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

大隋開皇年間,高句麗大舉進攻粟末靺鞨,粟末靺鞨兵敗,首領突地稽與其兄瞞咄被迫帶領所屬的厥稽、忽賜來等八部數萬人,從扶余城西北南下遼東,請求內附隋朝。

隋文帝將他們安置柳城郡一帶居住,楊廣即位後封突地稽爲遼西太守,官拜金紫光祿大夫,雖然在柳城郡生活了近二十年,但靺鞨人念念不忘故土,在跟隨隋軍出征高句麗後,突地稽又趁高句麗勢弱率軍重新奪回了扶余故地,將本部民衆遷回了故土。

這次高句麗大舉進攻遼東,不僅威脅中原王朝的安全,靺鞨人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們很清楚,一旦高句麗攻佔遼東後必然會回過頭收拾他們,他們甚至會面臨滅族的威脅。

酋長突地稽立刻派心腹蒙赤趕赴遼東乃至中原報警,蒙赤在醫無閭山一帶遇到了隋軍斥候郎將孫英,便帶孫英回了部落,突地稽這才知道隋軍已經出兵,水陸並進大舉反攻高句麗。

這讓突地稽十分興奮,在各部長老的一致支持下,他決定出兵協助隋軍攻打新城,不僅是爲了報答大隋收容之恩,更重要是爲了他們自身的安全,讓子子孫孫都能生活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

新城以北約十里外的一片樹林內,一萬靺鞨戰士在首領突地稽的率領下已在樹林內駐兵了數日,突地稽年約四十餘歲,身體十分強壯,留着一頭獅子般的黑髮,一雙飽經滄桑的眼睛裡閃爍着睿智的光芒。

時間已漸漸到了一更時分,突地稽依然沒有動身,他站在一棵倒伏的大樹上,注視着遠處黑黝黝的城牆。

“酋長,該出發了!”

蒙赤上前小聲提醒他,按照之前的約定,靺鞨軍隊將在今晚三更時分攻城,但如果沒有城內的配合,僅靠靺鞨人一萬軍隊是絕對無法攻下新城。

新城的險要甚至還在遼東城之上,只要一千士兵便可抵禦住數萬大軍的強攻,況且城內還有三千高句麗士兵。

“你覺得他們能成功奪取城門嗎?”突地稽凝視着遠方的城牆,毫不掩飾內心的擔憂。

“酋長,他們都是很強悍的士兵,屬下親眼看見一名士兵獨自一人殺死了黑熊,旁邊沒有人幫他,大家都認爲他殺死黑熊是理所當然。”

突地稽笑了起來,“殺死一百頭黑熊也未必能奪取城門。”

“酋長,屬下......”

不等他說完,突地稽便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頭,淡淡道:“不用再解釋了,已經到了這一步,我就算不相信也得相信了。”

他隨即回頭對士兵喝令道:“出發!”

夜色中,突地稽率領一萬士兵向十里外的新城快速行軍而去。

時間漸漸到了三更時分,新城內還如往常一樣的安靜,城頭上一隊高句麗士兵在來回巡邏,城門口則駐守着百名士兵,這是高句麗軍隊嚴格的規定,不管城池是否處於前線,只要進入戰爭狀態,每晚城門處的守軍不能少於百人。

但在城內的巡哨士兵卻不多,只有倉庫附近有上百名士兵巡邏守衛,但他們卻沒有發現倉庫內已經丟失了數百件兵器。

黑暗中,孫英帶着二十名手下出現在距離城門不到五十步的一間石屋內,這裡也是幾排石屋軍營,但由於七千高句麗士兵去了遼河,這些軍營便空關着。

不過最靠近城門的幾間石屋變成了守城門士兵的臨時休息處,估計屋子裡有人在睡覺,所以孫英沒有去距離城門最近的一間石屋藏身。

雖然他們沒有披掛盔甲,穿得依舊是破破爛爛,但此時他們已經完全恢復了隋軍斥候的精神,手執長矛弓弩,後背戰刀,一個個殺氣騰騰。

孫英早就想好了計劃,他們可以從石屋後面繞過去,距離城門就只有二十幾步了。

這時,一名士兵奔了回來,低聲稟報道:“石屋內有五個人,都在睡覺,上面城牆上沒有士兵巡邏。”

孫英點點頭,一揮手,“我們走!”

