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雖然和茅以身接觸得不多。
但這個年代的專家和教授,講究的就是一個實事求是。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要是高家林真沒本事,就算看在他的面子上把人留下,也不可能這麼誇獎。
“李顧問說得不錯,等研究完成,不僅是學校,我也會跟國科院那邊給你要獎勵。”茅以身道。
高家林想要開口拒絕。
他之所以願意參與到研究當中,除了能有17塊5的每月補助外。
更多的是因爲可以在鐵道技術研究所學習的很多東西。
李暮擡了擡手,道:
“這是你應得的,不要推辭。否則你不要,大家怎麼要。你說是不是?”
這話將高家林想要推辭的話又堵了回去。
旋即,也不等他反應過來。
李暮從手邊抽出一張稿紙,“唰唰~”地寫了一個衛星導航方面的課題丟給他。
拿到之後。
高家林的心神立刻就被吸引了過去。
就連茅以身都沒忍住好奇地看了一眼。
不過在看到上面設計的複雜的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數學、物理學等等學科內容的時候。
他便十分識趣地收回了目光。
……
隨後,在閒聊了一會兒後,茅以身便起身準備告辭。
不過高家林卻沒有跟着離去,而是留了下來,明顯是有一些問題想問。
待送走茅以身後。
李暮回過頭,道:
“看了之後覺得怎樣?”
“很複雜,不過它絕對是一項偉大的發明!”高家林擲地有聲道。
利用衛星導航的設想,在57年老大哥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思普特尼克1號”的時候便被提出。
可至今爲止,也沒有人能夠實現真正的衛星導航。
李暮笑道:
“偉大談不上,至少現在是這樣。”
“衛星導航一旦拿出來,勢必會走向軍用。”
“但我認爲,它最大的作用其實還是民用。”
他說完後。
高家林微微愣了愣,道:“民用?”
“沒錯,軍事上無非是精準制導、部隊定位、偵察與監視這些。但民用可就很寬泛了……”李暮一一列舉。
衛星導航在後世,廣泛地應用在交通運輸、科學研究、農業和測繪等領域。
單就作用來看,民用肯定是大於軍用的。
高家林聽完後,沉思許久,道:
“您難道是想讓我往這方面研究嗎?”
“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試一試。當然,我充分尊重你的意願。要是你打算研究其他的也成。”李暮笑道。
在經過鐵道技術研究所的歷練之後。
對方算是初步獲得了他的認可。
那麼一些研究,完全可以放手交給對方去做。
高家林忙道:
“我當然願意,只是我現在有些糾結,如果研究衛星導航,不知道能不能再有精力去研究衛星。”
他是知道國家現在的情況的。
別說衛星導航了,衛星都沒有一個。
如果非要選,肯定要先選後者。
“衛星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應該在3到4年內,就能搞出來。”李暮笑着道。
高家林眼睛一亮,道:
“難道李顧問您現在在研究衛星?”
三四年就把衛星搞出來,除了這個,沒有其他的可能。
“嗯,我現在是衛星研究團隊的顧問,你要是想去的話,我可以把你引薦過去。”李暮頷首道。
高家林:“我想去!”
……
時間一晃,3天過去。
雖說放假受到了一定限制。
但實際上李暮還是能夠偷偷研究。
再加上有高家林這個天天上門的學生,還有後續聞訊而來的孫加棟。
即便關建民一直頗有微詞。
也不影響他們每天一談就談一整個下午。
……
在結束假期的當天。
李暮便找到郭默,準備去研究基地看一看。
在一隊警衛的護送下。
他們先是朝着郊外開了4個小時左右的車。
又在山裡走了6個小時左右,纔來到一處山坳處。
望着掩蓋在叢林間的建築,李暮十分滿意。
走到大門。
剛剛到地方。
他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一個熟人。
李暮道:
“馬大哥,您這麼快就來基地了,怎麼不多陪陪孩子?”
這人正是馬軍。
“已經安排妥當了,街道辦的同志們會幫忙照顧,還是基地的安保工作要緊。”馬軍道。
說完,他便讓警衛打開大門,將李暮迎了進去。
進入其中後。
裡面的視野開闊起來。
馬軍一邊走,一邊道:
“基地的領導們不知道您什麼時候來,所以就讓我在這裡等着,他們現在應該還在工廠區抓建設,我帶您先逛逛怎麼樣?”
