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不戰而退

屈突通走上前指着地圖道:“土門關是有羅士信的軍隊,但上谷郡也有徐世績的軍隊,兩地其實都一樣,當初考慮走飛狐陘是因爲羅藝的軍隊會來接應,但羅藝現在要集中兵力攻打潞水倉,走飛狐陘就沒有接應了,如果不考慮接應,土門關反而比走飛狐陘更容易突破,至少地勢上我們不吃虧,後勤糧食也可以通過騾馬隊走井陘運輸。`”

李叔良沉吟一下道:“關鍵是要行動,而不能只在紙面上商議,現在已經是十月下旬了,既然要打,我們就儘快決定下來。”

李叔良和屈突通同時向李建成望去,李建成是主帥,打不打的決定權在於他,沉思良久,李建成終於緩緩點頭道:“不試一試也無法向父親交代,那就走井陘,如果發現情況不妙就立刻撤軍回幷州,絕不戀戰。”

兩人都答應了,三人隨即分工,屈突通率一萬軍爲前鋒,負責突破土門關,李叔良率三萬軍爲主力,向幽州進攻,和羅藝軍隊匯合,李建成率三萬軍爲後軍支援,三人商議妥當後,屈突通連夜率一萬精兵出發,向太原以東的西故關殺去。

井陘是太行八陘中的第五陘,也是戰略地位最爲重要的穿越太行山隘道,長兩百餘里,由於其四面高中間低,儼如一口水井,故稱爲井陘,由於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東西兩端都有軍隊鎮守。

西面有三千唐軍把守,入口處叫做西故關,東面則由隋軍鎮守,出口處叫做土門關,兩端的地勢都是十分險要,井陘隘道雖然是在太行山內蜿蜒盤旋而行。?.??`但道路並不難走,歷代皇帝都加以修繕,儘管有數十里的羊腸小道,車不能方軌,騎不能並行,但地面卻很平坦。鋪着石板,使得井陘道能行走騾馬商隊,裡面還設有驛站和民間客棧,在和平年代,這裡就是最重要的商道。

屈突通之前投降李淵時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不和隋軍交戰,李淵也欣然同意,最終任命他爲兵部尚書,使他出任文職高官,不再奮戰沙場。但他怎麼也想不到,纔剛剛過去幾個月李淵就將他派來幷州了。

雖然李淵再三給自己解釋,青州軍並不是隋軍,張鉉狼子野心,遲早會取而代之,這一點屈突通也承認,但無論如何現在張鉉還是隋軍,他並沒有改旗易幟。依舊舉着大隋赤旗,青州軍就是隋軍的事實無法否認。所以屈突通心中多多少少對李淵的出爾反爾有點不舒服,明明答應過的事情,最終卻無法辦到。

不滿歸不滿,作爲軍人,屈突通還是盡心盡力去做,他率領一萬精兵在山道一路疾奔。他只需兩天便可穿過井陘,抵達土門關,爲此,屈突通讓士兵隨身攜帶了六天的乾糧,又讓一名校尉牽着數百頭健騾滿載乾糧在後面跟隨。一旦發生什麼變故,糧食吃盡,他們也能得到補充退回幷州。??. `

兩天後,屈突通的一萬大軍抵達了土門關,他們距離土門關約五里處停住了腳步。

土門關位於井陘山上,兩邊各有一座突兀的山峰,使入口像一座大門,因此叫做土門關,這一帶雖然是山上,但地勢比較平坦,無論攻方和守方都處於一個平面上,相比西面易守難攻的西故關,這裡要容易攻打得多。

但隋軍還是在兩座山峰之間修築了一段城牆,用青石砌成,牆高一丈八尺,羅士信率領六千士兵扼守這條一里長的石牆。

此時羅士信已經得知一萬唐軍出現的情報,他立刻用飛鷹傳信到薊縣,通知坐鎮在薊縣內的主帥張鉉,此時正是隋軍攻佔薊縣三天之後,羅藝全軍覆滅的情報還沒有傳到太原。

兩名唐軍斥候從側面攀着藤蔓爬上左峰,他們居高臨下,可以清晰看見矮牆內隋軍的情況,他們觀察片刻,一名斥候又順着滕蔓下了峭壁,奔回大軍駐地。

一萬唐軍駐紮在一片數十畝的空地內,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則是寬闊的山谷,這裡有一座驛站,成爲了屈突通的臨時軍衙,斥候走了驛站,來到大堂上,只見屈突通正和副將桑顯和商議着什麼。

一名士兵上前稟報,“啓稟將軍,斥候拿到了唐軍的情報。”

“讓他進來!”