二十名手下出了石屋,跟隨他沿着後牆疾奔而去,片刻他們便到了距離城門最近的一間石屋背後,這裡距離城門只有二十幾步,城門上插着火把,城門守衛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只見百名高句麗士兵坐在牆角之下,懷中抱着長矛,很多人張開嘴,顯然已經睡着了。

孫英回頭看了看遠處,大約百步外的一排石屋內藏着其他七十名隋軍斥候,由校尉王蒼海率領,由於城門十分巨大,打開城門不僅要取下城門上的兩根粗鐵門栓,還要上城推動絞盤開啓城門。

孫英和王蒼海便兵分兩路,當孫英率領二十人發動城門進攻後,王蒼海則率其他斥候殺上城頭開啓城門。

時間即將到三更時分,二十名隋軍斥候舉起了軍弩,對準了城門處的高句麗士兵,他們配合十分默契,每人射殺一人,保證能一次射殺二十名敵軍。

‘梆!梆!梆!’

城頭上響起了三更的梆子聲,約定的時間終於來臨,孫英擡頭向城頭望去,他心中沉甸甸的,充滿了一種難以言述的緊張,必須由靺鞨人先發動進攻,否則任務就極可能失敗,但他不知道靺鞨人會用什麼方式來通知自己。

就在這時,城頭上響起了‘咻——’的一聲,這是鳴鏑的聲響,所有隋軍斥候精神一振,城門邊的幾名高句麗士兵也擡頭向城頭上望去,怎麼會有鳴鏑之聲?

“射擊!”孫英沉聲下達了命令。

二十支弩箭同時射出,箭箭精準,靠在城牆下睡覺的二十名士兵發出一連串的悶叫,卻沒有一人能站起身,城門處的守軍一片頓時混亂,很多人回頭向石屋處望來。

“殺!”

孫英大喊一聲,二十名隋軍斥候扔下軍弩拾起長矛便向城門處衝去,孫英率先衝到,長矛挑翻一名士兵,反手一矛,又將另一名士兵刺死。

城門處的高句麗士兵終於反應過來,紛紛拔出戰刀衝上來,和隋軍斥候激戰在一起,但隋軍斥候雖然人數不多,卻極爲強悍驍勇,個個能以一當十,殺得城門處的高句麗士兵節節敗退。

與此同時,王蒼海率領七十名斥候已從遠處奔來,直接衝上了城頭,和聞訊趕來的一隊巡哨士兵廝殺在一起,巡哨士兵只有二十餘人,片刻便被斬殺殆盡,但又有一隊巡哨士兵奔了過來。

城頭上響起了急促的警鐘聲,孫英大急,厲聲大喊道:“快開城門!”

王蒼海這才醒悟,狠狠給了自己一個耳光,轉身向城門絞盤處奔去........

新城位於一座大山的山腰處,四周佈滿了茂密的樹林,此時就在城外百步外的一片樹林內,一萬靺鞨士兵已做好了衝鋒的準備,首領突地稽全神貫注地盯着城門,他已經聽見城頭上的喊殺聲,城內的隋軍斥候看來已動手了。

蒙赤心中更是緊張萬分,他不停祈求薩滿護佑,這時,城門漸漸開啓了一條縫,蒙赤頓時大喊起來,“酋長,城門開了!”

突地稽回頭大吼一聲,“跟我殺上去!”

“殺——”

一萬靺鞨士兵從樹林裡奔出,向開啓得越來越大的城門殺去,此時,城內已是一片混亂,沉睡中的高句麗士兵衣衫不整從營房內衝出,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很多人以爲是民夫發生了暴亂。

但民夫營內確實發生了暴亂,數千名憤怒的民夫在兩百多名漢人民夫的帶領下向倉庫衝去,數百人將守倉庫的士兵團團包圍,亂拳將他們打死,他們撞開了倉庫大門,衝進了兵器庫中。

但高句麗士兵的頑強抵抗使奪城並不容易,喊殺聲響了一夜,直到天亮時,最後一批負隅頑抗的高句麗士兵被亂箭射死在營房內,城內三千高句麗士兵才終於被全殲,但靺鞨士兵和民夫也付出了三千餘人陣亡的慘重代價,至此,高句麗在遼河北部的要塞新城終於失陷。

(。)

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2章 當面挑戰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26章 皇姑來了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74章 三年之約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346章 局勢威迫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140章 重返洛陽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13章 玄武火鳳第26章 皇姑來了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340章 秘密拉攏
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2章 當面挑戰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26章 皇姑來了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74章 三年之約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346章 局勢威迫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140章 重返洛陽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13章 玄武火鳳第26章 皇姑來了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340章 秘密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