“可以啊,我正想看一看呢。”李暮笑道。
一旁的郭默自然也沒有意見,含笑點了點頭。
……
隨後,在馬軍的帶領下,李暮開始參觀研究基地。
辦公區、實驗區、生活區、倉儲區等等,都建設得十分不錯,與周圍的大山融爲一體,十分隱蔽。
逛了大概15分鐘。
得到消息的研究基地領導就匆匆趕了過來,道:
“哈哈,李顧問,好久不見了啊!”
“唐院長,柳團長?”李暮聞聲回頭,發現竟又是2個熟人。
他驚奇道:
“你們怎麼來研究基地了?”
前者是航空院的院長唐燕捷。
後者則是他曾經研發山地自行車和軍用摩托車時打過交道的柳衛國。
“哈哈,沒辦法,這新研究基地建成,把我們航空院的骨幹都調走了一大半,不來就只能當光桿司令了。”唐燕捷自我調侃道。
這話未免有些誇張。
但航空院被抽調走一大批人,也是無可事實。
現在那邊被抽走人後,就只能繼續一些難度不高的研究。
李暮道:
“上面把人調到這裡來了?”
“在年後就調來了,威龍-1戰鬥機、玄武-1主戰重坦、潛射D彈、衛星……”唐燕捷道。
爲了儘快地研製出新的武器,上面這回可謂是下足了決心。
畢竟民衆不知道。
上面卻是十分清楚,這次對M帝只能說是險勝。
稍不注意,就容易被拖入戰爭的漩渦。
這絕不是現在的夏國想看到的。
李暮驚奇道:“這是都來了?”
“集中研究,更有利於你時間的安排嘛。當然,大部分是和核心成員。”唐燕捷笑道。
把一架戰鬥機或者一輛坦克的整個研製團隊都放在研究基地,也不現實。
畢竟要隱蔽,人數就不能太多。
2000多人,大概就是極限了。
再多,哪怕周圍分佈着數倍於他們的警衛戰士拱衛,也未必不會出現問題。
李暮點了點頭,滿意道:
“是很不錯,這下我就能節省很多趕路的功夫,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了!”
“時間更多了不假,不過管理也更嚴了!”唐燕捷意味深長道。
他一看就知道李暮打得什麼主意。
但這點上面早就考慮到了。
否則也不會將他派過來當這個基地的領導。
……
簡單地寒暄片刻。
李暮也沒有和唐燕捷多聊,很快便去找到正在測試機測試着核心機的黃之前等人。
在完成了核心機之後。
他們陸續完成核心機各部件結構強度、振動特性和耐久性等等試驗,進一步證明了核心機的完善程度。
接下來,就是將核心機與發動機的其他部分機場,進行全面的測試和驗證,最終安裝到飛機上進行飛行試驗。
說得簡單。
但要經歷的步驟卻相當繁瑣。
比如核心機與低壓系統的集成,就是要去驗證雙轉子渦扇發動機是否形成完成,並確保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之間的啓動和機械匹配。
還有控制系統集成。
要將電子系統與發動機集成,從而實現燃油供給、壓氣機導葉角度和渦輪工況的精確控制。
只有到在飛行試驗平臺上完成試飛,纔算是取得了突破性的戰果。
李暮一邊聽着黃之前等人的討論,一邊估算着進度。
就目前來看,威龍-1戰鬥機的研製速度還是相當快的。
如果順利的話,說不定用不了10年,就能提前將這跨時代的戰鬥機拿出來拷打M帝和老大哥。
……
在黃之前這邊待了半個小時左右。
見到沒有太大的問題。
李暮緊接着又前往玄武-1主戰重坦的研製區域。
有WZ-111的總設計師楊英帶頭,再加上張克茂、王澤榮這倆後世的大佬打輔助。
問題也不大,靠他們自己就能解決。
接着他又去黃偉旅負責的潛射D彈研製組。
到這裡就有一些刺手的問題了。
在上次之後,黃偉旅等人對於D彈小型化、水下發射技術和制導與導航技術等,都做了深入研究。
不過想要在潛艇有限的空間內,將D彈做得體積小、重量窮,同時還保持祖國的射程和威力可不容易。
黃偉旅道:
“我們現在已經在致力於研發以雙基改性推進劑爲基礎的高性能固體燃料,用以提高燃料的密度。”
“不過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不足。”
“所以還是想在材料上入手,儘量研製出耐高溫、耐腐蝕的高強度材料。”
他說完後。
李暮微微頷首。
這個方向倒是沒有跑偏。
衆人也還沒有笨到在有方案的情況下,還摸不着頭緒。
關鍵的問題是怎樣解決材料的問題。
“材料上我看我們可以往陶瓷複合材料和碳-碳複合材料上去研究,它們在高溫和極端環境下的表現理論上應該比較出色。”李暮飛快道。
隨着他的講述。
下面的黃偉旅、胡旭華等人,連忙拿起紙筆記錄。