片刻,斥候匆匆走上大堂,單膝跪下稟報道:“啓稟將軍,卑職爬上左峰,看到了隋軍在矮牆內的部署。”

“講!”

“他們大概有六七千人左右,營帳數百頂,距離矮牆五百步外,矮牆上有三千士兵防禦,其餘軍隊在後面準備。”

“他們裝備如何?”旁邊副將桑顯和問道。

“裝備還算精良,身穿明光鎧甲,士兵都配有有圓盾和長矛,另外每人還配有角弩。”

角弩的射程在兩百步左右,殺傷射程則在一百五十步,不過他們的鎧甲厚實,要想射穿他們鎧甲,至少要在八十步內,但如果還要射穿盾牌那就必須在三十步內了。

桑顯和笑道:“矮牆高只有一丈八尺,用普通梯子就可以攀上去了。”

屈突通在大堂上來回踱步,良久他沉聲對桑顯和道:“明通不覺得有點不合常理嗎?如果隋軍在驛站以西築牆,那我們過來的通道就只有兩丈寬,一面是懸崖,一面是深淵,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麼好的地形他們不利用,卻在開闊地帶築牆,這不明擺着給我們進攻的機會嗎?我不信羅士信連這一點都想不到。”

屈突通這一分析,桑顯和也覺得有點奇怪,確實是不合常理,他問道:“那將軍覺得對方是什麼意思?”

屈突通緩緩道:“我懷疑張鉉就在等我們進河北,如果我所料不差,攻打土門關會異常容易。”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來了,那我們就先攻下土門關,然後再和李長史商議,看要不要殺入河北?”

“明通說得有道理,既來之則安之。”

屈突通隨即下令道:“傳令三軍,準備進攻土門關!”

羅士信此時就站在土門關上,眺望着遠處驛站附近的唐軍紅白戰旗,他也得到了確切情報,約有一萬唐軍準備攻打土門關,將旗上的名字是‘屈突’二字,這必然是老將屈突通了。

羅士信雖然是後起新秀,但他渴望挑戰成名老將,尤其是屈突通這種名滿天下的悍將,只是羅士信已經接到主帥的命令,此戰許敗不許勝,這讓羅士信心中鬱悶難當,連土門關都守不住,若傳出去讓他羅士信的臉往哪裡擱?

身旁副將趙睢年低聲道:“我確實不明白,羅藝已經戰敗,幽州易主,爲什麼唐軍還不死心,還要拼命攻打河北,他們以爲憑藉幾萬人馬就能攻下河北嗎?”

羅士信冷笑一聲道:“這必然是羅藝兵敗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太原,他們還以爲可以進駐幽州,大帥就等在他們進河北。”

這時,一名士兵奔了過來,將一封信呈上,“將軍,大帥最新命令!”

羅士信連忙接過信拆開看了一遍,信中要求他放棄土門關撤退到趙郡,必須死守住欒城縣不失,羅士信心中稍稍舒服一點,至少戰敗和放棄意義不同。

羅士信當即對趙睢年道:“速去傳我的命令,大軍準備撤離!”

就在這時,驛站方向傳來了轟隆隆的戰鼓聲,羅士信一怔,這是唐軍進攻的戰鼓聲敲響了。(。)

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173章 天下大戰(三十一)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73章 海中巖洞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669章 權力暗爭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8章 接受條件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401章 新宅舊鋪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665章 偷襲井陘第28章 初見蕭後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269章 文成議事
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173章 天下大戰(三十一)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73章 海中巖洞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669章 權力暗爭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8章 接受條件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401章 新宅舊鋪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665章 偷襲井陘第28章 初見蕭後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269章 文成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