全部拿了出來。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孫加棟忍不住嚥了口口水,心中的震驚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
他努力壓制着顫抖的聲音,問道:
“難道,難道您一個人就完成了衛星的所有研究工作!”
“也沒有那麼誇張,只是一些理論上的思路和方向而已,具體的工作還需要你們去展開。”李暮道。
別看他手裡的稿紙有上千頁。
可想要將衛星研究事無鉅細地講明白,還遠遠不夠。
當然,也沒法這麼做。
畢竟能給思路和方向,已經很誇張了。
一個研究團隊五年才能完成的東西,他自己一個人,花了不到一個月就給寫完。
要是再將細節都一一寫上去。
那未免過於驚世駭俗。
“沒問題,您放心的交給我,絕不讓您失望!”孫加棟將胸脯拍得“砰砰~”響。
有這份衛星的研究方案在。
他有信心,在5年內就將夏國的衛星搞出來!
“慢慢來就行,倒也不必太拼命。”李暮嚇了一跳,連忙道。
一旁的錢五師聽到這這話,忍不住笑道:
“你這就有點難爲人了,換做我手裡捏着這份方案,恐怕這會兒心都忍不住飛到研究基地去了!”
孫加棟撓了撓頭,不得不說這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畢竟就在5天前。
他剛剛接手衛星研究的時候。
整個研究團隊的成員,討論了幾天幾夜都沒有個結果。
要不是被錢五師發現叫停。
恐怕他們這會兒都還在一個個頂着黑眼圈繼續熬。
他想了想,道:
“錢教授,您話說得是沒錯,不過我還要聽李顧問說D彈的事情呢,可不能現在走。”
“現在不擔心一個人幹不了了?”李暮揶揄地笑道。
聞言,孫加棟臉紅了紅。
但一想到爲了研究嘛,丟點臉算什麼。
他堅聲道:
“那也是因爲您的功勞。”
“要是都像您這麼給方案。”
“別說2個,就是再翻1倍,我也敢去幹!”
他說完後。
李暮和錢五師對視一眼,大笑不止。
……
隨後。
討論繼續。
李暮D彈的研究資料,也一併拿了出來。
不過並不是整套的研究方案。
而是主要集中在推進系統、制導與控制系統、結構殼體,以及智慧與控制系統部分。
發射平臺和彈頭系統。
則暫時沒有拿出來。
發現這一點的錢五師和孫加棟自然產生了疑惑,問道:
“爲什麼沒有發射平臺和彈頭系統呢?”
這份方案,明顯沒有衛星的詳細。
但他們也都理解。
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李暮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研究出那麼多東西,已經十分驚人。
要是每份方案都十分詳細,恐怕要24小時不睡覺纔可能做到。
“因爲我打算搞固定發射井,彈頭也準備使用大蘑菇彈頭。”李暮坦然道。
他就沒打算一步步的來。
錢五師也很快反應過來,道:
“你難道打算直接研究陸基洲際D彈?”
“這步子是不是邁得有點太大了。”
“我不是懷疑你的能力,只是覺得一步一步來的話更好些。而且我們也不止缺洲際D彈。”
他相信李暮。
可現在他們連用於發射陸基洲際D彈的固定發射井都還沒有。
大蘑菇成沒成也還不好說。
加上夏國也很需要陸基遠程D彈。
所以直接跨階段研究,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老師,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認爲,在未來20年的時間內,我們都不會面臨大的戰事,可以放心地去研究。”李暮道。
隨着跟老大哥合作的敲定。
星球大戰計劃的成功,幾乎已經毋庸置疑。
M帝不可能坐視老大哥獨享機械狗和天基動能武器這兩樣先進的技術。
畢竟一旦成功。
他們本來在爭霸中佔據的微末優勢地位,就會蕩然無存,甚至反而會落入巨大的劣勢當中。
不想面對這一情況的話。
只有兩個辦法。
要麼開戰。
要麼跟上研究。
前者顯然不可能。
畢竟M帝佔優,是在整體發展上。
單論軍事實力,目前還是老大哥更勝一籌。
不想雙方都面臨大蘑菇洗地這種同歸於盡的結局的話。
就只能選擇跟上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