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

清河縣臨近的經城平山。

平山附近,一輛馬車飛快地行在官道上,在馬車後面十幾名馬賊,策馬追逐。

馬賊上一名首領高聲笑道:“崔家小姐,你是名門貴媛,我老張祖宗八輩都是山賊,今日你落在我手上,真是你我二人的緣分啊!”

“呸!不要臉!”

馬車窗簾一挑,一名女子張弓朝車後射了一箭,但見這一箭卻爲馬賊用馬鞭在空中擊落。

張馬賊擊落這一箭後,仰頭哈哈大笑道:“崔小姐你這弓太軟,待會讓你嚐嚐我老張大硬弓!”

衆馬賊都是紛紛張狂的笑起。

“小姐怎麼辦?”馬車上除了小姐外,還有一名車伕和一位丫鬟。

車伕低聲道:“這幾個賊子看來通曉些武藝,若是五六個我還不放在眼底,但十幾人動起手來,怕驚了小姐。”

那小姐道:“怕什麼,這裡是官道,路上肯定有人,我們找人來相助就是,你看這不是有一少年嗎?”

果真到官道旁一楊樹旁,一名白衣少年站立着,他揹着手中按着劍,看着來路,顯然是在戒備。

“停車!”崔小姐立即下令。

當下車伕將繮繩一勒,馬車在楊樹之下停住,崔小姐和車伕一併跳下下車。

崔小姐道:“這位壯士有馬賊來追我,懇請相救,我崔家必有厚報!”

崔小姐看去但見這少年大約二十幾歲,劍眉入鬢,雙目湛湛有神,容貌不僅甚俊美,且透着英氣。崔小姐見了不由有三分喜歡。英雄救美之事,哪個懷春閨閣少女不曾想過。

那少年聽了沒有答允,只是淡淡道:“看看再說!”

崔小姐一聽不由薄怒,心道這少年好不識好歹,自己這般年輕貌美。又擺出崔家的名號軟語相求,他居然也不肯幫忙。

“那就不要你幫!阿古,我們自己打跑這些馬賊。”說完小姐和車伕都拔出武器來,小姐用得是劍。車伕用得則是刀。

這時十幾名馬賊已至,爲首的張馬賊勒馬停下,見美人馬上就要到手,頓時心裡好像有好幾百只蟲子在饒般。

不過張馬賊還沒有慾令智昏,他看了一眼白衣少年道:“沒相干的人,滾到一邊去,不然殺了你。”

那少年看了張馬賊一眼自言自語道:“重九,瞧,又碰上你同行了。”

想到這裡少年,突然拔劍出鞘。

片刻之後。十幾名馬賊拋頭鼠竄,騎馬狼狽而去。而一旁崔小姐和那叫阿古的車伕,見對方一人如砍瓜切菜般,打跑了十幾個山賊,頓時驚訝得目瞪口呆。

而那少年拿出白帕拭劍。形如無事道:“以後要路上小心,崔家,清河崔氏嗎?”

“小姐,打發點錢了事了,這樣的人若是有了瓜葛,必來攀附我崔家。”丫鬟在崔小姐身邊低聲說道。

“怎可如此,”崔小姐搖了搖頭與對方道:“是的。不知這位兄臺高姓,籍貫何處?”

“隴西李家!”

崔小姐不由訝然,一旁車伕和丫鬟也是驚訝。

崔小姐見了對方年輕輕輕,武藝出衆,又是容貌俊美,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不由春心暗動,心道隴西李閥,倒也配得上我崔家吧,只是不知他是庶出還是嫡出,是否有了婚配?

“公子請留步。”一旁丫鬟立馬十分殷勤地道,“我們小姐正好陪太太去普救寺進香,路上因事耽擱了,公子相救大恩太太還要親自答謝呢。”

“不了,在下還趕路。”

崔小姐見對方竟是對自己視若無睹馬上要走,當下忘了矜持上前一步:“公子……”

少年轉過頭來,見崔小姐臉上暈紅,垂下了目光,當下就明白。那少年當下失笑,當下道:“崔小姐,在下,不,我也是女兒身!”

崔小姐一怔但仔細一看,見對方沒有喉結,這才恍然,頓時尷尬,心底不由好生失望,但隱隱又鬆了口氣。丫鬟車伕二人不由失笑,對這少年頓時戒備之意大減。

這白衣少年實就是李芷婉了,他從清河至上黨,正好路過經城,順路救下崔小姐。

當下李芷婉就被這崔小姐留住,這位崔小姐名叫崔楚妃,乃是清河郡郡守崔君素族兄的小女兒。崔楚妃的父親言亂世不可進取,隱居家裡,終日彈琴禮佛沒有出仕,但他這一支乃是清河大房嫡出,北魏度支、七兵、殿中三尚書崔休之後,十分顯赫。

