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轟隆隆——”馬蹄聲響起,衝出了峽谷舊河牀的御道,只剩下數十騎而已。

當時,羅昭雲射殺了一些黑衣武士,隨後陷入廝殺,後續的騎兵趕上,一鼓作氣,奔衝而過,殺出了重圍,終於逃之夭夭。

羅昭雲鬆了一口氣,想到山谷之戰,不禁想到了那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某個場景。

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我一身的戎裝呼嘯滄桑……

“前面就是仁壽宮的外城郭,叛軍亂賊這下不敢追過來了。”郭孝恪大聲說道。

“殿下,我們終於化險爲夷了。”一名晉王府的貼身侍衛對着楊昭激動地說道。

羅昭雲冷淡地喝道:“保持警惕,不可鬆懈!”

“得令!”郭孝恪對他的命令非常敬畏,絕對服從,其餘活下來的將士們,現在也對羅昭雲敬佩無比,別看他年紀不大,但是料敵先機,如果不是猜到有伏兵,早一步把晉王和小郡主替換出來,那麼死的有可能是所有人。

正因爲提前有了思想準備,一直戒備,並且做好了敵襲預案,有備無患,才能在九死一生的環境下,艱險地逃出來。

此時此刻,楊昭看向羅昭雲的眼神也變化了,對於當時自己的不理解感到一絲羞愧。

“這個羅昭雲,心細如髮,料敵如神,是個國之大才,日後非池中之物!”晉王心中有些感嘆,暗想今日他救下我和採玉一名,將來我若登基爲帝,必定要大大器重他。

小郡主也擡起頭,盯着羅昭雲的臉頰,那剛毅的神態,線條分明的輪廓,眉目軒宇,面如冠玉,整個人英俊挺拔,充滿了英雄氣概,忍不住一陣入迷。

特別是她躲在對方的懷裡,一待就是一炷香的工夫,這種肌膚之親,讓她整個身子都莫名的燥動火熱起來。

“完了完了,如此親密地接觸,以後我該如何面對他呢?”楊採玉心中胡思亂想着,如小鹿般怦怦亂跳,一時沒了主意。

出於少女的矜持,她很想掙扎起身,但是這個姿勢,卻無比的舒服,而且有些戀戀不捨,再說,她要是坐直了,四目相對,反而更尷尬。而且她騎術不精,也不可能單獨乘騎,所以,只能接受現狀了。

當衆人趕到了城門外,大聲呼喊,守這一個城門的將領,正是右監門衛郎將宇文化及,統帥兩千餘人,負責今夜守衛仁壽宮外城此處城門的職責。

“城下何人?”

“晉王殿下,還有郡主,奉太子之命,前來仁壽宮。”

“晉王和郡主來了?”宇文化及如今不足三十歲,正值壯年,因其父宇文述的功勳和爵位,他雖然沒有真正從軍過去邊疆打過仗,但很早就加入禁衛軍當差,武功也學習過一些,但往日裡,一身本領多是用來在京城欺壓百姓了,被稱爲‘輕薄公子’。

但是宇文化及也有有點,那就是八面玲瓏,能說會道,長相也不俗,很得太子楊廣的寵信。

“趕快打開城門,恭迎晉王殿下和郡主千金!”

