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撤軍

桐柏山的春季溫暖而溼潤,連日綿綿細雨,一層層將天地山野洗滌得更爲清綠明亮。

雖說春後並無傾盆暴雨降下,但山嶺積雪融化,加上斷斷續續的綿綿春雨,圍堰所造的黃羊湖水位還是緩緩上升。

漸次淹沒原明溪河上游的河牀、溪谷,淹沒兩岸低陷的窪地,一座座矮丘、低崗,這時候則成了湖中的孤島。

圍堰雖說造成,但浩大的圍湖工程並沒有就此停止。

明溪河發源於青衣嶺南麓以及石門嶺西麓,山間溪澗衆多,匯聚諸嶺之間的雨水,入夏後常因頻繁的暴雨天氣,而使山洪頻發。

楚山爲搶在雨季來臨之前,將圍堰造成,於嶺崗間綿延十數裡的土堤還是單薄了些。

花費這麼大氣力在明溪河上游圍堰造湖,總不能在將敵軍從明溪河兩岸逼退之後,就任山洪、洶涌爆漲的湖水將圍堰沖垮啊!

因此二月中下旬之後,初步填土堆成圍堰之後,數萬青壯民夫、匠軍並沒有從黃羊寨撤走。

除了堰堤進一步加寬加厚外,還開採大量的石料,將大大小小的石塊裝入大竹籠,沉入堤腿抵擋風浪暗流;同時還用大塊石料修造水閘、排洪溝、溢流壩等水利設施。

總之等黃羊湖蓄滿水,敵軍不退,就決堤泄水;敵軍若退,花這麼大氣力圍出來的黃羊湖也要用於民生,不至於日後成爲懸在明溪河兩岸百姓頭上的巨大威脅。

關鍵是敵軍撤走之後,楚山下一步的計劃,也是要將明溪河兩岸數十萬畝良田屯種起來,以補楚山糧食的匱缺。

即便暫時沒有太多錢糧,將黃羊寨打造成青衣嶺營城那般崔巍雄峻,但也需要在當前的基礎進一步增強,將其要塞化,防止敵軍日後再往楚山城下進逼過來,會先強襲黃羊寨。

只要黃羊塞不失,只要黃羊湖懸於平川之上,敵軍就不敢大規模進逼楚山城下。

一月進攻黃羊寨失利,嶽海樓親自接掌戰場指揮權,仲長卿率部駐守黃羊寨以東僅十里外的鐵幕山南寨,幾乎能隨時觀察到楚山人馬在黃羊寨以西修築圍堰的動靜。

時間轉眼就到三月底,眼見陰雨天氣密集起來,也無好的辦法應對楚山軍依桐柏山堅壘固守的龜縮戰法。

一隊騎兵冒雨馳入鐵幕山南寨,嶽海樓與摩黎忽翻身下馬,神色沉默的解下雨蓑,扔給身後的侍衛,與出來迎接的仲長卿等將,往衙署裡走去。

“樞帥,諸多失策皆長卿之責,長卿願往宗王府自請罪罰,但這邊真不能再拖下去了,當早作決斷!”仲長卿說道。

很快就將進入雨季,黃羊湖一旦蓄滿,楚山就有可能會出兵明溪河沿岸,將他們駐紮在明溪河兩岸營壘裡的駐兵纏住。

到時候,黃羊寨什麼時機決堤,楚山兵馬什麼時機從明溪河沿岸突襲撤出,主動權都在楚山的掌控之下,他們可以將兩者之間的配合控制在極短的時間內之間進行。

他們駐紮

於明溪河沿岸營壘的兵馬有辦法及時應對嗎?

會不會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傾泄而下的大水擋住歸路?

“進築連營乃是我做出的決斷,二皇子也應責罰於我,與你何干?”

嶽海樓臉色陰沉的揮了揮手,又詳細詢問仲長卿這幾日所觀察到的黃羊湖圍堰修造的進展。

得知楚山在黃羊寨附近已經重新開挖出一條泄洪渠,截曲取直,重新從野狼溝西側接入明溪河主河道,此外楚山還徵調青壯民夫,於青衣嶺與鐵幕山之間開闢新的道路,嶽海樓禁不住長嘆:

“錯過這次機會,想再直接進攻桐柏山就難了!”

縱觀中原戰事,南朝諸將守禦地方,核心都放在城寨治守之上,有幾人會像徐懷這般,一開始就將桐柏山作爲一個防禦體系進行打造?而且還極盡一切手段,將桐柏山的地利用盡。

年前,他覺得楚山難啃,是基於楚山兵軍作戰悍勇、意志堅韌,但整個桐柏山在防禦上還是有很多的薄弱點。

比如說盡殲宣威軍,他們拿下淮川城,果斷派遣精銳渡淮,就可以佔據潢川、光山,出兵襲擾羅山、信陽。

又或者說,更爲堅定的直接進逼楚山城下,形勢也遠沒有現在這麼難看。

當時楚山都沒有築成外城牆,提前建成的內城僅四五百步見方,外加附近幾座軍寨,他們真的就沒有辦法啃下來嗎?

這其實也是當下宗王府、汴梁乃至他們內部質疑最大的聲音。

不過,事情都已經到這一步,是苦果也得嚥下。

他這輩子經歷那麼多的風浪起伏,還不至於連這點挫折都承受不住。

不過,單純將兵馬從明溪河兩岸營壘撤出來,不難,他們現在還有時間,不怕楚山會出兵糾纏。

關鍵是撤到哪裡去?

