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試探出兵

沈光心中一動,劉盛公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情報,但他這語氣似乎很有把握,沈光便試探着問道:“我想知道孟海公的軍情,可以辦到嗎?”

劉盛公躊躇片刻道:“孟海公僞王府帳下兵曹參軍事夏侯博是我的門生,雖然他不掌管軍權,但他應該瞭解一點內情,我明後天讓他來找沈將軍,沈將軍以爲如何?”

沈光大喜,有兵曹參軍事相助,他想要的情報就唾手可得了。

他連忙起身行一禮,“多謝老家主鼎力相助,沈光一定會將劉家的誠意轉告給我家將軍。”

劉盛公苦笑一聲說:“這只是我的綿薄之力,其實我也是希望孟海公早日被趕走,說實話,他的稅賦盤剝太狠,大家都有點吃不消了。”

沈光把住處留給劉盛公便告辭而去,沈光剛走,劉盛公便把兒子劉清元叫到內堂來,

劉清元年約四十餘歲,他原是琅琊郡司馬,王薄和孫宣雅佔領琅琊郡後,劉清元便返回家中休息,不願爲賊軍賣命。

得到父親召喚,劉清元匆匆走進內堂,跪下行一禮,“父親,是朝廷來人了嗎?”

“是藍管家告訴你的吧!”

“正是!不過藍管家說是韋尚書派人來,孩兒着實不解,應該是衛尚書纔對吧!”

“不是韋尚書,也不是衛尚書,只是一個掩護,來人是張鉉派來的手下。”

劉清元頓時一驚,連忙道:“孩兒今天剛得到消息,張鉉率大軍已進駐淮河,難道是要對付孟海公了嗎?”

“應該是這樣,張鉉希望我能幫助他。”

“那父親答應嗎?”

“我敢不答應嗎?”

劉盛公嘆息一聲說:“張鉉是代表朝廷,若我不答應,一旦孟海公敗亡,我們劉家就會背上通匪之罪,我自然活不了,搞不好全家都要被流放。這個後果我們承擔不起,應該說張鉉來找我,我求之不得!”

劉清元默默點頭,他能理解父親的難處。更清楚劉家現在所處的尷尬境地,張鉉這個時候來找父親幫忙,正好給劉家一個洗清罪名的機會。

“那父親打算怎麼幫他們?”

這也是爲父找你來的原因,劉盛公壓低聲音道:“你立刻去找夏侯博,讓他今天晚上務必來我這裡一趟。”

劉清元立刻明白父親是想讓夏侯博幫助隋軍。這倒是一個好路子,他連忙道:“孩兒明白了,這就去找他。”

劉清元起身行一禮,轉身便匆匆而去。

望着兒子走遠,劉盛公心中一顆石頭終於落地,其實就算張鉉沒有派人來找他,他也會想辦法去疏通朝廷關係,洗脫自己的罪名。

孟海公的彭王府在霸王臺的北面,坐北朝南,原是隋文帝楊堅的一座行宮。佔地兩百餘畝,高檐大梁、雕樑畫棟,氣勢恢宏同時也不失精美。

但行宮修好後,楊堅就從來沒有住過,一直空關着,最後便宜了孟海公,成爲了他佔據徐州的王府。

但這座王府不僅是孟海公享受王爺生活之處,同時也是軍機重衙,王府帳下的主要官員都在這裡參與軍政事務。

下午時分,韓治水匆匆走進了內府。他隱隱聽見內院傳來的絲竹歌舞聲,心中着實惱火,厲聲對幾名親兵道:“速去通報大王,我有緊急軍情。請他立刻出來!”

韓治水不僅是孟海公的軍師,同時也被封爲彭王丞,主管徐州四郡政務,孟海公把瑣碎的政務都丟給了他,自己躲在王府裡縱情享受生活。

這段時間韓治水對孟海公着實有點不滿,在大敗隋軍之後。孟海公的軟弱的一面便暴露出來,竟然不敢殺入樑郡,窮追敗兵。

說到底他是害怕隋軍大舉殺至,可是.....張瑾已經死在他們手上,這個時候示弱還有什麼意義?

韓治水見孟海公實在不敢向西進攻,便又勸他向北殺入魯郡,趁青州兵力空虛的機會,一舉奪取青州,雖然攻打魯郡比攻打樑郡稍微好一點,但孟海公還是躊躇不決,着實讓韓治水急得跺腳。

就在剛纔,韓治水得到杜伏威派人送來的緊急情報,張鉉率領一萬五千大軍北上淮河,這讓韓治水慨然長嘆,孟海公遲遲不肯進攻青州,張鉉已經及時殺到,恐怕機會即將喪失了。

韓治水足足等了半個時辰,孟海公才姍姍來到自己的官房,命人將韓治水請進來。

韓治水按耐住內心的滿腔怒火,快步走進官房,躬身施禮道:“微臣韓治水參見王爺!”

