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

有千餘虜騎增援到棋子山北面的柳林溝寨,徐武磧、陳子簫、楊祁業等人在棋子山營地也都第一時間注意到。

太原十萬軍民身體虛弱,大多數還都是平民,想要安全有序的撤入凌井溝峽谷之中,必須確保側翼不受敵騎的擾襲。

楚山騎東進太原,在天門山北部的棋子山建立防禦,封堵住忻州以及後續有可能增援過來的赤扈騎兵,是突襲太原作戰能否得到最終勝利的根本保障。

楚山騎出天門關雪夜南襲,陳子簫就第一時間五百多天雄軍俘卒北上棋子盤,次日楊祁業也率部從南面的戰場撤過來,而今日聯絡上最先從呂梁軍撤出來的幾支小股義軍,也都補充到棋子山營地來。

也因爲這處防線的重要,徐武磧趕過來坐鎮,轄制諸將。

“已有少量敵軍斥候翻越東面的山嶺,監視太原北城的動靜,我們沒有辦法將他們都攔截住。南面對雲州漢軍大營組織夜戰,動靜不會小,消息傳到棋子山北面,這股敵騎很有可能也會立即組織起來,往我們這邊發動突擊,”

陳子簫站在幾根杉木搭成的簡易望樓上,越過一片疏林,眺望在北面的敵軍,又擡頭看了看天,跟徐武磧、楊祁業說道,

“我們這邊也要做好夜戰攔截的準備,絕不能讓大股敵騎殺到南面去!”

“這些騎兵從大同馳援過來,從他們在大同最早有可能得到消息算起,他們在三天兩夜期間馳行四百五十里路,倘若算上他們可能會有的遲疑、拖延,這一千多騎兵趕這段路的時間,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短,兵卒、戰馬也更爲疲憊很難想象他們在沒有摸清楚情況之前,會貿然趁夜進攻我們……”楊祁業卻覺得夜攻雲州漢軍大營,更應防備陰超從太原城南派兵從太原城的東北角、西北角兩翼發動攻勢,而不是擔心北面的疲騎會同時發動夜襲。

從目前偵察到的情況看,赤扈人增援過來的這部騎隊,也正匆匆進入柳林溝寨休整。趕這麼急的路,絕大部分人大概躺下去,叫都叫不醒吧?

“大同留守騎兵是不多,但多是追隨赤扈人東征西討多年的精銳戰力,其兵卒吃苦耐勞、韌性之強,不在楚山騎之下。大燕亡國,實在是吃太多虧了。”陳子簫嘆息說道。

棋子山東麓進駐一千五百多人馬,但構成複雜,並非精銳的桐柏山卒。

而一旦南面發生夜戰,柳林溝寨的敵軍又悍然出動,他們不是守住棋子山東麓營地就完了,更爲關鍵的還是封鎖柳林溝寨敵軍增援雲州漢軍大營的通道。

這個作戰難度要大得多,要艱鉅得多。

陳子簫現在比較慶幸的,是敵軍沒有直接從柳林溝南下,要不然他們也只能拼了命,從側翼去攔截,絕不能讓他們接近雲州漢軍大營,更不能讓他們進入雲州漢軍大營。

倘若叫從大同增援過來的這千餘虜兵進入雲州漢軍大營,陳子簫都難以想象楚山卒再強攻雲州漢軍大營,難度會增加多少。

陳子簫作爲掀起桐柏山匪禍的罪魁禍首之一,桐柏山衆人現在對他還有意見的人依舊不少,但全程目睹並洞悉匪禍所有細節的徐武磧,更清楚陳子簫的見識、才幹,遠在一般軍將之上。

他神色凝重的點點頭,一錘定音的說道:

“增援過來的敵騎應該明白雲州漢軍大營的重要性,我們不能疏忽大意。即刻傳令下去,今夜將卒都不得解甲,營地兩側要盡一切可能多挖些陷馬坑、多埋些絆馬樁這些工作天黑都不要停。營中多準備篝火,做好夜戰的準備。等天黑之後,調兩百人馬進入東面的小嶺樹林駐守,哪怕白忙一場,也要比被打個措手不及強……”

銆愯よ瘑鍗佸勾鐨勮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榪戒功app錛屽挭鍜闃呰夥紒鐪熺壒涔堝ソ鐢錛屽紑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鏈楄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欓噷鍙浠ヤ笅杞 銆

“南面派兵馬過來了!”率領侍衛親兵負責保護徐武磧人身安全的王華,這時候站望樓下說道。

棋子山營地相比南面天門山以東地區,地勢上更高一些,衆人轉過頭來,看到有兩百餘騎兵正從天門山東面往北面而來。

“應是軍侯也擔憂敵騎會夜襲棋子山,特派兵馬增援我們。”陳子簫很是篤定的說道。

相比較陳子簫,楊祁業當然更信任徐懷的判斷這時候見徐懷都派兵馬增援過來,當下也沒有再討論的餘地,當下就先下望樓去安排。

一炷香後卻是沈鎮惡、袁壘率兩百騎兵進入營地,找到徐武磧、陳子簫、楊祁業他們說道:

“虜兵有千餘騎來援,軍侯擔心南面開啓夜戰,敵騎有可能會突擊棋子山,特令我率部過來增援!”

