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

徐懷與徐武坤、徐武良等人出現在鹿臺寨西北角的青柳溪畔,賊兵當然早就注意了,但徐懷他們就十人,三人穿甲,還只有三匹快馬,怎麼看都不像是有多大威脅的樣子。

這些年山裡鬥得厲害,賊兵也略知排兵佈陣之法。

賊兵右翼除了專門有一隊人馬向西結陣戒備外,還有七名哨騎散在河灘地裡,盯着這邊的動靜,但他們主要是防範徐氏有可能會派人馬從側翼殺來,卻不會重視徐懷這幾個人。

待徐懷單槍匹馬衝殺過來,賊兵側翼的這七名哨騎才慢騰騰從河灘地馳出。

他們是想着將這個莽撞不受激的少年攔截下來,卻沒有一丁點的重視,還以爲大當家剛纔在鹿臺寨門外殺人立威,叫這個莽貨衝上來送死的。

即便是送死的,他們也不介意讓寨牆上的徐氏族人,更清楚的看到他們怎麼虐殺這種蠢貨的。

卻不想徐懷連珠射出三箭又快又準又狠,那七名哨騎不要說摘下馬鞍旁的盾牌遮擋了,剛纔甚至還怕將這莽貨嚇跑,連腰間佩刀都沒有解下來。

當即就有一人躲閃不及,被兩箭射中面門,從馬背栽倒下來;還有一人險險側過頭去,卻叫一箭穿口中,從臉頰穿出,帶下半隻耳朵來,痛得慘叫,勉強沒有掉落下馬,撥轉馬頭,倉皇往青柳溪橋那邊逃去。

還沒有接觸上,賊兵哨騎一死一傷,也叫側翼剩下五名賊騎意識到眼前這少年雖說莽撞,這一手箭術在桐柏山裡卻可以說是頂流的。

不過,他們在側翼還有五名精銳馬兵,面對單槍匹馬的徐懷,還是人多勢衆,這會兒也是殺心更盛,覺得能在徐氏族人面前殺一名年輕好手,更有體面。

徐武坤、徐武良兩人護着身後初歷戰陣的新手,防備突發情況。

徐懷只能一人上陣,掩殺賊匪在側翼的哨騎還以顏色,而不是叫歇馬山賊匪肆意逞威。

要是山匪強賊抓住十數人質,便要事事依他們,那他們不無直接束手就擒,洗淨脖子任其砍殺得了。

不接受威脅,這是徐懷心裡深處涌動的執念。

有此執念,便可無懼。

不過,無懼不意味着亂莽。

徐懷身穿輕便的瘊子甲,能護住要害,但大腿、手臂、面門以及胯下馬兒都是賊兵攢射的目標,隔着數十步跟五名賊騎對射,絕非良選。

看這五騎賊兵有兩人在前,都準備摘下盾牌遮擋,另三人在後面摘下長弓準備對射,他就更沒有多大的勝算了。

徐懷也不猶豫,直接將長弓扔到一旁,摘下系掛在馬鞍側的長槍,加速往前衝殺過來,不給對方隔遠攢射的機會。

數名賊騎散得比較開,徐懷棄弓換槍,最近兩騎賊兵距離他也就二十來步。

徐懷縱馬又快,這麼近的距離,這兩賊騎倉促間各射一箭,見被鎧甲擋下,也是果斷棄弓,拔出刀備戰。

他們看徐懷將長槍夾於腋下,便猜徐懷是要藉助奔馬衝勢,將長槍摜刺他們的身體。

這兩名賊兵能爲側翼哨騎,身手、騎術絕對不會弱,拉緊繮繩便帶住馬往左右分開。

他們想着先避開徐懷勢不可擋的長槍,再配合着從左右將這莽貨斬殺刀下。

策馬挾槍相戰,槍勢極爲有限。敵騎往側邊馳去,同時又拉開距離,險險避開長槍橫掃搠捅的範圍,徐懷通常說來就應該拉拽繮繩,帶馬找空隙間往前面的河灘地衝去,避免陷入五名賊騎的圍殺之中。

