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

李重九視察過碾磑後,心覺得是一項便民之舉,但招來當地百姓詢問後,卻對碾磑之建,十分不滿,但問及之時,卻又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

李重九問過數人皆是如此,衆將亦是不解,當下李重九心知再從當地百姓上所問,亦得不出結果,當下即返回城內郡守府,將溫彥博,林當鋒等人叫來。

溫彥博得李重九召見後,很遲纔來。李重九問及原因後,溫彥博有幾分尷尬,這才道出,原來溫彥博才入薊縣,一ri之內就得不少當地士族拜會。太原溫家乃是漢以來的望族,又與涿郡不遠,所以當地幾個士族論姻親都可以攀得上關係,故而溫彥博纔到了薊縣,就有不少當地士族前來拜訪。

溫彥博身爲下屬有如此待遇,相比之下李重九身爲一郡郡守,但府上幾乎卻沒有來客。李重九還親自去了薛府一趟,結果自己還沒有開口,薛萬述就已是明白露出拒絕之意,好比是遇上心儀的姑娘,還沒有表白,對方就告訴你已有了男朋友。

不僅是府上如此,甚至就是涿郡舊吏,來衙門應卯的,也十不足六七,大多數人同時不巧的一併告了病假。

李重九心底有數,待問及碾磑時,林當鋒猶豫了一下,如實告訴李重九是幾家涿郡士族所建。

李重九當下問說去皮研磨之事,又是百姓農人所必需,一般百姓家裡哪裡有馬驢騾之類的牲口,爲何百姓不自建。

林當鋒回答說,以往也有一村一鄉的百姓,想要在鄉內建立,但是修建碾磑耗資頗多,而且山林河道皆是乃是官府之物,沒有官服允許那些沒有背景的平頭百姓哪裡敢侵佔河道。所以這一業,只能爲士族壟斷。

李重九當下問到,這碾磑之業,雖爲士族壟斷,以國家之力便己之私,但也是便民之舉,爲何百姓如此憤慨。林當鋒言碾磑爲士族壟斷也就罷了,但是碾磑之害不僅於此,這河道本來是可以灌溉農田的,但是士族修碾磑作河壩,就導致兩岸農田灌溉之數大減。老百姓哪裡不怨聲載道。

溫彥博言道,這也是常有的事,關內的鄭白渠,本可灌溉濃田四萬餘頃,但爲顯貴在渠上建碾磑,堰遏費水,使得渠流大減,最後止灌溉了一萬多頃。朝廷本想拆碾磑,結果爲這些權貴阻擾,最後不得不半途而廢(注一)。

王馬漢,尉遲恭等衆將聞言皆是大怒,他們都是怒道非要將這漁利百姓的士族們,盡數剷除纔是。

李重九默然,當下讓各將回府,李重九忙碌了兩ri兩夜,早已是疲憊不堪,閉上眼前,在一張紙上寫下,武庫,糧倉,永濟渠,士族這四詞。

次ri李重九醒來後,被告之有絲織行行老周博,以及麻織行等數位行老來訪。李重九未料到,這倒是自己入城後,第一批來府上的人。

當下李重九與郡府大堂,會見周博與數人。

這一次周博仍是穿着一身綢緞,不同就是衣角不起眼地方縫了幾處麻,其餘商人也是一併打扮,甚至還是穿上了麻衣。

周博見了李重九當下畢恭畢敬的行了叩拜之禮,言道:“參見使君。”

李重九笑着言道:“不必行此大禮,請各位上座。”

跟在周博身後幾名行老,周博見李重九不以他們商人身份爲意,讓之上座,當下心道果真如周博所說,這位使君亦是出身市井,故而待商人沒有絲毫成見。

當下衆人周博當下言道:“昨ri聽聆使君教誨,今天特來府中拜訪。”

聽到對方這麼說,李重九當下在內閒聊,說了幾句頓時都是心底有數。

這幾位都算是薊縣之內的大商人。每人都有幾艘,甚至十幾艘大船,專門跑於渠道的水運之上,而身家亦十分豐厚。

平ri這些商人都奉行着財不露白的道理,有點錢也是掖着藏着,古往今來在中國,商人若是沒有權位護身,不過是官吏圈養的肥羊罷了,隨時都可以宰來吃。眼下時局變動,薊縣易勢,那些本地士族豪強自持李重九不敢拿他們怎麼樣,有所怠慢。

但這時商人頭頂上可是沒有庇護傘,最容易被當作肥羊,所以聽聞周博有這門路,就一併上門前來求見,摸一摸這位新郡守的門路。

雙方言談甚歡,衆人見李重九並非羅藝那般大老粗,兼軍閥模樣的人,頓時皆是心喜。當然他們最關切還是永濟渠漕運之事,李重九則言,若要通永濟渠,不用攻佔雍奴縣也可,只需準備一支水軍,沿河而下掃蕩即可。

