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畫舫聽琴

羅昭雲盯着面前蕭依依的神態,膚白如玉,兩彎細細柳眉猶如遠山含黛,雪腮漸漸浮起兩抹嫣紅,如同初綻桃花,螓首微低,似乎有些羞赧,此情此景,不禁讓他想到了一首詩句:

那一抹低頭的風情,恰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這一刻,兩人都沉默沒有說話,閣樓靜謐,只有二人對着桌案,無聲勝有聲。

一向潔高氣傲的蕭依依,見識過諸多才子墨客,受過王公貴族子弟的追捧,讚美之詞聽得快膩快吐了,但身爲煙花歡場之人,逢場作戲,對甜言蜜語都免疫了。

可不知爲何,剛纔的剎那,她不得不承認,自己聽得有些動心,嬌羞不已。

此時,蕭依依低頭側首,目光沒有看向羅昭雲,而是投向桌案杯幾,還有雕花窗櫺,河面的風越來越濃,帶着水氣,吹得她的髮絲有些輕飄。

羅昭雲目光真誠地看着她,雖不是女兒裝,但是那種嬌態,恰恰就是女人味,如果換上霓裳裙,肯定風華絕代,傾國傾城。

時間的畫面彷彿定格一般,就卡在了這。

蕭依依感受到對方目光在盯着她的臉頰看,愈發覺得有些不適應,缺少了幾分淡定。

“他比我小,姐姐我怎麼會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說的臉紅了?”蕭依依心中還在納罕,極力壓住情緒,紅暈在一點點褪去。

“起風了。”蕭依依莫名奇妙地說了一句,要轉移話題,引開羅昭雲的視線和注意力。

果然,羅昭雲聽完,微微點頭,移開了目光,看向畫舫窗外的河渠,岸邊楊柳枝在輕舞,河面的水紋在擴大。

雲層低矮,遮住晨光,霧氣濛濛,風灌樓舫,這是要下雨的前奏。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要下雨了。”

他又在吟詩?完蛋了!

蕭依依好不容易剋制了自己的情緒,從剛纔的羞澀中掙脫出來,保持清心寡慾的平常心,可是馬上又聽到兩句應景的妙語詩詞,身子微顫,默默唸着對方這兩句話,心想他的才思怎麼跟泉水一樣,噴個不停啊!

短短相處不足一個時辰,聽到了多少動人之詞了?

這根本不是對方有意炫耀什麼,而是應時應景,隨口捏來,說的那麼自然,出口成文一般,完全沒有長安詩人那種做作。

就好像羅昭雲每說一些話,都是有感而發,絲毫沒意識到,他自己的文采已經震撼到旁人了。

靈感如泉涌,蕭依依現在承認有這種才子了。

本來她還想把自己平時做的一些古體詩,拿出來讓他品味呢,或是兩人對詩幾首,現在覺得,自己就不要獻醜了。

“羅公子,不如讓依依撫琴一曲,意下如何?”

蕭依依想到自己最擅長的是琴曲和歌聲,爲何不從這方面找回自信呢?

這些詞曲多是她的原創,也有一些文人才子,如虞世南、顏師古爲她填詞,她打算把自己最近創出較爲滿意的作品,首秀給羅昭雲,看他在琴、樂等方面,是否也有才華,跟自己算得上知音否?

“秀盈,拿我的鳳尾琴來。”

蕭依依轉頭對外門喚了一聲,侍在外門的婢子,聽到後喏了一聲,頃刻,抱着一把古琴推門進房。

在古代社會,人的文化修養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的,撫琴又爲四大才能之首。

漢代蔡邕在其所著《琴操》中寫到:“昔代羲作琴,所以御邪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自古以來就把琴禮爲表徽道德的樂器,用以陶冶性情,移風易俗,進而“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琴放在案几上,色澤古樸素雅,卻更能襯托出它的高潔,不流俗套。

這把琴的外形精緻,流線圓潤,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龍脣,足名鳳足,背名仙人,腰名美人,每一處都極有講究。

據傳,始創琴者爲上古伏羲氏,削桐爲琴,面圓法天,底方象地,龍池八寸通八風,鳳池四寸合四氣;琴長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廣六寸,象六合。前廣後狹,象尊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

五絃象五行,大弦爲君,小弦爲臣,文武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

此刻,婢子秀盈又端來了一盆水,蕭依依婀娜起身,洗了洗手,婢子端水退下,須臾,又點燃一個香爐,放在了案几旁。

羅昭雲輕嘆,撫琴之前,還有這些講究啊,這已經不是琴藝,而是琴道了。

“羅公子,我要撫琴了。”

“在下洗耳恭聽!”羅昭雲長袖雙手合什,禮貌請託。

蕭依依點點螓首,身形曼妙,輕盈優美地坐下,伸出膩滑雪白的素手,開始撫琴撥絃,頓時,叮叮咚咚的悠揚飄渺的琴聲響起,淡雅清幽,意境優美,迴盪畫舫船樓,漸漸飄散在河面,然後衝上九霄。

琴曲在美學方面概括爲十三象:雄、驟、急、亮、粲、奇、廣、切、清、淡、和、恬、慢,音樂思想中歸納爲欣然、深情、清高、曠逸、藝術、聖賢、仙家七類。

而蕭依依彈奏之曲,調子婉轉流暢,彷彿瀑布間的高山流水,大漠上落雁平沙,又如盎然一新的陽春白雪,苦寒幽香的梅花三弄,琴聲完全不受任何已知古樂曲或陳詞濫調所限,而是自己的原創,靈動飄渺,如仙音妙韻。

羅昭雲剛開始還注意着她的臉龐,他的神色,還有那一雙美麗如白蝴蝶般的玉手,在琴絃上飄舞。

到了最後,他閉上了眼眸,放開心神,近距離在聆聽。

“叮叮叮咚咚,叮咚咚……”

琴音如流水不斷,節奏漸急漸繁,忽快忽慢,但每個音位都那麼準確,每個音猶有未盡的餘韻,使人全心全意去期待、去品嚐。

風在動,船也在動,她的琴聲亦在動,只有她的人嫺雅幽靜,撫琴如仙子般,飄逸輕靈。

這時候,船外已經下起了雨,像從九天飄下來的千萬條銀絲。

起初滴滴答答,隨後越來越大,落在河面,落在船樓頂,發出各種‘落擊’的聲音。

很快,雨滴從畫舫船樓的房檐下跌下,就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最後連在一起,形成小水柱,嘩啦啦地響。

這股風聲雨聲,江河流動的聲音,被琴聲一挽,似乎也融入其中,使羅昭雲驚歎蕭姑娘的琴技,空曠清美,似乎在與大自然溝通,已經超出了世俗的曲調了,返璞歸真,意境更美。

(ps:希望大家能喜歡這種真淳,意境美,雖然抽象,但是能放鬆自己的心。)

第一千一十一章 交代措施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來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六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六百六十四章 家眷到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九百五十三章 慘烈之戰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勁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四十六章 發現敵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復原職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蕭後的秘密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九百六十六章 勸誘部落首領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八百五十二章 保持警惕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戰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餘波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晉陽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
第一千一十一章 交代措施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戮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來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語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六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六百六十四章 家眷到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九百五十三章 慘烈之戰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勁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四十六章 發現敵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復原職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蕭後的秘密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九百六十六章 勸誘部落首領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八百五十二章 保持警惕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戰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餘波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晉陽破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