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

房間內,十幾名大將濟濟一堂,張須陀鋪開一張十分詳細地圖,用木杆指着膠西縣周圍地形對衆人道:“膠西縣四周山地丘陵多,平地少,不利於兩軍擺開戰場大規模作戰,而且賊軍戰鬥力較弱,孟讓也不會和我們打陣地戰,我估計他會堅守城池,以城池爲依託和我們激戰,最後等我們糧盡撤軍。”

爲了攻打孟讓,張須陀策劃了近一年,做了大量細緻的準備,包括探查高密縣的開城時間,包括敵軍在膠水的防禦部署,以及攻打膠西縣的各種策略等等。

正是這些細緻的準備,才使得張鉉能率軍一舉奪取高密縣,這一點,張鉉已經深深體會到了。

他注視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各種註解,敵人軍隊人數,訓練程度,武器裝備,糧草物資,地形分佈,渡河地點等等,都有詳細的記錄,讓張鉉體會到了張須陀的作戰風格,張須陀被稱爲隋末戰神,絕非偶然。

“如何攻打城池下一步再考慮,現在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渡過膠水?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

牙將費青奴躬身道:“大帥,四周林木茂盛,可以伐木爲筏,製作浮橋,趁夜間部署浮橋渡河。”

“伐木爲筏這個辦法不錯,但孟讓應該吸取了丟失高密縣的教訓,我們稍有動≯■靜,他們就會立刻發現,到時一場惡戰,我們會陷入被動,將死傷慘重,所以還得想一個補充的辦法。”

張須陀話音剛落,張鉉便笑道:“大帥不是已經有應對之策了嗎?”

張須陀一怔,他順張鉉的目光望去,只見在自己地圖上距離高密縣約數十里外的北方有一處標註,‘此處可渡河!’

“張將軍好眼力啊!”

張須陀笑了起來。“不錯,那就是我的想法,我只是希望還有更好的方案。”

“大帥這個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張鉉走上前,躬身施禮道:“卑職願率本部北上渡河!”

張須陀又看了看衆人,其餘大將都沉默了,張須陀緩緩點頭。“既然大家都認爲這是最好的方案,那就採納它!”

入夜,在沉沉夜幕的掩護下,張鉉的三千軍隊正沿着膠水疾速向北行軍,賊軍封鎖了高密縣對岸二十里內的渡河點,他們只能另闢蹊徑,尋找新的渡河之處。

膠水兩岸大多爲低緩丘陵,大多爲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中間夾雜着大片田地。行軍道路並不艱難,一個半時辰後,他們已行軍近五十里。

“將軍,渡河點就在前面!”

給張鉉帶路之人是隋軍的一名斥候校尉,在一個月前,他便奉命率領五十名斥候在膠水沿途尋找渡河之處,他們找到了一處最好的渡河點,使張鉉不用臨時抓瞎尋找。

“到了!”

斥候校尉指着前方一座丘陵山腳道:“就是這裡!”

張鉉打量了一下四周。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一座不大的小山丘隔斷了他們的去路。需要繞過山丘或者直接越過山丘才能繼續行軍,這裡應該就是張須陀地圖上的標識之處。

山丘腳下是一片平坦的開闊地,河道正好在這裡轉彎,原本湍急的河水在這裡變得平緩,確實是一處渡河的良地。

“對岸有沒有賊軍巡哨?”張鉉問道。

斥候校尉點點頭,“準確地說不是巡哨。而是兩座烽燧,一座在南下五里處的丘陵上,另一座則在十里處,各有十名士兵,主要就是爲了監視我們是否會從北面殺來。同樣,南面也有兩座烽燧,這四座烽燧一年前就建成了。”

張鉉不由暗暗點頭,難怪張須陀說這個孟讓十分狡猾,看來不光是狡猾,而且考慮問題很周全,在一年前就準備好了烽燧。

那麼....昨天高密縣失守,孟讓會不會再派一支巡邏隊來嚴密監視隋軍是否會從南北渡河偷襲呢?

張鉉不得不考慮這個可能,儘管他希望沒有這種可能,但理智告訴他,以孟讓的考慮周密來看,巡邏隊極有可能會出現,渡過河後,自己必須步步小心纔對。

不過眼下當務之急是要先渡河,張鉉立刻先派一隊斥候游水過去在對岸警戒,他隨即下令道:“所有士兵一起行動,先砍伐樹木!”