“你們過來正好,徐爺,便着沈鎮惡、袁壘天黑之後率這部人馬埋伏到東側樹林之中!”陳子簫建議道。

真正能以逸待勞從側翼攔截甚至重創敵援的,唯有楚山騎;棋子山營的駐軍只能從正面戰場結陣對敵騎進行攔截……

…………

…………

紅彤的晚霞在西山之巔也漸漸散開,天還沒有完全暗下來,一片鉛藍彷彿深不見底的潭水。

雲州漢軍大營南側的投石機陣地,這時候點燃起一堆堆篝火照明,以便投石機繼續有條不紊的發射。

當然,敵軍在雲州漢軍大營伐有大量的木材,除了緊急加固屋頂外,還緊挨着兵舍南牆加築一截截柵牆,避免兵舍被拋砸過來的石彈直接砸中;用長竹竿在半空拉起一道道布幔,也能對拋砸過來的石彈進行緩衝。

經過一天的折騰,投石機對雲州漢軍大營的威脅,就沒有那麼嚴重。

這些部署,對牀弩的威力,同樣有很大的限制。

從昨夜受驚擾、白天又持續一天惶惶不安的敵軍,入夜前見大營前側的楚山軍沒有另的異動,大部分人馬都進營舍休息。

當然,寨牆下還是集結大量的警戒人馬守夜,只是不敢直接站到寨牆上。

雖說二三十斤重的城磚沒有經過磨製,很少能準確砸中本身就不高的寨牆,但楚山軍將雲州漢軍大營的南轅門堵死之後,就將八座簡易箭樓、登城車推到前陣,相隔一百步開外的距離上,楚山軍的精銳弓手站在四五丈高的箭樓、登城車,對僅有一丈多高的敵營寨牆有着絕對居高臨下的優勢。

敵軍在營中又沒有辦法豎起同樣高的箭樓進行對抗,那樣會成爲投石機的活靶子。

天很快就徹底暗了下來,薄雲籠罩蒼穹,依稀能看到三五點星光。

這時候一隊隊人馬從前陣撤下,一隊隊人馬舉着火把進入前陣,好像是再正常不過的輪替、換防。

徐懷手按住腰間的佩刀,走到諸將跟前,說道:

“太原守軍大部分還很疲憊,楚山軍、天雄軍又長途奔襲、連日作戰,身體消耗已經達到一個極限,所以我沒有將今日參與夜戰的將卒都組織起來進行動員,讓大家爭取更多的休息,多養一分氣力用於殺敵。不過,諸位回到各部,除了口令等細節需要反覆叮囑,還要跟將卒多交交心。道理只有一個: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大越男兒是願意跪虜兵的屠刀下苟且偷生,忍看妻兒手足受胡虜侵凌擄掠,還是拼死一搏……這些話,之前可能反覆說過,但大家不要嫌其煩。大家都各回其部,再有兩柱香的工夫,我會給出信號,大家一起攻營,到時候後續兵馬纔會陸續進入前陣,我們一定要爲後續兵馬殺入敵營縱深,撕開口子!”

徐懷原計劃是等到凌晨,大部分敵軍都已進入夢鄉,值守敵卒也最疲乏、懈怠的時間發起進攻,但敵援比他預想的要來得早。

從大同增援過來的敵軍雖然才一千餘衆,但這部分人馬比雲州漢軍大營裡的六千守軍,更令人不容小看。

他不能給這部分虜兵從容休整的機會,於是將總攻時間提前兩個時辰,爭取在天亮之前就拿下雲州漢軍大營。

因爲要封堵敵軍從側翼的增援,殷鵬、唐盤要各率一部精銳守住兩翼,真正用於對雲州漢軍大營進行強襲的楚山精銳只有一千人,楚山精銳也將負責從中路、南轅門附近正面突入敵營,左右兩路則是三千名勉強還能進入戰場廝殺的太原守軍。

徐心庵他們都擔心太原守軍挑選出來的三千將卒還有多少戰鬥力,徐懷卻不擔心。

哀兵可用,這三千將卒比誰都更清楚他們揹負着十萬太原軍民生的希望,只要爲他們創造往敵營突進的機會,他們就會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堅強意志。

當然,倘若想最低限度的降低左右兩路的傷亡,中路兵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突擊到敵軍大帳位置,將其夜間薄弱的指揮體系徹底打爛掉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七十章 消息第十一章 襲寨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四十二章 雲陽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二十九章 憑風好借力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八十章 牽掛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五十章 圍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一章 途中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七十章 消息第十一章 襲寨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四十二章 雲陽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二十九章 憑風好借力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八十章 牽掛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五十章 圍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一章 途中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