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

早春二月,燕山一帶仍有點寒意襲人,春風吹拂,草長鶯飛,原野上,枯草叢中已經浮現出一片青色,萬物復甦,生機盎然。

羅昭雲過年之後,又多出了一項訓練,那就是騎術!

莊園裡養着幾十匹健馬,有了訓練的條件,所以一開春,羅昭雲就提出,讓史大奈教他騎馬之術。

如今,他跟史大奈的關係熟稔了,也知道了他的一些事。

史大奈原本西突厥特勒人,曾被應招加入突厥軍,與隋軍交戰中兵敗逃亡,與大隊伍走失,流落到東部草原一帶,他厭倦了過去遊牧生活,還有不斷的廝殺,沒有再回西突厥,而是留在燕山外的東部突厥生活,以販馬爲生。

但是前年在幽州地帶因交易中起了衝突,失手打死幾人,被看押入獄,羅藝惜才,就保住了他的性命,這次派他過來保護羅昭雲的安全。

史大奈性格耿直,惇固義氣,覺得自己欠下羅公一命,所以答應保護好羅昭雲,作爲回報救命之人情。

突厥人遊牧爲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精善騎馬,能拉弓射箭,騎術非常高明,羅昭雲被史大奈親手指導,認真學習騎馬的要領,每天都進行嚴格的姿勢、扶助和步法等基本動作的訓練。

半個月下來,羅昭雲掌握了操縱馬匹的方法,以及馴馬心得,騎乘姿勢準確,培養了他勇敢果斷、反應敏捷的心理素質。

隨着每日都騎馬訓練一段時間,他的騎術也越來越嫺熟了,縱馬飛奔,加上身子練武,變得敏捷靈活,臂力翻倍,甚至能提着長槍,一邊騎馬,一邊刺搶了。

時光匆匆,轉眼到了四月份。

天氣轉熱了,和煦溫暖,堤旁河岸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着地面,水波盪漾,煙霧迷濛。

這一日,晴空如洗,陽光明媚,羅昭雲的莊園外,聚集了不少車輛,車上裝滿了一袋袋糧食,用油氈布捆好。

今天要去懷戎縣去賣糧,每年收租上來的糧食,不在當年的秋季賣,因爲百姓手頭都有存糧,皆在拋售換錢,所以價格低一些,開春之後再去賣,正是趕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賣的的價格會貴兩三成。

富家大戶往往都是這種心理,囤貨待價,要比那些庶民散戶應季賣糧每車就多賺出幾吊錢,積少成多,數目就龐大了。

但是,一些馬賊和突厥人貓冬結束,也會在開春活動,四處劫殺車隊和商旅,所以此行還是有點危險的。

羅昭雲自然不會放過這次外出的機會,他想要去懷戎縣城裡逛一逛,回到大隋一年了,他還沒有逛過集市和城街,薊縣城雖然比懷戎小城大,但是他當時一直裝傻了,沒有機會出去逛街。

這次要賣的糧食有稻穀和粟米,一袋裝有一石米,每個歷史時期,一石的斤數都不一樣。在隋唐時期,一石十鬥,大約五十三公斤,加上隋唐一斤是六百六十多克,換算過後,這一石相當於一百二十斤左右。

一輛騾馬拉的車,裝有十五石粟米,一共四十輛車,前後排成了一字蛇形,每輛車都有掌鞭和車把式,除了府邸家丁外,還僱了一些長工、佃戶過來幫忙,足足六七十人,趕車上路。

每年去賣糧,燕山馬場的場主會派來近百士兵幫忙押送,今年畢竟已經易主,人家就不會再派人來了。

不過羅昭雲身邊有史大奈和十名鐵衛護行,也不懼遇上山賊、響馬,一大早,就興奮地穿起了戎裝,雖然不是正式的鎧甲,但是裡面穿着一襲玉色交領武士長袍,手腕箍有甲冑,心口還放了一個護心鏡,準備妥當。

羅昭雲騎在馬上,頭戴襆頭巾子,腰束七星帶,系懸有一把佩劍,手中提着一杆長槍,頗有幾分少年健兒郎的風采。

趙燦、樑錚等人還是一副懶洋洋兵痞形象,畢竟在這裡好吃好住,貓了一冬兒,寒冬臘月沒有站崗,大雪天在屋裡喝小酒,每月拿着十吊錢,非常自在清閒,現在他們感覺到差事的滋潤,怨氣早就一掃而空,甚至覺得長久跟在羅小郎君身邊當差也不錯啊!

