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

空山,元曉二人見識了李重九的大軍之後,當下無比舒暢。他們本擔心以李重九的勢力,對高句麗的東線攻勢,不足以對高句麗實行牽制。要知道當然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都是派出幾十,上百萬的大軍攻城,依舊沒有攻下。

他們現在反正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抱着姑且一試的心理,拜託李重九能夠出兵。但是現在看到了李重九的jing兵,於是信心增加了不少。

於是空山二人,以及四名花郎,隨着李重九大軍一併前往遼東東征。李重九的大軍,從薊縣北上,沿途大搖大擺的從高開道的漁陽郡路過。

李重九大軍一至。漁陽郡頓時風聲鶴唳,高開道以爲李重九是派兵來攻打自己的,當下立即下令所有兵馬收縮回無終縣縣城守城。

爲了在冬季困住李重九,高開道還將四野百姓通通收攏入無終城,之後野外水井一併填埋,民間屋舍全數燒燬,甚至連地裡還未收割的冬小麥,也是盡數都拔起了。

如此真可見高開道梟雄之本sè,寧可壯士斷腕,也不留下一草一瓦給李重九,實行徹底的堅壁清野之策。

之後高開道向羅藝求援後,下令全軍備戰,自己頂着盔甲,上城頭足足巡視了三ri之後,卻發現李重九的兵卒連個影子都沒有看見,連派來刺探的斥候騎兵居然也沒有看見一個。

高開道反覆提醒自己要耐心,沉着,又足足等了五ri,待派騎兵前往偵查之後,才發覺李重九大軍早就走得遠了。

李重九經漁陽郡後,走白狼水古道,前往遼西,在柳城駐紮休息了一ri後,會齊大軍兩萬出發。

李重九讓額託,英賀弗,顏也列率五千奚族遊騎先行,而自己與尉遲恭,陳克率領郡兵,以及萬勝軍,突騎團在zhong yāng壓陣,而丁零族大將崔序,靺鞨族大將突地稽,他們率領五千丁零靺鞨戰士在後推着雞公車前進。

空山,元曉二人看了李重九的陣容,不由嘖嘖稱奇,靺鞨的重裝甲騎驍勇jing悍,望之如山,郡兵漢軍裝備jing良,草原遊騎jing銳彪悍,至於丁零部戰士則令他們大爲詫異,拿着土製的長矛,衣衫襤褸,頭髮蓬亂,形同乞丐。

空山,元曉不由驚歎,李重九麾下真是什麼人馬都有。

柳城休息之後,李重九率領兩萬大軍,緩緩前行,路途之中再度經過醫巫閭山。

李重九現在爲幽州刺史,雖然是假節,但是實際上也是相差無幾。所以路經這座幽州鎮山,當然必須是上門親自祭祀。

當下李重九率領衆將備下太牢之禮,來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

廟祝知李重九大軍抵達,當下就遠遠的迎了出來。

廟祝之前得了李重九的供奉田地,當下是過得十分滋潤。並且還將這北鎮廟重修了一遍,將上山的臺階用上好的青石砌好,一級一級的鋪到山上。還在山前修了一座石牌坊,山門。

廟祝得知李重九要來,當下親自迎出,當下高聲言道:“賀上谷公得幽州刺史,小人聽後十分高興,riri在廟內爲上谷公祈福。”

此言一出,李重九麾下那些番將皆是露出不屑的神sè,顯然是覺得這馬屁拍得太露骨了。

李重九笑了笑,當下言道:“有心了,上一度來此時,徵高句麗大勝,眼下我又晉幽州刺史,說來都是衆將之功,士卒們敢死用命。此來我到此廟謝神,也算是答謝對我幽州之庇護。”

廟祝聽了當下十分高興,當下又給李重九連戴了好幾頂高帽子。

於是李重九率衆將一併沿着新修葺的石階登山,這石階廟祝顯然是讓人早就打掃乾淨。李重九拾階登山,之後來到山前更衣殿,一併修面,換上布衣,再行登山,來到一殿中,此殿供奉馬神。

李重九與衆將來此,自是祈求希望馬政興旺。牧馬乃是草原上第一大業,故而無論是李重九還是番將這一刻祭拜都顯得十分虔誠。

之後李重九又來到正殿之中,正殿乃是當年隋文帝命人所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乃是歇山式大木架結構,雖有所失修,但保存尚好。