孟海公雖然這幾天沉溺於聲色之慾,但他卻並沒有完全迷失自己,他也有爭奪天下的野心,但他有自己的主張,知道自己根基還不穩,這個時候若聽從韓治水的勸告進攻樑郡,會使他吃不下而撐死,他希望能站穩徐州四郡後再考慮擴張。

偏偏韓治水一再勸他西征北伐,着實也讓他不滿。

孟海公和韓治水的發展方略有了矛盾衝突,孟海公就用縱情聲色的辦法來躲避韓治水,包括他剛纔涼韓治水半個時辰,也是在故意消磨他的銳氣,他知道韓治水一定會繼續勸自己奪取青州。

“韓軍師......有什麼重要軍情嗎?”孟海公坐在六尺寬的象牙王案後慢慢吞吞問道。

“王爺知道張鉉出兵的消息嗎?”

孟海公一怔,原來不是爲青州之事,而是張鉉出兵,他搖搖頭,“我毫不知情!”

“王爺,剛剛杜伏威派人飛鴿傳信而來,說張鉉已率大軍北上淮河,恐怕是要對我們用兵了。”

孟海公眉頭皺成一團,他和杜伏威有私怨,一直不想理睬杜伏威,但韓治水再三勸他,他才勉強答應和杜伏威結盟,他沉默片刻。冷冷道:“張鉉出兵淮河未必是針對我們,恐怕杜伏威是想讓我們替他解圍吧?”

韓治水暗歎一口氣,苦口婆心道:“啓稟大王,微臣也認爲這一次張鉉北上是針對我們,並非杜伏威!”

“何以見得?”

“大王,張鉉已經滅了苗海潮,收復了淮河,而且杜伏威的勢力已經退縮到廬江郡和淮南郡,張鉉要對付他,根本不需要再來淮河,明擺着,張鉉是怕我們北上青州,所以出兵來牽制我們。”

孟海公有些惱怒道:“我並沒有北上青州之心,也不想南下和他爲敵,是不是軍師讓他感覺到了什麼?所以他才這麼急衝衝殺來!”

韓治水見孟海公隨口把責任推到自己頭上,完全沒有一種王者的擔當,他心中又是失望又是惱火,忍住氣解釋道:“這件事和微臣沒有半點關係,微臣是兩天前才勸大王北上青州,而張鉉兩天前已經出兵北上,消息怎麼可能傳得這麼快,兩件事只是巧合罷了。”

“那他爲什麼放着杜伏威不打,卻跑來湊徐州的熱鬧?你給解釋一下,這又是什麼原故?”

“大王,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大王奪取了徐州卻遲遲不肯西進,而青州兵力空虛,張鉉能不擔心嗎?連他都覺得大王會北上青州,可見北上青州戰略利益極大。”

“好了!”

孟海公不高興地打斷他的話,“你就給我說說眼前之事,我們該怎麼應對張鉉北上?”

韓治水沉思片刻道:“微臣建議可以試探一下張鉉。”

“怎麼個試探法?”孟海公又追問道。

“很簡單,我們派一支軍隊南下,軍隊人數不要多,三五千人即可,也不要和張鉉作戰,就在十幾裡外對峙,如果張鉉不出兵作戰,那就說明並沒有和我們決戰的想法,可如果張鉉跨河主動出擊,那就說明微臣的猜測沒有錯,他就是來全力對付我們,這個時候大王也要調重兵來對付張鉉了。”

“可如果我在對付張鉉同時,朝廷派軍隊殺進我的後背,那時我們腹背受敵,又該怎麼辦?”

孟海公並不愚蠢,他問到了關鍵之處。

韓治水沉思片刻,緩緩道:“張鉉才一萬五千軍隊,我們也不用全軍大舉壓上,只要派兩倍於他的軍隊南下,不用急着進攻,而是築營和他對峙,大王再調頭全力對付朝廷之軍,只要能先擊潰朝廷之軍,便可以全軍壓上和張鉉決一死戰了。”(。)

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互不買帳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60章 馬邑參軍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181章 釜底抽薪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199章 雲起歸來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385章 王屋猛將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63章 初獲突破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86章 都督郭絢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840章 虎穴奪子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82章 言而無信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9章 初窺門徑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521章 裂痕始現
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互不買帳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60章 馬邑參軍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181章 釜底抽薪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199章 雲起歸來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385章 王屋猛將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63章 初獲突破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86章 都督郭絢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840章 虎穴奪子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82章 言而無信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9章 初窺門徑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521章 裂痕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