家丁們每人也發了一把橫刀,佃戶的壯漢自發帶了鐵叉、獵弓,以防途中遇到危險,手裡好有武器自保。

大隋朝廷對兵器管制也是非常嚴格的,比如長矛、大刀、長槍、弓、弩等等長兵器、遠攻武器,民間是不允許私藏和佩帶出行的,除非你有官爵在身,但是由於大隋仍推行府兵制,百姓要自行準備衣甲、橫刀等,所以短兵器,基本家家都有。

“阿郎,我也去!”

寧沐荷奔跑出來,身上穿着男子的服飾,盤起長髮,也用襆頭巾繫着,短衣長褲,腰下一雙淺腰烏絲履,身材非常纖細,肩後背着一口劍,杏黃劍穗兒迎風抖動,倒像是一個英俊的少兒郎!

羅昭雲猶豫了一下,看着寧沐荷滿臉的期待,心想帶她出去見見世面也好,可以去參觀一下鎮裡的酒樓,以及其它商鋪,總憋在家裡,視野會短淺。

“能自己騎馬嗎?”

“可以,婢子已經練熟了。”寧沐荷笑着回答。

羅昭雲點頭,讓家丁給她牽過一匹健馬,寧沐荷身材又長高了,伸手一扳馬鞍,騰身一躍,便矯健地上了馬背,動作倒是似模似樣。

“嘿嘿,阿郎,動作還過得去嗎?”寧沐荷開心地問。

“馬馬虎虎吧!”羅昭雲撇了撇嘴,微笑着轉過頭,吩咐車隊出發。

在古代運輸中,講究南船北馬,南方水系多,以舟船運輸,而北方的運輸自然以車馬爲主,驢子、牛等是鄉野小民短距離使用,長距離一般都是用騾子,長勁足,而且駝力大,馬匹多用於戰事,民間百姓很少養馬。

“叮噹叮噹——”

車馬騾子上繫着的鈴鐺響個不停,車隊浩浩蕩蕩上路了,先是在鄉間泥路行走,走出數十里後,已經上官道硬沙路,差點那麼崎嶇搖晃了。

羅昭雲和寧沐荷都是第一次騎馬外出,臉上都洋溢着興奮之色,春風吹來,長髮輕輕飛起,神清氣爽,一路觀山趟水,感到非常愜意。

щщщ▲ ttκá n▲ c○

晌午的時候,車隊簡單停下來歇息,衆人吃了一些乾糧和鹹菜、肉乾,然後繼續趕路,爭取黃昏的時候,能抵達懷戎縣城,然後能到城內找大宅院租賃住宿,要比在城外搭帳篷安全得多。

孰知,晌午歇息後,剛啓程走出幾裡,就看到遠處一個村落濃煙滾滾,哭喊聲連天,一羣身穿胡服的騎兵,正在血洗村落,爭搶錢財、糧食、牛羊和年輕女子。

村落裡的百姓,哪裡抵擋住這樣勇猛狠辣的騎兵衝殺,很快,慘叫聲、疼哭聲、尖叫聲混雜在一起,籠罩方圓兩裡地。

“不好,好像是一股草原上的突厥馬賊,闖入關內來打草谷,洗劫村落,咱們趕緊走!”趙燦見狀不好,大聲喝道。

他的話剛落下,遠處似乎有突厥馬賊分散在外的幾個遊哨,發現了這支商旅車隊,立即吹響了號角。

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二百零五章 遭襲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手救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號第四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仁壽宮變 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二百八十五章 設西海郡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模壯大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九百六十章 秦瓊生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華時代週刊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五百四十一章 衝鋒攻陣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晉陽破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五百四十九章 定策破軍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七百七十六章 觸景傷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戰將至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七百九十三章 愛她,就給她一片天空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義憤填膺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
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二百零五章 遭襲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手救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號第四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仁壽宮變 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二百八十五章 設西海郡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模壯大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九百六十章 秦瓊生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華時代週刊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五百四十一章 衝鋒攻陣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晉陽破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五百四十九章 定策破軍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七百七十六章 觸景傷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戰將至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七百九十三章 愛她,就給她一片天空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義憤填膺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