李重九當下率領衆將在此祭祀山神,完畢之後,便入亭中與衆將喝了一碗酪漿後,方纔下山。

李重九當下又進了十萬錢,讓廟祝好生修廟。廟祝不愧是見錢眼開之人,當下千恩萬謝。

離了醫巫閭山,李重九大軍抵達遼東郡通定鎮,作最後休整。去年擊破蓋牟城後,高句麗數度派兵渡過遼河突襲通定鎮,想要拔出李重九這個據點,但守將皆將敵擊退。

所以李重九大軍可以在此養jing蓄銳之後,開拔渡過遼河。

在渡過遼河前,空山,元曉二人來到李重九大營,言道,說兩萬大軍這一次出征,裝備jing良,軍容鼎盛,似乎當初出征遼東隋軍府軍jing銳都不及。

不過二人話鋒一轉,一臉擔憂的提醒李重九,說似乎這次出征糧草帶得不多啊。

李重九如實回答,沒有從通定鎮出發後,全軍每人只攜十ri乾糧。空山,元曉都大驚,連忙提醒李重九言道,當初出征遼東的三十萬jing銳府軍,正是因爲糧草所攜不足,最後導致大敗,僅不足三千人返回故地。正所謂前車可鑑,李重九不可以重蹈覆轍啊。

李重九麾下衆將聽後,不由尷尬了,軍中存糧本就是不多,何況遠征。這一次大軍駐紮在通定鎮,才一ri之內已將鎮內存糧吃拿了個大半。

李重九回答言道:“孫子兵法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空山,元曉二人聽得一團霧水。

李重九當下言道:“簡而言之,就是就食於敵。”

空山,元曉這才恍然明白,心悅誠服,言道:“使君高見!”

當下李重九大軍作舟橋渡過遼河。前鋒剛剛渡過遼河,高句麗沿着遼河修建的一路的烽火臺,當下就是燃煙示jing。

頓時從遼水河畔至遼東城內,再從遼東城一直傳到了國內城,扶余城,最後抵達國京平壤城,高句麗國內一路之上烽火連天,高句麗百姓與士卒無不駭然,這時繼隋煬帝三徵遼東之後,漢軍再度踏過遼河。

渡過遼水後,李重九當下令英賀弗,額託,顏也列他們分率五千輕騎,劫掠高句麗四境。而李重九率領步軍,重騎戰騎緩緩向白巖城逼近。

縱然得到烽火提醒,但李重九的草原番騎速度更快。常年在草原上進行寇抄,打草谷的番騎們,已是一支專業而富有效率的打劫團伙。高句麗谷民們剛剛纔開始埋藏糧食,或想結夥躲藏到深山,但他們還沒出門,即被番騎們堵住。糧食盡數被抄沒,而百姓亦盡數劫擄而走。

三ri之內,李重九的番騎已爲李重九搶回了竹豆,黍,小麥,粟米等雜糧五千石,三千捆乾草,以及萬餘百姓,一併押到白巖城城下。

這時李重九步軍恰好抵達白巖城下,得到軍糧之後,李重九立即下令三軍將士飽餐一頓,這幾ri爲了節約糧秣攻打遼東城,李重九將士都只是每ri兩頓,又是長途行軍,自是十分辛苦。

但現在糧草劫掠已至,三軍得食,頓時皆是齊呼萬歲,士卒與戰馬皆是飽食,當下於城下休息一夜,而擄來的高句麗人,則驅役來連夜打造攻城器械,準備來ri攻城。

白巖城,乃是高句麗堅城遼東城的支城,以拱衛遼東城而修建的,除了白巖城外,還有十幾個小城。但這些小城都不如白巖城堅固。

城內一如高句麗城池的特sè,以石片堆壘而起,城周長爲三裡,算得上中等城池。

李重九以及麾下大將都知道,蒐羅高句麗野外,拿不出什麼東西。高句麗乃是部落貴族世襲之制,所以貧富差距很大,若是真正要糧食肯定是要破城之後,從城中糧倉中奪取。

當然遼東城中囤糧肯定是更多了,但是當年三十萬隋軍攻打遼東城三個月不克,李重九也知自己多少實力吃多少飯,暫時不打遼東城的主意。

而這一次李重九聽聞高句麗人,皆將重兵放在南線,正與新羅交鋒,連東部大人淵蓋蘇文都率軍南下了,故而高句麗遼東方面也是空虛,這白巖城之中,想來兵馬也是不足。

故而這次來攻城,李重九覺得自己還是挺能找機會的。

次ri蒼頭軍將白巖城三面包圍,城頭之上白巖城城主高談,見城下漢軍兵勢極盛,不由駭然。

高談手指城下漢軍對左右言道:“你看這城下這賊子的步卒,全軍披甲,這都是哪裡來的,不是說大隋的府軍都被乙支大人殺盡了嗎?”

一名部下亦是駭然言道:“聽聞這李賊,去年攻打蓋牟城時,兵馬也沒這麼多。今ri看來實在是不懂啊。”

城中一員大將見城主都垂頭喪氣,不由心道連城主都如此了,如何能守城,當下他言道:“城主放心,漢軍裝備雖是jing良,但各個拍死,否則當年不會三十萬漢軍也攻不下一座遼東城了,看某的。”

有了此人一席話,衆人方纔稍稍定下心來。(未完待續。)

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