說到後面,李暮又簡單地講了講潛艇改裝與集成。
要容納潛射D彈發射,潛艇的結構肯定是要大改一番才行。
這設計潛艇結構、穩定性、操控系統等多方面的調整,才能確保發射不影響潛艇性能。
……
一直忙到晚上7點。
李暮纔去飯堂吃飯。
打完飯菜。
他找了個位置,還沒坐下面前就擁了一羣人問他問題。
大多數人都是都認識他。
但這次新研究基地成立,上面也找了更多的人進來,有對他好奇的人也正常。
他也沒有擺架子,有人搭話必定會有迴應。
這也讓聚在他周圍的人越來越多。
說實話,李暮並不討厭這種感覺。
畢竟研究之餘,指導一下其他人,也是個不錯的放鬆方法。
就是他不能在這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
在吃完飯後,他當即道:
“各位同志,咱們來日方長,以後慢慢再說,我得回研究室了。”
“好!”衆人齊聲應道。
……
洗完飯盒後。
李暮繼續來到衛星這邊。
當然,這裡的人,就沒有威龍-1戰鬥機、玄武-1主戰重坦和潛射D彈3邊那麼多了。
在實驗室內的。
只有孫加棟和幾位專家教授在裡面。
高家林倒是還沒進來。
畢竟他還是大學生。
雖說可以提前畢業。
但現在對方也纔讀大一下而已,一年都沒讀完就提前畢業,未免有些拔苗助長。
所以李暮的想法還是讓其再多鍛鍊鍛鍊。
……
孫加棟看到李暮,先介紹了一下房間裡的其他人,道:
“任興民,火箭專家;齊發仁,結構設計專家;楊家溪,自動控制專輯……”
從介紹不難猜出。
在這個房間內此時坐着的,多半就是以後完成東方1號研製的那批科研人員。
李暮和他們一一打了招呼。
在互相熟悉了之後。
他便直入肢體,道:
“各位,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我們直入主題吧。”
“我們現在衛星的最大問題,主要是三點:推進技術、電子技術和材料科學。”
“這還僅僅只是將衛星射上去,如果我們想要做得更好,那麼就只能以更高的目標要求自己……”
他的語速並不快,聲音也始終平靜。
然而聽着聽着。
孫加棟等人的心中,漸漸地涌出一股熱血來。
“能行!”他們的心中不由得冒出一樣的念頭。
從運載火箭技術,講到軌道動力學,再到耐高溫材料、輕量化結構材料。
李暮雖每個都沒有明確地表示怎麼去研究。
但話語之間,無不從各種角度出發,不斷地讓他們產生靈感。
“最後衛星的姿態控制方面,除開研究慣性導航系統外,我們還可以建立初期地面測控站,依賴計算機輔助軌道修正。”李暮最後道。
一口氣說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讓他有些口乾舌燥。
猛灌了一口茶水。
他靜靜地等待着衆人的提問。
許久之後。
孫加棟豎起一根大拇指,道:
“真是不佩服都不行啊,李顧問,您真的是太全面了!”
“借鑑D彈彈頭熱防護技術,試驗少時材料,通過被動熱控平衡衛星內部溫度……”
“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您都替我們想到了前面啊!”
研究最怕的是問題。
但最不怕的,也是問題。
有問題的話,很大程度上說明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
“理論方面的推導,與實際還是難免有出入,孫教授您還是得慎重對待才行!”李暮道。
孫加棟鄭重道:
“您放心吧,我們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一旁的任新民、齊發仁等專家教授,也是重重地點了點頭,拿出了最認真的態度。
畢竟無論是論能力還是論資歷。
李暮都遠超他們。
也就是年齡,能多勝幾籌。
但倚老賣老,可不是他們的性格。
“我只是提醒提醒,不是懷疑你們。各位的能力我還能不相信嘛。”李暮哭笑不得道。
他就是怕孫加棟不慎將自己留在話中的漏洞忽略,浪費了時間而已。
……
就在李暮這邊忙着研究的時候。
外交委員會門口。
芮點外交官安德斯和老大哥外交官雅科夫不期而遇。
同在夏國任事,他們彼此倒還算是熟識。
當然,這會兒前者在爲M帝辦事,所以適當地和後者保持了一點距離。
但安德斯想躲,雅科夫卻不願意罷休。
他拉住對方,道:
“安德斯先生,聽說你們使館最近來了不少頂尖教授。我實在是好奇,科技發達的M帝教授來落後的夏國是要做什麼?”