等拉開距離之後,哪怕避到寨牆下,徐懷也能趁寨牆上弓弩掩護稍作喘息,再從容尋找更好的接戰機會纔對。

五名賊騎是好手,好手的標準就是要料敵機先。

他們怕徐懷有機會避到寨牆下,除了兩騎直接貼近與徐懷糾纏外,餘下三騎,一人就直接先往河灘地馳去,限制徐懷迴旋的空間,還有兩人則貼着距離寨牆一箭距離,往西直接插來。

這是標準的騎兵小隊圍殺切割戰術。

精銳賊兵能縱橫桐柏山,令鄉野聞風喪膽,對這種小隊戰術最是熟悉,這些年都不知道有多少落單的好手,絕無僥倖的死於他們的刀槍之下。

在他們看來,突然闖進來的這一莽貨,只是白送給他們進一步立威的機會罷了。

然而令他們想象不出的,徐懷要比他們所以爲的還要“莽”得多。

與兩賊騎錯身而過時,徐懷將長槍橫掃刺出,即便勢大力沉,槍刃卻真真差了一線未能刺中那人。

右翼那賊輕蔑笑起來,趁着同伴將這莽貨的攻勢吸引到左翼,他則拉拽繮繩,帶動奔馬斜側過去,拉近與徐懷的距離,舉刀朝徐懷沒有遮擋的右身砍來。

這樣的精妙騎術,在桐柏山裡也是不多見的,叫寨牆之上的族勇都替徐懷捏一把汗。

正常說來,徐懷唯有加快縱馬前衝,先避開兩賊騎的夾攻纔是上選,即便馬匹側後有可能會受一刀,但也比他的人受這一擊重斬要強。

然而寨牆上的族兵,卻見徐懷身子在這一瞬時,猛然往左翼側出,右腳收回來抵住馬鞍,身形隨即猛然朝前竄起,長槍有如毒蟒,再次朝自以爲已經避開徐懷長槍橫掃的左翼那賊騎後背心攢刺而去。

那賊聽到槍勁破開風勢的厲嘯,愕然擰過頭來,卻看到槍刃已經從自己的後背心扎透過去。

槍出如蟒,一槍殺一敵,好生凌厲!

但是人怎麼就這麼蠢、這麼莽呢!

牆頭有人忍不住大叫起來。

餘下四賊騎也都驚呆了。

徐懷出手射殺一人、射傷一人,又一槍刺殺他們一名同夥,身手不可謂不強。

不過,三箭過後棄弓;爲擊殺第二人棄馬,而長槍來不及抽回也被迫放棄。

這莽貨此時就剩腰間一把直脊長刀,孤身一人站在河灘地的邊緣,陷入他們四騎的重圍之中,算怎麼回事?

這貨色真是夠莽的啊,爲了殺人,連自己的命都不要啦,還以爲他一人能擋抵住四名精銳戰騎的圍殺?

剩下四名賊騎,兩人御馬直接往徐懷夾攻過來,還有兩人在後,將弓箭抄在手裡,稍稍拉開距離,尋找開弓射箭的機會。

徐武坤、徐武磧看到這一幕也是暗暗着急。

徐懷說不能與賊兵妥協,要單槍匹馬迎敵,着他們二人護住身後七名沒有經歷戰陣的新手。

他們這段時間也是有些被徐懷的武勇跟機敏震住,當時也沒有多想,以爲徐懷見形勢不利,應能擺脫糾纏撤回來;到時候他們再稍稍往寨牆靠過去,賊兵必然會畏懼寨牆上的弓弩,不敢追得太近,怎麼看都不會有太多的兇險。

他們卻沒有想到,徐懷上去就殺死兩名賊騎,自己也棄弓棄馬,棄了長槍,就持一刀與剩下四名賊騎對峙。

而他們卻落在一百四五十步之外,想去救都來不及。

“你們往寨牆外靠近!”徐武坤不管來不來及,當即便叫那些新手往寨牆腳下靠攏過去,他與徐武良取下長弓,往徐懷那邊接援過去,也不顧青柳溪橋那邊正有更多的賊兵往側面趕來。