崔楚妃今日正好隨母親來普救寺進香,因故誤了路程,結果遭馬賊所襲,幸爲李芷婉所救。

崔楚妃一顆芳心雖沒有着落,但她卻結識了李芷婉,當下力邀她來普救寺,拜見其母親。崔太太出自滎陽鄭氏,乃是大家閨秀,見了李芷婉,當下設宴在普救寺答謝。

宴請之後崔楚妃仍不肯李芷婉走,而請她在普救寺住上一晚。崔楚妃不知這個決定,卻改變了她們二人,以及另一人的命運。

普救寺遍植楊柳,在清河郡有名的風景出衆。

崔楚妃與李芷婉二人,在深院中賞楊柳,這寺廟之中,也專門有給女眷寄居之地。不過門禁森嚴,僧人香客都不準入內。

故而隔着一道牆外,就相當於深閨與外的分界了。

此刻在一牆之隔外,楊柳樹下三名士子正在普救寺內,坐而論道。他們三人都是清河郡內有名的士子,也都是這一次準備赴清河郡郡試的士子。

郡試定於八月,故而清河郡士子亦將之稱爲秋闈。

這三人無一不是清河郡的俊傑人物,這一次爲了準備秋闈,清河郡不少家族之中都特意將家裡未仕官的子弟,送到普救寺,希望在此清靜之地,能夠安心讀書。

而三人正好一同而來,他們都是才學之輩,乃是士子中之翹楚,也不屑與其他人爲伍。故而三人抱團一同切磋學問,平日讀書之餘,也一述平日之志,彼此都是十分相得。

居首之人名爲姓張名文瓘,字稚圭,但見他腰間,髮帶皆是別玉,一副世家公子的模樣。

張文瓘轉過身來對他兩位同伴道:“距離秋闈只有五個月了,兩位兄臺書都讀得如何了?”

張文瓘下首一名男子名爲來濟,身材魁梧,目光如電,合掌輕輕地笑道:“秋闈之事早已在吾掌中,想必兩位也是如此吧。”

來濟一旁的男子,姓孫名處約,字道茂,他穿着一身灰舊布袍,神色謙和開口道:“天下人才如過江之鯽,就算清河郡一偶之地,也是有才華出衆之人,我才學不如兩位兄長,這一次郡試關係於吾一生命運,心底十分忐忑。”

張文瓘聽孫處約這麼說嘆道:“道茂兄,你一向如此謹慎,不過說的也是,正所謂投至雲路鵬程九萬里,先受雪窗螢火二十年。”

聽張文瓘吟詩,來濟不由擊掌道:“好一個投至雲路鵬程九萬里,先受雪窗螢火二十年。我等在此磨礪,不是爲了一飛沖天的日子,願聞兩位兄臺胸中抱負。”

張文瓘意氣奮發,目光如出鞘長劍當下道:“大丈夫不做官則已,做官就要做到宰相才罷休。”

“好!”來濟道,“我與稚圭兄之志無二,道茂兄你呢?”

孫處約道:“在下沒有兩位兄長這麼宏圖之志,只希望能做箇中書舍人,在天子身邊參與機密,於殿中周旋吐納則此生無憾。”

孫處約話音剛落,就聽得牆另一側傳來一女子嬌笑。

三人一併立起,張文瓘神色微怒,而孫處約低聲道:“稚圭兄不可衝動,聽聞今日崔君嚴妻女來普救寺進香,這院內必是崔家小姐。”

張文瓘聽了臉色稍緩向牆那一邊道:“敢問牆外可是崔家小姐嗎?”

在牆內崔楚妃與李芷婉二人正並肩站着,崔楚妃笑着對李芷婉道:“這三個井底之蛙,也想作什麼宰相,看我戲弄一下他們。”

李芷婉淺淺一笑,也任崔楚妃胡鬧。

崔楚妃對牆外道:“不錯,本在院內賞柳,不意聽到三位述志,實在抱歉。”

張文瓘三人聽得崔楚妃聲如脆鶯,各自相視。張文瓘,來濟二人都是露出激動的神色,崔家千金啊,這可是多麼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張文瓘清了清嗓子道:“不敢得崔小姐這麼說,小可方纔冒昧纔是,在清河張文瓘,與崔小姐同在桑梓,久聞崔小姐有沉魚落雁之容,未料今日得此一會,實在是幸甚。”

崔楚妃對李芷婉扮了個鬼臉,以表示這樣搭訕的話,實在太過無趣。

崔楚妃道:“你還未見我面呢?怎知我沉魚落雁之容呢?這可是話中不實?”

張文瓘道:“崔小姐,我們何敢相欺。不說鄉里之間衆口相傳,但只聞其聲,已知其貌了。”

崔楚妃當下向李芷婉做了個要嘔吐般的表情,李芷婉也不由低聲笑起,她已是許久沒有遇這樣有趣的事了。

這時春風吹動,柳樹枝條隨風而擺,無數柳絮過牆而來。

崔楚妃當下輕輕道:“你這話可是哄我?都說薄情年少如飛絮,少年人的話最聽不得了。”

薄情年少如飛絮,李芷婉聽了此話不由怔怔出神。

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
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