“雅科夫先生,他們當然是來參加‘羣星獎’的頒獎了,這個獎項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安德斯笑道。
兩人都不肯說實話。
不過很快,雅科夫便接着,道:
“羣星獎確實很有趣,但最有價值的還是夏國宣佈會在會上提出的天基工程計劃。”
“這個工程擁有天基動能武器這樣厲害的大殺器。”
“對於世界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世界!”
聽到他的話。
安德斯眼中閃過些許精光。
他自然聽得出來,雅科夫這是在釋放善意。
畢竟夏國要是真把這兩樣東西搞出來,那麼坐蠟的可就是M帝了。
但這些話說給他也沒用啊,他就是個跑腿的。
安德斯想了想,道:
“可我不是聽說,你們現在和夏國有了一定的合作了嗎?”
他還記得羅賓當時收到夏國正在和紅色聯盟談判的消息的時候——急得整天團團轉。
那副樣子,總不至於是專門做給他看的,因爲根本沒必要。
“嗨,被夏國單方面叫停了,現在都還在談判呢。”雅科夫面路苦色。
上層得罪了人,就讓他們這些底層來受罪,實在是令人難受。
安德斯好奇道:
“叫停?這是爲什麼?”
“可能是因爲我們的誠意不夠吧。”雅科夫收起表情,恢復了淡淡的笑容。
就在安德斯還想再說點什麼的時候。
喬廣華從樓上走了下來。
看到兩人,他不禁有些好笑道:
“兩位外交官,你們怎麼下班了還來?”
不待安德斯反應過來。
雅科夫便“歘~”地一下衝了過去,道:
“這不是等着您下班,和您一塊去吃個便飯嘛,不知道您有空嗎?”
“有倒是有。”喬廣華頷首道。
聞言,雅科夫當即道:
“那我們走,我請您去京都最好的飯店吃飯。”
“等等,雅科夫外交官,我還在這裡呢。”安德斯連忙上前道。
現在M帝不好和夏國接觸,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要是他不努把力,M帝許諾的好處,恐怕就要大打折扣。
雅科夫道:
“安德斯外交官,我們今天有要是要商量,您看不如明天再來?”
“我也有十分要緊的事情。”安德斯道。
見兩人爭執起來。
喬廣華忙道:
“不用爭,一起吃好了,我們去飯堂吃。”
說着,他便笑呵呵地拉起兩人的手,來到外交委員會的員工食堂。
打完飯菜。
坐下後。
喬廣華一邊時不時地和路過的外交委員會工作人員打招呼,一邊和雅科夫安德斯大眼瞪小眼。
最後,還是雅科夫沒憋住,道:
“喬外交官,您跟我透個底,到底要什麼條件我們才能繼續合作?”
他現在算是理解上層爲啥這麼着急和夏國恢復關係了。
安德斯在他身邊的每一秒,他都感覺如芒在背,覺得這傢伙沒憋好屁。
“上面已經在考慮了,希望您不要着急。”喬廣華不緊不慢地吃着飯道。
聞言,雅科夫的臉上露出肉眼可見的失落之色。
不過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笑容並沒有消失,只是轉移到了安德斯的臉上。
看着當今世界的兩大霸主之一在夏國面前這麼“卑躬屈膝”,實在是令人不敢置信。
“那麼至少讓我們見一見李顧問吧,機械狗的項目總得進行下去吧。”雅科夫繼續道。
沒有李暮,僅靠他們自己,根本編不出像樣的軟件。
更別提是機械狗的操作系統這麼複雜的軟件。
至於阿列克謝?
做遊戲都做魔怔了,讓他去教人寫軟件,結果教着教着變成了敲遊戲代碼。
而且還美其名曰:
“遊戲編程是軟件工程的必經之路!”
這話還有不少人信。
要不是老伊萬攔着,一羣國內的計算機大佬,都得被帶偏。
說話間,喬廣華已經吃完了飯。
他一邊收拾飯盒,一邊站起身道:
“這個嘛我也不是很清楚,您要不等我去問問,問出結果來了告訴您。”
反正他現在的任務就是1個字,拖。
這麼等下去,記得是老大哥。
到了那個時候,就很容易達成合作了。
雅科夫被接連拒絕,心中無奈,可也只能嘆氣作罷。
畢竟現在主動權不在他們手上,除非M帝真和夏國打起來,他們才能大聲說話。
但這個顯然概率並不高。
就在雅科夫失望之下,準備離開時。
一擡頭,忽然發現安德斯追上喬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