羅昭雲等人順利進入了外城內,把沿途遇到伏擊的消息說出來,令宇文化及非常吃驚。

衆人一商議,要立即入內城,把十分火急的消息稟告給太子,好早作準備。

可是當他們迅速趕到內城外的時候,卻被守衛無情拒絕,以‘深夜宵禁,無陛下金牌或聖諭准許,不得擅進’的名義,讓他們在外城住宿,明日才能入內城。

………

楊堅已經枯瘦如柴,只剩皮包骨了,臉如敗灰色,只差一口氣就要駕崩了,數天只能進水,不能進食物,但始終沒有去世。

此際,他撐起身體,看着大兒子來牀榻前盡孝道,心中感動又感慨,臉色竟然紅潤過來,這是病人臨死前的迴光返照。

“我兒……忠厚仁義,不該諸罪加身,你過來……朕有幾句話說……”楊堅斷斷續續出來了,雖然有些氣色,但是他而動身子,不時地發顫。

假楊勇趁機起身,快走幾步到了楊堅的牀榻身前,再次跪拜,俯身聆聽。

楊堅伸手,要去抓住楊勇的手,假楊勇遞出了手,但是由於他畢竟是假冒的,在這種場合,難免緊張,而且他隱隱猜到,事後自己一定會被滅口殺掉,心中更加後怕,手也哆嗦着。

兩個人的手握住了,假楊勇不敢去看楊堅,但楊堅的臉色卻有些古怪,都說血濃於水,父子之間,有沒有血脈關係,往往到了真情流露的時候,容易被氣場感染,假做不了真。

楊堅的臉色由笑轉愣,然後逐漸凝固,嘴脣顫着說:“你……你……不是……”

這時候,陳貴人在旁邊搭腔道:“皇上,你要說什麼?大點聲,奴家聽不清啊……柳大人、元大人,你們過來聽聽,好像有國事要交代。”

柳述和元巖早已一身冷汗,心知肚明,暗贊陳貴人聰明,他二人走上去,陳貴人起身,蔡貴人也狐疑地跟着起身退回,把位置留給了兩位親信大人。

柳、元二人靠近,已扶住了楊堅的身子,貼耳上去,然後裝模作樣吃驚道:“什麼,要擬詔書,重新立楊勇爲太子,廢掉楊廣,這這……臣明白了……立即擬旨!”

元巖的官職是黃門侍郎,屬於門下省的二把手,門下省的第一長官是納言,掌朝廷審議,屬於宰相圈子的一員,隨後纔是黃門侍郎,現任的納言爲蘇威,雖然官職不小,但是並不是楊堅的心腹寵臣,而且宰相大臣,不能隨意出入宮廷,有自己的事要辦,審議詔書等。

但黃門侍郎,是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皇帝近侍之臣,可傳達詔令,此職位秦代初置,漢代沿用,因爲秦漢時候,宮門多油漆成黃色,故稱黃門。

隋代推行三省六部,分別是尚書省、中書省、內史省,尚書六部是執行機構,中書省是審議政令機構,內史省則是起草詔書機構。

此時,元巖讓太監去那空白的聖旨卷軸,假裝擬定詔書。

楊堅這時已經氣息不穩,眼神渙散,那一口氣終於散了,整個人的身體發僵,然後無力地垂下頭。

一代傑出的君王,就這樣駕崩西去了。

柳述見狀不妙,渾身冷汗直冒,卻不敢聲張,急忙抱住楊堅的身軀,平緩地放下,口中還在說:“陛下請安歇,臣等會將事情辦妥,擬定詔書,發出聖諭,昭告天下,重立楊勇爲太子,廢除居心叵測,欺君罔上的楊廣……”

屋內的一些嬪妃、太監、宮女聽着這樣的言論,都嚇得寒蟬若將,低着頭,大氣也不敢喘息。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襲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五十八章 掩殺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預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一章 天災人禍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手救場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請求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業曙光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勢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峽州城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隱患之防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三百五十章 問罪第七百九十九章 鄭國舉措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潰敗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三百零八章 兌現承諾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情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約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九百三十四章 風雲將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六百四十四章 聖女吃貨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襲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五十八章 掩殺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預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一章 天災人禍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手救場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請求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業曙光第八十七章 曲詞之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勢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峽州城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隱患之防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三百五十章 問罪第七百九十九章 鄭國舉措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戰洛陽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潰敗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三百零八章 兌現承諾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那一夜的風情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約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會虎牢關第九百三十四章 風雲將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壽宮變 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六百四十四章 聖女吃貨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