單純撤回真陽、確山兩城,與楚山近距離對峙,這不是不可以,但這麼多兵馬壓在前汝水右岸,需要源源不斷的從後方輸運糧秣過來,除了會產生大量的額外消耗外,糧路也容易被重新佔據明溪河一線的楚山兵馬所襲擾。

嶽海樓發現孟介、馮世兆、蔣昭德等嫡系部將,以及很多之前被士臣壓制沒有出頭之日、降附之後統兵作戰要悍勇得多的降附將領,對大略之事考慮頗少,他更願意傾聽仲長卿的意見。

“楚山除了正日夜操練水軍外,徐懷從淮川西撤之後,還將淮川、潢川、光山等地數百名船匠也都集於信陽、周橋兩地,大造戰船,”仲長卿說道,“我們倘若還是隻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對壘楚山,始終會落於下風。以長卿所見,除開上蔡、新蔡等少數汝水右岸城池外,我軍當都撤到汝水左岸,作長期對峙的準備,並在汝陰(潁州治)集結工匠,打造戰船、操練水軍……”

“那顏將軍,你覺得呢?”嶽海樓看向摩黎忽問道。

這次到鐵幕山南寨來,就將摩黎忽拉了過來,除了摩黎忽纔是鎮南宗王府真正的嫡系將領外,也注意到摩黎忽已經不再是初見

時那個衝動、好鬥而且踞傲的赤扈青年了。

淮上戰局發展如此不利,摩黎忽從頭到尾至少在公開場合都沒有說過什麼怨言。

“每次與徐懷相戰,我都有無力之感,此次也不例外;然而細想,戰局如此不順利,卻非戰之敗,或應對失策,”摩黎忽感慨道,“或許此廝乃南朝最後的砥柱名將,我們將其糾纏於淮上,便是爲王帳效盡最大的氣力我覺得仲將軍所言有道理。中原有句老話,不慮勝,先慮敗。打不贏楚山,總比被楚山殺得丟盔棄甲、大敗塗地要強得多。嶽帥儘管安排,宗王府那邊,我會盡力替嶽帥分說!”

“多謝那顏將軍體諒!”嶽海樓朝摩黎忽拱拱手……

各處戰場,就淮上進展最爲不利。

這時候摩黎忽能幫他們說話,即便宗王府還是會有很多將領質疑、不滿,但也必然有人會想,他們在淮上所遭受的狀況應是實情,而非託辭。

…………

…………

春光明媚,徐懷走進院子裡,看到柳瓊兒站在廊前,正彎着身子,將如瀑一般的秀髮浸到銅盆之上清洗,露出晶瑩剔透有如脂玉雕琢的雪白頸項來。

徐懷示意僕婦退到一旁,上前幫柳瓊兒揉洗秀髮。

柳瓊兒覺察有異,側過頭見是徐懷,問道:“嶽海樓撤軍了?”

“撤軍了!”徐懷說道。

“怎麼都不出兵追擊,就這麼讓他們舒舒服服的撤走?”柳瓊兒雙手扶住銅盆,享受徐懷的揉搓,好奇的問道。

“大半年都繃那麼緊,累了,不愛了!誰愛追誰追去,我就想好好躺上幾天,在你懷裡!”徐懷說着話,手就要往柳瓊兒身前伸過去。

“別沾溼我裙裳!”柳瓊兒伸手掐了徐懷一下,讓他乖乖替她揉洗秀髮,說道,“你一身髒臭,都不知道多少天沒有好好梳洗了,我叫人洗兩盆水,幫你上下好好洗一洗!”

“這個主意好!”徐懷笑道,手裡加快速度,三兩下就幫柳瓊兒洗好長髮,拿清水沖洗乾淨。

柳瓊兒拿布巾稍稍搓幹秀髮,簡單挽於肩後,便吩咐僕婦將高腳木盆搬到院子裡來,燒起熱水,幫徐懷將數月來都沒有怎麼脫下來過的鎧甲一層層解開。

徐懷舒舒服服的泡在熱水裡,享受柳瓊兒嫩滑的小手在他身上揉搓,舒服的閉上眼睛,感受到太陽暖融融的照在身上。

楚山將卒這些年南征北戰,一刻都未得停歇,這次又是數萬敵軍簇擁桐柏山前,絕大多數人每天都提心吊膽的過活,確實是極爲疲倦、勞累。

現在敵軍撤走,嶽海樓也並非好相與之人,殿後兵馬警戒必然森嚴,說不定在撤軍時還部署什麼暗招,等着楚山咬鉤。

現在這情況,楚山不要說不容出岔子了,傷亡稍大一些,就有可能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

因此,徐懷寧可更保守一些,等各地的戰局都成功進入相持階段、積蓄更多的軍事實力之後,再部署反擊不遲!

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八十七章 誘導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八章 議和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三十章 西進第十章 收編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六章 危急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八十章 牽掛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五章 駐與戍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零七章 進城第八章 大戰第十一章 襲寨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十九章 相邀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九十六章 請援
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八十七章 誘導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八章 議和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三十章 西進第十章 收編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六章 危急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八十章 牽掛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五章 駐與戍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零七章 進城第八章 大戰第十一章 襲寨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十九章 相邀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九十六章 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