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

從糧倉出來後,天sè已是大明,不知不覺糧庫之外居已是下了一場入冬以來的初雪。

雪花落在掌心瞬間即化,天氣已是驟寒,一旁親衛給遞上了一件輕裘,李重九剛剛披在肩上,即看見糧庫之外的街道上,一對衣衫襤褸的母女,正拿着一個破碗向沿街之人討飯。

大道之上,雖人來人往,但是這母女卻是沒什麼生意,破碗里居連一個銅子也沒有。

李重九當下將身上的衣裘脫下,直接走到這母女面前。這一對母女見一羣披着鎧甲的番漢大將一併前來,早就是嚇得呆住了。而一旁路人看得此一幕,也是紛紛避開,不知這母女爲何得罪了這般士卒。

李重九將衣裘蓋在了這母女身上,這母親一愣,當下叩頭言道:“多謝將軍好意,將軍萬福,將軍公侯萬代。”

李重九見了點點頭,轉身離去,一旁李重九的親衛言道:“不要謝將軍,這是我們李使君。”

母女聽了此言後,當下感激涕零地言道:“使君公侯萬代,公侯萬代!”

一旁百姓見此一幕不由議論紛紛起來。

李重九走到馬旁,看見百姓們駐足議論,不由暗暗點頭,自己贈衣一面也是出於一方仁心,但也是一番做秀。不用多時,此舉就會在民間傳來,在推波助瀾下,對於自己在薊縣名聲很有好處。

名聲就是勢的一部分,而勢也是李重九目前要爭天下最缺的東西。

親衛遞過馬繮對李重九言道:“使君,你已是兩ri兩夜沒有閤眼了,是否回府休息?”

李重九翻身上馬言道:“不急,再去城南碼頭看一下。”

說完李重九帶着衆將以及親衛一併騎馬從糧倉,前往城南的永濟渠碼頭,沿着糧倉還有一條水道,直出南門,而抵達永濟渠碼頭。碼頭之上,船帆林立,寬闊的運河水面之上,不少船舶停靠在此,甚至一百尺長以上的大船,應是可以入海的海船。

這絲毫不用懷疑薊縣碼頭的停泊能力,大業四年這裡停靠過楊廣那高四十五尺,闊四十五尺,長二百尺的四重龍舟。當時史書上,言楊廣發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

現在早晨,水面上漂着一層薄霧,水面飄着薄薄的一層油膩,以及污穢的垃圾,河岸邊上停泊着近百艘的船舶,

幾十名纖繩,正沿河拖拽着大船考覈,而見到大船靠岸,岸邊堆放貨物的邸站上,腰間繫着草繩子,穿着麻衣的力棒,頓時雙眼放光,一併如的爭食的鴨子般擁到了船邊,爭相攬取活計。

只見船靠岸之後,船艙中出來一名穿着綾衫的中年男子。

“周行老,周行老!”幾百個力棒都殷勤的叫了起來,“是否還是老規矩?十箱綢緞,半鬥米啊?”

對方在船艙前抱拳言道:“不好意思,各位鄉親,南下水路斷了,不少船到了雍奴縣都是被扣下了,我這回若不是早一步得到消息,恐怕也是回不來了,這番空手而歸也算是幸運的。”

聽中年男子這麼說,衆力棒們都是一併失望。衆人言道:“周行老,家裡的老婆孩子,都等着你開恩,賞口飯吃啊。”

“是啊,三ri都沒有揭鍋了,這樣下去怎麼辦啊?”

衆力棒們努力勒了勒腰間的草繩,結果還是瘦得往褲腿下掉。

這名男子亦是一臉爲難地言道:“大家的難處,我也是知道,這薊縣指望這條渠過活的人,好上千人,若是漕運斷了,大家也不濟事。此事我會與衆位掌櫃商議,合計一下有什麼出路,看看能否找官府幫忙。”

“周行老別提了,官府只管着打戰,哪裡顧及我們百姓的死活。”

“我是明白了,這雍奴縣聽說是羅藝的地盤,他截斷了水運河道,我們薊縣的船一支也別想往南去,別說走永濟渠到洛陽,就是至渤海郡出海,也是不能。”

“對,這是要斷了,我們力棒都是苦哈哈,當官哪裡管我們死活了,若是再吃不飽,我們就一併造反了。”

衆力棒都是本地人,久在河岸邊背貨,各個都是孔武有力,往常與外來人幹戰打架,爭奪生意,總算將這活攬到自己身上,但眼下運河一封,什麼活也是別想了。

衆力棒們還要再說,待看見了岸邊一羣穿着鎧甲的官兵,當下皆是紛紛閉嘴。

這名男子又說了幾句後,碼頭旁的力棒方纔散去了一半,多是考慮另謀生計,還有人則是不甘心地留在碼頭上,等待着其他船隻,看看是否有機會。

這名周行老嘆了口氣,當下方上岸,就有兩名番兵站在他的面前,言道:“這位是周行老吧,使君有請。”