軍隊渡河一般是用浮橋,搭建浮橋很簡單,將數十艘木船首尾相連,上面搭上木板便可,三千隋軍一起動手,砍伐樹木,迅速做成了上百艘木筏,搭上了木板,隋軍又在河面上拉出一根長長的鐵鏈,士兵可以拉着鐵鏈在浮橋上疾速奔行。

短短半個時辰,河面上便出現了一座結實耐用的浮橋,士兵們拉着鐵鏈一隊隊向河對岸疾速奔去,很快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對付兩座烽燧很簡單,可以一鍋端掉,但對付敵軍移動的巡邏隊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他們出沒不定,行蹤難尋,可一旦發現了隋軍,就意味着隋軍將很可能遭遇覆滅的後果。

張鉉命沈光率百名斥候分爲十隊先行,尋找敵軍的巡邏隊。

四更時分,當張鉉率領主力抵達距離膠西縣還有十五里時,沈光找到了張鉉最擔心的巡邏軍。

“就在那!”

沈光在一棵大樹指遠處樹林內的一處火光,低聲笑道:“他們有人點燃了篝火,這可不是一支合格的巡邏軍。”

“或許不是不合格,而是他們中間有人想投降我們,故意幫忙。”張鉉笑着開玩笑道。

沈光也笑了起來,“既然如此,那卑職去受降!”

玩笑歸玩笑,但張鉉一點不敢大意,他將軍隊分爲三層,尉遲恭率一千人爲最外層,裴行儼率一千人爲中層,他親自率領一千人突襲敵軍,佈下三層大網,無論如何,不能逃走一人。

孟讓確實很擔心隋軍會從北面和南面渡河,他不太放心烽燧,又特地派出兩支巡哨隊一南一北搜尋可能出現的隋軍。

沈光發現的這支巡哨隊正是北面的一支,共有三百餘人,此時已是四更時分,大部分賊兵已經入睡,只有幾名士兵在樹林周圍放哨,張鉉發現的火光正是最東面三名放哨賊兵。

他們沒有經驗,又膽大妄爲,在抓住一隻獐子後,便點了一堆火烤獐肉吃,正是這堆火暴露了他們的位置。

三名賊兵吃得興高采烈,剛起來過來巡視的校尉忽然發現了火堆,頓時勃然大怒,“你們幾個渾蛋!”

他衝上來一腳踢翻了火堆,幾記耳光向這三名無知的賊兵抽去,惡狠狠罵道:“你們幾個王八蛋,會害死我們大家!”

三名士兵嚇得戰戰兢兢,一動不敢動,手上的烤肉也悄悄扔掉了,校尉看見了烤肉,又狠狠踢了他們幾腳,“把火滅乾淨,再敢點火,看我怎麼宰了你們!”

他一把抓起地上的烤肉,怒氣衝衝而去。

三名賊兵低低罵了一聲,只得把火踩滅了,就在這時,幾名黑影從後面猛地撲上來,將三人按倒在地,一刀結束了他們的性命。

沈光學了幾聲夜梟叫聲,表示所有哨兵都被拔掉,張鉉冷冷對衆人道:“給我殺!”

一千隋軍士兵從四面八方衝進了樹林,樹林內頓時慘叫聲大作,不到一刻鐘,除了爲首的校尉被活捉之外,其餘三百人全部被殺死,一個不留。

沈光上前向張鉉抱拳行禮,“啓稟將軍,已審訊完畢,北面只有這一支哨兵,一共三百二十二人。”

“那我們幹掉多少人?”

“連忙他們的頭領一起,一共幹掉了三百二十二人,沒有一個逃脫。”

張鉉點了點頭,他看了看夜色,大約已經四更時分了,按照他和張須陀的約定,隋軍主將將卯時一刻在膠西城以北十里處渡河,距離他們這裡只有五里,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張鉉隨即令道:“傳令所有兄弟就地休息,五更三刻出發!”

第二天凌晨,正在睡夢中的孟讓被門外的士兵叫醒,他連忙起身,走出房門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啓稟君上,接到河邊緊急消息,隋軍已經有渡河的跡象了。”

孟讓吃了一驚,急忙向城頭趕去,站在城頭上,只見對岸的隋軍已經在遠處岸邊集結,黑壓壓的站滿了西岸,旌旗如雲,長矛如林,一片殺氣騰騰。

河面上,近百艘小船已排成長長兩列,即將開始搭建浮橋,孟讓心中大急,急聲令道:“令杜耀嗣給我堵住隋軍,不準隋軍搭建浮橋!”

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46章 最終決定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05章 意外調動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21章 三家獵楊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86章 都督郭絢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86章 都督郭絢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84章 一路向東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40章 最後妥協
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46章 最終決定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105章 意外調動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21章 三家獵楊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86章 都督郭絢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86章 都督郭絢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84章 一路向東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40章 最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