四名賊騎都是老手,哪裡會給徐武良、徐武坤救回徐懷的機會?當頭那賊也沒有糾纏之意,拉拽繮繩,加快速度,便直接朝徐懷當頭撞去。

賊兵哨騎馳騁地形崎嶇的山野,不是開闊的戰場,都慣用刀,而不慣用長槍。

刀身短,想斬殺馬下之敵就有諸多的不便,但騎跨在馬背之上,居高臨下斬劈依舊有着極大的優勢,更何況騎術精良者,可以直接御馬衝撞當面之敵。

桐柏山是缺少高頭大馬,但一匹良騎連同馬背上的騎士猶有五六百斤重,以衝鋒速度拉起來的衝撞之勢,更是驚人,有誰人能擋?

這賊人很是微妙控制住馬蹄踩踏、衝撞的方向,心裡想迫使那莽貨往右邊閃躲,這樣他就有足夠的把握,運勁出刀,一擊劈破其所穿重甲。

他看得出徐懷所穿是瘊子甲。

徐武宣回到桐柏山曾立威兩年才病逝,這一套瘊子甲桐柏山裡沒有幾人不曉,但瘊子甲能擋勁弩,卻也沒有可能在擋住鋒利良刀的重斬;良甲對重斬力劈之勢有所削弱,卻是真的。

徐懷當然看得出這人的心思,而他真要往右邊避開,橫刃擋住這人抽刀重斬沒有問題,但這四名賊騎配合太好了,之前都沒有一聲言語,但另三人都同時將注意力放到右側,都等着他從馬腹下鑽出來。

“吼!”

徐懷雷霆般大吼一聲,身子如鐵塔般矮蹲下來,以左肩爲錘,以開山之勢猛然朝賊馬的右前胸狠狠的撞去。

賊馬鐵硬生生被徐懷撞歪向一側,衝勢無法收住,猛然失蹄跪倒在地,腿骨硬硬跪斷,馬背那猝不及防的賊兵當然也是被狠狠的甩飛出去。

“啊!”

看到徐懷硬生生將一匹疾馳中的戰馬撞倒,而自己竟然寸步未退,牆上寨兵倒吸一口涼氣,之後就爆發如雷霆一般的歡呼聲。

徐氏族人都知道徐懷癡蠢笨拙,前些天也見識過他的莽撞。

這會兒也是認定徐懷莽撞殺出,除了無視還有十數族人落在賊人手裡當人質外,自己也純粹是找死。

不過,畢竟是同一宗族,大家多多少少還有着同仇敵愾之情,看他連殺兩賊,被四賊圍住後,禁不住都替他捏一身汗。

這時候見他爆發出桐柏山不曾一見的武勇,竟然將一匹提出速度來的戰馬撞倒,化解四名賊人一次精妙的圍殺,諸寨勇的氣血也像是被點着一般暴燃起來。

也不管數賊尚在射程之外,也不管徐武富、徐武磧沒有下令,牆頭便有人舉起弓弩,朝那四名賊兵射去。

徐懷沒有如賊人所願往右側閃避,從右外側疾馳而過的賊騎,手中長刀差了一線沒能撩到徐懷。

徐懷擋手用臂甲擋住攢射面門的兩箭,身子如巨蟒從草叢昂首,往前箭步連進,瞬息間身形暴進一丈,將那名被甩下馬背、頭暈腦脹正要從灘地裡站起來的賊人當胸刺去。

標準的箭步撲刺,沒有一點花哨。

完美擊殺第三人。

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九十八章 餘音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十章 收編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三十章 接戰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零二章 綢繆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三十章 探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七十章 送別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十五章 登城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十一章 襲寨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
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九十八章 餘音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十章 收編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三十章 接戰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零二章 綢繆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三十章 探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七十章 送別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十五章 登城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十一章 襲寨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