周行老亦也看見李重九他們,當下走過去來到李重九面前,言道:“草民本市絲織業行老周博,見過李使君。”

李重九心知行老,一詞即是一行一業行首的稱呼,這樣人物,一般同業間杜絕競爭調和之用,祭神時爲主祭;對外則充爲該行業的代表。而當時紡織業分爲,絲織、麻織和棉織三等,絲織最爲上等,而在宋以前,北方紡織業一向強於南方,所以這周博能成爲一業行老,顯然也是在本地很有能量的人物。

周博見李重九看了一眼他身上jing致的綾衫,當下有所尷尬,雖說商人不允許身着綾衫,但是這已是陋規,涿郡商人早就十分富庶,哪裡還有幾人穿着麻衣的。

但李重九乃是一郡守,按照慣例,若是周博見官時,一般會穿麻衣,若是彼此熟絡一點的,也會在錦緞外縫上一些絲麻,對外裝個樣子。

周博當下低下頭言道:“不知使君叫草民來有何要事?”

李重九言道:“你說羅藝截斷了永濟渠水運?”

“正是。草民本是往定州運貨的,哪裡知羅藝在雍奴縣設卡,截斷了河運,任何從涿郡的船舶不準往南去,而其餘的船舶亦不能前往涿郡,故而才返回這裡。使君,你入薊縣也看到了,本城水運繁華,好幾千人都指望着這條河來吃飯,若是水運斷絕了,則是對於使君在薊縣是相當不利啊。”

李重九點頭,言道:“我知道,那你說應如何處置?”

周博當下賠笑言道:“使君明見萬里,草民這點見識敢在使君面前賣弄。”

一旁王馬漢喝道:“叫你說,你就說,呱噪什麼?”

周博聽王馬漢這麼一喝,當下言道:“是,使君,我們從商之人,最恨莫過於兵荒馬亂。若是使君若可以攻下雍奴縣,自然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或者可以與羅藝言和,那麼運河水路自然就通暢了。”

李重九搖了搖頭,眼下兩件事自己都無法辦到。現在涿郡新定地方未靖,大軍不可以貿然出征,何況現在又要入冬,攻城野戰實在不便,至於與羅藝談判,兩家現在已到了這個地步,就更不可能了。

高開道,羅藝,李重九若是要一統涿郡之地,這兩者就是他接下來要掃除的目標。

“除此之外呢?”

“請使君恕草民愚鈍,實在不知。”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我明白了,多謝你的金言。”

周博見李重九說話客氣,絲毫沒有以往打交道的官吏,那般骨子裡瞧不起自己商人身份,而又幾分詫異,心道聽聞這位使君頗有不同,聽說是以市井出身,而有今ri的,想來也是位大有見識之人。

周博當下言道:“沒能幫上使君,哪裡當得金言二字,草民實在慚愧。”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無妨,記得以後有任何之事,皆可直接來郡守府上找我,特別如今ri之事,一個不小心就是一場民變。”

當下李重九上馬帶着部下而去,而周博聽了李重九那番話,不由看着李重九離去的背影,發自內心地恭敬抱拳行了一禮。

離開永濟渠後,李重九薊縣周邊的幹流巡視,一路所見不少百姓,皆是將剛剛打下的秋糧,推車自家雞公車一車一車,一路一路地沿着河上流而去。

李重九當下詫異,命軍士問了,方纔知道這些百姓,就將新打下的秋糧,運往上游碾磑研磨去皮。

所謂碾磑,即是水力啓動的石磨,利用流水的衝力,推動輪軸轉動,帶動碾磑。

這碾磑起始於魏晉,在隋朝在水利便利的江南這十分常見,成爲主要手工業之一。但在於北地河流缺乏,卻是比較稀缺,一般只能用馬牽磑,甚至人力來牽磑。

李重九當下好奇,前往一見,果真在上游水勢湍急之處,當地之人,在上面蓄水爲壩,之後用水的衝力,帶動了水車轉動,之後用以碾磑之用。

李重九與衆將見了皆不由點頭,此真乃便民之舉,不費牛馬人力,就可以完成此事。李重九見這段水面之上,如此碾磑遍佈,有幾十處之多。

李重九心道,這修壩建磑的,乃是好大的手筆,不知是哪一家所建。

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四百章 情定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十章 搶婚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
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四百章 情定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十章 搶婚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