要水軍就是要船,李重九提出這個條件,也是試探一下週博他們,他本以爲這些商人都會爲難一番。沒想到衆人皆是稍稍商議了一下,周博即言道:“我們薊縣乃是永濟渠終點,只有往南一路若是水道斷了,要船有什麼用。使君要船儘管拿去就是,就是人也可以劃給使君。”

周博如此說,各商人亦是紛紛附和。

李重九見這些人的魄力,不由感到這時代商人的氣魄,當下言道:“如此就借各位掌櫃之船一共十艘。”

衆人都是紛紛答允了,李重九見此,更進一步言道:“某剛到涿郡,要檢拔人才,我看周行老對水運之事,甚爲熟悉,我就任你爲郡內水運司司曹如何?”

“水運司司曹?”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涿郡漕運便利,我yu立水運司,統籌整個郡內的水運之事,位比郡內六曹。”

聽聞李重九這麼說,周博頓時大喜,但又言道:“使君擡愛,小人不過是一介商賈,哪裡配得成爲朝廷大員?”

李重九搖了搖頭,言道:“英雄莫問出處,我之前也是市井出身,現在不也成爲一郡守,你乃是涿郡當地之人,務必要輔我治理好這涿郡之地。”

周博見李重九其意甚艱,當下不再推辭,言道:“既然如此,我就立即賣掉家裡一切生意,專心於政務。”

李重九聽周博這麼說,更高看了對方一眼,搖了搖頭言道:“不必如此,你周家的生意繼續來辦,不要辭掉。”

周博聽了頓時愕然,而一旁商賈看向對方,亦是一臉羨慕之sè,李重九此舉意味着什麼誰都知道。

對於周博而言,這水運司權力很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官吏一職,也相當護身符一般,以後身爲水運司司曹的周博,不用擔心任何人,來找周家麻煩,同時他也還可以找其他人的麻煩。

辦妥這一切後,周博等人一併退下,隨即李重九又發了第二條任命,讓林當鋒爲良鄉縣縣令。

與第一條,讓周博作爲水運司司曹,第二條任命,在涿郡的官吏士人圈子內,頓時激起了一片狂瀾。林當鋒何人?雖必須承認在涿郡內,他算是相當有知名度的人物,但是誰也不要忘了此人乃是商人出身。

據說他早已內通李重九已久,爲他奪取涿郡多加奔走,故而李重九以一縣縣令提拔。但以他的出身而言,實在太過了。

一時涿郡之內各士人沸騰,一郡郡守不三顧茅廬,親臨來請他們做官,反而提拔兩名商人,這叫他們情何以堪。

李重九默然關注這涿郡內士人的輿論方向,次ri一名自稱爲涿郡狂士的讀書人,來郡守府上,與李重九作了一番知識普及,指責他爲何倒施逆行,以商人爲官。

對於這第二位上府,純屬來找碴的人,李重九毫無興趣,當下叫人亂棒轟出。

李重九入薊縣已是數ri,經過了幾ri,李重九算是看明白,整個薊縣官吏士族對於他的態度。這已經十分明顯,就是三個不字,不合作,不反對,不交流。

李重九心知這背後肯定有某人出來牽頭此事,猜來猜去,也不過那麼區區數人。

李重九不動聲sè,當下將之前俘虜的郡兵,以及自己一部分部下通曉水xing,先組成了一千的水軍,而這時周博他們的十條船,一併還有兩百名船伕也是送到。

李重九當ri就令孫二孃率這一千水軍坐船,連夜行駛往下游,又令額託率一千騎兵從陸路夜奔偷襲。從薊縣至雍奴縣水路不過幾十里,又是順流直下,水軍不過幾個時辰即到。

大軍悄然上岸,對羅藝駐紮在水關的士卒,進行夜襲。水關上,羅藝軍也是防備十分森嚴,孫二孃攻了許久沒有得手,直到額託的騎兵趕到,兩邊一併齊上,纔將水關內百餘名羅藝的駐軍都全殲。

夜襲水關後,孫二孃順手牽羊,將船舶內船隻盡數擄走,還放了一把大火,燒去了水關和碼頭。

到了次ri天明,距離水關二十里的雍奴縣城內,羅成才率着五百騎兵趕來增援,但爲時已晚。

孫二孃率領船隊,凱旋而歸,涿郡在永濟渠碼頭之上,周博等人看到李重九大勝而歸的水軍,不由都是喜出望外。而盧家等士族本待是一番看好戲的心情,待得知李重九不過數ri,就破了羅藝對薊縣水路的封鎖後,皆然大爲震驚。

注一:鄭白渠之事見於通典食貨二,在唐朝還有公主與佛寺,爭蓋碾磑這事,最後把官司鬧到了朝廷上。

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
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